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曹建海:《第一财经日报》该懂些幽默

作者:曹建海   来源:红色文化网  

《第一财经日报》该懂些幽默

    今天看到报纸上一篇批评文章,由《第一财经日报》一位叫杨小刚的编辑评论我7月参加第一财经电视台《头脑风暴》节目的文章,文中对我在节目中的一个比喻大加鞭笞,称之为“标签、打棍子”的愤恨情绪,令我惊讶不已。

    我的理解是,杨编辑可能找不到话题可写了,就拿我这个比喻做文章;也可能杨编辑热心公益事业,要做多套住房拥有者等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为他们无谓的“受辱”出口恶气。但我的印象,杨编辑如此一本正经、黑脸想向,毕竟是缺少了传媒人员应有的一点儿幽默感!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杨编辑本人是否就拥有多套住房,从而以“被伤害者”的身份,对于我在节目中对一个场景的比喻不能容忍了?不过即使是对号入座,把那么多看了该节目且拥有多套住房的观众不当回事的问题,洋洋写上一篇,还是比起其他人,少了一些幽默感。我想,这或许会或多或少影响《第一财经日报》的可阅读性。

    比喻毕竟是比喻,何况比喻的是一种场景,不可将角色简单套用,更没有人愚蠢到对号入座的地步。如果真的有了,只能为国庆节增添一些笑料谈资而已。

    不过,对于多套住房拥有者,如果他们仅仅为了理财投资、保值增值,可以肯定他们本身就是房屋的囤积着,是高房价的重要推手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做了高房价推手,本身也是法律不健全体制下、合理的既得利益者,本身不会受到法律和道德的任何冲击。但是,重要的作为人类,我们应该明辨事实、分清是非,而不是打着“合法”的幌子否定一切既存的客观事实。

    在房屋大量囤积和空置的条件下,囤积率越高,房价上涨越快;这就如同建国初期粮商大量囤积粮食导致粮价上涨一样,不同的是那时的政府不能容忍这种以人民为敌的投机手段,而现在的各级政府纷纷把炒房、囤房者看做是“爱国者”、“英雄儿女”了,认为他们是政府推动和谐社会的重要同盟军,从而不忍有任何的批评,这是否助长了多套住房持有者的气势呢? 

    本人长期研究怎样为大多数谋取福利的经济规律,一贯反对一些公众囤积多套住房谋取“财产性收入”的做法,当然更反对政府有意转移社会财富的通货膨胀政策和纵容炒房的政策。如果我们能够出台让勤勉劳动者致富而令投机者破产的政策,那么这个国家将变得更有希望!

    国庆节快到了,庆祝的仍然是61年前那个“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日子。不过,权贵暴富和全民投资潮的兴起,让很多人感觉现在回到了1949年前的国民党“四大家族”和疯狂法币时代。好在我们现在不挨饿了,一方面要感谢本届政府一贯的压制农产品价格政策,让我们还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粮食;另一方面要感谢化学制品在食品种植业和加工制造业中的广泛运用,让我们有吃不完的“有毒食品”。

    国庆长假,毕竟是一个愉快的日子。祝愿有心者们,包括这位奋笔疾书的杨编辑,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多喝喝勾兑酒,多吃点激素肉,再配上加了名贵三聚氰胺的奶制品。在红光满面、幸福满溢之际,侃侃炒房囤房发家致富的秘诀,制定节后买房炒房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相信我们的民族,必将在极短的时间,巍然屹立于世界动物之林。  

附录:多买几套房子就成歹徒了?

作者:杨小刚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09-28

  提要:最近,宁夏卫视《头脑风暴》栏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几期节目做得很不错。但有些嘉宾的观点,已经超越了具体问题的讨论,上升到贴标签、打棍子的地步,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最近,宁夏卫视《头脑风暴》栏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几期节目做得很不错。但有些嘉宾的观点,已经超越了具体问题的讨论,上升到贴标签、打棍子的地步,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今年7月,有期节目是讨论“房产税:究竟怎么征”的话题。节目中,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曹建海认为,房产税本来是用来打击投机的,应该先向豪宅和拥有几套房子的人征收,如果一起征收,不仅会误伤无辜,还会制造出更大的阻力。曹建海打了个比喻:这就好像公安人员在追歹徒,歹徒跑到人群里去了,还叫喊着,你凭什么打我,要打一起打好了。

  可以看到,在曹建海心目中,购买豪宅和拥有几套房子的人,实在就像歹徒,是和人民群众相对立的,在政策和法律面前,这些人应该成为打压的对象。

  在此,笔者以为,虽然,确有多套房和豪宅拥有者是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这样的拥有者是通过努力奋斗和合法经营赚得的。用自己的合法收入所得,去追求生活的舒适和宽敞一点的居住条件,并为国家缴纳了更多的税收,这不正是我们应该鼓励的吗?

  但目前流行的一种逻辑是,多套房子和豪宅拥有者,是高房价的罪魁祸首,所以,一说到楼市调控,就把这些人推到对立面上。这是简单的抑制需求的做法,还是没有认清房地产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症结在哪里。

  笔者以为,高房价只是现象,不是原因,治理高房价如果把持有多套房子的人当成了对立面,不但会适得其反、丧失本应得到的支持,而且陷入了枝节问题的纠缠,丧失了及时看清问题真相的机会和寻求真正治理房市政策的时机。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13-05-02/8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