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胡新民:首次回到新中国的杨振宁为何会大为震惊?

作者:胡新民   来源:红色文化网  

编者按: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杨振宁当选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主持人为杨振宁宣读的颁奖词为,“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他被公认在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领域,拥有13项诺贝尔级别成就;他资助数百名中国学者深造,协助清华建高等研究中心,为中国重大科学工程赤诚谏言……百岁寿辰上,杨振宁深情提到已故同窗好友邓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的嘱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

为什么这样的一个成就卓著的科学家愿意放弃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在晚年继续为中国的科学事业燃烧自己,这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共和国历史在感动着他,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中国科学家在激励着他,有一群伟大的革命者和建设者在吸引着他。

这一切都要从杨振宁上世纪70年代首次回到新中国的所见所闻讲起。

图片1.jpg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解冻。1971年春,杨振宁获悉美国国务院已经开始解除美国公民不可到中国旅行的禁令。杨振宁给他父亲发了一封电报,表示想回国探亲。后按照中国方面的安排,于1971年7月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祖国。

回国的第一站是上海。在上海期间,杨振宁访问了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理研究所。在上海的访问的所见所闻立刻使他大为震惊。因为大陆与他26年前所见到的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杨振宁的眼光里,这个变化指的主要并不是当今这样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豪华市政建设,而是“科学在中国从未受到轻视”,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他看到了中国的科学家表现出极强的敬业精神,了解了许多技术是在白手起家的情况发展起来的,而且有些科研成果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比如,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1965年的人工合成胰岛素。

“由于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取得巨大的进步,再加上耳闻毛泽东主席的‘中国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使杨振宁深深相信‘中国人有人定胜天的精神’”(余君 方芳:《奇迹的奇迹 杨振宁的科学风采》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 2001.11. 第215页)

因此,在他访问北京等地后回到上海准备回美国时,读完他的好友邓稼先的简短信件:

“中国原子武器工程,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帮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霎时,杨振宁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中国当年取得的科技成就确实是巨大的。新中国七十年华诞颁发了八枚“共和国勋章”,其中有五枚的获得者是科学家,他们的主要成就都是在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创造的。

为什么当时国家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人工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杨振宁回国后第一个使他感到振奋和感动的成果。这个成果的取得的过程,应该可以道出其中的秘密。这也应该给今天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以启示。

1965年,我国在全世界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国内外科学界认为,这是中国当时唯一一次能够问鼎诺贝尔奖的机会。直接参与研制的负责人之一龚岳亭,在2000年发表了他的回忆文章。文章的第一段是这样的:

“1958年全国热火朝天,科技人员也不例外,殷切地期望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攀登世界高峰,放出一颗‘科学卫星’,振奋人心,为祖国科学事业作出贡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在王应睐、曹天钦、邹承鲁、钮经义、沈昭文等先生的带领下,老、中、青科技人员三结合,其中有一批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说、敢干,在党政干部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科学民主,并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参与学术讨论,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经过论证,提出‘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的宏伟目标。”

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在本所党领导王芷涯同志及分院领导王仲良同志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尊重科学家的百家争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并有效地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先后召开几次协作会议,同时还举行了一系列学术报告。当时,年轻人在导师的指引下,认真准备,热烈讨论,无名利之争。经过科学论证,生化所制定出五路进军的具体措施,”

“后期冲剌阶段的工作过程更为紧张,在学术问题上大家经常出现不同的观点,在战略措施问题上争论异常激烈。面对这种情况,有机所党委书记丁公量的工作作风细致,会做思想工作,他经常与生化所书记王芷涯交换意见,深入群众,兼听则明,鼓励大家发扬合作精神,求是务实,充分讨论,不计较本位主义。在积极合作的良好环境下,研究加快了步伐。经过扎实的工作,先后分别研制成两个半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即天然A与合成B以及天然B与合成A),最后胜利地完成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019年9月16日,《科技日报》发表了《七年坚持不懈 人工合成胰岛素登顶化学合成之巅》。文章写道:

“1958年,胰岛素化学结构的解析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自然》发表评论文章说:合成胰岛素将是遥远的事情。”“重重困难让这个‘遥远’遥不可及,然而,中国用7年的坚持不懈,通过人工合成胰岛素登顶化学合成之巅。”

文章引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前身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刘小龙的话:

“强烈的民族责任心、高度的国家使命感无疑是驱使科研人员敢于作为、勇于创新、不惧困难,立志为国争光的强大精神动力。”“正是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勇于为国担当,才使科研人员能够以超乎寻常的胆识做大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格局。”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在《党在1949年至1976年的历史性巨大成就》一章中指出:

“在毛泽东生前,中国不仅已经能够自行设计和批量生产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等,而且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这些进展,使全世界为之震惊。”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还指出: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在努力排除动乱造成的严重干扰情况下,科学技术也取得重大成就。国防科技业绩显著,民用科技也有突破。”(见该书第601页)

杨振宁是在“科学技术也取得重大成就。国防科技业绩显著,民用科技也有突破”的时候回到祖国进行参观访问的。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他,对祖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怎能不感到“大为震惊”呢?因此,他参观北京时,在他下榻的北京饭店看到了毛泽东写得诗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这使他的内心产生了极大触动。

1973年5月4日,杨振宁第三次回国,探望病危的父亲杨武之。5月12日,杨武之去世。在5月15日复旦大学为杨武之举行的追悼会上,杨振宁作题为《父亲杨武之》的讲话。他在讲话中说:

“父亲于5月12日长辞人世。在他一生77年的时间里,历史有了惊天动地的演变。昨天收到他一位老同学,又是老同事的信,上面说:‘在青年时代,我们都向往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解放以后20多年来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当时我们青年梦寐以求的这个新中国实现了。’我想新中国的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事实以及它对于世界前途的意义正是父亲要求我们清楚地掌握的。”



https://www.hswh.org.cn/wzzx/sdjl/zsfz/2022-03-07/74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