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孙锡良:中央必须关注“十天房”现象

作者:孙锡良   来源:红色文化网  

孙锡良:中央政府必须高度关注“十天房”现象

去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关注“国十条”的走向,各方面的专家纷纷作出了自己的判断,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大家不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家都翻翻历史,时间转眼又过了一年,今年的这个时候,中国人还是把目光集中在房地产上面,一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居然让老百姓在八年之内把视野都投入到那个“破房子”上面,有点头脑的人不知作何感想?

今天,我也不再讲大道理了,因为房地产在中国已经没有大道理可言了,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摆弄砖块、玩水泥浆实现不了民族振兴。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不被关注的中国现象——“十天房”,也请中央政府的有关部门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什么叫“十天房”现象?简单讲就是一套房子,平时没有人居住,一年到头大概就只十天左右有人居住。这些房子分布在二、三线城市和县城、乡镇,县城和乡镇是“十天房”的密集区,住房拥有者基本上为外出打工者为主。打工者在每年春节回家的时候住那么一阵子,年一过完就锁上大门漂移到外地,年复一年地这样来回奔波着,也造就了中国式的住房刚性需求,但是,这种刚性需求又与媒体中炒作的刚性需求有本质不同,下面不妨作作分析。

中国官方和部分专家谈到的刚性需求是一种所谓的理性需求,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我不也能完全否定这个说法,但我不会完全支持这个说法,如果从住房总量上看,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存量房可以至少满足中国城市化住房的需求量,局部地方的存量房可以供十年,中部某省份省会城市2009底的数字表明:即便该市一套房都不建,足可以供应该市销售五年,如果把已经审批的地块全开发完可以供十年销售。全国其它城市除少数情况不同以外,大体是一致的。在这样的数据支撑下,用城市化住房需求来为房价上涨找理由是不太靠谱的,况且,现在一、二线城市已经销售的住房当中还有相当巨大数量的空置房,刚需理论其实早已经不攻自破。

对“刚需理论”打击最大的不是一二线城市的存量住房数据,而是三四线城市的“十天房”数握。去年,大家都不相信牛刀先生的6540万套空置房的数据,我曾经也怀疑过这个数字,但是,现在,我基本不怀疑了,当我从各个方面走访了解到的县城及乡镇的商品房销售现状以后,如果算上全国各地的“十天房”,我认为牛刀的数字是完全可信的,甚至还有些保守。很多主流专家一年到头坐在办公室,一年到头呆在大城市,不到县城去走走,不到乡镇去走走,他们根本不知道全国各地的县城商品房开发热潮和炒作热潮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可怕程度,一个只拥有十多万人口的小县城,你至少可以看到十个以上同时在建的商品房小区,并且还在不停地向外扩展,卖给谁?大家想到过这个问题没有?不就是卖给外出打工回来的农民工兄弟吗?乡镇是否好一点呢?好是好点,也炸锅了,几乎每个乡镇也都在建商品房小区,并且建得非常的大,甚至还成批成批地开发类似于城市别墅一样的高档房,这又是卖给谁的?不也是农民工兄弟吗?

非常值得人们思考的一个矛盾性问题是:专家都把农民工城市化的住房刚性需求目标锁定在大城市,至少是二、三线城市,然而,现实情况却不然,农民更愿意回到县城和乡镇买自己的本地房,对大城市不感兴趣,当然也不是绝对不感兴趣,也有少部分农民在大城市置业的,比例是很低的,真正所谓城市化引起的刚性需求基本上只限于大学毕业生,然而,如果按男女组合来计算需求的话,每年的刚性需求最多也只有300-400万套,不要说新建,就是现有的存量房和空置房就够消化很长时间,哪里谈得上什么供不应求的鬼说法?巨量“十天房”的存在打破了专家刚性需求的梦想,大城市没有理由担心住房供应不足。

农民工兄弟回乡买房,无可厚非,虽然他们一年到头也就只住十天左右,但他们有买房的选择权,他们为了生存,来回迁徙,有空房的选择权,他们一年到头在外面打工,蜷缩在小屋子生活,过年回去伸伸腰,过几天舒服日子理所当然。现在的问题是政府要清醒地反思一下:还能不能想当然地把农民工城市化的刚性需求定位在一、二、三线城市?他们还是不是大城市住房刚性需求的支撑主力军?如果不能,中国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方向和目标就要重新调整,就有绝对的必要把存量房和大城市空置房给逼出来,不逼出这些房源,盲目地大建各类住房,最后造成的资源浪费就不可挽回,我请求政府关注“十天房”现象,并不是针对农民买房的需求,而是提醒政府不要对社会需求作出错误判断,以免给未来政府和后代子孙留下过多的遗憾。

我所了解的情况还只是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带的“十天房”现象,全国各地是否相同,也请政府派出调查组进行调查,进行统计,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决策支持。我相信,“十天房”现象决不是局部现象,完全有可能是全国性现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管不好房价,中国所有各级政府都没有资格谈政绩!

中南大学孙锡良(转载须署名)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13-05-02/1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