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这几年在中国发展很快,其中青年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青年成为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从文化产业市场发展规律说,这很正常。但是,一系列青年题材的电影,即便票房还不错,口碑却并不理想。舆论对于烂片占据甚至垄断影院的现象纷纷开炮,争辩浪潮一波接着一波,有人套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话总结说:对于中国电影,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还有业内人士甚至宣称:这是电影的自杀。青年题材电影也处于各种评论的风口浪尖。
历史地看,“电影要死了”这种观点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当电视刚诞生时,这种看法就已经出现。因为与电影相比,电视制作成本更低,制作周期更快,电影因此面临一个强大的竞争敌手。然而,电视诞生几十年来,电影并没有死,相反还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个现象并不能说“电影要死了”这个观点完全错误。事实上,自从电视出现以来,电影明显调整了市场定位和产业策略。例如,从题材上说,电影更多偏重虚幻、想象的题材,在现实题材上给电视让出了较多的空间;从制作上说,电影突出自身大制作的豪华,以区别于电视的相对简陋;从观众群上说,电影更多瞄准青少年市场,在中老年市场,电影相当于电视来说,不具备多少优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面对电视的竞争,电影正是因为避开了电视的锋芒,找到了自己生存的空间和方式,才能够在电视大行其道的时代,继续保持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当今中国电影大发展的年代,主要竞争对手已不是电视,而是互联网。互联网上的大量视频、微电影等,成本更低,制作更快,连电视都难以匹敌。那么,电影又如何生存?前车之鉴告诉我们,面对互联网的竞争,如果电影变得与互联网视频一样,电影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这个道理事实上能够解释很多青春题材烂片大量出现的原因,本质上就是因为电影试图将自己互联网化,以互联网上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吸引或讨好年轻的电影观众。这种与互联网“同流合污”、迎合网民的做法,短时间也许有效,长此以往,电影会失去特色,面对互联网的竞争,电影将没有竞争优势,最终真的可能“自杀”或寿终正寝,只成为怀旧的对象。
因此,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时代,电影要生存、要发展,前提条件之一便是:确定自己的与互联网相比的长处,使自己具备互联网所不具备的强项,才能给众多年轻人离开小屏幕、走入电影院的理由。如何才能做到呢?电影与电视竞争的年代,电影的发展更多靠的是技术手段,内容理念上区分虽然也有,但不很明显。在互联网时代,电影与互联网在技术手段的差异还将延续,但优势已渐不明显,或者不再具有新鲜感,例如3D之类如果在电影中普及,观众的热度也就会降低。所以,电影如果在理念和内容上寻找互联网难以取代的空间,那么,电影将不至于“自杀”。
以青年为主要对象的青春题材电影如何寻找、确立内容理念上的强项?其实也不难。互联网在内容上的特征简单总结就是新、奇、怪、浅、快,往往没有多少深度和广度。电影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变得与互联网一样,早晚会被淘汰。就青春题材电影来说,在娱乐化的同时加强教育性,加强对青年必定要涉及的一些人生终极问题的深度探讨和经验感悟,以艺术的方式把自己变成青年的良师益友,从社会整体观出发,树立青年正面、积极的形象,这也许是电影未来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互联网培养的冷漠、颓废、空虚、无聊,能否借助电影而改变?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