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地球停转日》--不见棺材不落泪

作者:刘仰   来源:红色文化网  

不见棺材不落泪

刘仰

    有华人血统的美国影星基努-里维斯最近演了一部新电影《地球停转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从好莱坞类型片的角度说,这是一部灾难片。但是,这部灾难片与过去的灾难片很不同。以往的好莱坞灾难片一般都是人类遭遇了一个大麻烦,同时出现了一个大英雄。在大英雄的努力或牺牲下,人类最终战胜了制造麻烦的恶魔,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在《地球停转日》这部电影中,这个固定的灾难片程式被改变了。
    《地球停转日》的开头情节与一般灾难片差不多,一股想要毁灭地球的力量,从外太空降临地球,其降落地点也像往常一样,选择了美国的纽约。美国调集了一切军事力量,以及顶尖的科学家,来对付这个企图毁灭地球的外来力量。然而,影片表现的是,这股毁灭力量太强大了,文明程度远远超过地球,美国根本没有能力与之对抗。美国总统、副总统都躲了起来,派了一个全权女代表,行使总统职权。而这个来自外太空的力量,对于美国的权势不屑一顾。
    基努-里维斯饰演的角色,是一个外太空毁灭地球计划的执行者,他借用了地球人的形体,混在地球人中,任务之一是收集地球上尚存的各种物种,像是一个新的诺亚方舟,然后,启动毁灭程序。一位女科学家通过爱心得知,太空人的毁灭计划并非是整个地球,而只是地球上的人类。基努-里维斯扮演的角色说: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平衡的,但是,人类在地球上的存在,导致地球奄奄一息。外太空人已经观察人类很长时间了,也给了人类很多改正的机会,然而,人类在毁灭地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果人类继续以现在的方式在地球上存在下去,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地球将变得像其他星球一样荒凉。因此,外太空人实际上是要拯救地球,而拯救地球的唯一办法只有毁灭人类。只要人类不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将遭受灭绝的命运,只要人类不除,地球就没有前途。
    这部灾难片预设了一个前提,外太空试图毁灭人类的力量非常强大,人类绝无战胜它的可能。那么,这部电影如何让人类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呢?它没有像以前的灾难片那样,用一个战天斗地的人类大英雄来抗争,而是请求外太空人“再给人类一次机会”。换句话说,拯救人类自己,避免人类被毁灭的第一步,是人类的认错,第二步是向外太空人求饶。相伴随的第三步,是人类在灾难降临时所表现出的爱心、自我牺牲保护他人的奉献精神。于是,强大的外太空力量终于发现人类还有可能改好,便终止了已经启动的、毁灭人类的程序,离开了地球。留下人类,以观后效。
    战胜自然、改变自然,是西方文明的一大特征,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的显著特征。在《地球停转日》这部好莱坞电影中,人类超越自然的心态已经不见了,只有老老实实地认错、求饶,才给自己保留了一个继续生存的机会。这个观念的转变,是好莱坞的一个进步。虽然在理论界、思想界,对于人类疯狂的贪婪,早有批评、批判和警示,但是,在大众媒体领域,以这种震撼的方式,传播这一反思观念的,还不多见。因此,当外太空人离开了地球,又给了人类一次机会的时候,留在地球上的人类,不得不好好想一想,如何利用这次机会?它很可能是人类最后一次机会。影片《地球停转日》没有对后续问题有所交代,只是留给观众一个自我思考的入口。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提出“美国需要改变”,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这部电影的细部结论之一。由于美国几乎代表了现代人类社会,尤其是西方文明的最高成就,因此,“美国需要改变”实际上等于是说,“西方文明需要改变”。口号容易被人接受,但是,真正需要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人类最急需改变的,是向自然无尽索取的发展模式。西方文明500年来的发展,使得这种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因此,人类需要改变的,并非只是用新能源代替旧能源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西方文明根本性的、本质上的思想内涵。
    西方文明500年来,给全人类树立了一个不可置疑的标杆,追求欲望满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正是西方文明的这个核心,才造成了地球的危机和人类自身的危机。因此,真正需要改变的,是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是这一曾经被视为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公理,而不仅仅是节能等细枝末节的小事。然而,面对当今的人类,有时候,悲观的心态不得不占据头脑:有多少人愿意改变西方文明500年来勇往直前、追求财富、追求欲望满足的社会形态?也许,只有在一系列巨大的灾难面前,才能真正促使人类发生一点点改变。就好比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对于西方文明以前的发展模式,稍稍改变了一点点。
    不见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很可能就是当今人类的宿命。多少呼吁和警示,可能都不如真实的灾难更有力。一条公益广告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也许,只有真正见到这最后一滴水时,人们才会后悔,才会理解它的全部含义。换句话说,当今的人类愿意为后代、为地球而改变我们如今的消费习惯吗?西方发达国家的榜样还在那里,西方发达国家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在根本上错了,也没有承认它们给人类指出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并不愿放弃他们已经享有的高消费生活,人类的改变,又从何谈起?如何做起?
    季羡林先生说,只有东方文明才能拯救世界,“这是我最后的信念”,我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悲哀。高兴的是,幸亏伟大的中国人,通过自己悠久的历史,给人类留下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精神财富和生活方式;悲哀的是,这一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正在被中国人自己抛弃。而且,在中国以及中国以外的地方,西方文明500年来的强大惯性,依然我行我素,最多做一点“关灯一小时”之类不痛不痒的表面文章。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也许,只有一个办法,让中国尽快地强大起来,让中国成为世界的领袖,然后由中国领导世界一起改变。为了实现这个长远的、造福人类的目标,中国应该首先从自己内部做起,首先将自己变成一个健康的肌体,而不应该再盲目地学习、照搬西方已有的模式。中国应该为世界树立一个榜样,而不是继续学习西方的榜样。
    现代西方社会因为已经感受到了危机,因而比较容易产生“需要改变”的呼声。但是,他们所有的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已经积重难返,本质上的改变非常困难。中国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像西方社会一样完全陷入深深的泥潭,中国确实拥有真正改变的机会,这个机会也是全人类的机会。中国抓住这一机会,从内而外地实现真正的改变,也许是中国对于世界、对于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我的悲观在于,在这个目标实现之前,世界和中国还要经受多少灾难,才能真正地醒悟?这些灾难,也许是战争,也许是气候,也许是猪流感,也许是源源不断的车祸,也许是社会骚乱,也许是精神压抑下的大量自杀,也许是贫富两极分化,……,今天看来,已经开始显露的灾难,并没有让多少人痛定思痛,没有使他们真正地做出改变的决定。圣雄甘地曾经说,这个地球上财富,足够每一个人衣食无忧,但绝对不够满足每一个人无止尽的欲望。因此,人类最需要改变的,是西方文明追求欲望满足的本质。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13-05-02/1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