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江涌:2011年全球经济三大新走势

作者:江涌   来源:红色文化网  

  当前世界经济患上了大危机的“后遗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西方经济低迷,债务、货币、银行等问题丛生。为摆脱困境,发达国家利用主导或优势地位,通过低利率、弱货币、“量化宽松”等政策转嫁危机;新兴经济体总体经济增长态势稳定,但遭遇国际热钱狙击,货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冷热不均、冰火两重天,导致国际经济合作与政策协调更加困难。这些于2010年集中呈现的经济乱象,在2011年仍将持续。

  美国经济去虚拟化

  经济虚拟化主要是指经济金融化。所谓经济金融化,是指包括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信贷等广义的金融业在一个经济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对该经济体的经济、政治等产生深刻影响。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金融化日益明显,经济关系日益金融关系化(如债权与债务),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尤其是融资非中介化、证券化。8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股市市值与其GDP基本相当,而如今其股市市值已普遍是GDP的3倍以上。最近20年来全球GDP增长速度平均不到4%,全球贸易的增速平均为6%,但是全球资本的增速是14%。

  在日趋虚拟化的世界经济中,美国的虚拟程度更加严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制造业创造的产值占美国GDP的27%以上,到次贷危机暴发前的2007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11.68%,对美国GDP贡献最大的行业已是金融、房地产服务业(不包括住宅建筑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次贷危机前,美国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的利润总额占美国企业利润总额的40%以上。

  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美国在次贷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回归实体经济。奥巴马政府2010年9月公布《国家出口计划》,计划在5年内实现出口翻番战略。美国以“量化宽松”为名,全速开动印钞机,为美国的“再工业化”提供无穷的资金支持。

  国际金融去杠杆化

  所谓金融杠杆,是指经济主体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从而扩大盈利能力或购买力。次贷危机前,不受监管的金融创新使美英等国的金融杠杆化愈演愈烈,直至登峰造极,平均杠杆率在30倍左右。杠杆促进了经济繁荣,助长了金融泡沫。

  金融危机暴发后,美欧等都纷纷通过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强化金融监管,约束金融机构肆意投机与扩张。2010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了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要求全球各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一级资本充足率(其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建立新的普通股“资本留存缓冲”与“逆周期资本缓冲”。随着美欧监管改革法案与“巴塞尔协议III”的落实,国际金融去杠杆化进程有望加快。

  如今,狂风暴雨的危机渐行渐远,但金融产品、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消费者的“去杠杆化”依然在延续。金融活动萎缩,投资、生产与消费等正常经济活动持续受到影响。

  世界经济去全球化

  全球化一定意义上令经济疆界日趋模糊,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使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跨国资本与发达国家政府积极推进全球化、新兴市场热烈拥抱全球化。在此过程中,世界反全球化的声浪从未停息。

  世纪金融海啸生成后,为应对经济恶化,多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方案。然而,全球化使刺激效应通过进口或资本跨国流动而“漏出”,肥水流到外人田,本国经济受益不能最大化。这就为贸易或市场保护提供了堂而皇之的理由。

  一贯高举经济自由主义大旗的美国,率先祭出贸易保护主义旗帜,要求购买本国制造的产品。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民族主义普遍抬头,发达国家政府正由“释放市场”向“保护社会”转变。如此一来,经济摩擦与国际合作龃龉成为2010年低迷的世界经济的基本色调。

  在2010年10月于上海召开的高级研讨会上,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一反昔日的金融自由化主张,反而建议亚洲在必要时,实行资本控制以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今日世界不太可能再次进入“闭关锁国时代”,但是全球化速度放缓、经济壁垒增加难以避免。(《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2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江涌)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13-05-02/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