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博士生返乡笔记爆红 “知识无力”的问题是什么

作者:王聃   来源:北京青年报  

大学博士生王磊光

  大学博士生王磊光

  春节长假期间,一位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返乡的交通不再那么拥挤,故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有失落;青年打工者的婚姻受到物质的压迫,而知识在乡村显得无力”……这位名叫王磊光的80后博士生在文章中描述的乡村生活见闻,触动了一大批读者,不少人评价“感同身受”。

  展现真实的“村庄里的中国”

  王聃

  关于乡村,在数十年前,知名学者董时进就曾经指出:“我素来认为要知道乡村的秘密,和农民的隐情,惟有到乡下去居住,并且最好是到自己的本乡本土去居住。依着表格到乡下去从事调查,只能得到正式的答案。正式的答案,多半不是真确的答案。”作为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的一名博士生,虽然王磊光返乡笔记的篇幅不长,但主动地沉下心观察乡村的变化,并将其撰写成文,此种不疏漏农村的为学态度,理当赢得肯定。

  正如网友的评论所感慨的,这篇博士返乡笔记,既是一个返乡学子眼中爱恨交加的“老家”,亦是无数人所熟悉的乡村文化切面:家乡是用方言来思维的;许多同学只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如今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城里有房有车;过年回家的路途遥远,让人对“男儿志在四方”的观念产生厌倦;农村里人与人的关系,很大程度是靠老一辈的关系所维系,年轻一代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很多农村老人倒毙在田间地头,病死在床上,儿女都不在身边;农民处于“个体自治”状态,惟有春节、祭祀、葬礼才能彼此相聚。细节熟悉,却又令人揪心。

  乡村的凋落与沦陷,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谈到过,这位博士的返乡笔记,显然再一次强化了关于乡村文明凋敝流失的印象。尽管博士描写的只是“一个东西两座大山夹住的狭长谷地里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庄,但从笔记中我们又几乎可以看到当下农村建设中的所有问题:曾经对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尊敬,已不复存在;农村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普通的农村家庭也遭遇着裂变。人情开始变得冷漠,曾经具有凝聚力的农村开始“原子化”。而大多农村居民所不得不直面的,更是医疗、留守与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它们催人烦恼与忧愁。

  以上是村庄的承受与悲伤,又何尝不是真实的“村庄里的中国”?不错,对农村关注的政策力度在逐年增加,但农村的沦陷仍然在持续,农村的重建任务还任重道远。此种落差为何会产生?一方面固然在于重建需要时间和逐步的推进;另一方面也即更重要的缘由却在于,城镇化过程中对乡村的反哺力度依旧远远不够。农村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城镇化的原始动力,城镇化却走得太快。它征用了农民的土地,却又少给其另外的谋生渠道;它把大批的农民吸引到城市,却又吝啬去关注那些留下来的人;至于农村中的秩序和文化流失,更是难以被深度眷顾。

  每个远行者心中都有一个故乡。但倘若不曾认识“老家”,就会不认识农村,而倘若不曾认识农村,就更难言认识中国。如何来看待一则引发关注的博士返乡笔记?尽管作者王磊光认为,这只是一个媒体事件,自己不过是“不小心卷入了其中”,但此种对于故土的学人热忱,有必要被推广。与此同时,必须深刻地看到,返乡笔记提出的,更是乡村治理和农村建设的命题。农村因为城镇化已经失去了太多美好的事物,失去的不能再失去。我们有必要从乡愁中抽身而出,更好地建设新农村,重新定义乡村与改造故土,这有赖全社会的戮力同心。

  认同无门才是返乡笔记内在逻辑

  苏宜

  王博士在返乡笔记中提到的现象在农村广泛存在,金钱冲淡亲情、利益打压婚姻、生活碾压知识等现象能得到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白领、知识分子的认同,引发了很多人的心灵共振。然而,王博士在笔记中流露出来的为美好事物消逝而惋惜、为农民生活压力增加而悲天悯人的心态或并不恰当。该笔记通过将对农村简单粗暴的记忆与现实对比,表达了一种浓厚的文学化的忧虑,隐含着对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不解和困惑。

  农村没有变得更坏,实际上还是在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迈进。王博士所感叹的外出打工者常年不回家、农村人情日渐淡薄等都是农村和农民主动适应现代化的正常举措,是农村发展的必然。由此也必然带来农村的巨大改变,农村和农民逐步进行分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将会进入城市、获取财富。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和途径,拥有技术、生意头脑等等都是有效手段,甚至是比知识更为便捷的方式,从而使得很多人对知识本身产生了怀疑和无力感。

  这实在是和知识无关,而和掌握知识的个体密切相关,是农村知识分子既难以融入城市又无法返回农村的应激反应。从农村通过读书来到大城市的年轻知识分子,在面对急速变化的时代时,发现仅凭自己的知识短时间内无法在城市立足,自己所熟悉的熟人社会网络在城市毫无用处,产生了对自己和知识的怀疑,进而将美好的理想寄托到了农村。然而,当他们回到故乡时,他们发现故乡已然被城市同化,想象中的熟人网络也不复存在,农民似乎也变得和城市人一样追求自身利益,他们理想中的精神家园瞬间崩塌了。从而对农村感到了迷茫,对知识的作用产生了疑虑。尤其是当他们发现幼时那些学习比自己差、知识比自己少的同龄人,通过打工和做生意,生活甚至比有知识的自己更滋润时,这种知识的无力感就更加突出。

  农民从未对自己的前途和农村的未来迷惑过,反倒是一些知识分子对农村的发展忧心忡忡。其实,现代化必然改变乡村。改变的不仅是乡村的形态,还包括乡村的文化和农民自身。知识分子没有必要将农村想象成寄托精神家园的乌托邦,也无需对知识无法在短时间内发挥改变命运的作用而哀叹。长远来看,农村必将是被现代化洗礼后与城市紧密相连的农村,越来越远离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知识也必然会发挥本该起到的作用,成为农民融入现代化重要而不是唯一的手段。

  当处在夹缝中的农村知识人逐渐成长起来,在所在的城市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认同时,必然会正视当下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为农村感伤,不再赋予知识本不该有的功能。届时,我们或许可以用更加平和的心态再回头看这篇博士返乡笔记。



https://www.hswh.org.cn/wzzx/sdjl/zsfz/2015-02-26/3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