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农奴》:“共产党来了苦变甜”

作者:司春燕   来源:学习时报  

“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这是经典电影《农奴》的片尾曲,抒发了获得解放的藏族儿女发自肺腑的心声。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西藏和平解放前,我国西藏地区实行的是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奴对农奴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黑暗的农奴制度,由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组成的“三大领主”对广大农奴实行肉体奴役和精神控制。农奴被牢牢地禁锢在制度的奴役和精神的控制双重枷锁之下,过着非人的生活。影片《农奴》艺术地记录和再现了藏族人民解放前的苦难历史和解放后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创造了“两个第一”

196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黑白影片《农奴》,该片是由黄宗江编剧、李俊执导,西藏话剧团演出。1964年国庆节前夕,《农奴》作为新中国成立15周年献礼片上映,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该片作为一部经典的西藏题材电影,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创造了“两个第一”:第一次在西藏全景拍摄,第一次完全由藏族演员出演。影片用浑厚、博大、深沉的电影叙事讲述了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民曾经的农奴血泪史,歌颂了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西藏人民的新生活。

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前,社会财富绝大多数集中在农奴主手中。据有关资料显示,占人口不足5%的三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包括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河流、河滩以及大部分牲畜。而占西藏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在经济上一无所有,他们被奴役、剥削,生活如同地狱。他们被迫向贵族讨生活,人身完全依附于农奴主,毫无权利可言。

影片《农奴》以3个年轻人的颠沛流离和命运转折为主线展开叙事,讲述了时代变迁中强巴和铁匠两个家庭的抗争与新生。影片呈现的主题是,旧西藏的农奴制度使会说话的农奴成为哑巴,新西藏的人民民主则唤醒哑巴开口说话。该片以人民解放军平定西藏地方上层反动集团的叛乱作为时代背景,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人物鲜明、结构严谨、情节紧凑。影片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党的光辉一旦照亮农奴们的眼睛,它将发出翻江倒海般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即便是再疯狂的农奴主和再黑暗的农奴制度,都无法阻挡西藏人民发展与进步的步伐。

让农奴来演《农奴》,是影片的一大特点。影片中强巴的两个扮演者都叫旺堆,在旧西藏都有过苦难的农奴经历。大旺堆除了没有被逼成为哑巴,和影片中强巴的经历几乎完全一样。大旺堆的祖辈几代人都是拉萨次角林寺庄园的属民,注定了他一出生就是一个小农奴。大旺堆少年时3次逃亡,试图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都未成功。直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到来后,他才迎来新生。小旺堆6岁时就被卖为奴隶,受尽残暴主人的虐待和凌辱。艰辛的人生经历和对农奴制存废的切身体会,使得强巴的两位扮演者在影片中的表现极其自然,近乎本色出演。1964年的国庆节那天,《农奴》摄制组获邀参加国庆观礼。

突出了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的重大历史进步意义

旧西藏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严重阻碍西藏社会发展进步。民主改革前,旧西藏的《十三法典》《十六法典》等将人分成三等九级,上等上级的人如王子等,其命价为等身黄金,而下等下级的农奴和奴隶,其命价为一根草绳。农奴主以野蛮、残酷的刑法维护封建农奴制度,动辄对农奴和奴隶实施惨无人道的酷刑。影片中代表制度奴役的人物是旺杰和朗杰。这对父子恶毒而凶残,视农奴生命为草芥。朗杰继承了他父亲旺杰的残暴,自幼就将强巴当马骑,长大后对强巴稍不如意就拳打脚踢,从不当人看待。他对于西藏的和平解放怀有刻骨的仇恨,妄图世世代代维护其非人的农奴制度。在他们的黑暗统治下,强巴一家世代为奴,铁匠一家世代戴着镣铐。影片中代表精神控制的人物是土登。土登表面的虚假仁慈掩盖不住骨子里的邪恶透顶,他假借神灵之名,将强巴变成哑巴。当他看到“解放军所到之处,尊重寺庙秋毫无犯,待人一律平等,万民个个称颂”时,深感统治危机之降临,但仍然要负隅顽抗到底,发动武装叛乱,失败后妄图就地潜伏下来。

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在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党中央根据西藏的民族、宗教等特点,开展了大量的政治争取工作,先后多次派代表赴西藏进行劝和。然而,这一系列劝和促谈活动,受到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西藏亲帝分裂分子的阻挠和破坏。在这种形势下,根据党中央“多路向心进兵”部署,以十八军为主力的人民解放军分四路向西藏进军,并于1950年10月取得昌都战役的胜利。昌都战役的胜利沉重打击了西藏地方政府的分裂势力,为促进西藏和平解放创造了条件。党中央始终没有放弃和平解放西藏的努力,在昌都战役进行中仍催促西藏地方政府尽快派人来京。1951年2月,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会议”决定正式派出代表到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和谈。经过认真协商和充分讨论,最终在1951年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又称《十七条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十七条协议》突出了西藏人民的主体地位,指明了西藏人民的光明前途,为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创造了条件,为实现西藏和平解放迈出了关键性一步。但是,西藏反动势力不愿失去既得利益和特权,妄图永远保持封建农奴制,于1959年悍然发动武装叛乱,撕毁了《十七条协议》。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央人民政府提出“边平叛边改革”的方针,一面在西藏人民的支持下迅速平息叛乱,一面进行波澜壮阔的西藏民主改革,彻底摧毁了极端腐朽、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民主改革使西藏人民实现了从黑暗农奴制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西藏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影片艺术再现了西藏的这一历史性变革。为了西藏人民的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人民解放军及在藏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付出了艰辛努力和巨大牺牲,血染的哈达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影片借赶脚人之口讲述进藏解放军给藏族人民带来了希望,“我这辈子从唐古拉到喜马拉雅山,从阿里到珞瑜,走遍了全西藏,也到过汉人地区。哎!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军队——金珠玛米,就是打碎铁索的兵”。西藏上层爱国人士曲佩也感慨道:“我活到这样的年纪,眼见的是手足残杀,洋人侵犯。今天,我总算是望到了全中华统一富强的祥光了。”五角红星的光芒照耀着世界屋脊般的雪域高原,极大地鼓舞了西藏人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

旧西藏的人民苦难,与新西藏的人民幸福,在影片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的重大历史进步意义。

优美的旋律荡气回肠

好的作品总是声情并茂的,发端于真情,通达于心扉。艺术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当影片的片尾曲《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响起,把这部近乎默片的电影一下子推向了高潮。这首歌曲是由影片编剧黄宗江作词,彦克编曲,藏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首唱的。影片上映后,这首经典歌曲也在全国广为传唱。

这首歌曲的歌词写得简洁凝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但比喻贴切、寓意深刻,思想深邃、视野高远,所涌动的是藏族人民期盼解放的炽热情感,所承载的是藏族人民对和平解放后新生活的热切希冀。全曲既活泼动听、富有蓬勃朝气,又有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恢弘的气势,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人的喜悦心情,生动展现了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大家庭里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

这首歌曲,是西藏人民从心中流淌出来的赞歌。他们将自己真挚纯洁的情感融化在了歌词里,浸润在了音符里,抒发了获得解放的藏族人民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的无比热爱之情。每一个字句都震撼心灵,每一个音符都触动心弦。至今,这首歌曲仍然在雪域高原上广为传唱。

影片《农奴》是一部有着强大思想吸引力和持久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它对于罪恶的农奴制度的抨击是一针见血的,对于残暴农奴主的控诉是血泪斑斑的,对于广大农奴的同情是真情实意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伟业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讴歌是发自肺腑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眸这部经典作品,仍能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启迪。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7月5日第4版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24-07-06/8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