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徐中远:毛主席为何能做到一生挤时间、下苦功、发愤读书,至死方休?

作者:徐中远   来源:红色文化网  

毛泽东一生发愤读书动力来源的研究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

徐中远

读书(包括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是毛泽东人生生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书是贯穿于毛泽东人生生活的全过程。毛泽东在成长中读书,在读书中成长、成才,并逐步创造业绩和辉煌。

读书使毛泽东更渊博、更睿智、更有才华。读书是一种实践,使用也一种实践。毛泽东在读书中学习,在使用实践中学习。毛泽东的一生是读书的一生,也是使用实践的一生。实践使毛泽东更坚定,实践使毛泽东更伟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毛泽东都做到了。读万卷“有字之书”,毛泽东是我们的榜样。密切联系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读“无字之书”,毛泽东也是我们的榜样。

毛泽东为什么能做到一生挤时间、下苦功、发愤读书,至死方休,其不竭的动力来源于何处?笔者联系毛泽东一生读书生活实际研究认为,毛泽东读书人生的动力来源主要来自以下独有的四个方面:

一、坚定信仰马列主义,一生为实现共产主义和全心全意为党为国为民谋利造福而读书;

二、为做好人生面临的短期、长期种种具体工作和为及时解决前进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问题而读书;

三、为人生成长进步、增加知识才华、提高水平能力等主观方面的需要而读书;

四、为满足个人独有的读书兴趣爱好和调节个人独有的情感、健康,休息大脑等的实际需要而读书。

以上四个方面的读书动力之源,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前进发展时期,其动力大小是不同的。四个方面的共同作用、相融相补在一起,形成了毛泽东读书人生独有的巨大的动力源流。这种动力源流似长江、黄河源头的流水一样,滔滔不绝,奔流直下,源源不断。所以,毛泽东能做到,一生挤时间、下苦功、发愤读书,生命不息,读“有字之书”不止;密切联系实际读“无字之书”不止。笔者认为,毛泽东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人中的一个真正的活到老,读书学习到老,生命不息,读书学习不止的人。

下面笔者就从以上说到的四个方面的动力来源,联系毛泽东读书人生的具体实际,一一予以具体的诠释和阐述笔者的观点及看法。

一、坚定信仰马列主义,一生为实现共产主义和全心全意为党为国为民谋利造福而读书

这是毛泽东读书人生最为重要的动力之源,也是毛泽东人生最崇高的理想追求、最长远的奋进目标。

1910年秋天,17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天地。临行前,他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抄写一首诗,夹在他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以作告别。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用此诗把自己一心求学、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崇高理想、远大志向的决心和追求充分表达了出来。

毛泽东少年时代读儒家的《论语》等四书五经,读中国古典小说,青年时代读中国经史古籍,他发现所读的大量书籍里大多写的是将相乡绅,很少有种地的农民。从而得出了书中的那些有名人物,大多都握有兵权,拥有土地,根本不必劳作,农民就可供养他们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这为他要彻底改变旧社会的剥削制度,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即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打下了思想基础。

在湘乡会馆自学读书时,毛泽东每天都能见到图书馆墙上挂着的那张《世界坤舆大地图》,更使他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迪,大涨了见识。通过这张地图,他知道了世界之大,湖南之小。由此,他联想起很多,韶山的劳动人民生活苦,湘潭的劳动人民生活苦,湖南的劳动人民生活也很苦,那么全中国、全世界的劳动人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种大多数人受苦,少数人享受的现象,是绝对不合理的,应当彻底改造!毛泽东在青年时代的读书过程中,从思想上、从心灵深处就萌生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决心拯救中国乃至全世界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的理想。

1917-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阅读并批注了《伦理学原理》([德]泡尔生著,蔡元培译,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这本书原著只有10万多字,他在读书过程中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与他本人的思想认识,用楷体小字在本书天头、地脚等处写下了12000多字的批注。绝大部分批注都是密切联系当时国家、社会、民族实际及他本人思想认识,阐述他本人的人生观、伦理观、历史观、宇宙观等种种思想观点、见解和主张。

毛泽东在读《伦理学原理》一书的批注中写道:“吾尝虑吾国之将亡,今乃知不然。改建政体,变化民质,改良社会,是亦日耳曼而变为德意志也,无忧也。惟改变之事如何进行,乃是问题。吾意必须再造之,使其如物质之由毁而成,如孩儿之从母腹胎生也。国家如此,民族亦然,人类亦然。各世纪中,各民族起各种之大革命,时时涤旧,染而新之,皆生死成毁之大变化也。宇宙之毁也亦然。宇宙之毁决不终毁也,其毁于此者必成于彼无疑也。吾人甚盼望其毁,盖毁旧宇宙而得新宇宙,岂不愈于旧宇宙耶!”仅类似的批注还有很多。从上述等批注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4岁的毛泽东在读书求学时就心系祖国,心系中华民族,胸怀全球全人类,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明确提出了:“吾意必须再造之,使其如物质之由毁而成,如孩儿之从母腹胎生也。”他认为:“国家如此,民族亦然,人类亦然。”并主张:“时时涤旧,染而新之”。青年毛泽东的宏伟抱负,人生追求跃然显现在读书批注的字里行间。

1920年,毛泽东读了《共产党宣言》这本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著作,知道了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可是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他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于是他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关于农村调查》)毛泽东自己回忆说,正是《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著作,“使我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读书实践过程中,就逐渐开始形成并立下追求真理、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1919年(26岁时),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年轻的毛泽东,“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毛泽东青年时期就形成的追求真理、拯救中华民族危难的远大志向,在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共产党宣言》之后,就越来越坚定了。

《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读的第一本马列主义著作。第一次读的时间是1920年(时年27岁),后来的56年里,对这本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毛泽东不知反复读过多少次,这本书中的许多精辟论断,他几乎全能背下来。正是《共产党宣言》这本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著作,成了毛泽东选择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向导。从此,毛泽东就确立了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终身信仰,开始了他对真理漫漫的执着追求。在此后的革命生涯里,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始终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共产主义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远大目标。

毛泽东的一生是读书实践的一生,是执著追求真理、拯救中华民族危难的一生,是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谋解放、造幸福的一生。这是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已初步形成了读书人生最根本、最主要、最管用的一条动力之源了。因为毛泽东在人生奋进的征途上,一直涌有源源不竭的动力之源,所以毛泽东始终活动无比,无所畏惧,奋发向前。

二、为做好人生面临的短期、长期种种具体工作和为了及时解决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问题而读书的迫切需要

有迫切的需求趋动,就能产生自然的动力。毛泽东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大转移来到陕北延安。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夜以继日、伏案苦读大量的马列主义著作和哲学书籍。此时,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需要新的革命理论指导,照搬当时共产国际、苏联的那一套理论不符合中国社会当时革命斗争的实际,一些教条主义者主张照搬照套,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遭受巨大损失。新的社会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所以,毛泽东在延安拼命地读马列著作,读哲学著作。毛泽东说,我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不能不写的。很显然,毛泽东在延安时期读了大量的有关书籍,目的就是为了总结出符合中国革命斗争新的实际需要的新的理论。毛泽东在勤奋刻苦大量读书的基础上,写出了《论联合政府》、《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等,这些光辉的著作都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总结撰写出来的。毛泽东总结撰写出来的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是指导、指引中国人民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新的伟大胜利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对于这一点,中国人民革命斗争胜利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延安时期,毛泽东广读书、苦读书,目的非常清楚,就是为了总结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新的理论,也是为了指导推进延安时期实际革命斗争蓬勃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毛泽东的读书重点也随之转移到经济学经典著作上来了。这段时间他先后阅读过的马列主义经济学方面的著作有:《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经济学大纲》、《资本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有关政治经济学论文十三篇》、《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读得最多、下功夫最多的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他阅读这些书籍,目的也很清楚,就是为了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就是为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就是为了更好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奋勇向前……。新中国成立初期,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种种实际困难和具体的实际问题很多很多。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具体的实际问题,毛泽东此时拟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中找到答案,找到启示,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为此,他不仅自己埋头苦读,还带人一起读书,甚至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开列书单。

尽管毛泽东晚年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使他的人生追求、为国家民族的追求走了曲折的路。严重的困难,艰苦的探索,年老体弱多病的身躯,并没有挫伤或损害他对真理、对远大志向的追求。改造旧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心全意为中国各族人民谋利造福的初心和使命,依然激励着毛泽东从书本中、从实践中、从群众中去探索,去思考、去找答案、找智慧、找办法、找良策。这是他的逻辑理念,这是他的心理企盼。这是毛泽东为什么发愤读书、下苦功夫读书第二个方面的动力之源。

从不同时期毛泽东读书人生的实际需要,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他既有读书总的目的和长远的追求的需要,又有不同时期的短期、长期的读书具体的目的与解决具体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需要。目的很清楚,他心里需要也很明白。所以,毛泽东在其一生有限的时间里,总是废寝忘食、专心致志、下苦功夫读书。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工作实际、思想实际等具体的需要,毛泽东读书学习总是在进行中,在反复的思考与实践的具体行动中。

三、为人生成长进步、增加知识智慧才华、提高水平能力谋略等主观方面的需要而读书

毛泽东在成长中读书,在读书中进步、成长、成才。读书,或者说博览群书,与毛泽东的成长、成才、进步、提高是紧密联系的。读书是为了进步提高,读书有益于进步提高。人生的进步提高离不开读书,人生的进步提高需要读书。

读书是毛泽东在人生成长的实践中不断从进步走向更大进步的桥梁,是毛泽东人生中不断向前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的梯子。

成长、成才需要读书,需要多读书、广读书、读好书,从成长、成才到达成功,就更需要多读书、广读书、读好书。书中有知识,书中有思想,书中有智慧,书中有做人做事的道理、办法和途径。

毛泽东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是一个从不服输的人,是一个意志非常坚强的人。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客观实际,在党和国家十分危难的时刻,在多种病魔缠身的日子里,他老人家每天毅然不停地在书海中遨游,在学海中采撷,不停地思考,不停地追求,毛泽东毅然统帅中国这艘伟大的航船乘风破浪,不停地朝着远大的目标艰难前行。这是毛泽东晚年为什么每天还不停地、日以继夜读书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他每天不停地、下苦功夫读书的内在的又一个动力之源。

1、读“有字之书”,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从1949年6月住进中南海,直到耄耋之年,毛泽东始终不懈在读书上挤时间、下苦功夫,日以继夜的在书山上攀登,在书籍海洋里采撷。他晚年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的办公室里、会客室里、卧室床上、吃饭桌旁,甚至卫生间里,到处全放着他在读要读的书籍。他睡觉的木板床上大半边放满了书籍,只留下一个人睡觉的地方。毛泽东中南海日常生活、办公、会客、休息的地方,就像似书籍的海洋,到处都放着他老人家爱读的、在读的、看过一遍又一遍的书籍。在耄耋之年,在身患多种疾病的情况下,他老人家每天还以惊人的毅力天天不停地读书。因体力不支,他老人家自己已无力举书,身边的工作人员就替他举书。这是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读书动力源流的支撑啊!

他在读书中成长,他在读书中增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水平和能力。读书为他前进架桥,读书为他成功辅路。读书丰富他的人生,读书造就他的人生,读书成就他辉煌的人生。

2、读自然界“天下国家万事万物”“无字之书”,至死方休

毛泽东在“有字之书”的同时,一生中还读了“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这本天大的“无字之书”。什么叫读“无字之书”呢?就是深入社会实际、深入自然界、深入到万事万物中去观察、考察、认识、了解真实的社会实际和真实的自然界和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下真功夫调查、研究、把握自然界之实际。社会万事万物之实际,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成为人们绘制革命、斗争、建设、发展之蓝图,制定革命、斗争、建设、发展之战略战术、方针、政策、实施方案等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依据。这个读无字之书的过程,就是接触实际、认识实际、研究实际、把握实际的过程,就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纵观他老人家一生的读书生活实践,就是读“有字之书”和读“无字之书”的有机结合。读“有字之书”,毛泽东一生下了很大的功夫,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写下了大量的读书批注和圈画,读“有字之书”达数万卷。读“无字之书”,毛泽东一生中也下了很多的功夫,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走遍了大江南北,行走数万公里,深入机关、工厂、学校,深入农村、深入农民家中,走到哪里,就读到哪里、学到哪里。留下了很多的读“无字之书”的感想、感言和佳话,写下了很多的具有真知灼见的高水平的调查研究文稿。读“无字之书”,他老人家“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青年时代立下的志向,躬行一身,坚持不懈,几十年里,他总是十分用心地把读“有字之书”之外的时间,用来读“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这部天大的无字之书,一生下功夫,一生不倦,留下了很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读“无字之书”,毛泽东也堪称为我们共产党人的楷模。

毛泽东重视读“无字之书”,特别重视调查研究。毛泽东一次在总结他做调查研究的经验的时候还这样说过:“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做周密的调查,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具有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最基础的知识。”毛泽东还说,他用开调查会的方法得到了“很大的益处,这是比较什么大学还要高明的学校”。深入农村调查研究,读无字之书,毛泽东体会感触很深。他说:“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对如何深入实际读“无字之书”,毛泽东强调说:“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月、4月。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89-790页。)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他从读“有字之书”中获得了很多的知识是无疑的。但也无庸置疑,他也有很多的知识是从读“无字之书”中获得的。1936年12月,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74页。)这是毛泽东重视读“无字之书”的重要体会之一,也是他重视读“无字之书”的一条重要经验。

毛泽东的渊博知识,卓越才能,深邃思想,辩证思维,运筹帷幄、高膽远瞩的领导指挥艺术,一是来源于实践,二是来源于读书,三是来源于人民群众。毛泽东非常重视书本知识,非常重视实际知识,也非常重视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他既爱读有字之书,也重视读无字之书,在繁忙的工作中总是挤出时间深入到工厂、农村等广大人民群众中去读种种的“无字之书”

一生重视读“有字之书”,一生重视读“无字之书”,一生重视密切联系“无字之书”的实际读“有字之书”。生命不息,读“有字之书”不止,密切联系“无字之书”的实际读“有字之书”不止。这就是毛泽东读书人生又一个显著特点。

四、为了满足个人独有的读书兴趣爱好和调节其情感与健康、休息大脑的实际需要而读书

毛泽东晚年读书的兴趣爱好仍然是很广泛的。许多他在青少年时爱读的书,到了晚年他还在一遍又一遍地读,只是阅读的视角有所不同罢了。他老人家晚年的岁月,每天的习惯,除了开会和找人谈话外,总是整天看文件、看书、看新华社编印的《参考消息》和《参考资料》。看文件和工作累了,就广泛地浏览各种中外著作和报刊杂志,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名人字画、墨迹,笑话、诗话、楹联等等来调节一下。调节什么呢?调节一下大脑,调节一下身体,调节一下郁闷、孤独、寂寞的情感。毛泽东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过:“工作之余,看看名人字画、墨迹,这也是一种休息。”看文件和工作累了,他就广泛地浏览各种中外著作,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著名的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如唐诗、宋词,历朝演义,随笔、札记、尺牍,通俗民间幽黙、笑话、杂谈、书法、绘画、连环画,等等。毛泽东晚年看这些书,主要就是为了调节大脑,健康身体,缓解或者消除寂寞、孤独、苦闷的心情,摆脱内心的忧虑、忧伤和痛楚。

1、毛泽东晚年内心深处最重要的忧虑和不安

笔者了解,毛泽东晚年内心深处是充满着不少的忧虑、忧伤、不安和痛楚的。

笔者认为,毛泽东晚年内心深处最重要的忧虑和不安是什么呢?就是1975年,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召见华国锋等的一次谈话中说到的他自己一生中做的两件大事。毛泽东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八十多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毛泽东传 1949-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781-1782页。)

从这段谈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毛泽东当时的复杂心态。“文化大革命”是他亲自发动、亲自领导的,是他一生当中做的“两件大事”之一。他的这一看法与当时党内相当一部分领导同志的看法是不一致的。邓小平就是当时不同意他这种看法的人之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还是提议由邓小平主持起草个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议。但是,毛泽东没有想到,邓小平没有接受,委婉地拒绝了。这使毛泽东感到十分失望。毛泽东认为,这件事不只是邓小平一个人的想法和看法,而是涉及相当多的老干部对“文化大革命”的想法和看法。在毛泽东政治生命的紧要关头,肯定、捍卫“文化大革命”,还是否定、推翻“文化大革命”,对于这个非常重要的重大原则问题,毛泽东认为留给他自己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怎样才能捍卫这笔“遗产”,怎样才能把这份“遗产”顺利地移交给下一代?是在“和平”中交,还是在“动荡”“血雨腥风”中交?这就是毛泽东晚年内心深处最重要的忧虑和不安。

2、晚年岁月党内、国内出现或发生的大事、要事等给毛泽东个人感情生活带来的忧伤、悲凉和痛楚

毛泽东晚年除了有许多的忧虑和不安,还有很多的悲伤和内心的痛楚。我们知道,在他老人家生命最后一年的日子里,毛泽东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吃药吃饭都需要靠人喂,每天吃的也很少,行走更是困难。这种状况,当时除了他身边的工作服务人员知道外,其他社会上的人们一般都是不知道的。就在这个时候,人们无限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于1月8日在北京305医院逝世。毛泽东得到噩耗消息后,沉默很久。在听工作人员为他读中央政治局报送的《讣告》时,渐渐地热泪盈眶。14日下午,痛苦万状的毛泽东在听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宣读悼词时,再也不能控制自己,失声痛哭。这是极少见的。

几个月后,1976年7月6日,与之一起奋斗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启中国革命新路、共患难几十年的又一位老战友朱德总司令在北京逝世,毛泽东又失去了一位志同道合的老战友,心里更加悲伤、痛楚,眼泪抑制不住不知往肚里流了多少。

就在这悲痛万分的日子里,22天之后,即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又发生了七点八级的强烈地震,随后又出现多次余震。当听到唐山大地震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之后,他老人家又一次嚎啕大哭,眼泪顺着脸脥浸温了身穿的衣衫。

在这半年多的日子里,毛泽东先后失去了两位无人替代、最同心同力同道的老战友,他的情绪一直很低沉,不愿讲话,不愿见人,每天饭吃的也很少。他不顾医生和身边工作服务人员的劝阻,借助刚刚治好的一只眼睛,每天日以继夜地不停地、无休止地读书和阅读文件。由于当时他老人家已经多种重病缠身,身体过于虚弱,两只手已没有举书、举文件的力量了。为了满足他老人家那艰难的阅读需要,当时在场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轮流帮他举着书或文件。看得出来,他老人家用“不停地、无休止地读书”这个办法来转移、来摆脱内心深处的忧伤、悲凉和痛楚。这是毛泽东晚年每天不停地、无休止地读书的又一种情形。这种情境下的读书,虽然也是一种读书,但和他正常状态、正常情境下的读书已不完全一样了。

3、毛泽东晚年个人家事给他情感生活带来的烦脑、郁闷,孤独和寂寞

毛泽东晚年有家庭、有老婆、有子女,这是社会上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毛泽东晚年是没有家庭的亲人之爱和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的。毛泽东晚年个人的生活是很郁闷、很孤独、很寂寞的。可以说家庭不是幸福温馨的家庭,更谈不上子孙绕膝、其乐融融了。

这里,笔者先说说其老婆江青。1966年9月,毛泽东从中南海丰泽园搬到中南海游泳池居住,江青就住进了钓鱼台国宾馆。从此,毛泽东与江青就分居了。那些年,江青利用毛泽东对她的信任和重用这个机会,原本隐藏的野心就逐渐暴露出来。江青的肆无忌惮和种种表现,引起了很多老同志和广大群众的不满。因此,毛泽东对江青的不满也越来越多。曾当着江青的面指责说:“你就是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你是掸不了的剥削阶级作风!”(张耀祠《回忆毛泽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146页)后来,因为江青胆大妄为,胡作非为,毛泽东对江青越来越失望,越来越不满!怎么办?与江青决裂,分道扬镳,这是不可能的。毛泽东的办法是:尽可能不见或少见江青。对于这方面的情况,机要秘书张玉凤在回忆材料中是这样写的:

“七二年后,江青来主席处,主席发过几次脾气,还给我们规定了:没有他的同意,江青不能随便到他的住处来,来了要挡。这以后,主席即使有时同意江青来,有些情况也同过去不一样了,以往江青见主席的笑容不见了。”

“到了七三年,江青打电话要求见主席,主席总是推托,不见。江青要当面向主席反映什么情况是很难的,只有通过信件或请能见到主席的人把她的意见反映给主席。”(《毛泽东传 1949-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684页。)

此时的江青,依然我行我素,照自己的想法行事。1974年1月25日,不报告毛泽东,自己决定在北京首都体育馆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批林批孔动员大会,把矛头直指周恩来总理。毛泽东知道后,对江青擅自召开大会十分不满,并指示大会的录音不要发。针对1月25日大会的问题,毛泽东为此在游泳池住地专门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批评江青擅自召开这次大会和到处送材料。2月6日,江青借给毛泽东转送材料之机,再次附信求见毛泽东。毛泽东在信封上批示:除少数外大都未看。近日体温升高两度,是一场大病!一切人不见,现在恢复中。你有事应找政治局。”

此后,江青又不断提出要见毛泽东的请求。1974年3月20日,毛泽东再次致信江青:

“不见还好些。过去多年同你谈的,你有好些不执行,多见何益?有马列书在,有我的书在,你就是不研究。我重病在身,八十一了,也不体谅。你有特权,我死了,看你怎么办?你也是个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的人。请你考虑。”

毛泽东一次一次的批评,江青都当成耳旁风,并没有悔悟。在邓小平复出后的工作问题上,江青也同毛泽东的意见唱反调。

1974年6月中旬,毛泽东的健康状况再度出现明显问题。7月中旬,患多种疾病的毛泽东准备赴南方易地休养。出发前,7月17日,在游泳池住地召集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员开会,才做手术不久的周恩来也从医院赶来参加会议。在会议上,毛泽东用严肃的口吻批评江青以及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毛泽东说:“江青同志,你要注意呢!别人对你有意见,又不好当面对你讲,你也不知道。不要设两个工厂,一个叫钢铁工厂,一个叫帽子工厂,动不动就给人戴大帽子,不好呢,要注意呢。”又说:“你也是难改呢。”他还指着江青向在场的政治局成员表示:“她算上海帮呢!你们(指江、王、张、姚四人。——引者注)要注意呢,不要搞成四人小宗派呢!”由于江青常以毛泽东代言人的姿态出现,不少人弄不清她所说的话是不是毛泽东本人的意见,毛泽东在会上两次郑重宣布:“她并不代表我,她代表她自己。”“总而言之,她代表她自己。”(《毛泽东传 1949-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693页。)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点名批评江青,并且话说得很重,点出了“四人小宗派”的问题。这是很不寻常的举动。

1974年11月6日,毛泽东在长沙同李先念谈话时说:“王母娘娘(指江青—笔者注)就不听呢!”李先念说:“她的帽子公司多一点。”毛泽东说:“钢铁公司厉害呢,又开帽子店。她这个人,别人心里不高兴她。”“非跟好多人闹翻不可。她是目中无人。”“此人的话不能全信。”“我三年来只请她吃了一顿饭,现在又是四年了,一顿饭都没有请吃。总之,我在政治局交代了,政治局都知道,清楚了。叫她不要搞上海帮,她要搞。”(《毛泽东传 1949-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706页。)

1974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江青写给他的信上写了如下的一段批语:“不要多露面,不要批文件,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你积怨甚多,要团结多数。至嘱。”“人贵有自知之明。又及。”由于眼睛看不清楚,字写得歪歪斜斜,有些字还重叠在一起,难以辨认,但毛泽东对江青的要求是真挚的,是发自内心的。

后来,江青病中要见毛泽东,毛泽东还是说:“不要来看我”。老婆有病想见一见,毛泽东还是不愿见,不想见。说明此时毛泽东与江青的关系已越来越疏远了。此时是1974年底,毛泽东81岁。

1975年5月3日深夜,毛泽东决定亲自召集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员开会。这是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长达两个多小时,与会者主要听毛泽东讲话。毛泽东说:“我看批判经验主义的人,自己就是经验主义。”“我看江青就是一个小小的经验主义者。”讲话中,毛泽东又一次对江青说道:“不要随便,要有纪律,要谨填,不要个人自作主张,要跟政治局讨论。有意见要在政治局讨论,印成文件发下去,要以中央的发义,不要用个人的名义,比如也不要以我的名义,我是从来不送什么材料的。”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政治局会议。毛泽东讲话的主要内容是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他甚至把“讲了经验主义的问题我放过了”称为“我自己也犯了错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再次批评江青和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这对支持周恩来总理等,遏制江青等的气焰,起了关键性作用。

1975年9月中旬,国务院在山西省昔阳县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农业问题,可是在会上,江青却大谈与会议主题毫不相干的评《水浒》和“两条路线斗争”问题。她危言耸听地说:“评《水浒》不单纯是文艺评论和历史评论,它是对当代有意义的大事。《水浒》的要害是排斥晁盖,架空晁盖,搞投降。宋江收罗了一帮子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占据了各重要岗位。批《水浒》就是要大家都知道我们党内就是有投降派。”江青的话让与会人员莫名其妙。她讲完后,还要播放她的讲话录音,印发她的讲话稿。毛泽东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气愤地说:“放屁!文不对题。那是学农业,她搞批《水浒》。这个人不懂事,没有多少人信她的,上边(指中共中央政治局。——引者注)。”毛泽东明确指示:江青讲话的“稿子不要发,录音不要放,讲话不要印”。(《毛泽东传》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719-2720页。)

党事、国事、家事,事事充满矛盾和斗争,而且越来尖锐复杂。

尽管如此,四人帮为首的江青还是他的老婆,在他的心目中,总是认为,对江青要“一分为二”。这种内心深处的矛盾促使他老人家长时间的处于郁闷、忧伤、悲凉的氛围之中。这就是晚年毛泽东长达六七年的一种心境。

除了江青上述的种种作为给毛泽东带来很多的烦恼之外,毛泽东晚年与儿女们相见也是很少、很难的。笔者知道,毛泽东晚年没有家庭温暖,毛泽东病危时(大概是逝世前十天),他的女儿李敏才经中央同意,到病榻前看望她的父亲。这时的毛泽东微睁双眼,看清了是自己的女儿,便紧握住李敏的手,闭目不语,一会儿两眼溢出了泪水。他的儿女有的早早牺牲,有的长时间生病,有的身体不好,有的因为江青从中作梗使得亲人分离、情感受损。长时间见不到自己的儿女子孙,使得毛泽东晚年生活甚为孤独、寂寞、悲凉。

最后岁月的毛泽东,年老了,病重了,两腿两脚肿得不能穿鞋走路了,站起来也很困难了,说话也让人难以听清了,老婆也不想见了,子女们也见不到了,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一天也没有。对于80多岁的老人来说,此时每天还能做什么呢?他本来就很爱读书,在上述种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之下,毛泽东用读书来缓解、转移、消除内心复杂的情绪,用读书来调节大脑、休息身体,带来睡眠和安宁。

所以,笔者认为,毛泽东晚年每天不停地、无休止地读书,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只简单地说成是上面说到的某一个方面的原因,那是不完全符合当时具体实际的。这与他一生的追求、一生的读书兴趣爱好,与他对党、对国家前途命运的牵挂及晚年独有的心境及复杂的情感等诸多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

毛泽东一生与书有缘,一生与书相伴。毛泽东一生身边不能没有书,毛泽东每天不能不读书。毛泽东在成长中读书,在读书中成长;毛泽东在实践中读书,在读书中实践、成长、进步、成材。毛泽东由湖南韶山冲的一个普通农家孩子,自幼生长在农村,从小读过私塾、上过师范,后来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漫长、曲折、艰难的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成长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举世无双的伟大的领袖。他渊博的知识和伟大的领导智慧与才能,全是靠他自己博览群书与广泛的、不懈的深入实际读“无字之书”。读书成就了毛泽东,实践铸就了毛泽东。毛泽东的一生就是融书本与实际于一体的一部魅力无比的大书。读“有字之书”,毛泽东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密切联系实际读“万事万物无字之书”,毛泽东也是一代一代中华儿女学习的光辉榜样。

谨以本文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

(作者为毛泽东晚年图书服务管理工作人员、中共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原局长。)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lxff/2023-11-24/85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