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中国在金融开放中应加强“货币战争”意识

作者:丛亚平   来源:红色文化网  

 
中国在金融开放中应加强“货币战争”意识

丛亚平 

    
    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中国的经济尤其是金融版图实际上已经像一个敞开的鱼腹暴露在对手的面前,随时可能遭受金融打击,使亿万国民辛苦积累的血汗财富遭到洗劫。《货币战争》一书的作者、曾在美国最大的非金融机构房地美、房利美任高级咨询顾问的宋鸿兵认为:对中国金融系统的打击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时间早晚和方式如何的问题,而中国目前最大的“金融风险”就是缺乏“货币战争”的意识和准备。
    《货币战争》一书今年6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刚出版4个月己再版了9次,并被列入畅销书排行榜,成为财经类图书出版的奇观。宋鸿兵最近回到祖国探亲,笔者就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和他进行了探讨,他的许多观点值得引起重视。现将交谈中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忘 战 必 危

    曾经有人提出疑问,究竟有没有金融战争、货币战争这回事?然而从历史上发生的事例中,不难得到结论,货币战争不仅有,而且己经多次发生过。上世纪80年代,美国强迫日元短时间内剧烈升值,这类似于强迫日本吞服大剂量的激素,造成日本经济出现“金融系统内分泌”紊乱。英美还胁迫日本保持2.5%超低利率达两年之久,使日本经济在金融内分泌失调和大剂量激素的刺激下,股市房地产等脂肪组织迅速增生,生产和出口行业的肌肉组织却严重萎缩,出现经济高血脂、高血压症状,最后导致日本金融系统患上冠心病。当高度依赖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日本银行系统将自己的软肋暴露在美国金融军团的利剑之下时,1990年1月12日,美国在纽约股票市场利用“日经指数认沽权证”这一新型金融“核武器”,发动了对日本东京股市的“远程非接触式”战略打击。患了冠心病的日本金融系统经受不住这样强烈的刺激,导致了日本经济长达17年的偏瘫。当年日本有学者写了一本书《金融战败》,认为就财富损失而言,日本在这次金融战败中所受到的损失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金融战争的后果跟普通战争的后果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比普通战争后果还要严重,会导致大量的人群失业,生活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倒退几十年。例如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印尼就是这样,国力大幅受损,甚至还发生群体暴动和骚乱,导致政权解体。
    东南亚危机的发生实际上也是遭到金融战争的攻击。从当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中索罗斯的主要操盘手琼斯的谈话中就可以看出,在实施金融攻击前,对冲基金们是做过充分的货币战争准备的:战略目标的锁定、火力侦查,猎物的选择,突破口的选择,攻击的实施方案,以及怎么撕开对方防线,怎么进行战争拉锯,事先都经过了严密计划,事后还进行战役总结。而相反,东南亚各国最惨痛的教训就是对金融战争没有任何准备。在亚洲金融危机前,索罗斯首先选择金融体系最薄弱的泰国作为进攻目标,他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后认为泰珠的局面难以维持,对冲基金提前六个月做准备,然后对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的金融市场进行攻击。随着东南亚各国的金融崩溃,他们对香港市场也发动了攻击,而且战役是以立体进攻的方式进行,对冲基金从汇市、股市、期市协同作战,全方位发动对港币的进攻。首先是大量沽空港元现汇,然后是卖空港元期货,最后在股市上抛空港股现货,三位一体,联合作战,对香港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反复拉锯战,试图打垮港币。事后他们进行战争总结时琼斯分析,一开始他们高估了印尼政府的承受力,降低了沽空盘,实际上印尼经济很快就垮了。而相反,他们对香港政府却低估了,他们没有想到港府当时会以打“货币保卫战”的姿态强力介入市场。琼斯承认,港府当时决心非常坚定,介入时机也选择得很好,如果当时港府再有迟疑的话,整个香港金融系统就会崩溃。
     “货币战争不是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是已经发生了无数次。我们现在不是应该怀疑有没有货币战争,而应该是怎样准备应战的问题。打击中国的金融体系,毫无疑问的是国际银行家超级特殊利益集团关注的重中之重。对中国下手,决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什么方式的问题,而且他们己经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了。在这一点上,任何侥幸的想法都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中国实际上己经面临着一场金融战争,然而中国却未见迎战举动,仍然不断放开战线任对手进入。忘战必危!对于今天的中国具有同等深刻的意义。”

                                  敞 口 风 险

    金融安全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远比战略核武器更需要严密监督的领域。没有强大的金融监控手段和力量而贸然进行全面的金融开放,乃是取乱之道。金融开放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场“货币战争”,缺乏战争的意识和准备是中国当前最大的危机!想当然的把金融领域的开放理解成普通行业的开放是极端危险的。因为金融开放所面临的战略风险远不是金融业那么简单,稍有闪失则后果不堪设想。令人遗憾的是,在受中国保护的国有行业名单中,竟然没有最应当保护的“金融业”!目前中国国产的银行家与欧美200多年“血雨腥风”中杀出来的银行巨头们,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这就好比让一个单薄的初中生去和拳王泰森同台较量,而且使用泰森制定的游戏规则,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就能预知结果。这种情况下,中国怎么能不对自己的金融业多加保护呢!
    其实,任何国家都要考虑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美国和俄罗斯不允许中国的石油公司收购他们的石油公司及股票,美国又新颁布法律限制和严审中国等国有企业并购美国公司,金融类公司中国更是无法染指。中国的许多商业银行到现在在美国连银行分行都不能成立,美国的实力那么强尚且如此警觉,为什么中国人就不需要考虑金融安全?谁都知道上市公司是公开信息的,特别是对大股东没有秘密可言,为什么引入国际投资者不慎重一些?这么多银行股份廉价卖给外资,国际投资者不是活雷锋,他们没有义务帮助中国改造银行,要使中国的银行走上正轨还要靠我们自己,至于所谓的管理经验,各种书刊报道的很多,这是公开的,就看你是不是真想学。
    金融开放是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行业的开放的,它涉及到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而货币是整个社会人人需要的商品,如果谁能垄断一国的货币发行,谁就拥有无法限量的赚取超级利润的手段。对货币发行权的控制是所有垄断中的最高形式!谁控制了货币的发行和流动,谁就控制了一个社会的经济战略制高点。大多数人以为只有国家才能印刷和发行货币,外资银行怎么可能印人民币呢?问题是目前外资银行们根本不必印发人民币就能“创造”货币供应量。它们通过引进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创新”金融产品,以各种方式创造债务工具并使之货币化,创造大量货币的类似物“流动性”。这些债务货币完全具备实体经济领域金融货币的购买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外资银行己经在参与中国人民币的货币发行了。
    如果当外资银行“创造”的人民币信贷总量超过国有商业银行时,它们实际上就架空了中国的央行,控制了中国货币的发行权!外国资本是有能力和意图来恶意制造货币供应的波动的,他们往往先是通过通货膨胀,然后通过通货紧缩,来血洗人民财富,就像历史上反复出现的经济危机一样。问题的要害是,由于中国是采用强制结汇制度,美联储实际在很大的程度上已左右着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美国可以通过增加对中国的贸易赤字来迫使中国央行增发基础货币,而这些基础货币经过商业银行的放大,会产生若干倍的货币增发效应,造成流动性泛滥,政府和央行只能被迫增发国债和央行票据来吸纳过剩的流动性,但是这又将增加政府的债务负担,这些债务早晚是要连本带利偿还的。反之,美国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又会制造中国的货币供应紧缩,来洗劫中国。
    外资银行可能发动的几种“金融打击”手段:
    一是引进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创新”金融产品。中国尤其应该注意外资银行向企业推出的各种人民币“套利”金融产品,如海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和其它衍生产品,当金融战争爆发时,这些产品对人民币汇率可能产生重大“杀伤”作用。由于这些产品主要是在海外交易,远离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距离,从而构成了“远程非接触”打击的有效作战平台,目前国家虽然禁止国内银行境外NDF报价,但并不妨碍部分银行与其国外机构联动运作NDF,帮助广大进出口企业套利获利。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有必要对海外类似金融产品市场进行严密监控,所有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必须如实申报这类金融产品。海外人民币衍生市场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银行家打响对中国货币战争“第一枪”的战场。
    二是外资银行能够通过投资来控制中国的电信、石油、交通、航天、军工等国有垄断行业,由于外资银行可以随时切断这些重要企业的资金链,从而具备在特定情况下瘫痪中国核心产业部门的能力。
    三是当外资银行势力日渐坐大之后,将通过金钱与权力的交易、金钱与金钱的交易、金钱与名誉的交易、金钱与学术的交易,形成一个中国前所未有的“超级特殊利益集团”的“强强联合”局面,然后联合特殊利益集团的力量洗劫整个中国的财富,在造成金融崩溃和社会动荡后,连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也不能幸免。
    目前之所以还没有马上对中国发起攻击,原因是国际银行家还在等待时机,等待条件成熟。如果能够同时满足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股指期货推出、人民币汇率继续大幅度升值三个条件,发动货币战争则很可能己经箭在弦上了。
    据统计,目前己有超过1200亿美元的热钱通过贸易、直接投资、地下钱庄等多个管道进入中国。这些热钱的背后有没有人统一协调?目的如何?这些因素是判断货币战争发动攻击的时机和手段的关键。也许有人己经在计划如何攻击人民币,等着“剪羊毛”,然后从拉高再打低两个方向赚钱了。

                                  战 略 情 报

    金融战中的战略情报问题也十分重要。打仗靠什么?一定要情报准确。索罗斯为什么能打胜仗?也是因为他的战略情报工作做得比各国监管政府要好得多,他们已经了解到印尼、泰国、香港的金融情况,包括你有多少外汇资金、你的资金运作调拨情况,你经济的弱点在哪儿,他们进行了全盘的分析,他们有一个团队在做这件事。再看中国,我们有多少人知道全世界有多少恶意的对冲基金?数量有多少?谁是基金的经理?这些经理是什么性格、特点、有什么爱好?他们的资金进出情况?因为打战争也是在跟人较量,跟对手较量,对付不同的对手,要有不同的策略。对手在变,策略不变,就是失败的战略,肯定会被打败的。这就像打仗一样,对方通过卫星把你的兵力部署、防线虚实都看得清清楚楚,对你的资金调流动情况一目了然,而你不了解他的情况两眼一抹黑,那你怎么能不败?
    现在危险的地方是什么?中国搞金融开放,外资银行全面渗透到中国境内,他们逐步开设很多银行网点,中国国内的资金调动,也将在他们的监控之下。就拿公司收购来讲,哪个司要收购,一定会牵涉到资金调动问题,外资银行通过现在己有的技术手段,只需要几秒钟时间,就能知道哪个公司挪了多少资金过来,准备干什么。他拥有这样的先知权,他当然就会有主动权,外资银行进来以后,你的信息和情况完全透露出去了,保不了密,你肯定就会处处被动。而我们的资金一旦流出境外,在别人的清算系统中,任何资金调动毫无保密可言。
    另外他还谈到,这些年外资银行还通过建立各种“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NGO)资助,逐步渗透到中国的教育事业、新闻媒体业、图书出版业、司法执法系统、医疗制药行业,甚至军队系统。国内现在很多课题调研和研究报告,都是外国资金在资助的,包括很多政府大的研究机构都这样,这是很危险、很不可思议的!这等于国外直接左右了你的舆论和决策了!这在美国是决不允许的,在美国你要是哪个研究项目有外来投资资助,是要被查的,这是很敏感的问题,因为钱会决定你这个研究结果的方向和倾向性,而中国似乎是毫无戒备,这太奇怪了。那些基金会、非政府组织等,他们其实是一伙儿的,从本质上说他们是一帮人在操纵,系统性的引导你。他设立一个基金,你的研究要想得到该基金的资助,你得先做一个项目申请,把大纲先交上去,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都要写明白,他觉得你的申请符合他的要求,能做出有利于他的结论,他才会批这个项目,才给你钱。现在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都用这样的钱,这是很令人担忧的!现在我们政府部门、垄断大国企业每年浪费多少钱,而真正需要用钱资助的重要研究却没钱,让研究机构去用那些代价很高的外来钱。这样搞研究机构的市场化存在着潜在风险!国务院的研究机构还算好,也许还能尽量站在国家立场上说话,但不是每个大学、每个研究机构都能用人钱而保持客观的。而且我们的各种机构在用了外资的钱做研究却不在文后注明资助来源,这也是很不妥的。这样,外国势力通过资助研究,既可以了解我们的各种情况和情报(研究结果他能拿到),又可以形成对他们有利的的结论来影响我们的决策,这是对我们非常不利的格局。
    金融对外资开放,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其风险甚至可能大于让美国的所有航母编队开到中国临近海域。因为军事攻击最多摧毁建筑设施消灭人体,以中国的疆域之广,常规战争几乎不可能造成中国经济命脉的彻底损伤。而金融战争的隐蔽性和无战例借鉴、无实战演练的残酷性,对中国国家防务是一个巨大挑战。一旦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遭到金融战打击,会迅即造成国内局势动荡,由“外患”引发“内乱”。而中国目前是否具有这样的专业人才储备,足以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效防范潜在的金融攻击呢?
    战争己经开始,虽然看不见硝烟!中国现在要做的不是继续敞开金融战线,而是要准备打一场金融保卫战。当币值不断拉高,资本市场和各种资产价格越来越处于高位时,金融大鳄们的对我国金融的打击便随时会降临!尽早研究中国的反制之道,己是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不断扩大金融开放,外资控制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不断加大,加上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不断增多,为外国资本及对冲基金等进入和撤出中国提供了更方便的通道,更兼目前不断拓宽了资金外流的渠道,外资进出己越发方便,一旦经济拐点出现,外资将大举撤离,金融危机会骤然降临。中国从来就是美国的重点防范对象,在必然要发生的这场货币战争中,中国若要避免遭受重大的经济洗劫,就要早做准备,进行战略部署,根据中国的国情扬长避短.为此建议国家采取如下措施:
    一、尽快建全金融情报网和分析机构。无论是金融战争还是普通战争,打的首先就是情报和信息战。中国的金融监管,应该增加金融情报研究部门,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搜集金融信息和分析这些信息,加强对外资银行和外国基金中的人员背景,资金调动,战例收集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工作。例如,分析每一个对冲基金经理是什么背景,受什么教育,平时跟谁打高尔夫球,他的资金是从哪个银行来,以什么做抵押,抵押的期限是多少?杠杆的比例是什么?止损线在哪儿?银行能允许他控制到什么程度?还有,超过1200亿美元的热钱的背后是哪些势力和机构?目的如何?战术可能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金融战略情报,就像打仗一样,如果国际炒家对我方了解得清清楚楚,而我方却不了解他们的情况,两眼一抹黑,那这个仗就必败无疑。所以战略情报是相当关键的因素,必须建立专门机构,系统性的进行搜集和研究。要建立一套信息网,包括预警网。国际上大的对冲基金有时会协同动作,当某些基金经理忽然聚集在某一个地方打高尔夫球,或者频繁接触时,就应该意识到要出状况了;当大量资金朝某一个地方聚集的时候就有问题了。中航油、国储铜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中国的资金一旦跨出中国国境,就毫无秘密可言,哪笔钱什么时候到了哪个账户上,人家一清二楚。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陷被动,因为信息不对称。他们知道中国的动向,而我国完全不知国际资金的流动情况。我国过去情报工作偏重于政治方面,现在要尤其重视对金融情报的采集和分析,否则我们经济上会吃大亏,经济动荡下政局也会不稳。
    二、决不能死守“国际惯例”。“国际惯例”眼下是个颇为时髦的词汇,然而“国际惯例”是占据垄断地位的国际银行家们操控制定的。占据着巨大优势的欧美银行集团们可以借着这些规则,轻而易举地扼杀中国金融行业的对外发展之路。而中国国内的银行业还要苦苦遵守这些冠冕堂皇封杀自己的所谓“国际惯例”,在拥有巨大优势的对手面前,还要被人捆上手脚,若此,游戏的输赢早已成定局。而且,中国银行业无论是金融理念、人才资源、经营模式、国际经验、技术基础设施、配套法律体系,都与资本运作超过几百年的国际银行家差了几个数量级。因此,中国要想在这场金融战争中避免全面战败,唯一的选择就是避开对方的优势兵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决不能按照对方划定的规则来打,否则必败无疑。要像当年毛泽东打游击战一样,利用自己的优势按自己的打法打,中国才有致胜的可能。然而目前中国主流学者接触到的大都是西方的“主流”观念,对其接受程度甚至超过欧洲一些经济学者,容易被其禁锢和牵引,因此亟待在观念上有所突破。
    三、组建“国家金融安全委员会”。由于金融开放的战略风险涉及全局,现有的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监管已经不可能承担这样综合性跨行业的战略风险监督重任,建议组建“国家金融安全委员会”将三者的职能统一起来,直属最高决策层。
    四、健全国家金融安全保密制度。营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应建立金融安全人员审查制度,对重要级别的金融决策者必须通过安全保密制度审核,以避免我经济命脉掌握在被外方势力控制的人手里。要教育和提醒我方金融高管,对外国势力采取的各种拉拢、腐蚀手段保持高度警惕,对重要信息走漏和进行利益交换者严格追究贡任。建立外国利益代理人申报制度。在金融安全评级制度下,凡参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政策法规制定,金融研究对策等方面的机构与个人,必须每年向主管部门申报自己与外国利益的相关程度。
    中国的核心金融资产必须严格保护。其中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就是支付系统和清算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纽约清算支付系统(CHIPS),欧洲银行协会的EBA,法兰克福清算系统(EAF),欧盟的TARGET清算系统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协调之下,构成了监控世界重要金融交易的核心平台,由于这些系统本身的私营性质,使得国际银行家能够有效监控国际资金运作的详细情况。中国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和期货市场上屡屡失手,有可能与中国资金在海外调动失去隐秘性有一定关系.当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中国必须警惕国家清算中心和支付系统“私有化”的倾向,同时也需要警惕外资银行利用其强大的技术和业务优势形成事实上的支付与清算中心地位。在涉及银行系统的IT平台建设中,中国必须对核心系统开发的外包尤其是外包给外国公司时,建立严格的评级制度。一般而言,国外金融机构最核心的IT业务系统开发人员需要经过严格审查和控制,并签署保密法律协议。同样,国家的金融资产评级系统,采信系统等也属于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有必要实施严格的保护和监查.
    五、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开放”的战略。
    所谓“高筑墙”,在目前资本自由流动的时代,必须建立金融“防火墙”,防范“金融黑客”的恶意攻击。必须对外资银行可以涉及的行业进行“软限制”,对于外资银行与国际对冲基金这样的金融黑客的联手,更要严加防范。要求中国境内所有公司的金融衍生合约(包括境外)必须上报金融管理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必须严格监控与外资银行与国内企业所签定的金融衍生合约。要谨防国际金融黑客在海外对中国金融体系实施“远程非接触打击”,如同19 9 0年国际银行家用日经指数认沽权证“远程”核打击日本股市和金融市场,致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今天的中国必须当心海外人民币衍生市场的“战场”功能。目前美国的次级债所诱发的金融危机正在迅速恶化。近年来,美元正以每年8%的速度贬值,在美国没有重大经济利好的情况下,照这样的速度看,美元将在8-10年贬值到近乎“一文不值”的程度。当然,美国不可能任由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失去美元霸权,一切其他方面的霸权都将土崩瓦解.在经济重整乏力,金融危机恶化的情况下,一场97年亚洲金融风暴级别的危机将可产生大量资金回流美国,从而挽救美元危机和重新启动经济的双重效应,中国有必要对此加以防范,千万不要被“剪了羊毛”。
    “广积粮”则是积蓄金融实力以待时机。金融实力包括两个方面,硬实力和软实力。所谓硬实力就是手中必须有“硬通货”,也就是黄金与白银,而不要去存购买力天天缩水的美元以及美元资产。就流动性而言,黄金和白银具有最高的等级,而其他一切纸币都有个信心问题,当真正的金融危机来到时,黄金和白银才是最终能保护财富保值增值的东西。而金融的“软实力”就是人才和制度的储备。中国需要大量的尖端金融人才,既要有人精“术”,还要有人通“道”。良好的金融制度则是一切金融创新的根本保证。软实力的积蓄急不来,中国金融开放也是这个道理。
    “缓开放”十分必要。现在美国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借我们的开放,大举进入我前沿阵地,抢占制高点。美国近来加大了逼迫我国进一步开放金融的步伐。在我方实力和对方比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放缓开放的步伐实属必要,否则,我们会让自己腹背受敌。
    六、建立“反金融恐怖袭击法”。令人吃惊的是一伙罪行累累并对此供认不讳,对一国经济的杀伤力直追战争损失的“金融战犯”至今仍能逍遥法外,居然没有人能追究其法律责任。中国应该在这方面进行“金融创新”,建立“反金融恐怖袭击法”,并以最高量刑警告国际金融黑客.凡属恶意攻击中国股票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正常秩序的个人或机构,无论在哪里作案,均属中国追究责任之列。只要其动机与行为属于恶意攻击中国金融系统,有计划有组织有协调,并对中国金融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个人与组织,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就构成了犯罪。
    七、实行“对等开放下的外线作战”。目前,占据着巨大优势的欧美银行业的游戏规则制定者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扼杀中国金融行业的对外发展之路。目前中国在美国还不能设立任何一家分行,而中国国内的银行业还要苦苦遵守这些冠冕堂主的封杀自己的所谓“国际惯例”。在拥有巨大优势的对手面前,还要被人捆上手脚,当然会必输无疑。“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的对策就是如法炮制,逼迫美国等国对等开放银行业。如果中国的银行业在海外收购或扩张受阻,我方就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规定,限制乃至关闭其银行在中国的运作。
    八、制订中国突然陷于金融危机的各种预案,并定期演练。目前中国的流动性泛滥,其根源是来自于美国。随着美国不断地滥发货币和降息、促美元贬值,中国对外的金融防洪墙,主要应针对的是美元体系的崩溃危机。在美国近乎天文数字的44万亿美元债务的沉淀之下,美国经济犹如河床高于地面数十米的“地上悬河”,庞大的债务复利支出所创造出的流动性泛滥,日夜冲击着越来越危险的河堤,给生活在“悬河”之下低洼地带的中国和其它东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中国必须紧急行动起来,准备进行金融“抗洪救灾”和“保护人民财产安全”,随着大量热钱和外资进入中国,一旦资金发生逆转,金融危机便会随时发生,必须现在做好应对金融危机发生的各种预案,并定期演练,提高应急效率。
    九、巧用“战略威慑”手段。为有效降低备战和应战成本,可以运用战略威慑的手法取得以少胜多的效果。例如俄罗斯也在搞战略威慑,俄国养不起那么多军队,若有国家要来威胁俄国,怎么办?俄国的方法就是对外言明:如果俄国十个步兵师投进去还打不赢,就上战术核武器!如果还没结果,战略核武器就上!他摆出这个态势,就没人敢跟他玩。所以即使俄罗斯边境上漏洞百出,但没人敢拿俄罗斯随便开玩笑。这就是威慑的作用。什么叫威慑?基辛格说的很明白:“第一你要有实力,第二你要有决心使用这种实力,第三要让对手知道你有决心使用这种实力”。中国搞这么多核武器,在关键时刻如果不作为威慑手段,美国和台湾就会乱来。金融问题也一样,中国金融漏洞不少,监管也不完善,而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把金融防线搞得毫无漏洞,而外国资金已经大兵压境,这种境况下中国应该怎么办?宋鸿兵建议,中国应该巧用“金融威慑”,针对对手的短处,让其知道,如果你敢进攻我国经济和金融,中国也有报复手段。怎么报复?就是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前段时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夏斌所长说了一句中国要抛售美国国债,美国立刻一片哗然,慌了手脚,按常理由智囊机构的人马迎战即可,可美国总统和财政邓长却在第一时间挑出来肉搏,吓得乱了章法,可见金融威慑的力量有多大!美国若敢用汇率、贸易等问题逼我金融开放,和我国叫板,我们这边也有大棒。就像罗斯福说的“你说话要和气,但你手中必须拎着大棒子,不拎着棒子人家凭什么买你的账”。中国以前金融实力薄弱,说话不硬朗,可我们现在有1.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人。在资本市场,债权人就是爷!不管多大的公司,只要债权人要你还清欠款,还不上就要被扫地出门。中国应该好好学学怎么做债权人。债权人就是你说话他就得听,他不听你就能惩罚他。我国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金融战略威慑的手段,向美国要价,制止美国等金融强权的霸道行径。
    十、在货币体系中引入黄金白银元素。比如发行以黄金白银结算的债券。美元资产的迅速贬值已是正在发生着的事实,现在的状况还只是洪水泄漏而己,一旦发生“塌坝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己处于高度风险之中,损失将十分巨大。任何外汇从长期来看都会对黄金贬值,中国可以用外汇储备买黄金、买石油、买稀缺的矿物资源,但不要再买不断贬值的美元资产。在下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风暴中,“风眼”将是己经超级泡沫化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和美元休系,而黄金和白银将是世界财富最安全的“诺亚方舟”。大量增加中国的黄金储备和白很储备,己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环球视野》刊摘)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z/2013-05-02/8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