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唇枪舌剑与泾渭分明:"毕福剑事件"之舆论激战

作者:文竹   来源:环球视野  

QQ截图20150412211656.jpg

毕福剑的饭局照

毕福剑以前很火,近几天更火,起因是一场饭局一段视频。目前的阶段性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6日毕福剑“不雅视频”流出后,央视高层7日下午开会决定停播毕福剑节目4天,8日毕福剑被撤销“全国红军小学爱心大使”称号,10日有消息称央视官网撤下毕福剑介绍页面,并被停职,央视声明认真调查毕福剑网络视频,严肃处理。 

不过,舆论界对毕福剑事件的唇枪舌剑似乎更值得玩味,在今天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如此普及的互联网时代,毕姥爷事件一经曝出便成为“街谈巷议”的对象,不同立场群体的观点借由多种媒体平台传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舆论攻防战,都试图影响公众对事件的认识。笔者在此盘点下围绕此事的若干舆论热点。  

微博大V和公知的“言论自由、因言获罪”说引发舆论对撕 

场饭局引发一场“血案”,原因还是在于网上流传视频中毕福剑的言论。这也是整个事件最核心的部分。一开始并未有多少人注意视频的背景,只是有人将毕福剑在 饭桌上所唱《智取威虎山》选段的详细内容整理出来贴在微博上。视频中毕福剑唱了该京剧里《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著名选段,并且边唱边戏谑,对毛泽东使用了 羞辱性词汇,称他“把我们害苦了”等,此外还对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挖苦嘲弄。这引爆了大部分爱国网友的怒火。 

但是,某些微博大V和公知立即意识到毕福剑的言论迎合了其“政治正确”,为此一些人抛出“言论自由,因言获罪”的说法为姥爷开脱,微博呈现两派对撕局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也正是公知圈去年对社科院院长王伟光的学术言论断章取义后大加鞑伐,更有人宣称应“绞死王伟光”。 

如何看待毕福剑事件中的言论自由?《法制日报》8 发表题为“名人不妥言论应接受公众质疑”的评论说得中肯,文章称,“毕福剑和任何中国人一样,都应该享受到宪法所规定的发表言论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是 相对的。作为普通公民,他所发表的言论必须是合法的,不能有损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作为公众人物,他所发表的言论还应该考虑到社 会中不同群体的感情和反应,不能有悖于社会的公序良俗和主流价值观;而作为某个机构和团体的一员,他的言论还应符合其所在机构或团体的形象与利益。否则, 他就应该接受法律或公众的质疑与责问,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位在美国的作者看不过公知的“言论自由”玩法,发表题为“毕福剑这事儿要是搁美国”的文章反讽,该文举出若干案例,称类似的争议性事件如果发生在美国,各大媒体绝对会以资讯公开的名义把这段视频大播特播。还谈了去年洛杉矶快艇队老板唐纳德-斯特林的例子。作者评论称,“在公知眼里,同一件事情,美国人做了,就是民主自由、法制典范、人性光辉;中国人做了,就是体制问题,独裁、告密、低素质。”  

中国青年网鲜明亮剑引热议  

官媒最早发出评论的是《环球时报》,该报7日发表题为“毕福剑言论“不雅视频”流出谁之过”的文章,获多个网站转载,引发热烈讨论。 

反映较快,观点最鲜明的是中国青年网,8日,该网发表署名评论员肖玉的文章“毕福剑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文章称,“毛泽东是一个时代的伟人,没有毛泽东没有共产党,毕福剑还能像现在吃香喝辣交杯问盏、提起筷子吃肉放下筷骂娘,打着百姓舞台的旗号在全国人民面前充“姥爷”?人的良知要有底线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拿来调侃的。毕福剑,你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 

同一天,中青网再发评论文章“毕姥爷的火爆证明了主流价值在回归”,称“一个以丑化污辱自己的英雄为能事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丧失是非标准、对英雄人物缺乏敬畏的“腕儿”同样也是没有前途的。毕姥爷的火爆让我们看到,主流价值在不可阻挡地澎湃回归,这个社会正在严厉地对挖墙者说“不”,这才是毕姥爷事件的最终价值!”

     中青网的评论微博收获了疯狂转发和评论,力挺者有之,谩骂者有之,两派互撕。不过,也有微博网友@铁军祥哥有些特别发现,称“一大波律师和记者跟组织好了一样过来骂,最有意思的是两个官方媒体,京华报的粉丝正面,新京报的粉丝都是乱叫,都是京字辈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告密论”“饭局热”的乾坤大挪移

 

    这是一场舆论的乾坤大挪移,把毕福剑不当言论事件立即转换成讨论保护隐私和饭局安全,声讨告密者的舆论运动,似乎毕福剑是“告密国度”的“受害者”,他非但没什么错,还是所谓“英雄之举”。开始,微博上有人便将“祸水”引向东博书院秘书长@张 清同志,指认其为“告密者”,公知界也随之对张清展开围剿,一时间“阴谋告发论”沸沸扬扬。到了人肉搜索的地步后,张清不得不亲自发声明澄清谣言。此时万 能的微博网友开始把兴趣转向毕福剑的共餐者,美国中情局特工出卖毕姥爷一说曾流行一时。再后来有人在微博上曝出了更为详细的饭局照片,其中有几位外国客 人,包括白俄罗斯文联副主席巴巴克和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优秀教师紫萱,政法大学教授吴丹红便评论称,这已不属于私人场合,而是涉外公共活动。 

    推动“告密论”进入高潮的是《人民日报》效应,今年123日 该报评论《“神题”侵害大学精神》中有一句话是“不告密、不揭发,与其说是一种可贵品质,不如说是一条道德底线。告密成风的社会,是人人自危的社会,告密 使人与人之间失去基本信任,甚至相互侵害,冲击人们的价值判断,毁掉社会的道德基础。”,有人喜出望外,似抓住救命稻草,某些网站和众多大V公知纷纷将标题改为《人民日报:不告密不揭发是道德底线》,此文阴差阳错得以“焕发生机”。

但也有人轻松转点轻松的段子调侃:

 

“告密”成为舆论热炒的对象,“饭局”也成为调侃的主角,看似俏皮谈饭局,实则极尽影射之能事,你以为是在谈饭局,其实是在给姥爷喊冤。凤凰网首页8日登出独家评论“饭局凶险,毕福剑何去何从?”,称“餐桌上的嬉笑怒骂,完全不必过敏,乃至上纲上线。伤害的不仅是相互间的情感,最终销蚀的社会的言论自由,造成人人自危。”基本是私密场所+言论自由。新浪网8 也发表评论“毕福剑摊上大事,以后饭局上还敢愉快地聊天吗?”,称“毕姥爷事件,绝不仅仅是个公众人物私人言论是否妥当的问题,而是思考我们到底和现代有 多远的问题。”该评论上升到了“现代”的问题,似乎发生了毕姥爷事件,证明中国出于遥远的“前现代时期”。不过,美国人看到这个评论,恐怕十分难堪,因为 美国的“毕姥爷事件”着实不少。 

饭局广流传更体现在微信,由于饭局历来是坊间津津乐道的话题,因此以饭局作为切入口无疑效果极佳,微信朋友圈被铺天盖地的“饭局凶险”刷屏,毕姥爷摊上大事立成“鸿门宴”,被“设局”的意味十足。如新华网思客微信8 文章为《毕姥爷的饭局是个什么局?》,称“领袖被辱,在这个越来越多元的社会中,即便是再原教旨主义的领袖信仰者也不得不直面这个现实,总有人是跟自己的 观点是不同的,你奉为神明的历史人物在别人眼中,或许瑕疵有点多,甚至罪不容恕,这太正常不过了。”,意思是毕姥爷骂骂毛泽东没啥,更建议中国“放轻松一 点,社会才能更加开放一些。”该微信49 文章《帝都的饭,局太多!》,末尾“不以吃饭为目的饭局,都是耍流氓。”这显然是想说毕姥爷“被下套”。《新京报》评论公众号“沸腾”也不甘寂寞,撰文 《怎样安全地参加一个饭局》,俨然“一本正经”谈饭局,实则影射味十足,如支招“要让饭局充满正能量”“一旦饭局上出现歪果仁,只要想到,“你坐着的地 方,就代表中国”,自可一身正气,方寸周圆。”,这分明是在骂“天朝”。新华网思客微信10日亦转载了此文。澎湃新闻11日的微信文章《饭局上的江湖道义》,谈的是“如果你有被设局的价值,总有一次你会上套。”,要读懂文章“深意”,还得对照毕姥爷的遭遇。  

重磅评论:党员毕福剑必须讲规矩  

这是发表在《中国纪委监察报》上的文章标题,媒体以“中纪委机关报刊文”的形式加以转载,使得该文分量立即升值,也引来大量转发。该文很短,但语言犀利,此处摘录如下: 

“在近几日不断发酵的评论中,有人以“言论自由”想说就说为毕福剑辩护,以私下场合的非正式语言“不适合做政治定性的依据”为其开脱。言外之意,调侃攻击党的领袖和党领导的军队没什么大不了,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也很正常。” 

“但 别忘了,作为公众人物的毕福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自己也曾自豪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应该往前冲。”可“提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请问“毕姥爷” 冲到哪里去了?……除了腐败分子,一从政治上批评某个人,总容易被指责“上纲上线”,可是如果一名共产党员连党章对于党员的最基本要求的底线都突破了,这 难道还是上纲上线吗?” 

“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任何场合都不能忘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要知道很多“破纪”行为都是私下完成的。所以说,越是私人场合恰恰越能体现出一名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 

“这一事件也提醒央视党组织,对于党员的内部管理要更加严格,作为国家级舆论平台,在监督别人的同时更要加强纪律建设,管好“台内人”。时下,央视领导将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如何处理破坏党的纪律规矩的行为,公众正拭目以待。”  

唯一学术评论“一针见血”:“毕事件”暴露历史虚无主义的世俗化  

对于毕福剑言论事件的唯一一篇学术评论10日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题为《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时尚”表现》,作者是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方祥教授。文章对毕福剑事件的本质进行了分析,比起花招百出的媒体舆论来说,此文严肃而深刻,以小见大,切中毕姥爷事件所反映的中国社会真正病灶。 

章称,“历史虚无主义是近些年来颇为活跃的一种有害思潮,其主要以学术研究的面貌出现,活跃于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等研究领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 来历史虚无主义也吸收了许多“时尚元素”,出现了世俗化的新趋向,使其影响域从严谨的学术殿堂走向世俗生活,从知识精英群体扩大到普通大众。历史虚无主义 演化的这一新趋向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文章认为“从传播的表 现手法上,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恶搞”来标新立异,以丑化和贬损英雄人物为乐,拿英雄人物随意“开涮”、戏谑,以招徕读者和观众。……有 些人以“私德”之名为这种私下场合龌龊“恶搞”开脱,但是“私德”也是“德”,并不是私下场合可以“无德”。至于用“恶搞”方式重新演绎历史重大公共问 题,更是近年某些人浮躁轻佻的心态、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和颓废主义的精神状态在历史认识领域的畸形反应,它折射出这些人已遭腐蚀的灵魂和阴暗的精神世界, 这岂是轻轻的一句“私德”所能开脱的?” 

漂洋过海的美国退休终身教授罗博思对此深感认同,环球视野网11 发表其感情充沛的评论《愤评毕式虚无主义政治小丑:拙劣的表演可以休矣!》,与读者度过了周末。作者称“中国大陆的一些民众和不少高级知识份子目前一般都 把欧美国家当做是极端自由的天堂社会,言论绝对自由的世界,但是就是在这个西方世界中生活过来的人,也从来没有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上,也没有在任何 饭局,友人聚会和娱乐活动中,见到或听说过以此种卑劣的方式,辱骂自己或其它国家的开国领袖。”并愤然告诫:“嘲笑和调侃历史的人终将被历史所调侃和嘲 笑,历史和人民终究会把你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今天你们对历史的虚无将是明天你们被历史的虚无和淘汰,请名角们自重。”

 花絮  

毕福剑事件期间,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的《习近平谈党员干部要慎独: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 一文得到各网站和微博网友的转发。学习小组在按语中谈及,“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 记王敏,如此描述自己的“两面人生”。一些组员询问,对“台上一套,台下一套”现象,习近平是否有过论述?学习小组整理材料发现,习近平谈慎独时,曾提及 这一问题。  

410日,中国网信网上的一则资讯《国家网信办约谈新浪公司负责人》 引人注目,报道称,新浪被举报传播谣言、暴恐、淫秽色情、诈骗、宣扬邪教等违法信息及歪曲事实、违背社会公德、炒作恶俗低俗信息等行为。此外,新浪存在违 法登载新闻信息、账号审核把关不严、抢发散播不实消息等问题。约谈要求新浪进行整改,若整改不符合要求,或者整改期间继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严肃查 处,直至依法停止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5-04-13/3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