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还是有“反面、中间人物更生动”的缺点
早在春节前,贫道就买碟看了《潜伏》和《正道》,而且是先看了《正道》后看了《潜伏》。但是感觉《潜伏》更完整些,《正道》在28集以后(瞿恩死后)就有些胡编乱造的感觉,所以只写了个评《潜伏》的帖子。
但当时也觉得《正道》是个好片子,努力表现了那个时期社会激烈冲突时期,不同的“信仰”下人的矛盾、人心的矛盾和冲突,歌颂了一批革命者,但对“反革命”者的内心矛盾也刻画得很真实。这一点与《潜伏》很接近。而且可以说,这两部电视剧比改革前歌颂革命的电视剧总体来讲更好、更真实,能打动更多的人,更有说服力。
但是,贫道还是有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反面人物”和“中间人物”都演得比“正面人物”好。也就是杨立仁、董建昌要比杨立青和瞿霞让人感觉更“舒服”,内心活动更真实更激烈,而杨立青和瞿霞的内心矛盾就有些脱离生活真实。
一个十几岁二十出头的男青年,很可能还没能体验出真正的家庭亲情。现在也是这样,这个年龄的“啃老族”一大批,其中心安理得的有一大半。但到了三十多岁,还像个孩子似得不懂得父母心理,就很少了。杨立仁对于拿父亲的枪去暗杀是否会给父亲带来杀身之祸可能不在意,因为他要的是革命。杨立青捣得全家破产,父亲狼狈不堪,还能一走了之也很正常,这个年龄的男孩可能真的如此,现在周边都可以看到不少。但是,到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时,兄弟俩都30多岁了,杨立仁见到杨立青说父亲专门从上海来了,希望杨立青回家看看,杨立青表示不一定去,并说:“常回家的不一定爱家,不常回家的不一定不想家”就有些过分。如果说官面话,说一句“工作太忙,不一定有时间”也算可以。杨父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小儿子,这个时候他对哥哥说这句话就不符合杨立青的性格特征。杨立青回家后,先与同学喝酒闹事,到客人散了才上楼见父亲,而且下跪很晚(对比杨立仁第一次在上海回家),让人感觉的是共产党亲情很淡漠。相反,杨立仁虽然当年做出对父亲最可恶的举动,但依然表现得像个儿子。按现在的话说,杨家两兄弟都是“性情中人”,但杨立青更突出些。但在这些细节上,处理得没有遵循个性特征一致性的原则。
瞿霞为什么在出狱后断绝与杨立青的感情,当时看了就觉得不着边际,这是贫道感觉瞿恩死后剧情不合理的重要原因。后来看一个访谈,演员说瞿霞是因为身体受伤残,觉得不能把最美好的献给爱人因此就干脆断绝关系,觉得理由非常牵强,根本不符合瞿霞性格。瞿霞不是那种内向的人,这种人很难钻牛角尖。当可以看出来恋人根本不会因为自己身体受伤残而不爱自己,而且如果断绝关系会让对方极度痛苦时,把前述理由作为生生割裂的原因,是很古怪的,只有脑筋偏执的人才会做的事情。瞿霞性格不是这样的人,如果是林娥,还有点可能。但瞿霞这种类型的人不会。
有时候看作品觉得不舒服,为什么呢?除了意识形态的原因,最主要是作品人物缺少生活真实。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是很难变的,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在处理事情上往往方式方法不同。如果作品中某一性格特征的人突然做出与此前表现的完全不同,感觉就不舒服。
正面人物比反面人物或者中间人物难写,原因在于一般习惯把正面人物写得很“干净”,干净得透亮,一心革命,一点思想杂念也没有。一个没有内心冲突的人,确实很难让演员表演得很精彩。杨立仁为什么演得好,因为这个人内心有冲突,有矛盾,有时候还很激烈。这就给了演员表演空间,而且看起来也觉得有意思。
无论自己的思想冲突还是两人的思想冲突,都要写得符合思想真实。像瞿霞和杨立青后来的矛盾缺少可信程度,再激烈也觉得不舒服。正面人物一样可以有激烈思想冲突,包括两人之间和自己内心,而且也可以表现得很精彩。《牛虻》为什么形象很突出?因为作者把他放在一个可信的,符合生活真实的矛盾里面了。从这个角度看,《正道》的编剧还缺少功力。
杨立青在红大当班主任,几个身份是副军级以上的学员在门上放一盆土,撒了他一头。剧中杨立青很轻松的处理了。这个情节显然很无聊,也表现出作者生活知识太浅,对怎么当个坏学生基本不懂,老一套地在门上放东西。要是贫道,戏弄一下老师的方法起码有18套。最主要的是,这些学员是不可能用这样过分的方法。想想如果班主任不是杨立青而是穆震方,这盆土的结果就很难说了。这几个老江湖难道连这都不清楚?
50集确实太长,一般编剧是难以驾驭的。记得看过《敌营十八年》,也是十几集后就不能看了。
哎——现在真是没人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