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要知道人民还有些什么不满意的
——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说起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无论讲话、报告、宣传,还是工作总结,总是要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口号下,不厌其繁地列举一系列的业绩和成就,以此说明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说明教育是多么好地满足了人民的需求。其中隐含的意义,想说而没有说的,是人民对教育越来越满意了,今天中国的教育已经无愧于国人了。说教育事业不断取得发展与进步,这是事实,我们必须充分肯定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承认,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教育还是发展中的教育,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我们也还必须承认,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民群众受教育的需求、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还在不断增长之中,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现实之间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窃以为,发展教育事业,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完全正确,但前提是要知道人民都还有些什么不满意的,这样工作才能有方向,才能针对性强,才能富有成效。
当然,人民群众成分复杂,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人民群众对教育有不同的期望,具体的问题多得很也复杂的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也有许多共性的东西,基于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提出来发一点疑问,进行一番研究。
第一个问题,是扩大差别还是缩小差别
缩小“三大差别”,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建设一个重要的使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过去的“三大差别”依然客观存在,在此基础上,社会分层更加明显,贫富差别达到了悬殊的程度,今天的中国,说“富者腰缠亿万,贫者曾无隔夜之费”可能有夸大之嫌,但社会主要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总是不争的事实。这可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难以避免的现象,因为总要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一部分先富起来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教育作为社会的动力机制,其高尚和理想的价值就在于拔困苦,济贫弱,使不足者足之,后进者进之。所以,教育的重心是应该向下的,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教育,在分配上应该更多地关照困难群体,从而体现教育的人民性。
但我们今天的教育在许多方面却有悖于这个宗旨。当代中国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选拔”。今天的学校体系,与其说是一种教育制度,还不如说是一种以考试为核心的选拔制度更为确切。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就要进行选拔分流,成绩好的上普通高中,差的上职业学校,这是初中后进入高中阶段的选拔,也是学生所遭遇的第一次选拔;完成高中阶段后,还要进行第二次选拔,也就是尽人皆知的高考,通过高考,要选拔名牌大学、一类大学、二类三类等各有差,考不上的就是落榜生,就得琢磨其它途径去接受教育了。选拔就是竞争,愈演愈烈的选拔竞争导致了如下局面:
1、竞争的起点不断前移
虽然制度的设计选拔从初中毕业开始,但不约而同地,起点被不断地向前推移。在“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下,先是竞争重点初中,现在发到竞争重点小学,最近连幼儿园也开始了。所以在今天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哪怕就是一个小县城,也存在并发展着严重的“择校”问题,而且此风还愈演愈烈。
2、竞争的程度日趋激烈
为了成绩,确切地说,为了考试分数,一切学生都拼命地搏斗着,不但学生在搏斗,连带着家长都跟着或忧或喜,为了学生的分数而不惜代价。现在的学生已经很少有自由发挥的时间,年龄是儿童,习惯如学者,连电视都很少能看上,能偶尔瞄上几眼就算是遇到了比较开明的家长了,于是,“想要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就不会有幸福的成年;想要得到幸福的成年,就必须牺牲快乐的童年”的说法就成了众口一词。事实上,由于出生率的关系,近年来入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学生的总数在逐年减少。但是,一方面是学生数量在减少,一方面竞争却更加严峻,这成了中国教育上特有的一个怪现象。
3、竞争的因素日益复杂
在中国社会的土壤条件下,选拔竞争不可能是单纯学习成绩的竞争。分数高低的干扰因素和参与因素多如牛毛,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没有分数杠杠的小学、初中就找关系择校,挖掘一切可能的关系资源,不惜重金铺就;有分数杠杠的就在分数上做文章。大学入学的加分(体育特长、民族成分、优秀学生干部等的加分)、推荐等优惠条件主要靠权力与利益的博弈;在高考时则设法买通考场,用千般手法万般戏法舞弊,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绝对自愧不如。近年来所暴光的舞弊案只不过冰山之一角,甚至连“一角”都不是。这些问题还只是就成绩论成绩。事实上,支撑学生学习成绩的,除了本人的天份和努力程度之外,还要看其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在幕后起更大支撑作用的因素。不同家庭条件及所处之不同环境,又给选拔添加了许许多多的前置要素。至于大学毕业后的择业,那就更要靠社会关系起主导作用了。
这样的选拔下来结果怎么样呢?考试选拔在绝对“干净”的条件下,应该是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以此对受教育者进行分类教育;但现实的状况是,越是好的学校,家庭经济与社会地位优越的学生越多,越是差的学校就越是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扎堆,这个趋势近些年来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这其中教育成本固然是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分层的客观反映。社会分层,教育必然分类,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教育必然从“因材施教”发展为“因财施教”。人民对这样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会用行动做出回应的。今年出现了这么大数量学生弃考的事,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社会分层和分化不是教育的责任,但教育是扩大社会差别还是缩小社会差别,这却是教育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教育不应该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教育,不应该是助长社会差别的教育,也不应该是使阶层固化,造就“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的教育。如果不是这样,所谓的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将无从谈起。
第二个问题,是全面教育还是片面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多年来一直是这样强调,但现实情况是这个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峻。具体表现在:
1、知识和品德脱钩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知识和品德从来都是划等号的。因为知识的熏陶,品德自然而然也就经过了升华,知识多的人理所当然地品德高尚,这种观念在中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程度,外国人很难理解。但是,现在则不然了,学校教育使很多人掌握了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但也就仅此而已,现在的学校教育并不培养受教育者特立独行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更不发展知识的社会批判功能,所有的知识只不过是投身市场经济的敲门砖,将个人绑架在利益集团上的介绍信,与金钱缔结永恒联盟的约定书。这样教育出来的人固然知识丰富,但品德却并不升华。掌握知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谋取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利益,是为了腰缠万贯,为此,投机钻营,趋炎附势,毫不顾忌知识分子和受教育者应有的气节与操守,于是乎,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劣迹就层出而不穷了。
2、语言和行动背离
中国人常说,道德文章长留人间。也还说,文章千古事情,得失寸心知。可见中国人历来把文章看得很重,重到和道德并列的程度。也确实如此。几千年来,文章总是用来承载着思想与品德,影射着时代的风采与灵魂。读一个人的文章就等于和一个人进行了心灵的对话。但要是把这样的道理拿到今天讲可就要出问题了。今天的中国,从上到下,各种各样大摸样的文章其规模远非几千年历史的积累可比。但所有这些文章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却乏善可陈。特别是各级领导的讲话与报告,很多是台上一套台下另一套,对别人一套对自己另一套,多得已经司空见惯。追本溯源,学校教育难逃其咎。教育的目的,要做到“知行合一”,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还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现在,学校教育更多的只停留在解决“知”与“会”的层面上,可以说,许多人差不多从学生时代起就养成了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的劣习,而且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而越来越习惯成自然,今天这弥漫全社会的假、大、空,教育的责任居之太半。
3、全面与片面换位
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哪一级领导和哪一类学校都这么喊,但实际情形却大谬不然。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下还是惟升学率,教育界有一个术语叫“片面追求升学率”,其实这话现在已很不确切,现在已经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发展到了“全面追求升学率”。对于一些没有升学任务而有就业责任的学校而言,现在又有了“片面追求就业率”的苗头,以就业的多寡衡量办学的成绩。为了升学率,为了就业率,学校全力以赴,无所不用其极,是中心的中心,是根本的根本。于是教育就只有成绩的优劣,而没有心灵的耕耘,全面的教育、全人教育让位给片面的教育。
教育是用来培养人的,功能单一产品必然单一。在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之外,教育越来越缺少文化和精神的功能,知识技能则沉沦为利益的附庸。人们过去歌颂,赞美教育,主要的是因为其文化和精神价值,而不是它可以伴生的金钱与实惠。教育与金钱现在是捆绑的如此紧密,以至于都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客观地说,世俗的污泥浊水不能简单归责于教育,但教育在随波逐流,而且很可能是推波助澜。被老百姓编成许多顺口溜来讽刺,难道还有冤枉吗?
第三个问题,教育的路是越走越宽还是越走越窄
事业的生机与活力,在于所走的路是不是越来越宽,这是方针策略正确与否的必然结局。教育的路是否越走越宽,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体会。
1、 途径与渠道
教育是人才成长基本路径。路途的宽窄难易可以横向比
较,也可以纵向比较。过去,大学毕业本科生几乎够得上一切职位的学历门槛,但现在一般都得研究生以上,本科毕业已经没有多少竞争力,人才成长的路程加长了;如果把学历文凭比做教育的“通货”,那么近年来水涨船高,这个“通货”也严重贬值,人才资质规格加高了;在向高学历看齐,向洋学位看齐的一风吹之下,人才的内涵品质单一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事实上是把人才成长的道路局限在越来越窄的选取范围之内了。全社会学历门槛的日益抬高,驱使和逼迫所有的人只能在一条越来越长、越来越高、越来越窄的道路上奋力攀登。
2、 压力与负担
受教育者经济上的压力与负担有多大,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是今天教育领域最具争议的话题。有人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特别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子女还有特殊的照顾政策,高中阶段对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困难学生有补助,今后还要逐步免费就读,在大学阶段还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不能就读等,学生上学不该有什么负担。但实际情况如何呢?不能说上述措施不好,也应该说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解决了很多贫困家庭读书问题。但必须认识到,这只是在特定教育阶段、面向特定人群的办法。事实上,随着整个社会教育成本的急剧升高,接受教育的代价越来越大,大到已经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了。举例来说,就连在北京的白领阶层都认为,即使没有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也只能是一家一个孩子,原因是再多了也教育不起,培养不起。连身居首都的白领尚且如此,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普通的中国工人农民,要把一个小孩培养成为研究生毕业,该付出怎样的代价?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以此为目标,该承受怎样的压力与负担?有人做过计算,今天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上大学的代价与成本已然如此,更进一步又将如何呢?在这样的情形下,涉谈什么教育权利与教育公平,无疑于缘木求鱼。
3、 数量与质量
数量质量的关系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关系。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不断扩大数量规模,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数量扩张的同时必须同时兼顾质量、结构和效益,做到数量发展与质量发展的辨证统一。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本来计划在2010年力争达到的目标,结果几年后就远远超过了(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15%。2008已经是23%),如此跃进式的数量扩张,其得其失,争议一直潜在桌子底下,相信历史会有相应的结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惊人的高等教育规模固然是教育发展的巨大的成绩,但同时也是沉重的包袱,不仅质量问题相当严峻,结构与效益也远没有得到整合与优化,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化解每年庞大数量的毕业生,成了教育乃至全社会的难题。说教育还在一片泥沼中艰难跋涉并不为过,更惶论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了。
这些问题都足以警惕。也许还提不到人民有满意不满意的高度,还很肤浅,还未真正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未触及教育的灵魂与根本,但是,重要的是,这些都毕竟是教育发展中不尽人意、不如人意的地方。要说正常可也正常,因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主义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矛盾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基本矛盾,需求无限,发展才能无限。教育事业就是在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前进的。人民群众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对教育还不甚满意,是压力也是发展的动力,没有必要讳莫如深,一触即痛。笔者只是愿意提醒一句,满意不满意,还是要人民来说话比较妥当,自己把话说得过满,就难免有满足现状,自吹自擂之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