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红色摇篮》:毛周朱的激情年代

作者:司马平邦   来源:红色文化网  

《红色摇篮》:毛周朱的激情年代

司马平邦

用历史上某次毛泽东可能有过的生命垂危的经历作为这部剧的开篇包袱,《红色摇篮》在价值取向和政治立意上比之前的《长征》和《井岗山》以及许许多多抒写红军时代中共历史的剧集有了较大的突破,而能够做到这一点,与导演金韬与编剧邵钧林的长期合作有最大关联,2009年韩三平导演的《建国大业》第一次用全新的明星化创作思路,将所谓的最主旋律的故事拍成最卖座的商业电影,而《红色摇篮》的商业思路是家庭化和情感化,在故事的感召力上下足功夫,一个包袱接着一个包袱,将之前被束之高阁的一个个革命典故用人情、人性和情感串联起来。

当然,我相信金韬与邵钧林所创作的这一系列红军题材电视剧的主要收视人群还是年龄在35岁以下的观众,因为想无碍地接受《红色摇篮》里出场的一个又一个传奇人物、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段子,没有相当的革命史的知识积累是很麻烦的,比如剧中不错过地将毛泽东在期间创作的大量早期诗词裹入情节,原音重现,对40岁以上的观众来说,应该是最好的煽情杀手锏,但对20岁的年轻人来说,是不是还那么有吸引力就也未可知了。

《红色摇篮》里第一首出场的毛泽东诗词是他写于1930年1月的《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史载,老人家斯时还是小老人家,37岁,大器早成,但又遭受到与年龄不相称的人生挫折,自1929年秋就一直在上杭县养病,按剧中的交待可说是大难不死,以中国人的宿命说是“大难不死则必有后福”,或者诗中这种轻松愉悦的诗心,正是寓示着这“后福”的前兆。

但说到诗词的完美程度,那时毛泽东创作的大量诗词多是马背随笔和触景口占,较之更年轻时代诗词的工整华丽和之后巅峰时代的大气磅礴都有逊色,估计当时有许多这样的创作随作随丢,有些也是他事后想起来补记的,这首《如梦令》其实只是比顺口溜稍有诗味而已。

而出现在《红色摇篮》中段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里的“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说实话才是真正的毛泽东笔力,还颇有江湖豪情和复仇快意,其实,1930年的张辉瓒不过是国民政府南昌卫戍司令和任陆军第18师中将师长――在毛泽东之后指挥的战争中生俘和击毙的敌酋级别高于张辉瓒者不计其数,如卫立煌和杜聿明者不计期数,张能因一句毛泽东的词而“成名”(但被俘后即被砍头),全因当时的毛泽东也一样未进入中国共产党的权力核心,他的对手级别还不足够高。

1929年11月,毛泽东重返红四军,蒋介石发动“三省会剿”,1930年元旦后红四军分两批战略转移,朱毛再次分兵――不过剧中交待,与1927年朱毛的井岗山会师及之后的分兵不同,朱毛承受过巨大的生死考验,尤其是朱毛上次被迫分兵,井岗山的上来的老红军兄弟有1000多人丧命与立三路线的错误指挥中,所以,当朱德在毛泽东养病处的那口大棺材前的痛哭倾诉让我想起姚雪垠在《李自成》的某段写刘宗敏对李自成倾诉商洛起兵的老兄弟们一个接着一个战死的怀念心情,的确很打动人心。

因为是革命历史题材,不得不使用特型演员,无论是王霙(饰毛泽东)还是王伍福(饰朱德)都是观众的老相识,这种老相识的感觉其实淡化了剧情的感染力,王伍福前几天还在天安门上和唐国强指点江山,今天却在上杭的小院子里扶灵哭诉,让人感觉未免奇突……

其实,当时的毛泽东还只是红四军的政治委员,朱毛红军也只是红军力量中的一股,许多的伟大的历史正在等待他们用行动去证明,《红色摇篮》的“摇篮”二字当是表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个中国共产党第一代权力核心“铁三角”在形成早期的来龙去脉。

《红色摇篮》在第一集便通过“为毛泽东治病”将分于三地境遇不同、地位不同而且可能并不完全相熟的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联结在一起,虽然朱毛红军成军其实不过三四年,而他们与远在上海中共中央的核心机关以地下身份工作的周恩来更是相距千里,历史上没有更多的证据可以证明在毛泽东上杭养病期间,周恩来已经对之倾心良久,反倒有证据证明周恩来乃是区别于泥腿子毛泽东的中共“贵族派”或“正统派”,真正将毛周联系起来的是朱德,朱与周相识于欧洲――但《红色摇篮》仍是巧妙地使用周恩来、陈毅为毛泽东上海“淘药”情节给之后几十年的毛周关系埋下暗线,这是一条不折不扣凭结实的命运感而该被赞赏的线索设计,它在无数不可置换的史实里预估出两个本来并不相干的人可能存在的关联,这种命运感也是《红色摇篮》主题的命运感,即中国革命和红军最后确实是在毛周朱命运性的走近中被改变了大方向,而在当时,尤其是上杭老屋里那个生命垂危、蓬头垢面的毛泽东与上海亭子间里那上西装笔挺、油头粉面的周恩来可能还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在孙淳出演的《人间正道是沧桑》里,也以同样形象再现了周恩来在上海的白领加金领的工作状态。

命运,在汉语字典里的解释是指生死、贫富的一切遭遇和事业发展变化的大势,也可以说是命中注定的情节指向,“红色摇篮”的主题就成功于导演金韬与编剧邵钧林将“铁三角”与中国共产党都紧紧捆绑在了中国革命命运这挂大车上。

无论是当时的毛泽东还是当时的朱德以及当时的周恩来,单独一处,都是如此脆弱,而剧中的陈毅和林彪们还只是年轻气旺的毛头小伙――比如陈毅对毛泽东夫人贺子珍放肆的揶揄、林彪从头到尾充满怀疑心态的政治弱智都从侧面表现了毛周朱“铁三角”形成过程的来之不易,关于“铁三角”更恢弘气势的表现,导演和编剧在他们十多年前合作的《长征》里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我亦赞赏创作者能在这些历史巨人的小关系里寻找到更多命运、人性的结点,这是《红色摇篮》珍贵之处。

不过,如王伍福和刘劲(饰周恩来)这样的特型演员,于十多年前演出红军长征,而又于十多年后演出故事早于长征的“反围剿”时期,以新演老之后又是以老演新,当是摆在当前所谓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面前的一道难题。

据说中影集团正在筹拍的《建党大业》(或者还会有《建军大业》吧)将以一水的青春偶像重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1920年代初期的青春形象,这与特型演员制度是有特别的冲突之处,我对此,既期待又担心。

《红色摇篮》还有一处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将许多“红军将星”里从前只见其名未见其人的传奇人物如邓萍、黄公略、朱云卿、顾作霖、罗明、邓子恢、张鼎丞等有了形象表现,尤其是前4人,因生命经历短暂身份又算不上得堪大任,所以在从前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鲜有过细表现,但如黄公略这样已经被毛泽东诗词永远记载的传奇人物,终于得到直观生动的表现,或者暗示着未来主旋律电视剧的一种走向。

《红色摇篮》的另一处偏重是贺子珍形象完整而生动地再现荧屏,国家话剧院著名女演员张晶晶将这一时段陪伴郁郁不志的毛泽东熬过人生最低潮的贺子珍之深情厚谊表现得感人至深,作为最接近毛周朱这个命运“铁三角”的第一女性,贺子珍必须掩饰掉一切当代观众最看重的女性美,说实话出演这样的角色,对一个女演员来说是可能是出力不讨好,但我觉和是这个贺子珍形象也可能让张晶晶的表演之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13-05-02/1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