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司马南:高质量开放的关键在于守住主权国家金融开放底线!

作者:司马南   来源:红色文化网  

关于中国的外汇问题,我注意到很多人每天在汇率上吵来吵去,经常有人拿这东西做文章。有人甚至说极端的话,“你中国为什么有汇率的问题,你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人家美国就没有这个问题”。说这话其实是对的,美国的确没有这个问题,因为这便是美元霸权。

全世界只有美国不用考虑外汇储备问题,因为美元本身便是全球储备货币和国际结算货币。美国人根本就不怕任何来自资本市场的汇兑冲击,这就叫美元霸权。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二战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美元跟黄金不挂钩而跟石油挂钩进而就跟大炮挂钩了,这不就是世界的现状吗?全世界其他的国家,包括欧洲的国家都得考虑资本市场开放所形成的汇兑冲击。只有美国,他从不考虑这些事。

中国是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人民币平价购买力计算我们是比美国大了,但是中国现在人均GDP,你平均下来,中国老百姓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咱们心里都有数啊,对不对?中国外汇储备,它有有限性,中国外汇储备的有限性天然地决定着资本市场开放有限性。

在网上,我们专门有一帮经济学家,还有经济学家的一个群,天天骂骂咧咧。一些人骂大A市场这个混乱,骂有些人跑到这个市场里面来搅水,然后说2800点底下全是黄金,要大家忘情扑入,满城尽带黄金甲,我觉得这骂的有道理。有时候我也酸酸地说两句。

我把我在网上发表的20多期关于金融安全底线问题的文章放到那个群里面,很意外,我讲的事儿,大家反驳的还真不是太多,即使反驳也就骂骂我在美国有个小房子。然后我说,你看我这个文章有什么您可以指责和批评的地方?他说,你毕竟美国买个小房子。老胡也是,“你美国有个小房子”,就不准备讨论问题了。是,那小房子,我检讨1万遍了,但是我们要不要讨论中国金融安全的底线问题?你骂司马南在美国有个小房子,然后中国金融安全的底线问题就可以不谈了?便可以open open and open了?这叫什么道理嘛。

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天然的有限性,这个天然决定着我们资本市场开放必须受限,中国的资本市场绝不能无限开放!

有人以最大的自由度,更加开放来说,这还是隔壁王奶奶说的。你家院子门打开,大家来吃烧烤可以啊,你家客厅打开,大家坐下喝茶也可以呀,你家卧室打开,大家看看你们的被子的品牌当然也可以。你家的钱匣子打开行吗?你家保险柜打开,而且还用最温柔的方式告诉别人,我们家保险柜密码是您的生日,您看,您还满意吗?这行吗?

从最起码的理性来说,中国必须严格限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的数量。再强调一句,中国必须严格控制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规模!

当然,投资范围也必须有限制,而不能无限制。中国必须利用汇率工具积极主动地调节股票债券市场的收益率。

你能不调节吗?进口、贸易状况能不调节吗?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你你能不应对吗?你不应对,某一个经济周期拐点,或者因为某些突发事件引爆汇兑危机,汇兑危机反过来就是经济危机,也就是整个社会的危机,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在红色文化网上看到经济学家余云辉教授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我认为说的有道理。人家教授说的话不像我这片儿汤话,老百姓的话,没水平。余云辉表示,主权国家金融开放的边界和底线问题,现在是一个当务之急,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金融在作为社会财富分配的工具的同时,它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有的资源投资在内的配置工具,主权国家要管理经济的统治工具也是金融。所以如果我们的金融市场向拥有美元武器的美国进行大规模开放,这不对等啊,是泰森跟小朋友打拳呀。会不会导致一个主权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被削弱?咱不光说中国,咱说世界,会不会造成大量的国民财富流失?会不会埋下经济金融危机的暗雷啊?

许家印内保外贷,直呼我们中国银行给他做保,他跑到美国去借钱。借了钱之后,跟人家签订协议,你还不上了,得叫中国的一些银行去还的呀。老许现在为什么破鼓万人捶啊?就因为你最后干的这招,包括什么技术性离婚,包括你一路亏损,一路造假,一路分红,钱揣到口袋里,离岸信托管理。你搞的这些事儿都是坑害国家的事啊。其中内保外贷这件事情,是个局部的问题,而且钱应该说量还没有他24000亿那么大吧,你带来多少麻烦,是吧?因此金融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必须认识到一个问题,我仔细琢磨余云辉教授说的这话是有理的。如果说美国对华实施科技压制,是为了维持美国科技和军事上的相对优势的话,美国一些人要求中国开放金融市场,美国一些人限制中国的汇率定价权,进而控制中国的资产定价权,有一种结果我们不得不考虑。

什么结果?

余云辉教授指出,这有可能促使中国转变为美国的经济金融殖民地!美国人是有这个需要的,以便维持美元霸权。但是这伤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能一味听从吗?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24-03-29/8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