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杨四平:以大型组诗《延安颂》为例 从“四力”看延安精神的诗意传承

作者:杨四平   来源:业界观察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干部提出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殷切教导和政治律求。而广大文艺作者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生力军,更需要以“四力”为指导,在新时代创作出力美兼备的高峰性作品来。

  延安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摇篮和灯塔。“延安那么好,我想去看看”,是很多中国人的夙愿。许多人已经去“朝拜”过了,而且不少人还去“朝拜”过多次,像贺敬之还写出了著名诗篇《回延安》。2021年初,海军出身的军旅诗人王竞成怀着无比崇敬、万分激动的心情飞往延安,在延安住了20多天,走遍了延安的大街小巷、田埂地头,浏览了延安的名胜古迹、现代建筑,访问了延安的平民百姓、城市居民,聆听了延安的革命故事、英雄事迹,参观了毛主席在延安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出真知。要真切地了解延安,要深切地领悟延安精神,不亲自到延安进行实地考察是难以达到的。王竞成非但亲身到了延安,而且还沉浸式“蹲点”延安,并且创作了50多首总冠名为《延安颂》的大型组诗。也就是说,《延安颂》的写作具备了足够的、实在的、深入的脚力。王竞成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诉真情”的“脚力”思想。难怪他在《延安清凉山的雪》里说“我来我在,我在我来”。

  “脚”到“眼”到。“脚力”是“眼力”的基础(当然也是其余“两力”的基石),“眼力”是“脚力”的合理延伸。当一位诗人浸泡生活之后,又不能“被生活”左右,不能被现实世界各种事象所吞没,而应该睁开双眼,“肉眼”和“心眼”(即“灵视”)同时睁开,以“肉眼”正视世界,以“心眼”判断世界。唯有如此眼力,方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少到延安游玩的观光客貌似看遍了延安,实则只是触碰到延安的皮毛,对延安的“内里”、延安精神未必了解到了。王竞成深入延安后,并非如“看客”那样观光一切,而是边走边看,边走边看,走走看看,看看走走。换言之,走马观花不足取,一定要下马观花!凡是涉及延安精神的景观,他都长时间驻足仔细观察。因此,那些鲜明体现延安精神的宝塔山、延河、枣园、杨家岭、清凉山、延安窑洞、南泥湾、梁家河村等延安的标志性景观,就成为诗人王竞成流连忘返之所在,成为他的《延安颂》里常常出现的核心意象,而且还得到的准确的诗意表达,如《宝塔山诗行》《延河》《延安清凉山的雪》《杨家岭窑洞》《枣园灯光》等。

  光用脚走遍延安不行,只用眼观看延安亦不可,还得用脑思考延安,而且还必须像要求的那样“勤思考、能思考、善思考”。因为延安的风光,只要不是瞎子和孬子,人们都能尽收眼底。申言之,我们不能满足于走马观花、下马观花,我们更需要用脑观花;透过自然,穿越历史,直面现实,展望未来;毕竟延安的道路,延安的精神,延安的血脉,延安的魂魄是无法直观的,是需要透过现象、认真思考、综合分析、理性概括才能认识和把握得到的。在《杨家岭的岭》里,王竞成写道:“一个齐鲁诗人在新时代的诗行上/回想一个伟人在讲台上/以山的挺拔与海的宽阔/在杨家岭的岭上指引/中国革命的方向/革命之光以人民为中心的道路与思想”。进而,在其他诗篇中,王竞成还将延安窑洞与韵山冲、井冈山、南湖红船、万里长征、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陕北信天游、白毛女等跨越时空联系起来,把杨家岭与梁家河村联系一起,将历史、现实和未来、中国与世界贯穿起来。总之,诗人王竞成通过认真严肃的思考后,用诗歌呈现的特殊方式,诗意传达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选择了延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根系命脉与精神谱系。

  作为一名诗人,通过脚力、眼力和脑力得来的对延安精神的领悟以及从中汲取的信仰力量最终得以“妙手著文章”的方式书写出来。这就需要“笔力”。当年的延安文艺座谈和如今的北京文艺座谈会之所以意义非凡,是因为这两次重要会议先后确立了“为人民服务”和“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它们既是中国文艺家们最重要的永不枯竭的思想资源,也是参与中国现当代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建设的话语实践。书写延安精神之笔,必须是如椽大笔,就像贺敬之当年写《回延安》那样。因为唯有这种如椽大笔方能具备创作出与延安精神相匹配的精品力作来。王竞成的大型组诗《延安颂》里的诗句“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如“大刀的红缨枪成为中国红色基因的高峰”(《宝塔山诗行》),“一群赤子在枣园以历史的浓墨重彩/写下了一首雪地上红艳艳的梅花诗篇”(《去延安》),“一步步脚印/不忘初心的脊梁”(《杨家岭的岭》),“毛体的书法 红色的核/一代代传承”(《延河》),“延河水烧响的一碗中国梦”(《腊月的杨家岭阳光中的小院》)等。请读《延安之脊》:“龙的峰/窑洞的光/延河的脉/万里长征的魂/击响高原的红/山高水长的一声呐喊/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旭日东方的毛体太阳/新时代的领袖/百姓生活家的爱/世界大同的吉祥/一切从这里出发/延安的脊/它的根就在人们心里生长”。这首小诗“不小”,因为它体制虽小,境界却大。“根”与“脉”、“魂”、“脊”,延安的“旭日”与世界,“领袖”与“百姓”,紧密相连,而“一切从这里出发”,一切从延安出发,换言之,是延安精神使它们血脉相连,心心相印,共生共存,和谐发展,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有这一切都是王竞成以适度的意象、抒情、张力、跳跃、象征、暗示、寓言等综合有机的诗歌技法传达出来的。由此可见,人民性、艺术性和史诗性是诗歌传承延安精神的“笔力”、“力道”之所在。

  实践反复证明,延安精神、洗礼思想、滋养初心、淬炼灵魂、铸造意志、校准方向、坚定信仰,是千真万确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家们只有认识好、运用好所要求的“四力”,方能使中国革命图腾般的延安精神得到诗意传承与发扬光大。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杨四平)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21-12-19/7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