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马也:中东备忘录(上)

作者:马也   来源:红色文化网  

中东备忘录(上)

马也

 

    2010年12月17日

    突尼斯中南部省会城市西迪布吉德失业大学生阿齐兹摆摊求生遭城管部门粗暴驱赶,自焚,引发骚乱。本·阿里当局严厉镇压当地爆发的小规模群众示威。这场骚乱被称为“茉莉花革命”。

突尼斯被认为是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最稳定、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达沃斯经济论坛2010年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上位列世界第38位,连续多年稳居非洲和阿拉伯马格里布地区之首。官方数据显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9年4020亿美元,80%人口属于中产阶级,失业率14%。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真是失业率20%,青年失业率40%。总统本·阿里夫人的家族侵吞全国财富的50%。仅列本·阿里二女婿名下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就涉及银行、金融、证券、船运、汽车制造和销售、房地产、传媒、通讯和旅游等。

    2010年12月24日

    突尼斯爆发大规模骚乱,演变为导致1人死亡和多人受伤的流血事件。

2011年1月4日,突尼斯自焚青年阿齐兹不治身亡。以大学生为主的有组织群众示威活动再度爆发并向全国蔓延。口号有“要工作,要饭吃”、“反对腐败,反对受贿”。

    2010年1月5日

    阿尔及利亚十多个省连续爆发大规模暴力骚乱,造成5人死亡、约800人受伤、超过1100人被捕。此间媒体报道,骚乱直接原因是基本食品价格一周内涨幅达20%-30%,部分地区达50%。粮食和农产品对外依存度高,食糖、谷物等需求大量长期依赖进口。2010年11月,食品进口额5.28亿美元,占国家当年月均收入的11%。去年12月官方公布,失业率10%,69%的失业者为20-34岁的青年。这与2009年73%的失业人口是30岁以下青年相比并无改善。

    2011年1月8日-9日

    突尼斯官方说,警察开枪打死至少14名示威者,另16人受伤。工会人士透露,死亡人数达40至50人。

    2011年1月12日

    突尼斯总统本·阿里解除内政部长卡西姆职务,宣布释放所有在骚乱中被关押的民众,成立调查委员会调查“所有越权和过激行为”。内政部宣布当晚起对首都突尼斯及周边三个省市实行宵禁。根据总统命令,此前已在首都主要街道、政府办公大楼、国家电视台和法国驻突使馆周围部署大批全副武装的士兵和装甲车,逮捕包括共产党领导人在内的大批左派政治人物。

    2011年1月14日

    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的妻子的家族成员试图搭乘一架开往法国的飞机,遭机组人员拒绝和乘客扣押。夜晚,本·阿里逃往沙特阿拉伯,结束23年的政权。

本·阿里被推翻之前,被欧美称为“西方殖民主义在北非的代理人”、“模范学生”和“反抗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堡垒”,其政权一直得到西方支持。他下台以后,欧美变脸,媒体欢呼这是“近代阿拉伯世界首次成功的人民起义”。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奥巴马赞扬突尼斯人的“勇气和尊严”,欧盟“支持与赞赏突尼斯人民和他们对民主的追求”。《华尔街日报》头版刊出《希拉里克林顿直率敦促阿拉伯领导人改革》,称“如果阿拉伯国家不进行改革,将会面临动乱”。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文章认为,“阿拉伯世界对此感到兴奋不已,这也预兆着该地区将发生划时代的变革”。法国总统府表示,“坚决支持突尼斯人民对民主的诉求”。

    2011年1月15日

    突尼斯总理加努什声称代行总统职权。随后众议院议长福阿德·迈巴扎宣誓就职临时总统,下令建立一个包括反对派的联合政府。在本·阿里时期被取缔的突尼斯共产党和复兴运动两个政党的代表被排斥在组建联合政府的会谈之外。法国《解放报》以阿拉伯文“自由”作为头版标题,有标语“自由突尼斯万岁”。

西班牙《国家报》发表文章,历数西方当局在突尼斯骚乱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在本·阿里被推翻之前,西方一直将他看作“模范学生”。法国总统萨科齐2008年曾声称,突尼斯是一个民主国家。在突尼斯爆发抗议活动的一个月的时间里,除美国以外的西方领导人都保持了一种可疑的沉默,法国外交部长甚至为突尼斯政权出谋划策,镇压抗议活动。”“如果说西方在东欧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么在阿拉伯世界所做的就恰恰相反。西方不仅支持这些独裁政权,甚至向他们掠夺人民财产的行径提供便利,允许他们开设存放赃款的银行账户,以及购买不动产和欧洲大企业的股份。因此,西方是这些罪行的同谋共犯。”

 

    自本日起,也门首都萨那及南部的亚丁、塔伊茨、达利阿、拉哈吉、哈德拉毛等省份连续穿示威游行,标语有“热烈庆祝突尼斯人民自由”、“在被推翻之前下台”等。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曾于此前的1月11日突访也门,促进执政党与反对党对话合作,保证也门安全稳定,专心打击基地组织。

    也门2300万人,43%生活在贫困线下。失业率35%,南部阿比扬等省份达50%。七成民众认为政府腐败。

    2011年1月16日

    突尼斯骚乱继续。许多人响应突尼斯工人总同盟的号召,组成治安维持委员会,保护本社区的治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 突尼斯只有23天就结束了本·阿里长达23年的独裁统治。这个铁腕独裁者的家族极尽腐败之能事,其嚣张程度让阿拉伯国家的其他统治者们自叹弗如。2011年1月14日,本·阿里在夜里像贼一样仓皇逃离他的国家。”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说,美国总统奥巴马赞扬突尼斯示威者的“勇气和尊严”,呼吁“近期内举行自由公正的选举”。德国《世界报》以“暴君出走只是一个开端”为报题。德国《明镜》周刊发表《突尼斯革命让阿拉伯暴君濒临崩溃》。

    2011年1月18日

    突尼斯劳工总联合会宣布退出新成立的民族团结政府。再次爆发大规模群众示威。反对派纷纷发表声明,要求成立不包括前政权官员的民族救国政府。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巴拉迪接受英国《卫报》采访,称埃及可能发生“突尼斯式爆炸”,说他主张“使用体制内力量”“通过有序的方式”解决问题。埃及反政府活动分子计划发起全国“愤怒日”。

    2011年1月19日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刊登《下一个突尼斯——5个阿拉伯国家的革命事迹已经成熟》,所列为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苏丹、约旦。德国《世界报》刊出《等待骨牌效应》。奥地利《标准报》称,“突尼斯病毒扩大传染”。

    2011年1月20日

    英国《金融时报》刊登《历史站在民主一边》,认为对于西方来说,突尼斯革命表明“兜售民主相当困难”。

    2011年1月21日

    法新社报道,一份《2010年阿拉伯地区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从2005年到2008年,阿拉伯地区平均失业率12%,年轻人失业率34%。

    2011年1月23日

    提前出版的24日《华盛顿邮报》刊登《充满变数的中东地区》,说“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可以施加相当大影响力来控制事态的发展”,“鼓励突尼斯临时政府接受真正的民主制度”,必要时可以采取军事手段。

    2011年1月25日

    这是埃及人民纪念1952年反抗英国占领的日子。埃及爆发1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抗议,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标语谴责埃及的选举充满欺诈和“反对酷刑、贫困、腐败和失业”。抗议者多为青年。抗议民众随后几天与警方发生冲突,约300名民众丧生、3000人受伤。

    德国《明镜》周刊网站发表《突尼斯革命迫使欧洲反思》:“他们应力推民主还是稳定呢?”

    埃及7000万人口。穆巴拉克担任总统的期间,平均寿命延长,成年人识字率上升,积聚起来的财富并未流入多数民众手中。埃及近年经济增长率平均5%至6%,官方公布失业率9%,实际达到20%。40%的人日均生活费不足2美元

    2011年1月26日

    法新社自华盛顿报道,“埃及的政治动荡令华盛顿陷入两难之间。美国一边是追求自由的抗议者,另一边是最为重要盟友的埃及政府——这一左右为难的境地将给美国困难重重的中东政策带来深刻影响”。抗议者正在同“美国每年13亿美元军事援助武装起来的安全部队”发生激烈冲突。

    埃及反对党的《华夫脱日报》发表评论说,埃及需要彻底的变革,穆巴拉克和他的家族不能再统治下去了。巴拉迪27日表示,如果民众需要,他愿意出任临时政府负责人。

    2011年1月27日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发表《突尼斯面临历史的结束》,说这次革命要求的“民主”,不是国外输入,“而是这个国家内部土生土长的”。

    《纽约时报》网站载文《半岛电视台不失时机地煽起了阿拉伯人的不满》,说“半岛电视台由于以排山倒海之势报道突尼斯的抗议活动而普遍受到赞赏,而大多数西方媒体基本上都对突尼斯事件轻描淡写”。

    2011年1月28日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发表奥巴马和希拉里关于埃及局势的谈话。他们都表示,“支持埃及人民享有普世人权”。美国副总统拜登接受美国公共电视台访问,说穆巴拉克“不是独裁者”,现在不是他下台的时候。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网站刊文《愤怒之日——埃及的新抗议途径》,说“对面包与黄油的需求已同对政治改革和惩治腐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穆斯林兄弟会的年轻成员加入抗议,但“平时常谴责全球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人却缺席了此次抗议”。

    法国《世界报》发表《埃及人的愤怒让西方外交界尴尬》。

    2011年1月29日

    《华尔街日报》刊出《埃及陷入混乱》。英国《泰晤士报》载文《埃及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开罗、苏伊士和亚历山大的巷战》。日本《朝日新闻》文章《埃及反政府游行蔓延至全国》。全球国际事务中心网站发表文章称,目前的抗议活动不是由穆斯林兄弟会领导。但它是埃及惟一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反对团体,可能成为这个国家的领导者甚至统治者。英国《经济学家》发表《高收入,小回报》,建议美国重新考虑这种高收入、小回报政策是否值得。

    法新社华盛顿电,埃及等中东国家的动乱“暴露出美国在中东的弱势”。

    2011年1月30日

    奥巴马称“支持埃及有秩序地过渡到一个能对人民的诉求做出回应的政府”。希拉里也呼吁,埃及实现“民主过渡”。路透社报道中写道,“到目前为止,奥巴马政府把与穆巴拉克的距离拉到了最远”。《纽约时报》网站文章认为,“美国正在对穆巴拉克失去耐心”。

    《台湾苹果日报》刊文《‘维基揭秘’爆美玩两面手法》。埃及是接受美元援助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以色列。2010年,美向埃及提供13亿美元军援和2.5亿美元经援。但“维基揭秘”1月28日公布一封2007年美国外交密电。说美国国际开发署计划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向埃及“亲民主组织”提供6650万美元和7500万美元的援助,“以促进埃及的民主发展”。因此,“媒体据此解读说,如今埃及内部反穆巴拉克的力量水涨船高,美国实有直接贡献”。

    2011年1月31日

    俄罗斯《晨报》发表《革命的时代开始了》,说“小布什醉心的‘大中东民主化’已经玩过了火”。埃及决定性的战斗应当在今年秋天的总统大选,不过“巴拉迪接班”计划被提前启动。英国《每日电讯报》称,“美国早就开始向该地区近期抗议的组织者提供支持”。国务卿希拉里表示“支持埃及的民权和人民自由,包括话语权和结社权”,呼吁埃及政府不要阻止和平抗议,开始进行社会需要的改革。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如果穆巴拉克下台,美国将失去什么》。《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称,“奥巴马政府通过呼吁埃及‘和平过渡’到一个更具代表性的政府,站在了抗议者一边”。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qq/2013-05-01/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