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死脑筋”黄克诚

作者:大侠路仲远   来源:漫步史书  

|黄克诚

父亲是天生高度近视的农民,参军是个阴差阳错的事。

黄克诚将军的女儿黄楠评价父亲参军时,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

说起来黄克诚将军最特殊的,无疑是挂在鼻梁上的那副眼镜,只要一摘下来,三尺范围内不辨人畜,黄克诚将军视力差,一方面可能确实有天生的缘故,另外一方面,可求学时刻苦努力分不开关系,因为学习的太用功,以至于熬坏了眼睛。

因为一副厚厚的眼镜,给黄克诚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特别是在战场上。

1933年,黄克诚在红4师担任政委,那时红4师师长是张锡龙,一次作战,黄克诚和张锡龙到前线视察敌情,敌人可能是在人群中注意到了戴眼镜儿的黄克诚,一排子弹打了过来,震落了黄克诚的眼镜儿,黄克诚弯腰寻找,等到他戴上以后,才发现站在自己身旁的师长张锡龙已经头部中弹壮烈牺牲。

下了战场后,彭德怀指着黄克诚痛骂了一顿,黄克诚也自觉有些愧疚,末了彭德怀无奈地劝他:

你以后不准再到前线去,戴着一副眼镜儿,谁不知道你是领导。

然而黄克诚眼睛虽然近视,但看问题却很深远,陈毅曾说过:

你们的师长(黄克诚)眼睛虽然近视,但他看事情却是千里眼啊!

跟着朱老总一道上了井冈山

我的这个决心不是轻易下定的,而是认真、郑重的,经过长期考虑的,因而是不可动摇的。

黄克诚大将在回忆起自己当初入党参加革命的经历时,曾这样动情地说道。

女儿黄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谈到父亲当年树立志向时曾说:

父亲小时候家里穷,丰年勉强度日,灾年只能借债。父亲6岁时,他的一个姐姐因为生病而悬梁自尽,这就是穷人家无以为继的生活。后来,父亲发现不只他一家如此,整个中国,饿殍遍地,他想改变这个国家,也开始思索自己今后的道路。

|北伐时期的黄克诚

1922年,黄克诚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那时家里人对他的期许是不求能够飞黄腾达,只求能够识文断字便可。

那时家里供黄克诚读书时,家族几代人中都没有出了一个读书人,因为没有文化,处处受人欺凌,那时黄家人一个最简单的想法便是,只要识文断字,便有了文化,有了文化,便不会受人欺负。

可等到黄克诚学习了文化以后,并逐渐接触到革命思想后,他渐渐地发现,光有文化还不够,光是改变自己的命运还不够,还应该要为全中国改变命运。

在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求学期间,黄克诚读了《共产党宣言》。

时隔多年以后,黄克诚在教育子女时问他们:

你们读过《共产党宣言》吗?

黄楠回答:当然。

黄克诚又问:你读过几遍?

黄楠答:读过七八遍吧。

黄克诚却摇了摇头告诉女儿:

我这辈子至少读了一百多遍,革命遇到困难时读,身处顺境时读,遭受打击时也读。要为全世界的无产者打出一片天下,就是我的理想。

尽管黄克诚一开始只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但他后来积极投身革命,阴差阳错之下投身到军旅生涯中。

|《湘南起义》水彩画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黄克诚回到家乡从事农民运动,并于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并组织农军攻占了永兴县城,并担任了永兴县红色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

那时湘南起义尽管前期一度顺利,但遗憾的是,由于在左倾盲动主义的引导下,起义最终宣告失败,黄克诚尽管拼尽全力进行了抵制,但未能成功,那时的黄克诚,对于革命事业发展已经有了相当独到的见解。

湘南起义失败后,黄克诚率领的队伍跟随朱德、陈毅一起上了井冈山,永兴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235团,黄克诚任团长。

尽管在后来的革命生涯中,黄克诚几次遇险,但却始终没有改变革命的志向。

为了抵制左倾冒险主义,黄克诚因为多次向上反应意见不被采纳,几次遭遇降职处分,被降成战士,一直到红军抵达陕北以后,才又获得重用。

19378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合作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设立总指挥部。8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

黄克诚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一开始为了更好地展开国共两党合作,八路军在改编之初做了一定的妥协,改编以后的八路军不设政治委员,将政治部改做政训处。以便于协调。

可这样一来,问题也随之出现。

|黄克诚(前右三)与八路军第五纵队部分领导干部合影

19379月,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打了一个大胜仗,时任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的黄克诚到部队调研,惊奇地发现部队改编以后,风气差了,队伍里军阀主义有了抬头的现象,把缴获的物品当成私人财产,不允许他人染指。

不仅仅是115师,当时八路军旅以下部队中,都出现了党的纪律严重放松的情况。

115344旅为例,344旅是红十五军团改编而来的队伍,部队年轻干部很多,许多年轻干部血气方刚,极其容易犯山头注意。《黄克诚传》中,就曾简单提到过这一情况:

“44旅团、营、连各级干部普遍比较年轻,大多在256岁左右,像687团副团长田守尧就只有22岁。

黄克诚认为,以上这些根本问题都是源于取消政治委员制度,对八路军政治工作以及部队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鉴于这种情况,黄克诚建议中央,恢复政治委员制度,根据黄克诚的建议,19371019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致电中共中央,建议恢复党代表制度和政治部。1022日,中央复电同意。

黄克诚来到344旅不久,部队就发生了一次问题。

1938年,344687团团长张绍东伙同参谋长兰国清叛逃,还曾计划裹挟687团一大部分干部,虽然没有成功,但给部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当时344旅只有徐海东一个旅长,连一个负担政委职务的副旅长也没有,他对部队的情况也是心知肚明,尽管他加强了对部队的教育,但听闻红25军团长、73师师长的张绍东叛逃的事情,徐海东一气之下旧病复发。

|黄克诚抗战时期在苏北的照片

徐海东病倒以后,旅长一职需要重新选择。以当时344旅的情况,田守尧无疑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虽然才从687团副团长一职提任团长,但参加革命很早,作战能力也很出众。

可上级充分考量后,决定让杨得志到344旅任代旅长,这样一来田守尧却有些想不开,按照之前的众人的态度,田守尧本来认为旅长一职非他莫属,一气之下,田守尧连徐海东的欢送会也没有参加。

朱老总听闻此事后,立即赶到344旅召开干部党委会议,批评了田守尧:戏点到谁谁就唱,没点到你就不能上台,作为一个党员必须服从中央,谁也不能闹个人情绪。

田守尧后来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黄克诚担任344旅政委后,极大地扭转了部队的风气,为八路军军容军纪的建设,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一眼揪出个大叛徒

194910月,黄克诚调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一到任,黄克诚便马不停蹄地奔波开,他不仅仅要负责湖南境内的剿匪工作,还负责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生产等。

一天,黄克诚赴湖南省民政厅了解情况,就在与工作人员握手时,黄克诚意外在人群中瞥见了一个十分熟悉的身影,这个身影不仅躲藏在队伍中,还小心的躲闪着黄克诚的目光。

尽管只是一瞥,但黄克诚立马便将眼前这人与脑海中的一个人对上了。

这个人居然还活着!

本来想上前打招呼的黄克诚立即停下了脚步,他吩咐秘书:去秘密调查一下这个人。

|黄克诚与夫人唐棣华

没过多久,秘书就传来消息,黄克诚十分欣慰,立即布置抓捕,尽管此人仍然还想狡辩,但一看到黄克诚,便如斗败了的公鸡一般,不敢吭声,没过多久,湖南省人民政府便查清了此人的历史,19533月,依法被判处死刑。

为何此人如此让黄克诚愤恨,不为别的原因,只因此人当初叛变,给革命曾带来过重大损失。

此人就是原闽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彭祜。

19496月,曾在南方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陈老总与方志纯谈论当年闽赣苏区失败的重要原因时,方志纯主要谈了两点原因:

一是路线不对,主力红军长征,中央根据地放弃后,闽赣根据地就显得单薄了,我曾提出,队伍应向闽北或闽西靠拢,闽北有黄道,闽西有邓子恢。这两个地方的群众基础好,地形又复杂,打几年游击是很有利的。但宋清泉、彭祜他们不同意,他们主张开辟新区,向闽南发展,钟循仁又动摇于两者之间。可是,闽南没有任何基础,去开辟新区那是十分困难的。结果,不仅没有在闽南站住脚,最后连闽赣根据地也丢了。

这就是左倾盲动,好大喜功。陈老总听到这里,一度十分愤恨:说是去开辟新区,实际上就是向那里逃跑。

方志纯告诉陈老总:

到延安后,朱总司令也问过我有关闽赣失败的原因和经过。总司令也是这个意见。总司令说,你们不管是往闽北还是闽西都不会失败。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闽西、闽北后来都没有垮掉。

那第二个原因呢?

第二个原因是没有一个好的领导核心。当时,闽赣省的几个主要领导人,省委书记是钟循仁,省军区司令是宋清泉,军区政治部主任是彭祜……”

|三年游击战争中的陈老总(左)

彭祜我知道,这家伙一不会打仗,二怕死。宋清泉是彭祜的警卫员,也不会打仗,胆小得很!方志纯话才说了一半,就被陈老总打断。

方志纯点点头:正是这样,三五年下半年,部队连续遭到失败,宋、彭就叛变投敌了。

陈老总一听说是叛徒,更是气愤:

这些家伙终究会找到的,他们是历史的罪人,逃不脱历史的惩罚。

幸运的是,就在两人对话没过多久,彭祜就在湖南落网了。

说起来,彭祜与黄克诚一样,都是跟随湘南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曾经担任过红四军一纵队党代表,彭祜作为工农干部,很善于做群众工作,尤其是后来调任闽赣军区后,在苏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红军主力长征后,彭祜留在苏区坚持敌后斗争,但因为他们坚持左倾错误路线,坚持与优势敌人正面硬碰硬,导致根据地损失极为严重,虽然当时有不少的干部都对他们这种行为表示反对,但却并未进行有效的制止。

彭祜时任闽赣军区参谋长,徐汉江任参谋长,宋清泉任省军区司令员,三人牢牢把持着闽赣军区的军政大权,听不进任何意见。

然而就在遭遇优势敌人围攻之中,彭祜三人革命意志动摇,最终决定投敌,直接导致了闽赣失败。

|1950年黄克诚与家人在湖南合影

彭祜始终抱有侥幸的心里,事后隔了很长时间,黄克诚都没有任何动静,他还以为时没有认出自己,但他并没有想到,黄克诚早就已经认定了他,还特别做出指示:

此人狡诈得很,先不要声张,以防打草惊蛇!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彭祜最终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革命意志软弱的彭祜,成为了党和国家的罪人,革命意志坚定的黄克诚,最终成为新中国的功臣。

我得赶快向朱老总那里汇报情况了

197812月,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重建,陈云任第一书记、邓颖超任第二书记、胡耀邦任第三书记。

但以上三人都在党内负担更加重要的任务,因此不负担纪检委的具体事务,具体事务由担任常务书记的黄克诚负责。

黄克诚无论是在党内党外,他的威望都很高,人们都称他为黄老,在他的主持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很快便恢复的井井有条。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为了说动黄克诚出山,胡耀邦曾三次登门竭力劝说。

不是黄克诚推卸职责,而是以黄克诚当时的身体情况,确实难以承担较为繁重的工作,尤其是眼睛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原因,黄克诚认为,自己之前从来没有负责过纪委工作,留在中央军委当顾问,尚能对国家建设谏言建策,但在其他岗位上,难有大的发挥。

|197914日至22日,黄克诚(右一)出席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最终,陈云决定亲自上门劝说:

中央纪委负责抓党风建设、平反冤假错案,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年轻人没有经验,如果做得不好,不光影响到个人的利益,更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马虎不得啊!现在正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黄老,你真能安心坐在家里,不闻不问吗?

陈云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让黄克诚很是动容,于是他当即拍板决定:

我服从组织安排,我这把老骨头就再拼一把,就是烧成了灰也无妨!

黄克诚到了纪委工作后,着手参与组织并起草了《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其中有十条规定:

一个高级干部的宿舍只能有一处,不得同时占用两处;调到外地工作时,应将原住房交回;高级干部外出视察和检查工作,不能携带家属子女和无关人员;除外事活动外不得在公共娱乐场所为高级干部设特座;不准用公款请客送礼;不得以试用、借用等名义,无偿占有或低价购买国家和集体生产的产品等。

1981627日至29日,黄克诚在当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投票

对于这些规定,黄克诚第一个带头遵守。

“‘打铁先要本身硬 ’‘正人先正己 ’。只有严于律己和具有高度原则性、无私无畏的人,才能同违法乱纪和种种不良倾向做斗争。

规定刚一颁布,黄克诚就着急忙慌地把夫人唐棣华叫了回来,唐棣华还以为是家里出了什么大事,赶紧心急火燎的跑回来:

什么事这么急?

黄克诚把刊有规定的报纸给她看,并对她说:

你看看。中央纪委规定,各级领导干部只能享受一套由公家提供的住房。我们要带头按规定办。现在,公家给我安排了住房,以前分给你的宿舍就要归还单位。

唐棣华又好气又好笑:就为这个?

但看到丈夫一脸的严肃认真,唐棣华也没有责怪丈夫,说到那间宿舍,实际上是组织上给唐棣华在干面胡同分的一间三居室单元房。

|黄克诚将军与夫人唐棣华

唐棣华对这间屋子有着很深的感情,尤其是后来丈夫被分到山西工作以后,一家人全都挤在这间屋子里,为他们遮风挡雨多年,一时之间有些踌躇。

黄克诚也有些奇怪,平常一向爽快的妻子,今天怎么这么婆婆妈妈的顿时有些生气:

是一套房子重要,还是抓党风重要?你对房子的感情比对党的忠诚还重要?

一见丈夫真的生气,唐棣华也只好松口,黄克诚这才消了气:

谢谢你理解我、支持我。你是黄克诚的妻子,从严治党,治家是其中的一部分。高级干部必须从严治家。我知道你对那套宿舍充满感情与回忆,但正人先正己,我们不能只把这话挂在嘴巴上。

黄克诚对自己都严格要求,更别提其他人,19801月,时任副总参谋长的杨勇,为欢送调离总参的李达、张才千,欢迎调来总参工作的张震,特意在京西宾馆请客,因为用的是公款,后来被人举报到了中纪委,黄克诚得知后立即批示:

要查,不管涉及天王老子都要查;不仅要查,还要处理,谁出的主意谁出的钱

|1981年黄克诚与家人在玉泉山

杨勇一开始也觉得这只是件小事,他与张震在战争年代都是黄克诚的老部下,自觉彼此之间也有些情分在,没想到黄克诚一听,立即给杨勇打了个电话:

你官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

杨勇立即到老首长那里认错,并补缴了400元餐费。

19859月,黄克诚退出了中纪委领导职务,他的身体开始出现了很多问题,直到这时,黄克诚心心念念的依然时这个国家民族,他告诉医生护士,不要费心为自己治疗,不管医生护士如何劝说,黄克诚也不听:

我已经不能为党工作了,请你们不必为我浪费国家钱财,把药留给能工作的同志用吧。

没办法,医护人员只好趁他睡着时为他输液治疗,可每当黄克诚清醒过来以后,总要将身上的输液针头拔掉。

|黄克诚

到了1985年,黄克诚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在医院治疗时,时常出现幻觉,有时正聊得好好的,黄克诚突然大喊:

我得赶快去朱总司令那里报告情况。

仿佛在黄克诚将军那里,他又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中。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hqpp/2022-06-03/75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