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程恩富等:“四个倡议”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

作者:文汇报   来源:文汇报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第一个全球性方案。2021年9月、2022年4月、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又接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这些倡议为“人类向何处去”这一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中国答案。

“一带一路”倡议塑造互利合作的经济文化新示范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两千多年丝绸之路历史底蕴基础上,回望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北大西洋两岸的崛起,重新审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而塑造实现世界经济文化繁荣的新示范。

15到16世纪,轰轰烈烈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了一条跨越大西洋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路线。这是一条殖民之路。西欧各国沿着殖民之路建立殖民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顶峰,形成世界殖民体系。二战后,反殖民主义运动兴起,广大亚非拉殖民地纷纷独立。然而这些新生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仍然深受原宗主国的影响,难以摆脱依附西方霸权国家的地位。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边缘”力量的崛起,东西方经济文化实力发生了此前二百年未有的转变。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有别于西方霸权霸道霸凌的经济文化交流模式,以互利合作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享、共建”为原则,涵盖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等内容。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超越了一手枪炮、一手《圣经》的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不干涉亚非拉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自主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既不同于西方国家向东方输入商品和服务的固有路径,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也反对霸权主义武力威胁和政治霸凌,以大国小国平等相待的原则,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走出了和平发展之路,还走出了意识形态零和博弈的误区,主张不论国家制度如何,都可以在遵守国际规则的前提下互利合作、共享繁荣。

事实证明,“一带一路”倡议在行动上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经济互促互利和文化交流繁荣的新示范。

全球发展倡议塑造缩小差距的共同发展新遵循

2021年9月21日,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这一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为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特别是缩小南北差距问题塑造了新遵循。

南北差距是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产物。沃勒斯坦认为,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是一个“中心—半边缘—边缘”层级结构的动态体系。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拥有生产和交换的双重优势。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持续地向发达国家输送利益,难以转变为发达国家。

“全球发展倡议”转变了人们对世界经济体系的认识,从发展的角度考察和解决南北差距等世界发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西方发展经济学把发展理解为资本积累并不完全正确。发展的根本是生产力的发展,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发展不仅是目的和手段,同时也是行动的指南和第一要务。

全球发展倡议对世界各国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坚持发展优先”就是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通过发展将世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加强世界各国多边合作,促进人类发展共同体的构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把人民看作发展动力、依靠和目的,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切实体会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坚持普惠包容”就是尊重各国具体国情,深刻共情不同文明的历史文化,着力解决各国内部及国家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创新驱动”就是紧抓发展的根本是生产力的发展,抓住新科技革命历史性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避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之路。“坚持行动导向”就是各国应该把发展政策细化、落实,各国联动、取长补短,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全球发展倡议”理应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共同发展问题、确立全球发展共同体的新遵循。

全球安全倡议塑造对话和平的安全共享新思路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博鳌亚洲论坛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进一步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当今世界受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冷战的威胁。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只有以“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共赢思维”,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广泛的多边安全合作,才能抵制霸权主义行径,推动形成对话与和平的世界各国安全共享格局。“全球安全倡议”根植于多边主义理念,反对单极世界和冷战思维。

“全球安全倡议”以对话和平的方式、共享世界安全的角度思考全球安全问题。“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就是对国际安全观的理解在空间上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在时间上从当前扩展到长远,在形式上从单打独斗到共同合作,在内容上从单一军事安全到综合安全的转变。“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就是把国家间外交关系从不平等关系转变为平等关系。“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就是主张各国要克制自己的行为,共同遵守国际规则和公共秩序。“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就是在重视本国安全的同时必须重视其他国家的相关合理诉求和关切,各国应该把维护地区和全球共同安全作为维护本国安全的前提和条件。“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就是以对话和平方式取代对抗战争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分歧。“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就是坚持总体安全观,重视国家安全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

“礼之用,和为贵”。全球安全倡议运用国际秩序之“礼”,在根植于多边主义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以对话和平方式维护各国共同安全,打开了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共享安全保障新思路。

全球文明倡议塑造多样文明的交流互鉴新观念

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提“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塑造了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观念。

“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倡导”打破了各国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迷思,为各国根据自己国情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塑造了新观念。具体来看,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打破了只有西方文明才能开出现代化的迷思,否定了西方文明优越论,承认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关系。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打破了只有西方普世价值才符合精神文明现代化的迷思,把各文明共同追求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作为全人类实现精神文明现代化的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打破了西方文明是唯一现代文明的独断性迷思,强调文明既美自身之美、又美各文明之美,承认现代化不是西方文明的专利,各文明都拥有实现自主现代化的权利。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打破了现代化就是各国文明西方化的迷思,突出了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各国文明在交流中进步,各自实现具有本国文明自身特色的现代化。

君子和而不同。“全球文明倡议”承认文明多样性,摒弃西方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必然冲突论,充分尊重各国文明存在的合理性、交往的平等性、实现自主现代化的权利以及交流互鉴的原则,为实现各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构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命运共同体塑造了新观念。

总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倡议”分别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上塑造了以互利合作繁荣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新示范,前途上塑造了以共同发展缩小南北差距推动全球发展新遵循,保障上塑造了以对话和平方式共享全球共同安全新思路,使命上塑造了多样文明交流互鉴实现现代化新观念。

(作者分别为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23-10-17/8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