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普京开始动手,美国面临3大损失!

作者:纵横十   来源:环球视野  

当地时间24日凌晨,普京宣布在乌克兰顿巴斯地区展开一项“特别的军事行动”,这意味着俄乌战事发生,只看是局部战争还是全面战争。

目前,各种消息满天飞,一方发消息,另一方又在不断否认。

路透社、CNN等媒体报道俄罗斯已从乌克兰敖德萨、哈尔科夫州、俄罗斯、白俄、克里米亚等多个方向推进,乌克兰方面表示否认;

乌克兰方面表示击落了数架俄罗斯战机,俄罗斯方面否认,并进一步表示俄方已瓦解乌克兰防空体系。

另外,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等地传出爆炸声,并拍到了爆炸画面。

……

战事发生,意味着美国至少面临3大损失:

1,美国国际形象进一步崩塌、霸权进一步衰落

乌克兰这么忠心的为美国,但美国却给了它如此待遇,这让别的国家怎么看美国?

美国抛弃阿富汗加尼政府,已经让不少国家倍感心凉,看到了美国在关键时刻的背信弃义,如今又这般对待乌克兰,更加强了美国这一形象。直到今天战事发生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向拜登求助,你猜拜登是怎么回复的?他说他将在明天召集G7开会制裁俄罗斯,还要推动联合国谴责俄罗斯……乌克兰是在找你救命,结果你说“我找你叔们商量商量,然后画个圈圈诅咒它”,这就太…

很多国家看到这样的事情后,只怕倒吸了一口凉气,幸好没完全相信美国,不然乌克兰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昨天。

还有美国的盟友们,想必也一定在想,美国真的靠谱吗?真到关键时刻,美国真的靠得住吗?

当大哥不能保护小弟、当老大不能帮小弟平事儿的时候,这位大哥在小弟们心目中的地位估计就那样了。

一支军队,最怕就是军心散了;当老大的,最怕的是在小弟与信徒之中失去了权威,这样队伍就不好带了。

2,美国在地缘战略上的损失

早前多次说过,美国玩得不好,乌克兰这枚棋子很可能被击穿,如今看来真有可能。往后战局,若是乌克兰老实下来,那么普京的行动多会限于乌东地区;若是乌克兰还要挑战,意味着战局很可能向乌克兰西部推进,直到基辅当局被拿下,换上亲俄政权,从此让乌克兰处于俄罗斯的掌控之下。

如果这种局面出现,意味着乌克兰这枚棋子被彻底击穿,美国失去了一个长期对抗俄罗斯的前沿棋子。

3,美国在地缘上的更大损失

普京为什么敢动手?

原因是普京在军事上算得准、经济上不怕制裁。

军事上,普京算准了美国与北约不敢在乌克兰地界同俄罗斯动手,因为在这个地界,俄罗斯不论是兵力推进还是后勤供应,都非常方便;而美北在此地不论是兵力调度还是后勤保障都非常困难,在此地对阵俄罗斯,战则必败。

再说了,俄罗斯有强大的核武,这也让美北犯不着为了一个乌克兰来冒险。

美北想在乌克兰赢俄罗斯,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穷尽力气从波兰、波罗的海等东部压向俄罗斯,这样或许还有可能。但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其它大国就不会坐视俄罗斯被干翻。

另一点,美国当前的主要力量被牵制在印太,也导致它不可能在乌克兰来与俄罗斯对阵,这一点普京也是看到了的。

至于经济上,美北早就制裁过俄罗斯多轮,俄罗斯早就对制裁免疫了,如今你再来搞搞金融与经济制裁、外交孤立,这能顶啥用?

于是就引出另一个问题,若上述第2点俄罗斯获得了成功,它会不会进一步突破,重新恢复当年独联体国家势力范围、重新整合昔日独联体国家力量,并虎视欧洲,这便成了疑问。

如果出现这一步,意味着欧美在地缘战略上的重大退却。

微信图片_20220226005623.jpg

▲拜登与普京 视频截图

对俄罗斯来讲,需要注意的是别陷入战争泥潭。

当年美国在中东做局,俄罗斯就面临不帮叙利亚则巴沙尔政府顶不住,若是帮忙则会消耗自己的局面。虽然最后在俄罗斯的帮助下打退了反对武装,但俄罗斯也消耗不小。

如今亦然,如果乌克兰全面奋起“抗俄”,而此时美北的军事援助大量且源源不断的进来,那就有可能让俄罗斯陷入长期的战争泥潭。大国打小国不怕打,但就怕小国背后有其它大国的大力支持,同你没完没了的打,正如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及昔日的越南那样。

对我们中国来讲,有2点间接好处:

其一, 有利于地区稳定

不论是去年的阿富汗,还是本次乌克兰,都让人们看到了美国的色厉内荏,以及背信弃义,让别国看到了美国在关键时刻不会保护别人,只会牺牲掉别国;让人们看到这样的老大是不靠谱的、信不过的。

这对那些幻想美国会出兵帮助自己、会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的国家与地区,有着强烈的启示意义。

还有,俄罗斯对乌克兰下手,也会让其它国家懂得,千万不要随意挑战自己身边的大国,一旦激怒身边大国,将对自己非常不利,这一点对其它国家有着非常好的警示意义。

这两点,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周边某些想要依仗美国来挑战中国的对象也应该看到了,想必能在一定程度上警示它们,更有利于地区稳定。

其二,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的主要精力将会被牵制在欧洲,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bm/2022-02-26/74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