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有感于毛泽东的“未便再荐”

作者:唐 昆   来源:解放军报  

  20120229094452174.jpg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主席同周恩来总理等商议筹备建立国家文史研究馆。文史馆馆员待遇好,又享有很高社会地位,很多人自然心向往之。

      李 淑一是革命先驱柳直荀烈士的遗孀,也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挚友,毛泽东曾经写下《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词章,寄托他对杨开慧和柳直荀的哀思。听说建立了文史 馆,在长沙任教的李淑一便托人找到毛泽东,也想到北京当文史馆馆员。毛泽东得知后,专门写了一封信给秘书田家英,信中写道:“李淑一女士……教书为业,年 长课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

       揆 情度理,以毛泽东与先烈的深厚友谊和他所处的地位,写信向一个部门推荐一位先烈遗孀又何妨?再则,李淑一能诗善文,把这样一位有功有才之人举荐到文史馆工 作可谓“才尽其用”,并不违反原则。可是毛泽东却因曾荐未纳而选择“未便再荐”,认为被文史馆拒绝是正常的事情,不以为意,而是把原因归结为“文史馆资格 颇严”,细细品味,不由使人对开国领袖宽广博大的胸襟,以身作则、严格自律的优良作风顿生敬意。

      毛 泽东之所以能做到“未便再荐”,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牢记并恪守一个原则,那就是共产党干部的权力为民所赋,不能滥用。尽管以他的威望和地位向下级部门荐人不 是难事,然而恰恰由于这一点,他才对自己格外严格要求。因为他深知如果以权压人,会给党的用人风气带来怎样的影响。能不能把握好这一点,是对党员干部权力 观的一个有力检验。时下有的领导干部却忽视了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内心深处认为权力是上级领导给的,是自己奋斗得来的。一朝权在握,便自我意识膨胀,想方设 法利用手中权力和职位影响力编织关系网,把与自己亲近的人往相关部门推荐。名为推荐,实则“硬塞”,丝毫不考虑徇私用权会给党风政风和用人风气带来多大的 消极影响。党员干部权力观问题解决不好,就势必要在用权上出问题,甚至栽跟头。只有像毛泽东那样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以严格自律保证审慎用权,才能把人民 赋予的权力用好,赢得群众的赞成和支持。

      毛 泽东能做到“未便再荐”,还在于他难能可贵的换位思考。他站在文史馆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以“未便再荐”的自我约束,让文史馆按照制度规定公正解决人事问 题。如果说为事业考虑推荐人才是对下级工作的一种支持,那么不“递条子”、不强制“推荐”给下级出难题,同样是对下级的一种工作支持。领导干部应该有容纳 反对意见的雅量,尽自己所能为下级部门秉公办事创造宽松良好环境。如果能让下级部门在处理事情时,都像文史馆那样按原则秉公办事,认规矩不认人,合规矩的 事不管遇到多少阻力都力争办好,不合规矩的事不管哪级领导打招呼都不能办,又何愁风气建设搞不好呢?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最有说服力和带动力,这个道理无论 什么时候都管用。

       毛 泽东“未便再荐”的往事,形象生动地告诉领导干部什么叫公正处事,该如何秉公用权、公心对人。共产党人就应该这样,公事是公事,私谊归私谊,感情归感情, 原则是原则,绝对不能因为私谊而误公事、弃原则。党员干部都应拿毛泽东的“未便再荐”当镜子来照,使自己常怀敬畏之心,时时处处自律,才能保证自己在用权 中出形象、不出格。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lxff/2015-09-21/3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