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宋晓军七年前的文章:伊拉克“重建”问题透视

作者:宋晓军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打响后,《舰船知识》网络版发了很多文章,下面这篇是2003年4月1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今天看来还有启示。

             伊拉克“重建”问题透视

  3月24日,位于科伊边境的小镇乌姆盖斯尔仍在战斗,美国已经宣布将价值480万美元的乌姆盖斯尔港重建合同授予一家名为“美国搬运服务”(STEVEDORINGSERVICESOF AMERICA )的美国公司。

  早在战争开始前,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宣布将把伊拉克战后“重建”计划中“初始阶段”价值约9亿美元的8个大合同授予美国的大公司,其中包括贝克特尔集团、福陆公司和哈利伯顿公司等。这些公司在2000年美国大选中曾给了布什总统大量捐款,此时得到的合同是它们两年前投入的回报(美国现任副总统切尼曾担任过哈利伯顿公司的总裁)。白宫已授权USAID全权负责项目合同的分配工作。据悉,美国公司拿到合同后将赴伊拉克负责管理学校、道路、医院和海空港设施的建设工作,以及药品、食品和课本的采购和发放。

  有专家分析认为,战后伊拉克重建需要资金250至1000亿美元。

  美国发动侵伊战争前伊拉克正在重建

  由于最近很多美国政府的高官总把“重建伊拉克”这个词挂在嘴上,很容易给大家造成一个误区,仿佛伊拉克还没有重建。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伊拉克一直在重建。3月20日以来,美国投下的上万枚炸弹的目标就是要炸烂13年来伊拉克重建的成果。

  重建问题的核心

  重建问题看似纷繁复杂,其核心问题只有两个:(1)谁来出钱重建。(2)谁将获得重建合同。

  以伊拉克目前的重建工作为例,由于伊拉克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伊拉克实行石油资源是国有化制度,所以重建伊拉克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伊拉克石油出口。虽然目前伊拉克石油出口还受到联合国制裁的限制,但伊拉克的重建工作从1991年停战以后就开始了。除联合国986号决议“石油换食品计划”之外,广泛存在的石油走私活动使伊拉克获得大量资金,也使伊拉克周边国家从中受益。所以即使联合国不解除制裁,伊拉克的重建资金也是有保障的。一旦联合国结束制裁,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拉克可以迅速恢复战前的繁荣。从萨达姆掌权到两伊战争前这段时期,伊拉克经济增长率达到16%,这也是萨达姆政权长期存在的基础。伊拉克人普遍认为一旦联合国停止制裁,很块就会恢复战前繁荣富裕的生活。

  目前,重建伊拉克的大量合同主要由德、法、俄等国的公司获得,而美国、英国由于长期与伊拉克敌对,所以自然分不到这块蛋糕。由于美国对伊拉克采取遏制战略,即使伊拉克以优厚的商业利益为条件,希望换取美国同意解除制裁,美国也不敢同意。13年来,美国既垂涎伊拉克的商业利益,又害怕伊拉克重新获得武装。这也是美国的遏制战略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潮流的自相矛盾之处,美国对伊拉克长期的禁飞和轰炸,除了萨达姆这个死敌以外一无所获,相反,却为德、法、俄等国增加了定单,尽管他们的产品和美国货相比并无明显的竞争优势。

  正因为如此,美国现在孤注一掷,决心再次把伊拉克炸烂,然后在美国主导下再次“重建”。这就是美国一定要进行“政权更迭”的原因。然而,利用战争打掉德、法、俄在伊拉克的石油开采合同和重建定单是美国人一相情愿的直线式思维的结果,不必说法国在联合国表现出坚决的反对,俄罗斯虽然比较低调,但随着美国军队向伊拉克腹地的推进,怪事频频发生,一向坚不可摧的M-1主战坦克突然爆炸了,一向百发百中的GPS制导炸弹不知落到哪里去了,美军越来越体会到俄罗斯人的不悦。

  何谓“美国式重建”

  美国历史上,在战争中打败对手之后常常要进行“重建”,例如第1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德国的“重建”;第2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实行著名的“马歇尔计划”;还有对日本的重建等等。对德国这样的对手,甚至打倒了重建,再打倒再重建。

  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这是在美国传统战略思维中“制衡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由于历史上美国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而且美国所处的地缘政治形势和风帆时代英国的地缘政治形势相类似(美国在北美大陆上没有强敌,又有两大洋与欧亚大陆隔开)。所以美国传统战略思维大部分来源于英国。从风帆时代直到二战结束,英国对欧洲大陆上的强国总是采取联弱打强的制衡战略,使得欧洲大陆上的德国、法国都受到削弱,不足以威胁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控制也是采取类似的手段,在海湾地区,由于伊朗革命成功,推翻了国王,使美国丧失了在伊朗的石油利益,于是美国出售大量武器(包括生化武器)支持伊拉克对伊朗作战,美国甚至否决过联合国谴责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的决议。两伊战争最终严重削弱了伊朗。两伊战争结束后,在美国的培植下,伊拉克成了海湾地区头号军事强国,1991年美国又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消灭了伊拉克80%的军事力量,并对伊拉克进行长期制裁。美国上述行动最终的目的是避免盛产优质石油的海湾地区出现一个军事强国和美国抗衡。这次如果美国击败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美国就失去了制衡伊朗的一个重要筹码,所以美国需要在获胜后立即“重建伊拉克”,以对付美国在海湾的下一个目标——伊朗。

  “美国式重建”与侵伊战争

  “美国式重建”除制衡伊朗的长远目的外,对于发动战争本身也有积极意义。

  第一,所谓“美国式重建”中的合同份额,可以用来当拼凑联盟的诱饵。有些国家如西班牙、日本的确是为了拿到部分定单、振兴本国经济而声明支持美国的。日本政府为了压制国内反战声浪,也不断有高官出来谈论“重建伊拉克”中的利润,而日本在野党斥之为:“一面杀人,一面烧香”。

  第二,所谓“美国式重建”的许诺,有利于降低发动战争的门槛,从宣传战角度看,美国在投下炸弹的同时总是不忘谈重建,这样可以减轻世界舆论对战争造成破坏的压力,特别是当美国使用子母弹、贫铀弹等武器,并大量屠杀妇女、儿童时尤其重要。今天,由于美军在战场上遭到伤亡,美国会已经有议员提出为减小美军伤亡而放松对战争手段的限制问题,在巷战中这就意味着狂轰滥炸和使用化学武器。

  第三,所谓“美国式重建”,有可能使这场侵略战争合法化。这次美国绕开联合国发动战争,遭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批评,因此美英两国急需借“重建”问题获得“联合国外衣”。美国打着“人道”、“救援难民”等旗号问题把“美国式重建”提交联合国讨论,有可能使联合国通过一项人道救援决议,并把主要执行工作交给美国,这样美国的侵略行动就追加了联合国的合法外衣。该提案已经遭到法国的明确反对。

  谁来为“美国式重建”出钱?

  以往美国财大气粗的时代,美国采取的是“洒钱模式”。即美国出钱,美国打仗,美国“重建”。比如第1、2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建工作。美国两次对重建德国投入大量资金,对日本大公司给了大量军需定单。这种洒钱式重建,美国并不因此吃亏,因为重建活动为美国商品打开了市场,同时扶植战败国有利于对抗新的对手,如苏联、中国。

  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采取的是“雇佣军模式”。这是一场日本、沙特出钱,美国人打仗,德、法、俄重建的战争。这是由于长期冷战导致美国国力衰落的结果。战争中虽然美国的收入多于消耗,但由此也看出美国的经济实力不如从前,美国已经沦落到雇佣军的地位了。由于美国中东政策的错误,美国不但与伊拉克重建无缘,还为其他国家开辟了重建市场。

  1999年科所沃战争,美国采取的是“合伙人模式”。虽然没有联合国授权,但战争得到了北约国家的支持,科所沃和南联盟的“重建”工作获得了欧洲国家的支持,当然比起美国轰炸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南联盟从北约获得的所谓“援助”实在是杯水车薪。

  2003年的美伊战争美国采取的是“强盗模式”。这次美国缺乏联合国支持,英国、澳大利亚等盟国也榨不出多少油水,战争费用只好由美国自己负担。由于美国使用制导武器比例高达90%(1991年制导武器只占10%)所以战争经费猛增,战前预计2000亿美元,开战3天后就要求追加780亿美元。而目前美国国内经济不景气,背负着高额财政赤字还要负担战争开销,美国显然没有能力再负担战后重建费用。

  最近,美、英宣布由伊拉克的石油收入支付战后重建费用,并冻结伊拉克在美国财产,美国官方表示首先用伊拉克的财产支付战争经费,剩下的重建伊拉克,美国维持驻军需要500亿美元,发动战争需要2000~2800亿美元,伊拉克被冻结的财产还能剩下吗?英国只宣布将其冻结的6亿多美元的伊拉克财产用于战后重建。为了欺骗世界舆论,美国宣传机器还把被冻结的伊拉克国有财产说成是萨达姆的私有财产。

  根据国际法,美、英作为侵略的一方,伊拉克重建费用本该由侵略者来承担。但是美、英不但计划着要被侵略的伊拉克自己负担美、英破坏的费用,而且伊拉克还要自己出一部分炸弹钱。

  “重建大饼”如何瓜分

  众所周知,伊拉克是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如果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全部用于战后重建,伊拉克很快就会恢复元气。但实际上,在美、英占领下的伊拉克,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

  对于伊拉克的石油资源,美国的石油公司早就垂涎三尺,早在1960年之前,美国石油公司50%的海外石油利润来自于伊拉克,正是由于伊拉克革命推翻了亲美卖国的国王,建立了共和国,实行了石油资源国有化,伊拉克才一度成为海湾地区首屈一指的强国。虽然法国和俄国都在伊拉克有开采石油的合同,但是由于伊拉克政府拥有主权,这种国际合作是在正常的商业合作范围内进行的,其利益分配比较合理。目前,美国石油公司正在酝酿伊拉克石油资源私有化计划,在美国军队占领下的伊拉克,毫无主权和平等可言,这种外国武力和资本共同控制的石油开采实际上就是掠夺。可以说,如果美国占领伊拉克,那么伊拉克出口石油的大部分利益都会流如美国石油商的腰包。

  就在美伊双方的士兵们还在战场上浴血拼杀,无辜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们还在炮火下哀号的时候,美国的石油公司已经在着手瓜分伊拉克的油田了。

  据新华社4月6日报道,美国国务院官员6日在伦敦主持召开了一个由伊拉克各反对派和美国各大石油公司代表参加的秘密会议,讨论并制订伊拉克战后“过渡政府”同美国石油公司进行石油交易的计划。据伊最大反对派伊拉克国民会议的人士称,美国与大约6个月到2年内可能成立的伊新政府签订的石油合同大多数为合作形式。会议产生的结果将递交给美国退役将军领导的“过渡政府”或可能会产生的“任何过渡政府”。

  即使大部分石油收入被美国石油商夺走,如果伊拉克战后政府能合理地使用剩余的少量石油收入的话,由于伊拉克石油出口总量很大,伊拉克仍然能得到缓慢的重建。但是,在美国所谓“过渡政府”控制下,大部分订单都会落在美国大公司手中,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不是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而是垄断。在这种指定交易中,合同的价格就无疑由被指定的美国公司决定。因此,未来伊拉克被美国石油商瓜分过的剩余的少量石油收入还要被美国其他行业的公司再瓜分一次。

  除了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的瓜分计划外,美国财政部也有自己的瓜分计划,在美国财政部为“重建”伊拉克发行新货币的计划中,美元成为伊拉克“过渡时期”的主要货币。表面上看是为了取消伊拉克第纳尔上的萨达姆头像,实际上是另一种掠夺方式。在历次战争中,占领军利用货币兑换掠夺占领区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者就在占领区强行推行它们的军用票。这是美国对伊拉克石油收入的第三轮瓜分。

  上述三层瓜分,其实也是不同利益集团主导美国政治的一个明显例证。

  除美国的三层瓜分外,英国、澳大利亚等直接出兵的仆从国自然也希望分得自己那一份,但是美国目前正由极端保守势力掌权,其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也损害着英国的利益,在瓜分伊拉克问题上,美国不会完全满足英国的期望值,这就是美、英在战后安排问题上最根本的分歧,英国提出联合国参与重建,实际上就是因为在美国主导下分利太少的缘故。小布什亲自飞往北爱尔兰和英国首相布莱尔会谈,表面上对这个盟友给足了面子,但实际利益却分毫不让。按照猎人们古老的规矩,参与围猎的猎人无论出力多少都要平分猎物的皮毛和肉,而猎狗只能分得猎物的内脏。看来英国至今也没搞清自己的地位。

  随着美军在战场上的推进,在反战的德、法、俄三国内部也有人认为应该加入美国阵营分一杯羹,殊不知连一向紧紧追随美国的英国都不能如愿,何况其他国家呢?

  唯一清醒的国家是土耳其,在土耳其拒绝了美国借道攻伊要求后,美国宣传机器一致宣布土耳其损失了上百亿美元的援助云云。然而土耳其政界主流意见认为,实际上土耳其什么也没有损失,因为即使土耳其允许美国借路,战胜伊拉克后,美国也根本不会兑现上百亿美元的援助,到头来美国还要找个“人权”之类的借口把土耳其羞辱一番,然后再取消援助。即使美国兑现部分援助,也不足以支付对抗库尔德分裂势力的军费,美国对伊拉克的侵略,从根本上损害了土耳其的国家利益。事实上,1991年海湾战争之前美国承诺给土耳其的援助至今仍未兑现。

  按照美国的计划,伊拉克人民的石油财富首先由美国的金融家和石油商吃第1口,大约吃掉2/3;剩下的1/3,主要由拿到重建合同的美国包工头们吃第2口;然后还要由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几个仆从国来吃第3口;余下的还要养肥美国委任的总督和伪政权;最后剩下一点残渣剩饭才留给伊拉克人民,当然还要贴上“人道主义援助”的标签。

  为什么美国需要军政府?

  虽然开战前美国宣传机器一直在唱在伊拉克推行“民主”的高调,但是随着战局越来越明朗,美国在伊拉克建立殖民政府的计划也逐渐暴露出来。

  早在2002年10月11日,美国《纽约时报》披露:“白宫已经制定了一项周密计划,在美国推翻萨达姆·侯塞因之后,将在伊拉克按二战后日本模式,建立一个由美国控制的军政府。在最初阶段,伊拉克将由一名美国将军来统治,这位将军很可能是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汤米·弗兰克斯将军。”也有消息指出,美国将派一名五角大楼的前三星将军加纳将出任过渡政府“最高行政长官”。这个过渡政府下设23个部委,各部部长全都由美国人来担任,伊拉克人只能担任副职。

  上述情况说明,美国所谓的“民主伊拉克”“自由伊拉克”其实是个典型的殖民地政府,美国甚至连一个李承晚,汪精卫之类的遮羞布都不要了。

  伊拉克石油这块大饼虽然丰厚,但也容不下众多贪婪的大嘴,如果美国人、英国人、未来的伊拉克“过渡政府”都来咬上一口,那么伊拉克延续多年的福利制度就难以保证了。特别是伊拉克人民不幸处于多级瓜分后的漏斗型食物链的末端,取消福利政策会带来伊拉克人民的不满。这种经济利益的根本冲突,就是美国无法接受一个真正民主的伊拉克政府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由美国这个炸弹国家来“重建”伊拉克,实际上和由本·拉登来重建纽约世贸中心一样荒唐。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qq/2013-05-02/1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