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干得漂亮!普京的这一招,让西方出现了内讧

作者:牛弹琴   来源:牛弹琴  

西方漫画,政治不正确,但看看还是挺有意思的

对普京来说,这是一个小小的胜利,但却是极具象征性的一个胜利。

要知道,加拿大一直紧跟美国和英国,是制裁俄罗斯最坚决最彻底的国家之一。所谓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嘛,也可以理解。

怎么办?

俄罗斯也自有办法。

现在,欧洲最缺的就是天然气,就在上个月(六月份),俄罗斯天然气巨头Gazprom,毫不客气将连接俄罗斯和德国的北溪1号管道容量,减少到只有正常水平的40%

德国心惊肉跳,但没有办法,除了拉响天然气供应警报外,德国副总理哈贝克更是出面,苦口婆心劝告德国人少洗澡、多工作,归根到底节省天然气。

按照哈贝克的话说:我现在早上6点起床,晚上7点才回家,这样一来,冬天就不用取暖了……

他还说:他的荷兰同行很自豪告诉我,打算将洗澡时间从10分钟缩短到5分钟。这让我发笑,我这辈子还没洗过超过五分钟的澡……

这都把德国人逼到什么境地了?

俄罗斯断气,德国人叹气。

但为什么断气?

导火索是最新的涡轮机大战

俄罗斯的解释是:因为这条输气管道上的一个关键设备,西门子公司制造的一台涡轮机,之前送到加拿大的西门子工厂维修了,但加拿大一直没交还过来,出于安全原因,必须减少供气量。

为什么没送回来?

加拿大要制裁俄罗斯,这样重要的设备,当然违反制裁规定,既然送到了加拿大,那就不能再交还给俄罗斯了。

反正,在最近半年对俄罗斯的制裁中,被扣押的俄罗斯设备、资产,可以说一查一大把。俄罗斯看在眼里,其他的我没办法,但扣押这个设备,那正好中我下怀。加拿大你既然敢不交付,那对不起,输气就只能减量供应,德国人你继续叹气吧。

现在还是盛夏,但欧洲冬天来得很早,没有天然气,接下来就可能是挨冻,甚至冻死人了。

俄罗斯到德国的供气,现在已经下降到了平常时的40%;通过德国到法国的天然气,更几乎全断了。

德国人法国人不干了。

德国只能对加拿大施压,你是要制裁俄罗斯,但我却成了误伤的对象,俄罗斯正要找这样的借口呢,加拿大,你不能这样让仇者快、亲者痛呵。

德国总理朔尔茨亲自找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工作,一次不行,再来一次。

那边俄罗斯还在不断施压,最近又宣布,自711日起,北溪1号管线将开始为期10天的例行检修,将暂停输气。德国很担心,俄罗斯会借此将断气正常化。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顶不住德国压力的加拿大,79日终于宣布:放行!

西门子的涡轮机,我还回去还不行嘛。

当然,为了面子上好看,加拿大也玩了一个小花样:涡轮机先运到德国,然后由德国交给俄罗斯。这样加拿大可没有向俄罗斯妥协,也没有违反对俄制裁中有关禁止向俄出口重要商品和技术的限制。

但不服气的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威尔金森,还是忍不住痛骂:普京你就是想要在在盟友之间挑起分裂

嗯,加拿大也不容易,德国大舒了一口气,但乌克兰很不满意。

说好的严厉制裁,怎么一碰到具体问题就服软。乌克兰裔加拿大人联合会主席奇奇伊(Alexandra Chyczij),就指责加拿大政府屈服于俄罗斯的敲诈,放行涡轮机开创了危险的先例,导致对俄制裁力度削减,加拿大向俄罗斯的妥协投降将造成深远后果。

乌克兰方面更是表示,加拿大不能给德国,如果一定要给,那就给乌克兰,乌克兰可以给德国足够的天然气,弥补俄罗斯断气的损失。

但加拿大不敢不给。

先硬后软,最后自己打脸,这确实很加拿大。

当然,为了找补,在宣布放行涡轮机的当天,加拿大又宣布:追加对俄罗斯的制裁,新的制裁扩大到工业制造业,将适用于陆地和管道运输,以及金属、计算机、电子、电气设备和机械制造

自己前脚送走,后脚跳着痛骂,这仍旧很加拿大。

最后,怎么看?

还是粗浅三点吧。

第一,国际斗争就是要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俄罗斯对加拿大没办法,但俄罗斯有办法对付德国啊,让德国法国对付加拿大,最后,加拿大就不得不屈服。不得不说,普京还是很有一套的,狠狠恶心了加拿大一把,在取得一个象征性胜利的同时,也在欧洲国家和昂撒国家间,埋了个小小的钉子。

第二,千万也别迷信什么契约精神、底线和红线。

什么契约精神?什么艺术无国界、科学无国界?什么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次西方对俄罗斯的绞杀,让一切所谓原则现出了原形。当然,俄罗斯也不是省油的灯,通过借力打力,充分发挥能源武器效用,让人们看到,原来西方的底线,其实有时就是虚线;所谓红线,洗洗也会掉色的。

第三,加拿大这个国家,还真是挺有意思的吧。

不得不说,作为盎格鲁-撒克逊体系中的一员,加拿大很有意思,紧跟美国和英国,对俄罗斯大棒挥舞;但碰到德国法国的铁拳,又不得不缩了回去。当然,为了面子,一方面唾面自干放行,另一方面又很不甘心还狠狠追着大叫几声。唉,这就是国际政治,恶人自有恶人磨,有时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oz/2022-07-12/76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