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唯物辩证写春秋,《芳香之旅》永锦绣 ——电影《芳香之旅》影评

作者: 鸿雁飞翔   来源:红色文化网  

作者按:  

2006214日,正是西方的情人节,由章家瑞执导、张静初和范伟主演、北京光彩泛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青年电影制片厂合拍的故事片《芳香之旅》,在北京及全国各大影院上映。一个讲述父母辈在几十年人生风雨历程中始终相濡以沫、忠诚不渝的典型的东方爱情故事,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心,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但在我看来,《芳香之旅》最撼人心魄之处,更在于爱情故事背后博大深远、常思常新、回味悠长的内涵,这更是影片超凡不俗、魅力无穷、最为动人的地方。 

《芳香》讲述的是曾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全国劳模、向阳号长途汽车司机老崔和售票员春芬夫妇爱情婚姻的故事,以女主人公春芬的一生为主线,以标志火红年代光荣象征的“向阳号”为载体,准确地勾画了以老崔春芬夫妇为代表的一代英模及劳动者阶级的命运,谱写了一曲纯朴善良普通中国人美好的心灵史诗和伟大真诚、执着坚守的爱情颂歌。作为故事的背景,《芳香》客观公正地表述了新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社会风貌,唯物辨证地描述了从革命年代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历史及意识形态的变迁,在我心中,是近三十多年来最好的一部影片。它不仅以深邃的主题思想和巧妙的故事情节,以精湛的艺术构思和近乎完美的音乐、美术、男女主人公的表演等赢得了中外观众的普遍赞誉,在开罗国际电影节上一举夺得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员三项大奖;更以渗透其中的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充满知识分子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的高尚情操令有识之士击节赞赏、感怀万千。 

与那些一涉及过去年代就喋喋不休控诉、念念不忘伤痕、动辄妖魔化的影片完全不同,《芳香之旅》尤其难能可贵之处,就是作为60后的主创人员对那个英雄时代表示了大致的认同,对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父辈无私奉献、激情燃烧的人生表示了真诚的敬意,虽然它批判了文革严酷肃杀、压制人性的一面,这一点我是理解并赞成的。影片编导、策划、制片等主创人员为国为民的一腔忧思、热血和勇气无论在当年还是现在,想来都令人感动不已。如今十年过去了,在以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全力反腐倡廉、整顿党风军风、重视对文艺的指导、引领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的形势下,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仍需奋起反击、文艺界对三俗之风仍需加强抵制的当下,在社会上仍需呼唤真善美的重建与回归的今天,回首《芳香之旅》,心中涌起的依然是盈盈热泪和深深的感动。在这部新时期以来我心中最好的影片上映十周年之际,特发表2012年写的两篇影评和一首电影叙事诗,站在我的思想立场上,表达我对《芳香之旅》崇高的敬意 

电影《芳香之旅》图片.jpg

电影《芳香之旅》图片1.jpg  

电影《芳香之旅》图片2.jpg 

《芳香之旅》影评(一)  

走过流金岁月的芳香之旅 

作者 鸿雁飞翔  

一辆红色简朴的向阳号长途客车,行驶在时光的河流之畔。驶过蓝天白云田园飘香的新中国春天,驶过花满枝桠山峦葱茏、雪山闪耀河流淙淙的祖国大地,驶过欢歌笑语民风淳朴、爱戴英雄积极向上的理想华年,驶过云霞虹霓、雷电风雨,驶过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年代,驶过世道变迁沧海桑田,驶进苍茫的岁月时空,驶进渐行渐远的历史深处。 

熟悉亲切的老歌沉淀着历史,述说着激情燃烧的岁月,铺垫着一个曲折动人故事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憨厚质朴、曾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全国劳模、司机师傅老崔,纯真可爱的年轻的女售票员春芬,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在沿线小镇医院工作的青年刘奋斗,南来北往一茬又一茬的乘客,客车沿途经过的小镇村庄水库风貌,灿烂明媚的笑颜,人们对英模的敬仰,大山深处三线建设,时代的聚焦,青春的向往,春芬与奋斗爱情的萌芽、风雨之夜的亲昵与被掐断湮灭,春芬与老崔的婚姻结合,物换星移世道变迁,生活的艰辛命运的磨难,在坎坷的人生之旅上始终忠于爱人忠于信仰的高贵品格,在日益滑坡的世道世风中始终向着阳光流溢芳香的崇高心灵……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一个个或幸福欢乐或忧伤沉重镜头的摄取,一个个娓娓道来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欢笑与眼泪,所有的甜蜜与心碎,汇集成岁月沧桑的河流,流淌着历史悠悠的浪花,回响着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21世纪新中国历史的涛声,咏叹成在大时代背景下淳朴善良普通百姓伟大的爱情与高尚美德的心灵史诗,留给人们关于历史与人生、时代与人性、关于爱情与婚姻、理想与信仰、关于物质与精神、做人与美德等等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 

这是一部呕心沥血、感悟生命的好电影,这是一部令人感动流泪、回味悠长、芳香流溢的好影片,它清新与唯美的画面、它温暖与凄美的故事,它充满哲学意味的深邃的思想、意境与品位,它浓厚的怀旧氛围,注定它的主要编导、策划与制片人员是由童年生活在那个纯真理想年代的60后来承担。北影博导郑洞天教授说:“这是一部值得留下来的影片。”深以为是,中外观众的盛赞足以说明一切。我相信,那从遍野金黄的油菜地、漫天飞白的梨树林里袭来的缕缕芳香,那从白云悠悠、雪山闪耀的向阳之路上吹来的阵阵清风,必将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在历史的天空中久久飘荡……   

《芳香之旅》影评(二)  

哲思在对历史唯物辨证的表述中闪光 

——赞影片《芳香之旅》兼驳影评《迷失在意识形态的选择和判断中》 

作者 鸿雁飞翔  

当代中国自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随着文革被定性为十年浩劫彻底否定,整个毛泽东时代原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也越来越被认为是乌托邦不可行,被逐渐淡化直到完全否定抛弃,与此同时,社会上更涌动着一股彻底否定毛泽东、否定新中国前27年历史并上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思潮。这种状况造成中国社会一方面物质建设飞速发展,一方面精神道德急剧滑坡。反映在文艺、电影界,我们看到从最初的伤痕作品、控诉影片到以后的先锋前卫文艺到后来的凶杀色情暴力等三俗作品泛滥,太多的迷茫、混乱、扭曲充斥于洁白的银幕,太多的无聊、庸俗、堕落弥漫于神圣的艺术,太多表现中华民族“愚昧”“落后”的作品冲出国门,太多所谓奇特前锋艺术走向世界。是喜?是悲?是乐?是忧?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有良知有担当有抱负的文化人电影人反思吗? 

作为一个普通的电影观众,这些年来,基于对当今电影界的不信任与失望,我已很久不看电影了。所以当前不久我才从网上看到06年由北京光彩泛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青年电影制片厂合拍的电影《芳香之旅》时,是那样的惊异和感动,忍不住反复观看回味,竟至热泪汹涌,泣不成声。我惊异感动于在这雾霭重重喧嚣杂乱、三俗风肆虐污染银幕的当今影坛,竟有那么一部影片默默地致崇高敬意于远去的英雄、还纯粹高尚于洁白的银幕——主人公是上个世纪走过如歌岁月的向阳号长途汽车女售票员春芬,是她可敬的爱人、曾幸福地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全国劳模、向阳号长途汽车司机老崔,这是何等亲切的令人心神激荡的影像?这是何等熟悉的令人眼前一亮的画面?这是何等令人愉悦的久违的温暖与清新?我惊异感动于在这漫天落木潇潇下的物欲横流的时代,竟有那样一片感人肺腑沁人心扉的芳香自那个遥远的理想年代袭来,带着故事主人公老崔春芬夫妇历尽岁月沧桑、生活磨难仍忠贞不渝的伟大爱情,带着他们历经时代风雨、世道变迁仍默默坚守的那个年代的理想信仰和人生价值观念,带着影片主创人员的沥沥心血、对历史唯物辩证的影像表述,在这嘈杂冷漠的市侩年代璀璨发光,幽然飘香,如沙漠里湿润的绿洲,如荒原上鲜美的芳草,这是怎样令人感慨万千的人生的芳香之旅?这是怎样令人感叹唏嘘的难得的芳香之作?我相信不仅仅是自己,每一个正直善良、关注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喜欢学习思考的人都会被影片表现出来的博大深远的主题思想、隽永卓越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潸然泪下难以忘怀。从网上反馈的信息看,我的思忖大致是不错的。当然所谓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在民间,不管何种思想立场的观众,大多对《芳香之旅》赞赏有加。 

甚至墙内花开墙外香,《芳香之旅》在国际上引起的反响更大。无论亚非欧美,《芳香之旅》所到之处,电影艺术家、评论人及观众都对《芳香》好评如潮。该片在开罗国际电影节上一举夺得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员三项大奖,国际权威评委会给出的评语是:这部电影表现了人类伟大的爱与真诚,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情感的变化,无论是剧本还是摄像、表演、美术都接近完美。这是多么高度深挚的评价,这是多么中肯的令人欣慰的评语啊。应该说各类国际电影节虽然也评出了很多糊涂的大奖,但这一次的金字塔最高奖项却是名符其实众望所归。 

为了更全面深刻地思考《芳香之旅》,也为了更客观公正地评价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这段时间以来,工作之余我又陆续观看了一些所谓第五代第六代导演近年来的代表作,还重新看了一些第三、四代导演的作品,更印证了我对《芳香之旅》的思考,印证了我对当今中国电影的基本判断,在我看来,这部诞生于2006年的《芳香之旅》是三十多年来最好的影片之一。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表现革命战争历史题材、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电影很好,如《开国大典》、《大决战》等;一些歌颂革命战争时期美好的人情人性的影片令人喜欢,如《小花》、《归心似箭》等;还有一些不涉及伤痕的如诗如画的怀旧电影如《城南旧事》、《青春万岁》也很不错。但总的说来,当今中国电影基本上没有什么长进,而且还在继续倒退。 

本来新时期之初像谢晋的《牧马人》这样比较客观公正的、对于反思那个年代促进当时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的伤痕影片还不错,问题是三十多年过去了,对比当今社会现实,我们已看到这类伤痕控诉之作越来越偏激偏颇,缺乏实事求是、唯物辩证的历史书写,有失对历史评判的客观公正。包括谢导的被称为经典之作的《芙蓉镇》。后来一些被禁的影片如张艺谋的《活着》、田壮壮的《蓝风筝》等则在全面妖魔化新中国前27年的路上走得更远。这些导演在集体反思、为全面否定毛泽东、否定新中国前27年甚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思潮推波助澜的同时,也否定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否定了自己曾经崇高的理想信仰,以至其精神状态像无垠的根漂浮空中,从此几乎集体终结了自己原本才华横溢的艺术生命,此后的作品再也没有闪耀出夺目的光华,第三、四、五代导演均是如此。 

以第五代为例,本来最早的有积极意义的先锋探索文艺片不错,如陈凯歌执导、张艺谋摄影的《黄土地》,后来却陷入剑走偏锋、怪异荒诞、作品实际上没有什么文化内涵的前卫怪圈,如《孩子王》,以至这条探索之路再也走不下去,更为了迎合日益市侩市场化的时代大潮,又集体转型拍起了商业大片。后来居上的第六代导演,作品普遍描写社会巨变时期小人物迷茫混乱的理想、无可奈何的生存状态,画面色彩灰暗,故事沉闷压抑,镜头凝滞冗长,让人几乎看不下去,这些影片在思想及艺术上均没有耀眼出众的地方,让人不得不对当今电影现状充满了忧虑。 

在这样的情形下,在这样的各种思潮、价值观念越来越迷茫浮华混乱的情形下,2006年初横空出世、如一道闪电划破云霭的《芳香之旅》,其对过去年代客观公正的表述,对意识形态的触及思考,对当今社会世道世风急剧滑坡的深刻反思,其耀眼的思想光芒夺目的艺术风采对于当今电影的价值和意义难道不是愈加珍贵吗? 

但令人奇怪的是,赢得民间与海外一致称赞的《芳香之旅》,在国内却并未获得一个奖项。一些思想及艺术水平都远不及《芳香之旅》的电影,在国内各项电影节上都频频获奖,唯独最有实力斩获各种大奖的《芳香之旅》却倍受冷落,这是中国电影怎样的悲哀与不公平!就连章家瑞导演的另一部获奖电影《花腰新娘》,和他参与编剧并执导的《芳香之旅》相比,差距也很大,虽然该片描写了二十一世纪祖国少数民族地区如画的风光、质朴的人情、文化风俗及女性意识的觉醒独立,能给人美的享受。而张静初主演的另一部获奖影片《孔雀》,其主题就是描写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小人物迷茫混乱的理想和为改变命运不择手段的狠心,实在是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更谈不上给人以精神上的提升,虽然张静初在《孔雀》里的表演可圈可点,但她主演的姐姐和她在《芳香之旅》中出演的女主人公春芬在思想境界上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后者出众的剧本、超凡的主题更赋予了她超凡出众的艺术表现力,她和男主人公老崔的扮演者范伟在《芳香之旅》中显示的艺术表演才华令人赞赏不已,尤其是在影片的后半段可以说是均达到了出神入化、令人惊奇的程度。 

可就是这样一部主题思想是表现上一辈中国人在几十年的历史风雨中始终坚如磐石的伟大爱情和默默坚守的崇高理想价值观念的电影,就是这样一部无论是剧本创作、画面摄影、音乐美术还是男女主人公的表演都接近完美的影片,就是这样一部赢得中外观众高度赞誉的文艺佳片,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各种奖项中竟然未获任何殊荣,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在搜索有关《芳香之旅》的资料的时候,发现了这篇题为《迷失在意识形态的选择和判断中——从影片〈芳香之旅〉》说开去》的文艺评论,原载于《电影艺术》2006年第4期,作者裴亚莉和饶曙光分别是陕西师大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此文获得了第六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优秀奖。作为两年一届的全国性文艺评论大奖,这篇由中国影协选送、在那一届各地报送的参评作品中唯一论述中国电影的文章,《芳香之旅》带给06、07年的文艺届的冲击波由此可见。而从如此隆重的各方礼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芳香之旅》的重要价值和一些文艺届人士对此片的看法。但是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就一定是那么正确吗?我认为有必要一一分析商榷。 

《迷失在意识形态的选择和判断中——从影片〈芳香之旅〉说开去》全文提要(中心论点)是:“以影片《芳香之旅》及其同名影视小说为依据,经分析指出,近年来中国银幕所展现的文革时期中国人的生活,是缺乏真实性的;而创作者对这一时期的生活,又是有着过度的意识形态判断的抱负的。生活真实性的缺乏和意识形态判断的轻率,是近年来文革题材影片在主题和方法论上双重迷失的原因。”分四个论段、四个分论点及一个小结,且让我们逐一展开探讨。 

一、似乎是要写嗅觉 

作者说“欲在银幕上写嗅觉绝对是一个冒险,更是一次对电影影像自身的挑战。 

作者说根据电影创作的影视小说《芳香之旅》写出了这个奇妙的嗅觉,“但问题是:将嗅觉作电影的片名,其芳香到底怎样在银幕上显现? 

凡是喜欢《芳香之旅》并善于独立思考的观众都可以感悟到,影片表述的芳香是有多层含义的,它既是反映长途客车向阳号沿途经过的小镇村庄那一大片油菜花、梨花的嗅觉的芳香,也是描绘1960年代初那自然淳朴、生动热烈的年代的芳香,是比喻那个年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劳模无私奉献的芳香,还是述说在文革非常时期向阳号汽车司机老崔、女售票员春芬、车队王队长等人美好人性的芳香;它既是叙述老崔春芬夫妇在历史留下的烙印之痛中始终相依相守的深挚爱情的芳香,也是隐喻他们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始终默默坚守崇高的理想信仰、坚守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念的芳香;它更是表现女主人公春芬一生对工作、对爱情婚姻、对生活都真诚执著、默默付出的人生的芳香,是一曲伟大女性高尚生命的芳香赞歌,是一首对人间大爱大美的芳香赞歌……如此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把人生的美好芳香表现到极至的佳片,如此比彭荆风的名作《驿路梨花》蕴含更丰富更深刻的芳香含义的作品,论文《迷失》(以下都简称《迷失》)的两位作者竟然说影片没有表现出能够引起观众嗅觉的芳香,也“没有看到隐秘的、深刻的能够引动观众嗅觉通感芳香”,叫人好不惊诧。难道两位专家的领悟力就是如此吗?还是作者把观众想得太弱智?难道影片开头浓墨重彩勾勒的那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洁白的梨花让观众感受不到嗅觉的芬芳?难道1960年代初那阳光灿烂的日子、激情燃烧的歌声、劳动人民开心的笑颜让观众感受不到年代的芬芳?难道影片极力刻画的男女主人公美好人性的光辉让观众感受不到人间大爱的芬芳?难道老崔春芬夫妇无怨无悔、平凡高洁的一生让观众感受不到他们人生的、虽苦涩却更芬芳的芳香之旅?不,凡是喜欢《芳香之旅》的观众都深深地感受到了,都被影片描述的凄美而温暖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这只能说明作者自己对那个年代的偏见很深,很不客观公正。如此的偏执成见,难怪两位学者的论文也很不严谨、很不负责任,把彭荆风著名的短篇小说(初中语文教材选用时有删节)写成是杜鹏程的散文,而且轻率地硬把彭荆风写《驿路梨花》的1977年和《芳香之旅》故事发生之初的1960年代嫁接在一起。如此的偏见,如此的学风文风,论文怎能具有说服力呢? 

二、银幕上的生活 

作者说“影片所描写的生活缺乏真实性、对真实的生活缺乏深切的感情。” 论据是什么呢?没有看到来自影片本身的“所描写的生活缺乏真实”的论据,而是煞费苦心地扯上了和《芳香之旅》毫无一致之处的写文革时期知青生活的《巴尔扎克和小裁缝》、《我们的田野》、《青春祭》等影片,以《巴尔扎克和小裁缝》中表现的文革时期的知识分子“千方百计要和劳动者脱开干系”这个论据来论证此片和《芳香之旅》中所描写的人物生活和人物的感情缺乏真实;以《青春祭》中的女主人公李纯和《我们的田野》中的希南、七月、阿弟一样,全身心地想要融入劳动者的生活,来论证后者才是反映历史的真实的影片。如此的论据和论证,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虽然作者在提要里说到文章批评的不仅仅是《芳香之旅》,而是近年来一系列文革题材的影片,但是明眼人一看即知,文章主要批评的就是《芳香之旅》,《巴尔扎克和小裁缝》以及下文提到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影片不过是作为点缀和陪衬罢了。 

为了写作此文,我特地从网上找到《巴尔扎克和小裁缝》观看,又重看了《我们的田野》、《青春祭》两部影片。很遗憾,我不得不又一次地指出,两位学者煞费苦心列出的这几个论据都有致命的错误。首先,正如我上文所说,作者列出的这几部影片的共同点即知识分子和劳动者的关系,与影片中主人公本来就是劳动人民一员的《芳香之旅》毫无共同之处,因此可以说作者找出的论据是伪命题不成立。其次,作者说影片《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写的是文革初期“两个男知识青年,来到贵州的乡村,操着带有贵州腔调的板正的普通话,为乡民说电影、说小说,从而召唤了一个当地少女要去远行的驿动的心。”这里连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文革中后期的1971到1974这几年,地点是在三峡一带的四川偏远山区,两个男青年和他们插队所在地的人们一样说的是四川方言都没搞清楚,就令人贻笑大方地以此为主要论据来论证《芳香之旅》不真实,武断编导创作态度轻率,那么作为喜欢《芳香之旅》的观众,我有理由要问,究竟是谁虚假不真实?究竟是谁浮躁轻率?《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在狠狠地嘲讽文革时期的贫下中农的同时,更把那时年轻人悄悄阅读巴尔扎克小说的感受上升到两种文化冲突的高度,欲以此来述说西方文化优越于东方文化,述说法兰西文明优越于华夏文明,这确实是一个长期远离祖国生活的人所编造的一部严重脱离历史及生活真实的影片,那么我还有理由要问,作者故意把这样的主题思想和《芳香之旅》南辕北辙的影片与《芳香》相提并论,故意以此为主要论据来妄评《芳香》,除了荒谬可笑以外,其目的是什么呢?再说《我们的田野》、《青春祭》这两部写文革知青生活的比较温和的“伤痕”影片,应该说这两部影片拍得还是不错的,第四代导演谢飞和张暖忻把一段充满“伤痕”的知青故事拍得具有诗的意境,《我们的田野》尤其如此。一些知青(应该是多数知青)热切地想要融入劳动者的生活,一些知青(应该是少部分)千方百计地想回城脱离农村艰苦的劳动。影片部分真实地反映了文革时期的知青生活。之所以说是部分真实,是因为编导的创作思想主要是放在表现人们劳动艰辛、生活条件恶劣及所谓人物的青春苦难上,而对当时即使是祖国边疆也时时处处展开的火热的革命生产斗争生活没有触及,对当时即使是偏远山区也无所不在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等意识形态的宣传没有涉及,编导有意地避开了这些,所以影片中表现的知青和当地村民,都没有真正地融入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文革时期那么多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的知青歌曲就是这两部影片最好的反证,对于大多数的知青来说,回首当年,他们的青春记忆也不是如影片所描述的充满苦难。再以《青春祭》为例,这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写的是云南傣乡的知青及当地人的生活,张曼菱原作名为《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不禁让我想起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传至今的一支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歌如其名非常优美动听。其中描述的云南傣乡生活是怎样的(原版歌词描绘当时的傣乡更加全面)?相信会唱这支歌的人都非常向往那时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位于祖国彩云之南的那个美丽的地方。而文革时期的云南傣乡、祖国边疆,人民精神风貌更加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在旧社会深受封建奴隶主残酷压迫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他们对毛主席共产党的热爱、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可以说是坚定不移的。文革时代比新中国任何时期都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歌曲就是最好的证明。如《瑞丽江畔栽秧忙》、《送粮路上》、《傣家人歌唱解放军》这些优美的歌中所描述的,才是完全真实的文革时期云南傣乡的生活。也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能够完全认知的历史真实。 

 三十多年来,在银幕上客观公正地讲述一个符合历史真实的具有史诗性质的故事,在故事背后客观公正地表述与人物命运相关联的大时代背景,我所知道看到的做得最好的影片就是《芳香之旅》。这部被誉为“平民的心灵史诗”的影片,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新中国天空的阳光和煦到文革暴风骤雨直到新时期巨变的沧海桑田,整部影片从头至尾就是新中国历史的剪辑,是祖国岁月河流的影像,它既是在现实观照下主人公平凡而充实、坎坷却富足人生的写实,也是在理想坚守中主人公纯朴高洁心灵的写真;它既是银幕上塑造的老崔春芬夫妇的生活,也是现实中整整一代人民共和国的理想主义者——我们父辈中很多人的真实生活,是我们父辈坎坷而富足人生的真实写照。在新中国早春的五、六十年代,他们和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接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努力工作,忘我劳动,意气风发,激情澎湃;文革爆发后,他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热血沸腾之际也许不甚理解,热切参与之时也许有过创伤与冤屈,但回首往事他们却无怨无悔,没有伤痕没有控诉,正直善良的中国老百姓是最深明大义的,他们始终热爱与崇敬人民领袖毛泽东;在新时期巨变的今天,面对物欲横流的生活、复杂多元的思潮和急剧败坏的世道世风,面对与以前截然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他们忧伤惆怅,愤懑不解,倍感失落。在心灵的最深处,他们的精神状态始终停留在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始终默默地固守着那个年代的人生价值观念。这就是老崔春芬夫妇、也是我们父辈中很多人的人生。在如何对待爱情婚姻上,父辈传统质朴的婚姻价值观更是构成了中国社会最稳定的家庭基础。可以说父辈的品德与形象如同华夏神州的大地之父、大地之母,而这些做人的力量和美德、品格底蕴与精神上的营养,却是毛泽东时代——新中国前二十七年赋予他们的,正是这些人民共和国的理想主义者无私地奉献与付出铸成了中华的强大,正是他们执著地坚守、可贵的忠诚托起了中华的脊梁,撑起了中华的风骨。老崔春芬夫妇正是我们父辈中理想主义者的典型代表。那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主义高扬的时代,是一个爱戴英雄也英雄辈出的时代,那是一个全民崇尚奉献与牺牲精神的时代,是一个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岂能轻易地全盘否定?正因为如此,在影像中充满深切的人文关怀,唯物辨证地表述历史,既不粉饰也不妖魔化那个时代,这就是由章家瑞导演、由北京光彩泛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青年电影制片厂合拍的影片《芳香之旅》,一出世就不同凡响、征服了无数正直善良中外电影观众的心的原因。如此登高望远、客观公正、闪烁着深邃的哲学之光的佳作,岂是《我们的田野》、《青春祭》等片面伤痕控诉之作所能比拟的?更不是《巴尔扎克和小裁缝》之类浅薄之作所能望其项背的。所以,要说作品视野广阔深远并“具有相当程度的未完成性”,其中融入导演艰苦的思考、对历史真实的尊重,要说作品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或痛或喜的”深切情感,《芳香之旅》正是这样的影片;而像《我们的田野》、《青春祭》等伤痕控诉之作,因为片面、狭隘与小我,反倒也流于平庸与肤浅了。 

三、意识形态的选择和判断 

在这一论段中,两位作者首先说道:也许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会被质疑,为什么如此没有底气?因为中文为《芳香之旅》的影片,其英文的标题是:THE ROAD。这个标题似乎没有任何芳香的脂粉气,没有什么不着边际的嫌疑。并且似乎还隐藏着不少严肃的含义:这个道路是什么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道路?是多年来一直变动不拘的各种各样的政治路线?是中国人在多年来各种各样的政治路线和经济路线甚至思想路线过程中的心灵路线图?总之,这个THE ROAD比起《芳香之旅》来,多了一些象征和隐喻的抱负。如此“高妙”的高论,不仅让我又一次对作者“高深”的理解力惊诧了。如此强词夺理所为何来?想必两位专攻电影艺术的专家对中英文影片名如何互译转换才更好的研究成果不是空白,难怪专家自己也觉得如此的牵强附会没有底气、会被质疑呢。 

影片《芳香之旅》主要讲述的是曾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全国劳模、向阳号长途汽车司机老崔和他的爱人向阳号车售票员春芬之间爱情婚姻的故事,以女主人公春芬的一生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讲述了六十年代正值青春年华的春芬和乘客中一位叫刘奋斗的年轻医生美好而脆弱的初恋,文革中春芬前去探望被发配到采石场劳动的刘奋斗时,两人的亲昵不幸被公众发现,刘奋斗为自保而昧着良心地出卖伤害了春芬;讲述了在组织介绍下春芬和默默喜欢她处处保护她的师傅老崔结为夫妻后相濡以沫、忠诚不渝的爱情,即使老崔不能给她肌肤之亲,她仍然真诚地与他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讲述了时代巨变以后她在面对刘奋斗的忏悔、面对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以及丈夫开车不幸掉进河里成为植物人等一系列残酷灾难时毅然选择的家庭道义、责任与坚守等人间大情大爱的美德,讲述了她在丈夫去世以后深挚的怀念与依然如故的坚守——为她豁然明了的在精神上是一个真正男人的她心目中永远的爱人,为他所代表的已融入她血液生命中的那个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念,为他们充满坎坷磨难却又厚实富足的生命与人生,为此她拒绝了一直以来爱慕着她的小生意人老田的求婚而选择独自生活。这就是影片《芳香之旅》年轻的编导以真诚的敬意深沉的人文关怀讲述的动人故事,一个我们的父辈催人泪下、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一曲历尽磨难的平凡而伟大的女性高洁心灵的人生之旅的赞歌,作为故事的背景,影片客观真实地表述了新中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历史,因此中文片名为“芳香之旅”既生动凝练地反映了主题思想内涵,准确反映了主人公虽艰辛苦涩却更芳香美好的内心世界,又富有如同“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的意境,是汉语独特的形象音律美的体现,符合中华文化含蓄生动的审美观及国内电影观众的审美意识。可是要将《芳香之旅》向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观众宣传,影片名该怎样翻译才能既契合原义及主题思想、让西方观众迅速理解,又契合西方文化及电影片名特征、符合西方观众思维习惯?,无疑是最简洁、明了、准确的翻译。芳香之旅是爱情之旅,人生之旅,历史之旅;路是爱情之路,人生之路,历史之路。这就是作为普通电影观众的我所理解的《芳香之旅》——《路》中英文名称的含义,我认为这个理解是比较准确的,两位学者敢说这个理解不对吗?作为故事的背景,编导只是唯物辨证地表述了历史并融入自己的思考而已,何来有对意识形态进行选择和判断的抱负? 

再看两位作者说《芳香之旅》“将人物和历史都给予简单化的处理”,真是这样吗?不,《芳香之旅》对大时代背景下人物感情及命运的讲述、对新中国这四十年历史变迁的表述,都是非常客观而真实的;历史的风云变幻、纷繁复杂,或激情美好、或残酷冷峻、或市侩平庸的岁月影像,都在这与大时代相胶合相缠绕的人物感情与命运中体现了出来。如在文革之前阳光和煦的日子里,春芬和刘奋斗朦胧初恋的甜蜜浪漫;在文革中的风雨之夜纯真初恋的被骤然掐灭;如在新时期物欲横流的时代,老崔这个曾经幸福地受到毛主席接见、倍受人们敬仰的全国劳模逐渐地被人们忽视、遗忘;春芬对工作、对向阳号车一如既往满怀热爱的态度和日益变得自私自利的人们是那么格格不入……应该说,在影片中,编导对老崔春芬夫妇所代表的大多数劳动人民和刘奋斗所代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刻画是准确的,对他们各自的思想、立场、性格和前后两个时代不同的命运的把握与刻画是准确的。谁说人物没有性格?不,他们都非常有性格。文革中,春芬在刘奋斗被打成苏修特务发配到采石场劳动、别人都惟恐避之不及时勇敢地去看他,算不算有性格?当春芬与刘奋斗的亲昵被公众发现,刘奋斗为求自保昧着良心出卖污蔑春芬,这算不算也是一种性格——自私懦弱又卑鄙的渺小人格?在这里应该指出,刘奋斗含冤被打成特务是一回事,但他为求自保就出卖污蔑恋人又是一回事,历史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在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当春芬面临名誉与工作将双重丢失、痛不欲生、万念俱灰之际,老崔义不容辞地站出来保护她给她温暖和力量,算不算有性格?时代巨变以后,老崔因一次意外事故成为植物人,县里因向阳号标兵车有历史意义特地建了纪念馆。后因房地产开发,向阳号纪念馆被拆除,春芬满怀忧伤和愤懑赶到废品场将向阳号车开出来,算不算有性格?我们看到,老崔、春芬、刘奋斗,他们都是性格非常鲜明的人。 

两位作者说影片认为“那个时代(指文革)是美好的”,我不禁又一次对作者“惊人”的理解力惊叹了。两位究竟认真看过影片没有?《芳香之旅》恰恰是在对文革严酷肃杀、压制人性的一面进行深刻的批判,而且其批判力度之深,并不亚于有些伤痕影片。但《芳香之旅》与片面狭隘的伤痕影片不同之处就是:主创人员是站在历史之旅的制高点上看问题,是站在哲学的大视野上思考问题,是怀着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忧思探讨问题。反观当今社会的种种乱象,当年文革的意义难道不越来越令人深思吗?何况实事求是的哲学认为事物总是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历史总是唯物辨证的。因此文革并不是漆黑一团。请问两位作者,文革传承并更加高扬的整个毛主席时代的理想信仰、人生价值观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理想,难道不对吗?我们的父辈为追求崇高的理想而热烈奉献的青春与生命,难道应该否定吗?像老崔那样雷锋似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劳模难道不美好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那么在影片结尾的时候,春芬从市面上买了一张毛主席的画像,贴在家里,贴在崔师傅和毛主席握手的那张照片的上面,这又有什么不对呢?难道因为否定文革,就要否定整个毛主席时代,否定整个新中国前27年的历史吗?影片只是客观真实地表述了时代的背景、历史的变迁,只是客观真实地表现了像老崔春芬那样的我们父辈的人生状态,只是唯物辨证地融入了年轻编导的思考与探讨,如此而已,何来要对意识形态进行选择和判断?两位专家的理解力岂止是“深刻和犀利”,简直是“超拔和卓越”,真让人叹为观止啊。 

四、对意识形态进行选择和判断所面临的迷失的可能 

和前面三个论段一样,这一论段同样谬误百出。上文已经指出,“意识形态的选择和判断”是伪命题不成立,因此说它“所面临的迷失的可能”就更不成立了。在这里我认为,《芳香之旅》是一部叙事风格严肃内敛的歌颂与批判并重、思考与探讨并行的影片,浅薄轻飘的所谓“后现代风格反讽”和它是丝毫不沾边的,因此两位作者对影片中的一些所谓“反讽”细节导致“迷失”的论证也是错误的。比如作者认为范伟扮演的崔师傅和毛主席合影的照片让人发笑,这破坏了影片思想的严肃性,无意中成了“反讽”。按照作者的观点,由范伟或者是别的演员来扮演那个年代的劳模这也是可笑的,甚至崔师傅这个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全国劳模本身就是可笑的。不!那只是对那个年代有偏见的作者自己和一些浅薄观众的“感受”罢了,真正有思想的、面对历史还有崇高正义感的观众并没有“可笑”的感受,授予范伟最佳男演员奖的开罗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们也没有“可笑”的感受。因为面对镜头,映入大家心中的是真正的劳模崔师傅,而不是小品演员范伟,不是什么数码合成技术的照片。敬重的英模,伟大的领袖,温暖厚重的历史记忆,这就是正直善良的观众此时面对银幕的感受。 

如果说当观众看到崔师傅和毛主席握手的照片挂在向阳号车的后视镜上方,在心中激起的是愉悦、温暖与亲切的历史回忆,那么当看到崔师傅和春芬新婚之夜不小心打碎了一尊毛主席塑像,由于倍受惊吓崔师傅从此竟不能和春芬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时,观众心中涌起的则是沉重的慨叹、深切的同情,继尔和主人公一样忧伤地惆怅。这看似极端的个例,却符合历史的真实。谁之过?不是发动文革的领袖,不是“肇事者”老崔春芬夫妇自己,不是不会说话的石膏像,不是满腔热情制作塑像的人们,文革被坏人利用推向极端,其严峻残酷、压制人性的一面,在老崔春芬夫妇的故事中得到了体现,影片对文革毫不留情的严厉的批判,在老崔春芬夫妇的故事中、以及前面刘奋斗的故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里春芬夫妇新婚之夜不小心打碎领袖石膏像所造成的心理惊吓,和后面春芬从旧车报废场开出向阳号车这一情节,可以说两位作者基本上都没看懂,这同样不是什么“反讽”,后一个情节更不是所谓通过“反讽”指向作者邪乎的想象,而是发生在两个不同时代的沉重的历史剪影和反思。 

如果说影片开头和中间这两个重要的细节带给我们的感受或温暖或忧伤,那么当影片最后我们看到春芬从旧车报废场开出了向阳号,把它开到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却再也开不动,引来众多市民围观嘲笑的时候,心中的感受则是百感交集、慨叹万千,及至热泪如顷。春芬为什么要不顾一切地从废品场开出向阳号车?为什么要急切地把这已属于历史的、和新时代极不和谐的“废旧”老车开到大街上?因为那是她青春和人生的全部记忆啊,那是她爱情和生命的一切所有!爱人老崔已撇下向阳号和春芬离开了人世间,只留下春芬一人在不属于她的时代寂寞独行。她已一无所有,只有关于青春、爱情和理想的全部记忆,只有已和老崔及向阳号融为一体的人生之旅的全部记忆。春芬为什么要执着地抗争似地将向阳号从旧车报废场开出来,为什么要不合时宜地把它开到人流熙攘、灯红酒绿的大街上?是春芬执迷不悟不能与时俱进吗?是春芬榆木脑袋愚昧无知、忘记了历史带给她的烙印之痛吗?是春芬的精神被过去年代异化了吗?不,绝不是这样的!以老崔春芬夫妇为代表的我们父辈的大多数,是最实事求是、懂得感恩、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做人道理的中国老百姓,何况他们前后经历了新中国前27年及改革开放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对于两个时代不同的社会风貌、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心中自有透彻的明镜;对于英雄时代与市侩年代,他们心中自有衡量的标杆。所以他们不同于有些人念念不忘的伤痕、喋喋不休的控诉,不同于有些人自私狭隘偏激的小我,所以他们永远热爱人民领袖毛主席,心中永远坚守毛主席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向阳号不能继承、延续下去倒也罢了,为什么最后连留在纪念馆也不能?那渗透了我们父辈热血和生命、向着光明和太阳盛开的向阳之花为什么要被彻底湮灭?那追求崇高理想和信仰的向阳之旅为什么要被彻底埋葬?我们的父辈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激情燃烧无私奉献的人生为什么要被彻底否定?我们看到,节奏强烈如倾的音乐诉说着春芬内心的呐喊与抗争,当这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车终于停在喧嚣嘈杂的闹市,春芬再也无力将它发动,她面对围观嘲笑的人群双手掩耳,孤独无助地倚在熄火的车身写着醒目“废”字的向阳号前,她内心的痛苦与呼唤,对爱人老崔和向阳号的深切怀念,如忧伤的骊歌沉重地撞击着观众的心,英雄时代的怆然离去与市侩年代的赫然到来是那么令人心惊地不可抗拒。从这里直到影片尾声,一系列的情节尤其意味深长、发人深省,这是《芳香之旅》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几个最亮点,是融入编导深邃思考与探讨的闪烁着唯物辩证法光芒的最亮点。

  论文《迷失》的两位作者说,春芬在崔师傅出事十几年后才打开日记,才了解到真相,这是不真实的,这个迷失“导致了剧作的可疑”。仿佛言之有理,细思则不然。这里也说说崔师傅的日记,这是编导塑造崔师傅形象反映他思想和为人的重要媒介,是如同雷锋王杰日记一样的道德明镜。通过这些日记和崔师傅平时的言行,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生动、血肉丰满的灵魂高洁的人,不愧是受到毛主席接见的那个年代的英模。对于春芬来说,从她参加工作成为向阳号长途汽车售票员的那一天起,就是崔师傅的徒弟,无论春夏秋冬,与师傅朝夕相伴,是工作中最好的助手与搭档。后来在组织介绍下两人结了婚,从师徒转为夫妻关系,更是朝朝暮暮在一起,春芬对崔师傅及其日记的了解,就如同对自己的了解一样,因此在老崔开车出事成为植物人十几年后,因为社会上怀念毛主席时代热潮的兴起,人们来要崔师傅的物品进行展览,春芬才打开重读崔师傅的日记,是完全合乎历史与生活的逻辑的。只是春芬没想到老崔开车出事的真相,竟是为了接刘奋斗与她见面才不慎车翻湖里,在当年那晚为阻拦她与刘奋斗见面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之后,老崔这个毅然的决定并为之付出了惨痛牺牲的行动让春芬再次震动了,爱人的形象在她心里真正完美并更加高大起来,是的,这才是她真正的爱人,在肉体上虽然不能给她以肌肤之亲,但在精神上却是完完全全的男子汉,比起怯懦善变的刘奋斗,比起时代巨变以后逐渐变得见利忘义的人们,老崔才是真正的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当春芬在老崔的病床前握着他的手告诉他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时,热泪顺着她的脸颊往下淌,老崔终于听到了她的心声,他的眼角也流出了一行泪。他们的心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彼此之间完全心心相印,魂魄相通,他们本是一样的人。老崔带着满足与欣慰、牵挂与不舍,带着太多的不甘与未了情离开了人世间。这是1990年代初,社会上刚刚兴起第一波毛泽东热的时候。紧接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市场经济大潮铺天盖地席卷神州,因为房地产开发,向阳号纪念馆被拆除了,承载着历史美好记忆的向阳号标兵车被送到了旧车报废场,那曾经的庄严神圣、那曾经热诚奉行的美好的人生价值观念被新时期彻底否定,时代的翻覆更替如倒海翻江的巨谰汹涌无情,过去年代一切有价值的、无价值的、光明与黑暗、新兴与腐朽均在它的扫荡之列。骊歌?挽歌?悲歌?浩歌?其间的天问,谁能回答?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影片以一贯之的广阔深邃的思想和精湛巧妙的艺术达到了完美的结合,编导驾驭思想野马与艺术天地的能力炉火纯青,不但深远的哲学表达举重若轻,而且自然的情节设置和道具运用都恰倒好处,如在这之前已成为植物人的、长期被人们冷落忽视的英模老崔,和纪念馆里积满灰尘的向阳号车,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如老崔的日记春芬最后才完全明了,此时对老崔、对春芬、对两人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交流皆是一种无声的升华,对两人携手走过阳光与风雨岁月的高洁人生是一种无言的总结,并为影片接下来直到最后一系列高潮迭起的亮点做好了铺垫。 

五、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和探讨我们看到,论文《迷失在意识形态的选择和判断中》本身就是伪命题,全文充满了论点、论据和论证的错误与荒谬。不错,作者也认为,对于电影、文艺创作来说,“对历史及其历史真实的尊重和供奉是一道不能逾越的道德底线;超越了这个道德底线,个人记忆和想象、情感记忆和想象就会失去应有的人性内涵和文化内涵,最终成为一种悬浮在天空中的漂浮物”那么,究竟是谁超越了这个道德底线呢?恰恰是对过去年代怀有深深偏见的两位作者自己;究竟是谁“在书写文革和新中国历史的时候,迷失了基本的从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角度出发看问题的方法论。”呢?也恰恰是对过去年代怀有浓厚偏见的作者自己。
   一部《芳香之旅》,品之不尽,思之无穷。我们看到从编剧、导演到策划、制片等主创人员几乎均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然而正是这些品格如香草一样芬芳的60后新人,满怀对父辈理想主义人生真诚的敬意,满怀对英雄、市侩年代各自不同的深沉思索,满怀对祖国无限的热爱与忠诚,对国家民族命运拳拳的忧思和关切,给中外电影观众捧出了一部全新的佳作。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艺术,从主题到人物,它都是那么令人眼前一亮地清新而美好、深刻而丰富,都是那么令人耳目一新地真淳而雄厚、博大而悠远,有常思常新的精品魅力。
 

影片通过讲述女主人公春芬的一生,通过讲述老崔春芬夫妇爱情婚姻的故事,将中国人伟大的爱与真诚向世界传扬,将中国电影人的正气、热血和良知向四海传送。其对历史客观公正、唯物辨证的表述,其深邃的思想主题和精湛的艺术构思天衣无缝的完美结合,在新时期以来涉及文革和新中国历史的电影中,在新时期以来所有的国产影片中,均达到了前所未有、众仰莫及的高度,是三十多年来最好的影片。它有深刻的批判,却不同于《青春祭》等狭隘片面的伤痕电影;它有浓烈的怀旧、有对青春的缅怀与关注,却不同于《阳光灿烂的日子》等肤浅轻飘、描述文革时期青少年的生活基本失真的影片(此片讲述文革中后期北京部分军队高干子弟无所事事、到处惹是生非的幸福生活,并不能代表那时全国的青少年积极向上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它是含蓄而内敛的,是深沉而大气的,是真实而生动、关注现实、面向历史又面向未来的。它有着真诚的人性内涵,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愧为获得中外观众广泛赞誉的文艺佳片。可以这样说,《芳香之旅》的主创人员,以文化人和思想者的良知和担当,以不凡的视野和智慧勇气,给历史、给未来、给中外电影观众倾心奉献了一部流芳久远的传世经典。是的,传世经典,它堪当这样的礼赞,它当之无愧!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16-02-22/36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