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不能和历史悲情说再见

作者:涅  槃   来源:红色文化网  

    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刚刚过去,9月上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日益临近。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惜未来,永葆和平,这是全世界和平人民胸中最神圣、最庄严也是最普通的情愫。田汉、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们唱了70多年,现在每天在不同场合,我们仍然聆听着、随唱着:“我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是我们的国歌,每时每刻都在召唤着、警示着中国民众不要忘记这个“时候”,现在仍处在这个“时候”。

但是就在此刻,我们也听到了一种不协调的声音。331日,《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社评:“中国人,让我们对历史悲情说再见。”这里,历史悲情指的是百年来列强对我们的蹂躏、宰割,自然包括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残酷侵略和屠杀。《环球时报》提醒它的读者,现在“我们已从历史悲情的出发地向前进了很远”,并且已经“回到世界中央”,如果“当我们仍然存有较浓厚的历史悲情时,很容易自卑和自负……一些东西在我们眼里有可能变形”。因此,“中国的对外社会心态一定要 加快‘正常化’”,“中国的社会心态需要迅速与我们的大国地位形成对接”,而今年当着两个70周年胜利时刻,中国同近代以来不断地积累的历史悲情做告别最有意义。中国人民必须“同时豁达、宽厚,对新时代的国际纠纷及摩擦就事论事,既不轻视,也不夸大它的实际意义”。

这简直是把人们打进闷葫芦里面去了。和历史悲情告别,这是什么意思?告别、再见当然是包含以后有重逢的可能,但是人们明白,此处说告别、再见,主要指的是以后别再提了,因为走到了世界中央的中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过去的悲情就别再耿耿于怀了,应该豁达和宽厚,应该有大国风度,要“塑造中华民族新的自尊,向全世界展现从内到外的自信”。这里,说到中国走到世界中央,这个话不宜自封,别人馈赠,也不宜欣然收下。国不分大小,位置不分中央、边缘,有什么事,平等协商解决,力争双赢、多赢,这样,既自尊,又自信,十分正常。而铭记历史悲情,怎么就自悲、自负了呢?就是既不“自尊”,也不“自信”了,更不“正常”了。真是把人们搞糊涂了。从多年来中国舆论对历史悲情的描述和报道来看,尤其是今年以来,纪念两个70周年胜利的舆论主流来看,同上述观点无论如何也是协调不起来的。这里,我们撷取几个镜头:

1. 习近平主席去莫斯科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访俄前夕,发表在俄罗斯报纸上“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一文中引了一位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的话说:“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习近平严正指出,“那一页历史不容忘却”,“那一页历史必须被铭记”,“谁不愿反思暴行,谁将来就可能会重蹈覆辙”,“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否认、歪曲、篡改抗日战争历史的图谋和行径”。

2.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墙外无名烈士墓前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这是一种“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伟大的烈士精神,昭示后人要铭记这一段历史,永远不要忘怀。

3. 联合国55举行纪念二战70周年胜利纪念大会,清楚表示要永远“铭记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战争的惨痛,才能珍惜和平的宝贵”。

4. 我们读到了作家王火在《文艺报》上发表长文:“抗战,无法忘却的记忆”,文章中凭作家自己当年亲历的感受,饱含血泪控诉了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暴行,令人动容、发指。

5. 近日,我们还读到了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长篇通讯:“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那种对日本侵略的控诉,读者读着,怎能不会令人动容、发指?

……

对侵略者的豁达、宽厚,只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当着侵略者反思自己的侵略历史,向受害国和受害者作出认真的道歉、谢罪,也只有这样才有了共同开创未来的基础。战后的德国就是这样。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德国总统还在波兰纪念反法西斯华沙起义50周年纪念仪式前谢罪,德国为自己的罪行做足了补偿,为此,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谅解,团结了广大的欧盟国家。迄今为止,东方的日本政府做了什么呢?它蓄意淡化其侵略历史,内阁大臣,国会议员轮番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幽灵的靖国神社,安信访美,在国会发表讲话,就是拒绝对亚洲受害国和受害者公开说出“道歉”两字,对慰安妇问题蓄意回避,在国内历史教科书上故意淡化南京大屠杀,日本迄今还强占我固有岛屿,且强辞夺理,倒打一耙,我们对此予以彻底揭露,涉及历史渊源,国际渊源,我们怎能对此类国际纠纷、摩擦就事论事,轻轻巧巧,一笔带过?……这些费尽心机的险恶用心,明摆着是为军国主义招魂。如此种种,我们对日本当年的侵略历史以及当今掩盖侵略历史的现行能说再见吗,能够淡忘吗?为纪念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国家把每年12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今年93日,为纪念这个日本投降的日子,特放假一天,这一切都是为了同历史悲情Bye-Bye吗?

国歌正在放着、唱着。我们能忘记这个最危险的时刻吗?人家还正在为军国主义,大东亚共荣圈招魂呢,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表现豁达宽厚了?

《环球时报》是一份很不错的报纸,我视之为我的良师益友。它关注意识形态工作,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切入点也往往很高明,有智慧,它的社评和其他不少文章注重讲道理,常有警语、传人之笔和点睛之笔,给人启迪。在当今纷繁复杂、乱象丛生的舆论界,有这么一张报纸在撑着、顶着,很不容易。但是他们偶尔也有说昏话的时候,上述再见论应属昏话之列。社评作者可能认为,我提出同历史悲情再见、告别的观点,包含着更深、更高的含意,是高屋建瓴。那么当前举国上下高调呼吁铭记历史,再不要让昨日的罪恶历史重演,而你们却高调要求同历史悲情再见,其中反差是不是太悬殊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提出任何一个观点,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后果的检验。用当前的上下心理检验,后果是什么,你们应该是懂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不是事事自奉高明,以为处处都比人高出一头,有些同志一时半刻“犯浑”,说出些昏话来也属难免。此类昏话,有时还有,这里不一一列举。怎么避免再说昏话呢?我想还是要做到虚心学习,一是真正吃透上头精神、中央精神,二是要准确地摸透地气,慎言思远。写了文章,严格评估会产生什么效果,趋利避害,大体上就可以把握住了。当然以后还可能再“犯浑”,说出什么“昏话”来,那也没有什么,善于总结教训就是了。出于一番诚意,写了以上短短几句话,不知环球时报诸君以为然否?

 

2015513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5-05-20/32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