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为大办农业贡献力量的四川知青

作者:孙成民   来源:知青问题研究  

1.jpg

  积极投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大搞农业科学试验和技术推广,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这是上世纪70年代四川知青为大办农业贡献力量的主战场。

  1975年12月4日,《四川日报》在题为《我省70万下乡知识青年为大办农业贡献力量》中报道:在大办农业的主战场上,许多知青成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闯将,农业机械化的骨干。他们把自己的文化科学知识用在广阔天地,和贫下中农一起,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改革耕作制度,扩大复种指数,培育良种,研制菌肥,防治病虫害,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受到贫下中农的热情赞扬。

  蓬溪县平头公社106名下乡知青组成青年队,1974年初开到嘉陵江寨子山下安营扎寨。他们与贫下中农一道,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开荒种地1250亩,修建住房1790平方米,兴办日榨30吨甘蔗的糖厂一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生产甘蔗250万斤,自制红糖10多万斤,生产粮食7000多斤、花生3000多斤、蔬菜4万多斤,收入现金6万多元,把一片卵石成堆的荒沙滩初步建成了一个糖料生产基地。

  成都市大兴公社青年队的120名下乡知青,提出“条件靠我们创造,山河靠我们安排,面貌靠我们改变”的口号,向穷山坡开战。仅一年多时间,青年队除在粮油肉菜方面达到自给外,还向国家交售了3400斤猪肉,自力更生购买了柴油机、抽水机、稻麦脱粒机等农业机械,还安装了30千伏安的电力设备,新办农副产品加工坊两个,成为一个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生产单位。

  大搞农科试验,推广优良品种,是不少知青投身大办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成都知青张官民,1973年协助全社100多个生产队建起科研小组,先后开展了100多个项目的科学实验活动,其中改进和培育水稻品种20多个,小麦品种30多个。1975年推广的1万亩小麦良种,平均亩产达到537斤。

  不少下乡知青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昭觉县南坪公社落户的成都知青张恩宇,当拖拉机手以后,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耕地运肥,受到好评。担任公社农机站副站长以后,依靠一把锉刀、一台破虎钳和一些随车工具,基本上做到了中修不出公社,一般大修项目也能自己处理。

  一些知青在大办沼气中大显身手。乐至县大佛区150多名下乡知青不仅自己带头建池,而且还担任了大队、生产队的沼气技术员。知青舒浸祥,一年来为群众建池150多口,修复病态池80多口。这个区缺乏水泥,知青在建池中就地取材,为社员节约材料费8万多元。

  一批担任农村基层干部的知青,更是带领社员群众大干苦干,在发展农业生产上作出成绩。黔江县黑溪公社重庆下乡知青刘裕恕,1973年担任生产队长以来,带领社员群众大战“三山两岭一条沟”,使山河面貌迅速发生变化,获得粮食生产连续两年大丰收。宣汉县大成公社重庆女知青李世华,1974年3月勇挑园艺场党支部书记重任,带领上百名知青和社员,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用钢钎、二锤和两只手,在乱石林立的荒山坡上,新建起一个以果为主的知青园艺场。许顺达是1972年2月到石柱县木坪公社落户的重庆知青,担任公社党委书记后,跑遍了全公社的6个大队和24个生产队,翻遍了数10个大小山头,走遍了方圆100多里的羊肠小道,与贫下中农一道努力改变山区的面貌,通过改革山区粮食作物耕作方法,大抓旱地改制,使全公社1975年的粮食总产量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为进一步发动广大知青投入农业学大寨、为建设新农村多作贡献,四川省委、省革委于1975年11月6日至15日,召开有1200多人参加的全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大会号召,在这场大打农业翻身仗的战斗中,一切有志气、有抱负的知青,都应该积极投入,接受锻炼,经受考验,作出贡献;都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前途与农村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为建设新农村大干苦干。希望广大知青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发挥突击队的作用;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任务中,当先锋、做闯将;在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开展科学实验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省委、省革委决定:授予渡口市前进公社梅跃农、昭觉县南坪公社孙传琪、越西县中所公社巫方安、黔江县黑溪公社刘裕恕、开江县红岩公社孙成民、什邡县马井公社黄先汉、巫溪县民主公社陈月霞、巴县西永公社马永贵、合江县锁口公社蓝真有、忠县东溪公社张娟、潼南县永安公社陈沛、仪陇县响水公社沈孝全、美姑县大桥公社曲比吉甫惹和龙日军马场女子放牧班以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标兵的称号。参会知青代表向全省知青发出《倡议书》,表示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立即投身这场改天换地的宏伟战斗中,出大力,流大汗,吃大苦,耐大劳,哪里需要哪里冲,哪里困难哪里闯;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学大寨,苦战2、3年或3、4年,把所在社、队建成大寨式的先进单位。

  在火热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场上,许多知青当年春节不回家,坚持奋战在第一线。如由康国贤、赵长敏等14名女知青组成的天全县安乐公社安乐大队娘子军战斗队,奋战在荥经河畔的修堰工地。她们与贫下中农一道,顶着刺骨的寒风,踏着一尺多厚的积雪,爬上来回50多里远的大山上砍回一根根竹子,自己编撮箕1000多只。她们同社员一道,凭着手里的一把二锤、一根钢钎,将大堰工程一寸寸、一尺尺向前推进。巴县麻柳公社的知青奋战在双石水库建设工地上,部分女知青见男社员任务太重了,提出把打石头的任务承担起来,公社采纳了她们的意见,很快组成了一支58人的女知青石工专业队,在老石匠“手把手”的指导下,掌握了打石头的技术,出色地完成了开山打石任务。在开县齐力公社新木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的下乡知青孙国均,风里来,雨里去,起五更,睡半夜,大雪封不住,严寒压不垮,带领社员战天斗地。他的肝痛和关节炎一齐发作,不吭一声,悄悄把腰部一按,牙齿一咬,照样打大锤、抬石头。就是这样坚持战斗一个多月,带领社员修成梯田40多亩。

  像这样出大力、流大汗、不辞辛劳、不畏艰险,为四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出贡献的下乡知青还有许许多多。仅在1975年冬至1976年春的时间段里,全省在乡的70万知青中,就有80%的下乡知青(即50多万下乡知青)投入到农田基本建设,其中有不少知青参加了专业队、突击队,战斗在改田改土、治山治水的第一线。可以说,哪里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项目,哪里就有下乡知青的身影。

  1976年12月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以后,四川广大知青继续奋战在大办农业的主战场上。达县地区安置在知青场队中的1.7万多名知青,同贫下中农一道,战天斗地,先后开垦荒田荒地1.5万多亩,种植面积达6.3万多亩,共生产粮食1390万斤,饲养生猪、耕牛4700多头,农副业总产值达550万元,并涌现一批跨《纲要》、超千斤的先进单位。汉源县皇木区的知青在天寒地冻中参加农田基本建设,他们的口号是不完成任务绝不回家过春节;富泉公社知青敬向白在修筑宜银公路中脚负了伤,村社干部要他回去休息,他坚决不同意,一直坚持完成任务;大树农场的知青在青石板上艰苦创业,没有耕牛,他们用人来拉犁,3天犁了2亩多沙滩地,种上水稻,半年多来共推沙1.3万立方米,他们还种花生70多亩,收获花生3000多斤。资阳县文明公社3大队知青黄旭,1976年底担任生产队长后,带领社员大干苦干,治山改土,经过一年的奋战,就初步改变了生产队的面貌,1977年粮食亩产达到780斤。

  在这期间,各地还较为注重宣传下乡知青在农科试验中的实干和巧干,以及运用农科知识取得的成效。如下乡到荣县桥头公社6大队落户的重庆知青刘颖,于1977年下半年,在公社党委的支持下,刻苦钻研,攻克了图纸设计、控制距离、抗干扰、通道分频和划分时间程序等难关,制造出一套无线电遥控装置,使全公社8华里多范围内的6个电灌站得到管理,还节省了人力。又如开江县红岩公社4大队知青农科队,坚持科学种田,推广良种良法,成为全县的示范队。1976年,他们繁育推广了11个水稻、小麦、油菜优良品种,粮食平均亩产达到1200斤,并向全公社推广了8万多斤优良品种;1977年,又在“攻关田”中实行小麦、水稻杂交化,改两熟为三熟,每亩粮食产量达到“吨粮田”的水平。这个知青农科队在1978年召开的四川省科学大会上受到表彰。

 

  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的《政治报告》提出,把下乡知青“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此后,充分发挥下乡知青在新长征中的生力军作用,鼓励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贡献力量,成为四川知青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978年2月16日,新华社以《四川省60多万知青活跃在农村》为题,报道了四川知青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生力军作用的情况。报道说,全省在乡60多万知青中的许多人被选进了各级领导班子,还有大批人担任了社队的会计、保管、出纳、农机员、农业技术员、赤脚医生、民校教师和政治夜校辅导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受到农村广大社员的称赞。知青梅跃农长期战斗在一个彝汉族人民杂居的山区,他被选拔到所在市的领导班子之后,仍然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为改变山区的面貌作出了贡献。凉山州昭觉县彝族知青曲比吉甫惹,以惊人的意志战胜了双手残废带来的困难,苦练各种农活技术,成为一个出色的青年生产队长。

  1976年担任宣汉县大成公社党委书记的重庆女知青李世华,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带领干部社员大搞水稻栽插改革,当年全社粮食获得大丰收;组织农田水利“大会战”,带头背土筑坝,新修“关音岩”水库,为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打下基础。开江县红岩公社党委书记孙成民,也是一个下乡知青。1977年,他带领全公社的干部和社员,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农村经济政策,调动起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全公社农业学大寨深入开展,粮食平均亩产达到983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射洪县知青苏子元,多年来坚持刻苦钻研,大胆试验,根据川北地区的气候和土地特点,为水稻、小麦和棉花培育和选育了10多个新品种,引进并推广了20个品种,为促进川北山区的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知青场队成为当时知青发挥作用较为明显的重要阵地。重庆市北碚区组织动员单位帮助知青场队大办小工业,全区147个场队中,已办起小工业的有52个,正在筹办的有29个。仅短短一年的时间,小工业的纯收入即达46万余元,相当于农场农业收入的10倍;其生产的产品直接为外贸、工业、农业和城乡人民生活服务,使社员增加了收入,知青生活做到了自给,又为壮大集体经济作出了贡献。这个区的澄江公社上马台大队知青牧场,在四川仪表一厂的帮助下,办起仪表零件加工厂,20多名知青很快学会了绕线圈、开冲床、管理烘箱、测量精密电桥、磁钢生产、简单机修等技术。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们认真钻研技术,自己设计、画图纸、造设备,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试制成功了精密线绕电阻,经过鉴定达到质量要求,开始大批生产。同兴公社新农大队参加玻璃器皿磨花生产的知青,只经过3个月培训和一段时间的实践,就达到熟练工人的技术水平,个别的还达到三级工的水平。这些知青已经成为社队企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石柱县黄水公社1大队2队地处山区,耕地较少,但可垦荒地却有1000多亩。公社在这里组建知青农场之后,46名知青陆续来到农场,他们与贫下中农一起艰苦奋斗,使这里的生产面貌发生很大变化。1977年粮食总产达到10.1万斤,比建场前的1973年增长84%,农副业总产值翻了一番,每人平均产粮1030斤,产值356元,每户平均养猪4头,劳动日值1.28元。全场拥有拖拉机、柴油机、粉碎机、打米机、汽油打谷机等农业机械,50%的土地实现机耕,运输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当地社员也从自身的变化中体会到:知青把文化科学知识带到农村,是农业生产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这期间,省知青办还介绍推广开江县组织知青向科学种田进军的事例。如红岩公社1大队农科队长、知青廖健在“共大”学习“如何改造冷浸田”回队后,与其他知青一道搞土壤速测,总结出当地冷浸田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地温低、缺磷肥、偏酸性。他们对症下药,采取打深沟排除地下水,晒田提高地温,增施磷肥等措施,有效地改造了5亩冷浸田,变一熟为三熟,粮食亩产由过去的600多斤上升到1420斤。他们的经验推广后,这个大队改造冷浸田750亩,提高了复种指数,1977年粮食大幅度上升,亩产达到1006斤。

  不少知青勤学钻研成为农村各条战线需要的人才。下乡到双流县东山浅丘农村的知青刘大华,1975年担任了大队农科队队长后,带领农科队的青年,艰苦奋斗,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先后进行了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的不同品种、不同时间、不同规格的40多项科研试验,繁殖培育良种4万多斤,1975年至1977年3年亩产平均比所在生产队高出30%、35%、40%。1978年猛攻中稻、小麦,两季亩产1906斤。这个农科队被评为省、市、县的先进单位。

  1973年插队落户到渠县金光公社2大队的女知青王碧恒,1975年担任生产队长后,带领社员群众大干苦干,带头开山打石、耕田犁地,一心扑在生产上。经过几年艰苦奋斗,到1979年,该队粮食亩产达到900多斤,人平口粮1000多斤,劳动日值达到0.68元,把一个落后的生产队改变成了一个先进队。这个队还办起一个养猪场、修建两个堰塘以及加工房和电灌站,至今都还在发挥作用。

  到南充县共兴公社3大队插队落户的女知青廖秀明,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很快学会了耕、耙、栽秧、打谷等农活;她参加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并担任排长,带头跳进刺骨的冬水田里翻耕;她报名参加队里的科研小组,进行水稻、小麦、棉花的试验;她担任队里的幼儿教师,不厌其烦地教幼儿唱歌、跳舞、识字、讲故事,农村干部社员称她是“吃苦耐劳的铁姑娘”。

  到金堂县赵渡公社中河大队插队落户的下乡知青朱荣光,在农村10年里,担任过大队小学教师,把一个全校纪律最差、成绩最低的班,改变成全校最好的班;在社办糖厂里钻研过酿酒技术,由于废寝忘食地工作,体重下降了20来斤,但酒的产量却从七八十斤上升到400斤;他曾与企业人员一起,用不到4个月的时间,一砖一瓦地修建起社办纸厂,并兼任厂长。10年来,他在农村里什么活都干,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从不讲条件。他曾有多次招工、上大学、调干的机会,但他都主动放弃了,决心把青春献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业。

  在南川县土溪公社杜兴大队落户的下乡知青全昌林,所在的生产队位于土溪水库下游,溪河绕过队里的山堡形成一个大弯向远方流去,并将全队土地劈成两半。公社和大队都支持全昌林提出的“打通隧洞、改河造田”的设想,并组建由他任队长的农田基建队。为了提高工效,他借来了平板车和4台电钻;隧洞空气稀薄,电钻震得浑身酸痛,但他仍坚持战斗,有时还连续两班在洞内作业。经过他们的努力,终于打通了一条高、宽各两米,长130多米的石洞,让河水改道。1977年他们填河造田10多亩,第一年就收获水稻3800多斤。不久,他调任公社社办企业党支部书记,与大家一起,大搞技术革新,挖掘企业潜力,加强经营管理,使社办企业经营项目扭亏为盈,企业个数由3个发展到12个,从业人数由11人增加到60多人,产值也由1.5万余元增加到6.8万余元。

  四川各地下乡知青在农业学大寨、大办农业中,涌现出一大批战天斗地、勇挑重担、吃苦耐劳,作出积极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他们在改变本地农村落后面貌,特别是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推广农科新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多方面,创造出的业迹,在当地群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项目至今都在发挥着作用。

  (作者孙成民,系四川省社科院知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1969年至1978年在四川省开江县红岩公社4大队插队落户;本文所涉“四川”包括现今四川省、重庆市的全部地域及范围;注释从略。)



https://www.hswh.org.cn/wzzx/sdjl/zsfz/2023-08-05/83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