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金属与绿色技术
(加)马耀邦著 林贤剑译 林小芳校
2010年10月15日,为了回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提出的控诉,美国贸易代表柯克(Ron Kirk)宣布,美国将对中国不履行其世界贸易组织义务的情况进行调查。在柯克先生看来,中国与“世贸组织不一致的政策”,包括保护和不公平地支持“风能、太阳能产品、先进电池和节能汽车等产品的国内生产商,因为中国寻求成为这些产品的主导性全球供应商。”1“这是美国至关重要的部门。”柯克称:“绿色技术将是未来的就业引擎,本届政府致力于确保为美国工人、企业和绿色科技企业家赢得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1
讽刺性的是,柯克先生和美国工会在抱怨中国不公平地支持其国内生产商的同时,美国总统呼吁国会扩大投资信贷,来推进绿色技术产业。2为了支持风电项目,美国能源部还提供贷款担保。3
事实上,奥巴马先生在2010年11月中期竟选活动中,已将绿色能源捧为一个核心问题,他声称,“绿色技术将意味着,到2012年,美国将有千千万万的新就业机会。”4
不幸的是,绿色技术要求稀土金属得到充足的供应。美国不再生产稀土金属,而是依赖中国的供应。例如,钕是用于制造轻磁铁的一种稀土金属。钕是电动汽车、高速磁悬浮列车和风力涡轮机的一种重要部件。风力发电被认为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绿色能源是一种资源密集型产业,因为制造一个新一代的风力涡轮机需要两个永久磁铁,而两个永久磁铁包含560磅钕。5.6
“稀土”术语用词不当,这是一个常识,因为稀土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含量丰富。在澳大利亚、巴西、印度、马来西亚和南非,都发现了稀土矿床。根据美国地理测绘局的研究,美国和中国的稀土储量最多。但自1999年以来,美国已经停止稀土开采作业,采取了保护资源的政策,依赖于从中国进口稀土。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已储存稀土金属长达20年。自1983年以来,日本实施了战略储备的政策,利用稀土的低价,从世界各地尤其是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稀土。日本、欧盟和美国都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从中国购买这些战略金属。2009年,稀土金属的价格大幅下跌,尽管事实是中国实际上垄断了其开采和生产,中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原矿。12
除了战略性的考虑,美国从中国进口稀土元素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的稀土产业已不再具有竞争力,采矿成本是非常昂贵的。事实上,稀土元素的生产过程是非常复杂和相对昂贵的。首先,矿石必须碾碎为矿沙,通过浮选过程,分离出不需要的元素。其次,使用各种溶剂和酸,进一步分离出稀土元素,将之转化为氧化物,然后再转化为将纯粹的金属形式。最后,稀土元素与其它金属结合为合金,如钕铁硼磁铁。这种磁铁应用于成百上千种高科技产品,但若没有得到审慎的监管,艰巨的、复杂的生产过程可以造成环境危害。6
在寻求发展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涡轮机和太阳能风力发电场等绿色技术时,工业化国家都依赖于中国供应稀土元素,因为其生产成本低廉。在中国,由于促进出口和过度开发的政策,中国的稀土储量已下降37%,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国内市场将面临稀土短缺。15除了稀土之外,中国的其它矿产也在耗尽,“中国几乎所有的黑钨矿都用开采一空,只有白钨能够保障未来20年的充分开采。如果以现有的速度开采,中国的钼资源只够开采16年,锡12年,锌10年,锑只有6年。“12
随着中国的资源日益减少,世界也面临着环境危机,需要更审慎地管理资源。因此,世界科学家“提出了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增加使用太阳能等替代能源,减少消费等具体措施”。14为此,研究人员一直高度关注稀土元素,这些元素具有广泛的商业和军事用途。马克·史密斯(Mark Smith)是美国的稀土开采企业莫利公司首席执行官,他阐述了稀土金属的重要性:“我们创造了‘绿色元素’这个术语。因为当前它有如此多的应用,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永磁发电机,紧凑型荧光灯泡……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稀土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没有稀土,它们(绿色科技)将无法工作”。6
可以肯定,正是稀土元素,才使高科技产品小型化成为可能。“若没有使用稀土元素,首先,我们不会有小规模技术产品的优势,如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在国防工业中,稀土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应用于巡航导弹、精确制导弹药、雷达系统和防弹装。”6
在民用方面,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得到了加强;丰田的目标是在2011年生产110万辆普锐斯汽车。每辆普锐斯的电池中有1公斤的钕和10至15公斤的镧,镧是另一种稀土金属。超过95%的钕是由中国提供的,丰田每年需求2.9万公吨,预计其需求量年均增长13%。11
根据中国信息与技术中心的研究,“生产1吨稀土金属,就会产生2000吨尾矿。尾矿是提取稀土矿石后留下的材料。通常,这些尾矿含有放射性的钍。”6因此,丰田每年从中国购买27,550吨钕,将在中国制造5500多万吨放射性的尾矿。
放射性的尾矿已经在中国造成极大的破坏,加上对矿产的过度开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由于放射性污染,黄河的某些河段,鱼全死了。在采矿区,粉尘污染破坏了植被。中国为稀土开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造成环境灾难,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据估计,由稀土开采造成的大规模环境破坏,影响了1.5亿中国人的健康和福祉。氟、硫、氨和放射性元素等有毒化学品的存在,造成了空气和水污染。受污染的水污染了周围的水环境和灌溉农田。6通过将稀土开采业转移到中国,工业化世界正在向中国输出污染,而中国正在输出的是珍贵的、供应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
不幸的是,一个受污染的中国是华盛顿的决策者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界定。劳伦斯·萨默斯现任奥巴马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他在1992年明确指出,世界银行应鼓励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产业。在萨默斯看来,这样做的原因是“损害健康的污染应发生在具有最低成本的国家,也就是具有最低工资的国家”,“向工资最低的国家倾泻有毒废品背后的经济逻辑是无可挑剔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点”。8
毫不奇怪,中国宣布限制稀土金属的出口,招致工业化世界的强烈反对。除了美国贸易代表柯克先生的抱怨之外,德国经济部长也宣布,“垄断这种矿物的尝试成为一种事关全局的挑战,因为这些材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发展德国的高新技术。”13
在美国,在美国贸易代表发出抱怨几天之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敲打中国”的使徒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称,“这起事件显示了中国政府具有的危险动机,愿意为微不足道的挑衅来发起经济战”。9克鲁格曼先生所指的微不足道的挑衅,是日本2010年9月在钓鱼岛事件中临时扣押中国渔船。克鲁格曼先生认为,限制稀土出口或禁运“违背了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前签定的协议,”和“对日本实施稀土出口禁运,甚至粗暴地践踏了国际贸易法。”9中国的出口限制,连同国家补贴和汇率政策,导致克鲁格曼先生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是“一个流氓的经济超级大国,不愿遵守游戏规则。”9
显然,克鲁格曼先生拥护世贸组织规则,根据世贸组织规则,世界各国,不论大小,都无权制定环保标准,保障本国人民的健康和福祉。克鲁格曼先生纯粹从美国的视角来看待国际贸易和绿色技术发展。在美国,绿色技术被认为是“对环境友好,其创新和使用是以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式来实现的。”10使用绿色技术的目的是减少浪费和污染。不幸的是,如前所述,绿色技术的关键部件之一是稀土元素,稀土元素的生产已经造成主要生产国——中国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美国以5%的世界人口消费24%的世界能源,难道这是公平的吗?中国政府正面临环境灾难,难道要求中国政府不保护其人民的健康是公平的吗?中国被再一次要求与世贸组织的政策相一致。该组织制定规则来推行华盛顿的议程,而该议程的目标是掠夺别国的资源,传播过度消费的模式,维护美国的生活方式。
最恶劣的是,过度消费和美国生活方式,代表的是美国和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既得利益集团所推广的腐朽制度。过度消费是美国经济所必需的。石油和汽车行业几十年来一直主导着美国经济。既得利益集团将汽车产业抬高为美国经济的支柱。在美国,汽车的普及导致了对石油的依赖和过度的二氧化碳排放。汽车不是最有效的交通方式,但它是由钢铁、橡胶和石油产业组成的“汽车工业化综合体”的一颗巨大的摇钱树。这就解释了美国为何不批准《京都议定书》。同理,在美国,有效地利用绿色技术并降低对石油的需求,是石油利益集团所不能接受的。
由于采纳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在未来的30年内,将消耗世界一半以上的能源。17现在,中国的精英大胆地宣称,中国“已经越来越像美国,”“中国已转变为一个消费社会,经济的推动力量是国内消费。”16
不幸的是,在这方面,他们是短视的。正是像美国这样的大规模消费的消费社会模式,引发了经济崩溃和环境灾难。在中国,这种情形必定变得更加糟糕,因为她既要承担清理环境污染的成本,又要承担资源枯竭的后果。
注释:
1. 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United States Launches Section 301 Investigation into China’s Policies Affecting Trade and Investment in Green Technologies”, October 15, 2010.
2. Murray, James: “Obama puts clear economy at heart of midterm election campaign”, Business Green, July 09 2010.
3. Department of Energy: “Offers Conditional Commitment for a loan guarantee to support world’s largest wind project”, energ.gov, October 8, 2010.
4. Krebs, Michael: “Obama touts green energy as job engine, sees contract with GOP”, digitaljournal.com, October 2, 2010.
5. Wilson, Susan: “Why we need rare-earth metals for green technology”, Gree.blorge.com, September 6, 2009 .
6. Hurst, Cindy: “China’s Rare Earth Industry: What Can West Learn?” Institute for the Analysis of Global Security, March 10, 2010.
7. PBS Newshour: “Are Rare Earth Material Too Costly for Environment?” December 14, 2009.
8. Summers’ Memo: “Let Them Eat Pollution”, The Economist, February 8, 1992.
9. Krugman, Paul: “Rare and Foolish”, New York Times,October 17, 2010 .
10. Hubpages.com: “What is Green Technology?”
11. Infosysblog.com: “Neodymium: Toyota’s Pain and China’s Gain”.
12. Resourcestockdigest: “Resource Restriction Not Rare”.
13. Dempsey, Judy: “Germany to Raise Alarm over China’s Rare Earth Restrictions at G-20”, October 21, 2010.
14. Foster, John Bellamy” “Ecology Against Capitalism”, Monthly Review Press, 2002, P. 74.
15. Reuters: “Update 3—China to further cut rare earth export quotas”, October 19, 2010.
16. Blowin’in The Wind: “China has to copy the U.S. says recession forecaster”, www.pressrun.net, December 22, 2008.
17. Li, Minqi: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Demise of the Capitalist World Economy”, Monthly Review Press, 2008, PP.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