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大地》:发现那些黄淮海上的“袁隆平”

作者:司马平邦   来源:红色文化网  

《大地》:发现那些黄淮海上的“袁隆平”

司马平邦

 

但愿,从2009年湖南省出品的《袁隆平》和河南省出品的《大地》开始,中国有关知识分子命运的传记电影能开启中国电影的一个新时代。

或许根本不能。

因为它们实在只是两部总投资不过1000万的小成本电影,而在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生态下,这两部电影就是想只在院线市场收回投资,都难上加难――但这都不足以影响它们作为2009年最有人文精神和社会意义的中国传记电影的结论,尤其是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的《大地》(原名《默土》)在人文精神、现实意义和艺术水准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相信,每个观众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奥斯卡。

《袁隆平》让我们理深刻地了解了那个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并崇拜得五体投地的“中国粮神”袁隆平。

而《大地》则让我们像当初发现袁隆平一样突然在我们脚下这块其实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黄淮海平原上发现了那段被我们忽略太久的历史中居然湮没了那么多和袁隆平一样深刻、崇高的“袁隆平”――以辛德惠先生为代表的“黄淮海治碱史”中的老一代农业科学家们,这部电影的最大贡献就是让当世之人有机会知道他们的伟大过往并能对之投以无限敬意。

这部抛却当代中国电影中太过泛滥的商业意味和矫情的故事元素,以朴实、简洁和仪式感的电影手法,将参加了1973年开始的那场黄淮海治碱科学运动并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的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事迹和精神浓缩于宇文辉(陈泰燊饰)一人身上――在那个政治运动太多的年代,甚至这项真正的“运动”亦不可能被直接命名为运动,但30多年过去,它的真正意义更证明它比任何一项可以命名为“运动”的政治运动更有建设价值。

1973年,辛德惠、石元春、林培、毛达如等一批农业科学家遵照周恩来总理“要加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指示,承担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旱涝碱咸综合治理”课题,开始了长达20年之久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和区域农业发展的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研究工作。历史上黄淮海平原五省二市共2.8亿亩耕地上,盐碱地面积曾占三分之一,尤以河北曲周县为甚,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是曾祸害曲周农民2000年的盐碱地的真实写照。

《大地》里,宇文辉是一批又一批来了又走了“北京来的”治碱科学家里真正坚持下来的一个,导演把许多人的原型凝练成一人,又把这一人后半生的无数事迹凝练成“吃土”、“白馍”和“如霞”3个朴素的电影符号,用电影手段准确诠释了当年那批曾为黄淮海上亿的普通人民吃饱活命做出重大历史贡献的精英知识分子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和所根所系。

吃土――电影里,为了掌握土壤含碱量的变化,也为了逾越科学研究手段的匮乏,宇文辉以尝土为终日习惯,这既是电影创作者对大量当事科学家们的生活习惯的总结表现,更表现了那个年代的中国知识精英出身于土地反哺于土地而终生热爱土地的人群特性,片中宇文辉的一句“我就是一个农民”似乎与现在知识精英们中常见的人群优越感和隔离感相去甚远,但也因此,他的这个朴素的习惯动作更具有感召当代的作用。

白馍――从电影开始宇文辉下乡的第一顿窝头饭,到村长杨橛头向宇文辉回忆自己的老爹终生只吃过3个白面馍,再到电影末尾,村民们终于吃到了滚圆的白面馍,电影放弃了所有闪亮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白馍”的梦想成真准确表达了对宇文辉一代农业科学家的高度富于人性真实感的嘉许,而非官方式的冠冕堂皇的盖棺表扬;这亦进一步展示了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和农民的深刻关联。

如霞――由宫哲饰演的农村姑娘如霞,在电影里与“北京来的”科学家有一段若有若无的情感经历,但与其说这是一段经历不如说这更是一种情感:爱,是生活在广袤土地上的老百姓对与中国知识分子们之间的相互依恋和相互崇敬,宇文辉的妻子、儿子都在他投身治碱的过程中永远地留在了他投身的土地上,成了他事业的牺牲,这既是一种现实的残酷也是一种命运的归属,而宇文辉与如霞之间的“爱”正是来自两者剪不断理还乱的悲喜交集。

电影还有一个可贵之处,是特别强调了宇文辉个人在“水盐运动与季风气候理论”及“浅井-深沟体系”建立方面的独特及卓越的贡献,并通过具体细节暗喻了现实中这一重大科学成果在出台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争议性内幕――虽然作为远离农业科学领域甚远的我们无法对这种争议性给出最后的结论,但这一处落墨不多却异常有力的曲笔让《大地》可以完全脱离那种形而上的艺术气质而更“接地气”,这与电影中另外大量出现的写实而“亲切”的文革政治运动情节一样,都对中国的现实社会有深刻而宝贵的批判性价值。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13-05-02/1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