乾隆皇帝为岳飞写的一首诗
清代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南巡至杭,拜谒岳飞墓后曾赋诗一首,其碑刻今存杭州岳庙。诗云:
阵战曾轻兵法常,绍兴亦委设施方。
操戈不谓兴张俊,纳币终成去李光。
何事书生扣马首,遂教名将饮鱼肠。
至今人恨分尸桧,宰树余杭万古芳。
诗仅八句,却概括地评述了岳飞的生前身后事。从岳飞与宗泽论《阵图》写起,以明人祭岳飞锯断桧树,以泄对秦桧之恨为结束。诗中之“鱼肠”,指古剑名;“宰树”意谓树中之主或佼佼者,此指精忠柏。全诗译为白话,大意如下:
岳飞带兵作战,突破了墨守陈规的“阵法”,因而每战必胜,绍兴初被皇帝委以重任,驻防江上,宠眷方隆。不料他的赫赫战功,最后却成就了张俊的荣华富贵,而议和国策的确立,又促成了朝中主战大臣李光的罢职远谪。等到岳飞直捣中原,汴京指日可下,却有太学生出来提醒兀术不必撤军,不知其用心何在?从此,岳飞终于落入秦桧一伙的罗网,遇害而亡。这千古奇冤令天下人至今悲愤难平,仍移恨于已遭分身之桧,只有伴随岳飞枯死的精忠柏,在杭州万古流芳。
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至杭州(1784年),又命其第十五子、十一子、十七子进岳庙行礼,三人均有题诗镌石存今,诗皆赞岳飞之忠烈英风。清代皇帝是金人的后人,对岳飞崇敬有加,视其为整个国家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楷模。可见那些认为肯定岳飞为民族英雄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说法,还不如乾隆皇帝胸襟博大,见识高远。
(摘自傅伯星《岳飞正传》,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