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家教、家规和家风
——纪念主席逝世四十一周年
简振新
毛泽东的家庭是革命的家庭。他的家庭成员大多参加过革命工作和武装斗争。他们全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作出了突出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毛泽东的家庭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家教、家规和优良家风,值得我们共产党人研究和学习。
家教一:求学进取
1941年1月31日,毛泽东在给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的信中讲:“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
1947年10月8日,他在给岸英的信中说:“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
1963年1月15日,他还鼓励女儿李讷:“大有起色,大有壮志雄心,大有自我批评,大有痛苦、伤心,都是极好的。你从此站立起来了。因此我极为念你,为你祝贺。读浅,不急,合群,开朗,多与同学们多谈,交心,学人之长,克己之短,大有可为。”
家教二:健身强志
毛泽东青少年时就立下誓言:“文明吾精神,野蛮吾体魄。”
毛泽东教育侄儿毛远新说:“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磨练意志。一个民族的青少年,有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有没有健壮的体魄,关乎这个民族的前途。”
体育课成绩,首先要看孩子有没有养成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的意志力,看孩子有没有养成自觉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毛泽东又说:“德智体,德智体,离开了健康身体,德智就失去了物质载体,成了一句空话。”这是毛泽东教育身边子女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有一年暑假在北戴河,受台风影响,海浪特别大,拍岸的开花浪有两三人高。毛泽东要下去游泳,被大家劝阻后,回过头就问侄子毛远新:“你敢不敢下去?”毛远新说:“敢!”结果,他在岸边就被海浪砸倒了五六次,鼻子、嘴巴、耳朵都灌满了沙子,但他不退却,终于游到海中间的浮动平台上。当他费尽全力游回岸上,疲惫地走到毛泽东身旁时,一边大口喘气,一边从耳朵里掏沙子。
毛泽东却说:“再去一次!行吗?”毛远新二话没说又向大海跑过去,又被海浪砸倒多次,终于游了过去。刚游到浮动平台,平台固定缆绳就被巨浪冲断了。等毛远新再游回来,摇摇晃晃走到毛泽东身边时,毛泽东连连称“好”,还伸手摘除他头发里的海草杆子,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毛泽东的满意是在肯定一种不怕困难的精神、刻苦的精神、认真的精神。
家教三:师从工农
毛泽东具有真挚博大的爱民情怀,是敬重人民、拯救人民、造福人民的名副其实的人民领袖。他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视人民为“上帝”,高呼“人民万岁”,一生都在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真心实意依靠人民,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不仅自己是这么做的,他也要求自己的子女向人民学习,向工农群众学习,不能脱离群众,要与工农大众打成一片。
1946年1月,担任苏军坦克连党代表、参加完苏联卫国战争的毛岸英回国到达延安后,毛泽东马上让儿子脱下洋装,换上布衣,到陕北贫瘠的乡村当农民,拜农民为师,上“劳动大学”。后来又让他参加西北农村的土地改革工作队。
北平和平解放后,毛岸英和两名扫雷专家带领一个工兵排首批进入北平,负责排除重要设施、处所的地雷、炸药等。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被组织上安排到政务院工作。但毛泽东认为毛岸英应当到农村、工厂、部队去锻炼。最后毛岸英担任了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
家规一:节俭朴素
毛泽东所用的东西全部都是公家的,可以说“领袖家中无私产”。但每个月他都要付租金。毛主席去世后,没有留下任何家产、存款及金银珠宝,没有为子女留下任何财产遗嘱和一分钱。
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说:毛主席花每一分钱都要算着花。进城以后,他盖的都是毛巾被。毛巾被盖久了,老洗它,就有了破损。毛主席就让我们补一补。一补再补,有的补了70多个补钉,还在用。
毛泽东和老百姓同甘共苦,终生艰苦朴素。全国进入困难时期后,他带头降工资,宣布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跟老百姓一样,忍饥挨饿,为子女晚辈们做出了榜样。
1960年正是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当时李讷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上课肚子老是饥饿咕噜叫。卫士长李银桥搞到一包饼干悄悄给送去。毛泽东知道后声色俱厉地批评李银桥说:“三令五申,为什么还要搞特殊化?”“别的家长也有送东西的。”李银桥小声地为自己解脱。毛泽东把桌了一拍说:“我的孩子—块饼干也不许送。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
家规二:公私分明
毛泽东从小就教育孩子们,公家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要分得清清楚楚,不许占公家的便宜。
公私分明,毛泽东说到,就必须做到。无论是吃的、还是用的,他全部照价付款,哪怕是在外面喝一杯茶都要身边工作人员去结账,即便是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也是一样。
各国外宾送给毛泽东许多礼品,他全部交公。他说,这些东西不是送给他个人的,是送给中国人民的。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离开时让随行工作人员按标准交纳伙食费和粮票。他的清廉在全党传为佳话。
家规三:不搞特殊
1949年10月9日,堂弟毛泽连在长沙治病,因疗效不佳打算到北京诊治。毛泽东嘱咐他:“不要来京,也不宜在长沙住得太久,诊病完了即回韶山为好。现在人民政府决定精简节约,强调反对浪费,故不要来京,也不要在长沙住得太久。”
1950年10月9日,毛泽东给前妻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写信道:“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1953年,毛泽东少年同学邹普勋、早年在安源一同搞工人运动的谭熙春、毛泽东叔祖父毛锡臣,他们提出一同到北京看看。毛泽东要求:“由你们三人结伴同行,自己出路费,路上买车票等事亦由自己经理。到京住一个月即回家。如果你们同意,即可照这样办。”
1954年4月29日,毛泽东专门针对自己的外婆家,给湘乡县石城乡党支部和乡政府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
毛泽东给亲侄女毛远志夫妇临别赠言写到:“一、无论到哪里,都不要希望人家鼓掌;二、无论到哪里,都要团结;三、无论到哪里,都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要有任何特殊。”
毛泽东处理亲友关系始终坚持“三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 ,济亲但不以公济私。
毛泽东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了孩子们。毛岸英曾学习父亲给自己的表舅向三立去信说:
信中提到舅父“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位置”一事,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的了,而尤以为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
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反动派常骂共产党没有人情,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么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
毛泽东诞辰95周年前一天的1988年12月25日清晨,李讷以普通群众的身份,自觉随着前来瞻仰的群众队伍,缓缓走进毛主席纪念堂,来看自己敬爱的父亲。
李讷的丈夫、副师职退休军人王景清,自愿担任驻地菜场和摊贩点秩序维护员,曾被小贩打伤过,但从来没提特殊要求,一直尽职尽责。
家风一:坚韧前行
爱女李讷大学毕业时,作为父亲的毛泽东送给女儿他自己喜爱的四句话是: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3、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4、在命运的痛击下头破血流,但仍不回头。
为什么是这样几句而不是其他的话?一定是在这位真正的共产党员看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是对人对事业的发展最要紧、最根本的问题。
李讷在井冈山“五七干校”劳动期间,与一位20多岁姓徐的服务员恋爱准备结婚。1971年9月下旬,毛泽东派出身边工作人员小路当李讷的“娘家人”,带去毛泽东的亲笔信和一个很整齐的长方形白包袱作为“嫁妆”。
李讷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个大包袱,在场的人也以好奇的目光,盯着那个大包袱,看看毛主席为女儿陪送的“嫁妆”到底是什么?
真是一般人万万想不到、做不出来的:那是一套39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作为父亲的毛泽东,其目的是让李讷学习信仰马克思主义。
回首往事,李讷对父亲感激不尽。她说:“我觉得父亲给子女留下的最大的财富,就是他对我们的教导。这种精神上的财富是最宝贵的,是我们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年,他那样严格要求我,完全是为我好。假如不是那样严格,后来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恐怕很难过得来。”“他那是真正的父爱。”
以传播和推广“个性化的红色经典”为使命的毛泽东的外孙女、李敏的女儿孔东梅说:“外公给我的最大影响就是一种执著、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要为一些小的挫折而放弃。”
家风二:和睦助亲
毛泽东逝世后,人们在清点遗物时,意外发现一个箱子里有几件毛岸英的遗物:一件棉布衬衣、一顶蓝色军帽、一双灰色沙袜。这几件东西,毛泽东整整保存了26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毛泽东对爱子无尽思念的寄托。
在亲属家中有事时,毛泽东总是慷慨解囊,资助他们。杨开慧的母亲过九十寿辰,毛泽东转去二百元表示祝贺;杨开慧母亲去世后,他又寄去二百元表示哀悼;堂弟毛泽连家境困难,丧母未葬,又患脚疾未愈,毛泽东寄去三百元,用于丧葬和治病。
在儿媳刘思齐得知丈夫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之后,毛泽东对她说:“今后,你就是我的大女儿。”从那时起,毛泽东格外疼爱她,时常亲自过问她的衣食住行。在每次通信中,总是称她为“娃”、“亲爱的思齐儿”。
为了给刘思齐换换环境,毛泽东同意她去苏联留学,并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经常去信询问她的情况,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
毛泽东还劝说刘思齐重建家庭,并亲自为她考察选择对象。刘思齐终于在毛岸英牺牲11年后改嫁,过上了女人正常的家庭生活。
家风三:牺牲在先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国际共产主义事业,他先后失去了16位家人和亲戚。
1941年,杨开智的女儿杨展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为安慰其祖母、杨开慧的母亲,毛泽东致信表示:“岸英或可回湘工作,他很想看外祖母。展儿于八年前在华北抗日战争中光荣地为国牺牲,她是数百万牺牲者之一,你们不必悲痛。”
1950年10月,他的长子毛岸英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子女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奔赴抗美援朝前线而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毛泽东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只说了一句话:“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他老人家认为,毛泽东的家人就应该牺牲在前。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履行国际主义义务,毛泽东失去了这么多家人和亲戚,可谓满门忠烈。但他仍然不忘初心,义无反顾,继续革命,勇往直前。
总而言之,毛泽东的家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家风的结晶和体现。因此,讲中华传统文化,讲家教、家规、家风,我们不能忘了学习自己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四十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