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邹绍清(1968-),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重庆 400715)。
内容提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把握这一本质要求是牢牢掌握我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的根本要求,对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深刻理解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本质规定和丰富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从整体、实践和独特性上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关系原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想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意识形态的党性和人民性统一。
党性和人民性统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把握这一本质要求是牢牢掌握我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的根本要求,对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牢固树立阵地意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论对当前存在的把党性和人民性相割裂的错误倾向加以理论廓清与批判,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推动承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导向作用。
一、意识形态的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本质规定
“意识形态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即‘思想的上层建筑’,其功能是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①从本质上说,意识形态是国家和阶级意志的思想表达,具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合理性和变动性。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重要一环,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其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的合法性和先导性。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探索逐步形成的,代表着广大人民的诉求和社会共识,其本质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所谓党性和人民性统一,是指党性和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与要求,在本质上具有紧密联系、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内在规定性,因此,任何割裂都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无产阶级政党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其最终目标就是消灭阶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海牙举行的全协会代表大会的决议》中指出:“工人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为的是要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这一革命的最终目标——消灭阶级。”②列宁指出:“消灭阶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情揭露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关于自由和平等的偏见,同这些偏见作无情的斗争。”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并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做出了长期而艰辛的探索。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政治方向和要求。《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意识形态党性的核心就是要依据党的性质和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不动摇,这也是讲政治、讲导向的灵魂所在。
所谓意识形态的人民性是指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具体而言,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立场和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反映着某一特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表现着一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每个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为本阶级的利益或某些政治集团服务的。恩格斯指出:“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但是到了18世纪,资产阶级已经强大得足以建立他们自己的、同他们的阶级地位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了。”⑤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总是极力为资产阶级辩护,大力鼓吹“宪政民主”、“告别革命”等虚假的政治意识,宣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秩序以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马克思指出:“一旦资产阶级占领了地盘,一方面自己掌握国家,一方面又同以前掌握国家的人妥协,一旦资产阶级把意识形态阶层看做自己的亲骨肉,到处按照自己的本性把他们改造成为自己的伙计……一旦连精神劳动本身也越来越为资产阶级服务,为资本主义生产服务;——一旦发生了这些情况,事情就反过来了。这时资产阶级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力求‘在经济学上’证明它从前批判过的东西是合理的。”⑥资产阶级力图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价值观说成“普世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尖锐地批判道:“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⑥这实际上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即它是价值判断(表达的是利益关系)和理论因素(需要‘论说’)的混合物,其根本特性,即是‘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⑦。只是资产阶级不敢承认这一点而已;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则以马克思主义对于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为理论基础,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透过复杂浑浊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揭示意识形态的本质,提高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并为其服务的思想文化,维护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国家政权,同时批判资本主义、批判封建主义,是由其本质决定的基本功能和职责。”⑨因此,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内核,且与党性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则,它无须任何遮遮掩掩地找借口,而是旗帜鲜明地既要坚持党的政治方向,又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从本质上说,党性和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体两面。即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始终寓于人民性之中,不可能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不可能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如果离开党性谈人民性,就将否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容易把人民虚化为“单个的人”或“空洞的集合体”,进而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如果离开人民性谈党性,就将否定党的执政之基,造成群众基础的丧失和政治方向的迷失。所以,二者不能任意割裂,任何离开党性讲人民性,或离开人民性讲党性在理论上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十分有害的,需要正确把握。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把握意识形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意识形态的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基础上来认识,才能真正透彻地理解和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⑩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批判和揭露形形色色的割裂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错误观点,是正确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理论利器和有力法宝。
1.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从整体上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人民不是杂乱的大多数,而是由先进阶级引领的,“劳动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先进阶级的要求,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意志,而党性作为这一要求的表达,无疑是人民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它不是简单的各种利益集团的代表,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列宁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否认或不了解领导权思想的阶级就不是阶级,或者还不是阶级,而是行会,或者是各种行会的总和。”(11)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基是现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所造就的无产阶级,它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世界观和阶级意识;当下承认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既是坚持党性,也是坚持真理性的具体表现,如果抛弃了这一原则,所谓的讲政治、讲党的领导、讲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无疑是空谈。在我国,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它的根本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因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民性与坚持客观真理的党性原则是一致的,坚持人民性,就是要追求真理,敢于批判,揭露谬误。当前,特别要坚决消除“否定党的领导和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宪政民主等错误倾向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已有正确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企图把人们的头脑‘弄乱’,瓦解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12)。这种企图严重背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其实质是企图通过否定党的领导,否定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妖魔化毛泽东,诋毁毛泽东思想,其用意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通过否定党性从而否定人民性,并质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让人们丧失辨别历史方位的理性判断和怀疑党的执政根基,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探索的经验,不仅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光辉历程所验证,也为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和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验证;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始终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并把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尺;党的宗旨、奋斗目标和一切工作重心都是人民的利益,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和出发点。可见,人民性是党性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根本特质,二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高度统一。
事实上,在意识形态领域,任何否定党的领导、取消人民民主专政的言论都是背离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原则的。一些人打着“维护宪法”、“依法治国”旗号,鼓吹西方的“宪政民主”,有的公然攻击我国是“党大于法”、“共产党一党执政不具有合法性”、“有宪法,无宪政”等,这分明是把党的领导同宪法的实施对立起来,用西方宪政民主来否定党的领导,取消人民民主专政,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制造所谓“再造共和”,建立所谓“名副其实的宪政民主国家”,其实质是蛊惑人心,抢占话语权,背离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为此,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敢于亮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敢于揭露企图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自由主义、西方宪政民主的蛊惑,敢于揭露把西方价值观说成超历史、超民族和超国家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谬误,坚决打破敌对势力颠覆我国意识形态的党性和人民性原则、以实现把西方价值体系植入我国社会的幻想。所以,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思想先进性的要求,也是抵制和揭露各种错误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有力思想武器。
2.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出发,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3)无产阶级的实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最高形式。理解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方法论,反对一切神秘主义的“虚幻”和直观的“分解”。一方面,人民性中的人民是一个集合概念,而非特指某些人;换言之,意识形态人民性中的“人民”讲的是整体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不是抽象地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人民就是代表中国绝大多数的广大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等社会阶层,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全体中国人民及其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有的人说“党员人数少于人民群众”,这样简单地以人数的多少来区分所谓“人民性大于党性”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其错误的根源在于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在工人阶级领导下所形成和共同创造的人民意志及实践智慧,代表人类理性发展方向,而不能简单地以党员数量的多少来衡量意识形态的性质。因为党员本身寓于人民群众之中,党员和人民群众是内在统一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没有纯粹的、独来独往或者离群索居的党员,只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的“复合”的、具有“双重关系”的党员或人民群众,其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和集体意志。因此,“人民”实质上包含每一个党员及其服务的广大对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映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面貌及其内容,从本质上说,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在于实践。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人民群众不仅是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16)人民群众既是我国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也是我国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除此以外,没有别的力量。所以,将党性和人民性统一于社会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生产实践之中,并从生产实践的要求出发,通过主流意识形态正确指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并在国家层面制定和反映代表广大人民意志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法律法规,将其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以实践为基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仅能科学地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同时也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积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真实意愿,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否则,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必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质疑。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独特性上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在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意识形态的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倾向,如质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甚至把一些科学理论成果混同于形形色色的西方现代化理论,企图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基。而事实上,“毫无疑义,思想理论仍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理论逻辑,支撑着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为共产主义而奋斗”(17)。对于意识形态的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原则,只有将其融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之中,融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人民为探索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民族救亡图存和伟大复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胡锦涛说:“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170多年的历史,概括地说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18)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意愿和期盼,凝聚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和实践,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9)这种探索和实践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其根本目的和方向是一致的,因而党性和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及广大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凝结在旗帜上的鲜明标识,从根本上是无法分割和紧密联系的。
事实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与伟大实践所做出的历史性选择,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有力地证明了两个事实,一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二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也是不容置疑的。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所强调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20)中国道路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无法复制的。当前,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同一些欧美国家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相比,同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发展陷阱相比,同北非西亚一些国家的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相比,中国的问题是非制度性的、暂时性的、阶段性的。中国的发展可以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正如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所说的,同美国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一样,“看一看中国。如果你比较今天的中国与50年前的中国,就会发现他们的人均生活水平极大地提高了……但走的是不同的道路”(21)。这种独特的道路和发展模式正是党性和人民性紧密相连的实践智慧的结晶,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和巨大贡献,不管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探索都难以将党性和人民性截然分开。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具体体现。我们只有坚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深厚的土壤上,才能更好地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真正避免走“老路”或“邪路”,从而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激励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
三、意识形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实践路径选择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牢固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必须选择正确的实践路径,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多项并举推动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新高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稳定,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思想基础
意识形态要真正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苏联解体的前车之鉴,中东北非和一些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绝对不允许在意识形态领域搞所谓的指导思想“多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广大人民寻求民族富强的道路,也是我们党寻求真理,探索科学理论指引的光辉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民族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意识形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灵魂和思想基础,绝对不能动摇。邓小平曾反复告诫我们,要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22)巩固和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就是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特别是广大党员和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积极开拓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境界,克服理想淡化、“精神懈怠”、“西化”、“分化”所带来的风险,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底线,建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际对话机制,塑造当代中国的国际形象,积极增强意识形态的主动性,打好主动仗,这也是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根本要求和必然出路。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主动权
当今世界,意识形态冲突集中表现为两种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较量,稍有松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被西方价值观所“消融”和“消解”。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将意识形态的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转化为人们行动指南的重要纽带,因为大多数人并不是直接面对理论,即使是透彻的理论也需要通过转化才能被多数人所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高度概括与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人民至上、劳动优先、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23),也是其区别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关键所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实践中的培育、形成和践行,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引领作用,特别是在理论建构、生活方式和学术话语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从理论建构上说,需要在与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比较中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定位和价值追求,阐明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内在性。这就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分析党的先进性是与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民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促使人们思考和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与党的建设、个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从生活方式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引领人们崇尚劳动光荣,通过“劳动复归”和“劳动自由”,把人们从“单向度的人”和“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引领人们自觉抵制西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所宣扬的资本主义文明堆砌的物质藩篱,崇尚勤俭节约,文明和谐。从学术话语上说,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术话语及其体系的变革和创新,努力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避免“洋八股”、“西化”的话语方式和研究“范式”混淆是非,真正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和学术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抓好意识形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主动权,才能凝聚社会共识,统领社会思潮,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
3.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主渠道
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这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载着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职责,也是其“主渠道”、“主阵地”,任何时候“主阵地”都不能丢,还必须继续发挥其“生命线”功能,发挥党的“喉舌”作用,肩负起巩固马克思主义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使命,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稳定,提升文化软实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意识形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题中应有之义。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和最鲜明的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党性,实际上就是要坚持人民性,党性和人民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积极做到理论创新,关注社会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生产出一批具有巨大影响,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优秀理论成果,这是其创新的当务之急。二是努力加强对广大干部、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贡献力量。三是积极挖掘和提炼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包括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用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航天精神等,激励广大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加强新媒体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占领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新高地
网络新媒体的话语体系建设是当下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中之重,需要将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网上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管理提到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尽快掌握主动权。据统计,我国网民已多达6亿人,手机网民超过4.6亿人,微博客已达3亿多人,网络和新媒体已成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阵地;而且随着新媒体的便捷和实用性的增强,大部分网民尤其是青少年都是从网上获取信息,基本上不看主流媒体,正视这一现实,积极掌握和运用新兴传播手段,创新方法积极构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占领网络新媒体话语高地,培育网络正面“意见领袖”,促进网民理性、健康、文明、负责任地发表网络言论。当前,随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对于推进主流媒体意识形态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加强“中国搜索”工具的建设和网络规范管理,将有力抵御网络“黑色地带”、“灰色地带”及不良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颠覆和侵蚀,增强阵地意识,引导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还特别需要大力推进国际传播力,创新对外宣传的方式方法,变革和创新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大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积极占领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高地,提升文化软实力。
【注释】:
①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历史转型及其当代挑战》,《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2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65页。
③《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23页。
④《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1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4-85页。
⑧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6页。
⑨田心铭:《略论意识形态工作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1期。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11)《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1页。
(12)冯虞章:《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1期。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8页。
(17)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历史转型及其当代挑战》,《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2期。
(1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页。
(19)《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第8页。
(2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21)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布兰特·斯考克罗夫特:《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姚芸竹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第196页。
(22)《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23)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历史转型及其当代挑战》,《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