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些时,在网上读到辛子陵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走出〈共产党宣言〉的误区》;日 前,又在《炎黄春秋》今年第3期上读到改头换面的同一篇文章,题目改为《对资产 阶级认识的历史变迁》。这是一篇公然否定《共产党宣言》、否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 原则的文章。
从文章的“引子”说起
该文开头有一个“引子”,引用了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 (六)》里的一段 话:“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 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 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论者没有说引用这段话的用意,但是, 读者当然很清楚,那是要把《共产党宣言》比作鲁迅说的“阻碍这前途者”的旧文
化、旧传统,也要“全都踏倒他”。从这里,人们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作者对于《共产 党宣言》的仇视。
但是,鲁迅在《忽然想到(六)》里所言要踏倒的是阻碍人们前进的那些旧传 统、旧文化,而对于《共产党宣言》所代表的新理念、新思想,鲁迅不但不会“踏倒 他”,而且还是衷心拥护和实地践行的。他曾十分明白地说,他“憎恶这熟识的本阶 级,毫不可惜它的溃灭,后来又由于事实的教训,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却 是的确的。”(《二心集·序言》)这里体现了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和文学家
的鲁迅对于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坚决拥护。他 “憎恶这熟识的本阶级,毫不可惜它的溃灭”,就是决心践行《宣言》里概括的“消 灭私有制”,“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 底的决裂”;他“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也是因为他坚信《宣言》所揭示 的伟大真理,认识到“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文章如此引用鲁迅的话来否定《共产党宣言》,无疑是对鲁迅的莫大的歪曲和侮 辱!
所谓的“早期思想中的空想社会主义成分”和“过激主张”、“暴力社会主义运 动”
文章说,“发表《共产党宣言》时,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恩格斯23岁来到 曼彻斯特他父亲的工厂里工作。曼彻斯特资本主义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还 陪同马克思参观了曼彻斯特的血汗工厂,他们认识资本主义是从这里开始的,不能超 越曼彻斯特资本主义给他们带来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就表现为《共产党宣言》 中的一些过激主张。”还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候,正是英国宪章派准备 在伦敦发动起义的前夕,接近爆炸的阶级斗争形势,对工人的同情和对资本家的义 愤,使他们在定稿时带上了道德感情色彩,错误地给资本主义判了死刑,要消灭私有 制,消灭资产阶级,结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一定要用暴力。马克思、恩格斯所 倡导的社会主义革命,由此成为一种打着解放工人阶级的旗帜摧毁先进生产力的暴力 社会主义运动。”
论者把《共产党宣言》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思想”,认为其中包含有 “空想社会主义成分”;更有甚者,他甚至认为《宣言》提出的是“过激主张”,把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宣言》所倡导的社会主义运动歪曲为“摧毁先进生产力的暴力 社会主义运动”。这种谩骂的语言和历史上那些对《共产党宣言》的污蔑几乎完全一 样,毫无二致。
我们要问: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宣言》时他们的思想处于“早期”阶段吗?他 们的思想还包含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吗?
在论者看来,1848年,马克思才30岁,恩格斯只有28岁,都还是青年人,这时马 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当然还不成熟,当然属于“早期思想”。这显然是一种“想当 然”的说法。一个人的思想或理论成熟与不成熟,显然不是由年龄决定的。人们都知 道,爱因斯坦1905年就独立而完整地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当 时他只有26岁,完全是一个青年人,你能够说他当时的理论还不成熟,还只是“早期
思想”吗?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来说也是如此。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由革命民主 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时间比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时间还早,那是在1843年, 其时,马克思是25岁,恩格斯是23岁。列宁曾说,“早在1843年,当马克思刚刚成为 马克思,即刚刚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成为比以往一切形式的唯物主义无比丰 富和彻底的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的时候,他就已经异常明确地指出了哲学上的根本 路线。”(《列宁选集》第2卷第228页)
当然,除了年龄这个“根据”以外,论者还提出了另一个“根 据”,这就是认为 《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里还包含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在他看来,“马 克思和恩格斯同情失业工人,为失业工人鸣不平,想制止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在道 义上百分之百的有理。但是,为了维持工人就业,保持工人稳定的生活,要求厂主不 得添置新的机器设备,不得采用新技术,这就取消了生产力的发展,取消了财富的增 加,取消了社会的进步。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空想社会主义胎 记。”为此,该文还引用了《资本论》里的一段话。看来,作者虽然也引用了《资本 论》的话,但是他并没有弄懂《资本论》的思想。我们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第 一卷第十三章论述了“机器和大工业”,在其中第五节还专门讲了“工人和机器之间 的斗争”,但这并不是马克思要组织工人反对使用机器,而是在叙述一段历史,指出
工人应该把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马克思说,“十七世纪,反对所谓 Bandmühle(也叫做Schnurmühle或Mühlenstuhl)即一种织带子和花边的机器的工人暴 动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十七世纪三十年代,一个荷兰人在伦敦附近开办的一家风力 锯木厂毁于贫民的暴行。十八世纪初在英国,水力锯木机好不容易才战胜了议会支持 的民众的反抗。1758年埃弗雷特制造了第一台水力剪毛机,但是它被十万名失业者焚 毁了。5万名一向以梳毛为生的工人向议会请愿,反对阿克莱的梳毛机和梳棉机。十 九世纪最初15年,英国工场手工业区发生的对机器的大规模破坏(特别是由于蒸汽织 机的应用),即所谓鲁德运动,为西德默思、卡斯尔里等反雅各宾派政府采取最反动 的暴力行动提供了借口。工人要学会把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从而学 会把自己的攻击从物质生产资料本身转向物质生产资料的社会使用形式,是需要时间
和经验的。”(《资本论》第1卷第468-469页)在马克思看来,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 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他说,“随着机器生产在一个工业部门的扩大,给这个工 业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那些部门的生产首先会增加。……随着英国机器体系的进展,注定要落到煤矿和金属矿中去的人数惊人地膨胀起来,尽管最近几十年,由于矿业中 使用新机器,这种增加变得缓慢了。”(同上,第485页)他还说,“尽管机器生产 实际地排挤和潜在地代替了大量工人,但随着机器生产本身的发展(这种发展表现为 同种工厂数目的增多或现有工厂规模的扩大),工厂工人的人数最终可以比被他们排 挤的工场手工业工人或手工业工人的人数多。”(同上,第492页)马克思怎么会反 对使用机器呢?论者竟然无中生有,硬说马克思出于对失业工人的同情,反对使用机 器,取消生产力的发展,取消社会的进步,等等,这不仅暴露了其学识的欠缺,也暴 露了其人品的低下。
至于论者把《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消灭私有制”说成是“过激主张”,把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说成是“暴力社会主义”,就更不值一驳了。论者把 《宣言》“消灭私有制”归之于当时的近乎爆炸的阶级斗争形势,其实,1848年的革 命并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更加重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 不仅在1848年提出了“消灭私有制”,他们一直到生命的结束,从来也没有放弃过这 个思想。马克思就不用说了。他在《资本论》里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 研究,——根本不是论者说的是什么“对工人的同情和对资本家的义愤”,这里没有 任何“道德感情色彩”,——所得出的结论是: “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 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同上,第831-832页)
这里的剥夺剥夺者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这和《宣言》“消灭私有制”的 结论完全一致,当不会有任何疑义。值得注意的是,论者居然把“消灭私有制”说成 是“《共产党宣言》的根本性错误”,是所谓“误区”,按照这个说法,“剥夺剥夺 者”也成了《资本论》的“根本性错误”和“误区”了!
再看恩格斯。恩格斯于1894年11月15-22日间写了一篇《法德农民问题》,其中 说:“紧接法国纲领中关于占有生产资料是生产者自由的前提这句话之后,应该添上 下面这几句:即生产资料的占有只能有两种形式:或者是个人占有,这一形式无论何 时何地对于生产者来说都从来没有作为普遍形式存在过,而且一天天地越来越被工业 的进步所排除;或者是公共占有,这一形式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前提都已经由资本主义 本身造成了;所以,必须以无产阶级所拥有的一切手段来为生产资料转归公共占有而 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90页)
请注意,这时的恩格斯已经74岁,是他逝世的前一年,当然已经是晚年,但是其 思想仍和《宣言》一样,要“以无产阶级所拥有的一切手段来为生产资料转归公共占 有而斗争。”这里的一切手段当然包括“暴力革命”在内。试问,此时的恩格斯思想 还是“早期思想”、还包含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吗?
写到这里,我还要特别引用被论者一伙称作是所谓“恩格斯的最后遗嘱”的《卡 ·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在这个《导言》里,恩 格斯说: “使本书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是,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世界各国工人政党都一致 用以扼要表述自己的经济改造要求的公式,即: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在第二章中, 讲到被称作‘初次概述无产阶级各种革命要求的笨拙公式’的‘劳动权’时说:‘但 是劳动权就是支配资本的权力,支配资本的权力就是占有生产资料,使生产资料受联 合的工人阶级支配,也就是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可见,这里第 一次表述了一个现代工人社会主义既与形形色色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等 等的社会主义截然不同,又与空想的以及自发的工人共产主义所提出的模糊的财产公 有截然不同的原理。如果说马克思后来把这个公式也扩大到占有交换手段上,那么这 种扩大不过是从基本原理中得出的结论罢了,况且,按《共产党宣言》来看这种扩大 也是不言而喻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8-509页)
恩格斯这段话清楚地表明,直到写作《导言》的1895年2、3月间这个离他去世不 到半年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或改变《共产党宣言》关于“消灭私有制”的观点。我 们记得,论者一伙曾把《导言》说成是“恩格斯的最后遗嘱”而大加肯定,现在怎么 又说直到此时恩格斯所肯定的《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早期思想”,“过激主 张”和“暴力社会主义”呢?这岂不是说,恩格斯直到去世前几个月,其思想还只是
所谓“早期思想”,他的思想从来就没有成熟过?显然,这样说不仅不符合事实,也 是自相矛盾的。
所谓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根本教训”
论者说,“‘科学社会主义’误导了包括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在内的几代共产 党人,从革命理论变成了许多国家共产党的政纲,变成了千百万人的政治诉求和社会 实践,最终成为震撼全球的共产主义运动。共产党人以为只要凭借手中的暴力夺取了 政权,就能随心所欲地改造社会,创造历史。”他还语带讥讽地说,“列宁在《伟大 的创举》一文中曾经盲目地自信:‘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
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列宁这篇文章的副题是《论共 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他想通过发动群众加班加点、不领工资的办法创造比资本 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布尔什维克的政治鼓动很快就失灵了。经过七十多年 的拼命努力,苏联也没有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来。”
一句话,在论者看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将彻底失败了,它给人类社会留下的 只是一堆谈笑资料。而在我们看来,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结合当代和各国的实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苏联、中国和一 系列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个历史事实是 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人们不会忘记,社会主义曾经使革命人民为之欢呼雀跃,也曾
经使各种反动势力为之闻风丧胆。在这方面,包括爱因斯坦、萧伯纳、罗曼·罗兰等 世界知名人士,也都给予苏联的社会主义以肯定的评价。就连论者自己也不得不说社 会主义曾经“成为震撼全球的共产主义运动”。
论者讥笑苏联拼命搞了七十多年也没有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这显 然不符合事实。我们知道,沙皇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比其它一些国家晚,沙 皇直到1861年才宣布废除农奴制度。由于资本主义的起步较晚,所以到1913年第一次 世界大战前夕,俄国的工业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也是落后的:居欧洲第四、世界第五 的位置。但是,经过十月革命,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苏联只经过十多年时间 的努力,其工业的排名就上升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试问:这是不是已经赶 上了以前比它发达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了?至于在世界范围,它虽然还比美国落后, 但是,其差距也在缩小,这是不是也是一个逐步赶上的过程?
显然,不能认为,赶上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要一下子赶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美国是1776年建国的,建国虽然较晚,但是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晚。早在17 世纪,就开始了从欧洲特别是从英格兰向“新大陆”的移民,这样,他们在带去先进 生产力的同时也带去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实际上,美国其实是一个欧洲衍生国。
由于新大陆的土地、森林、水力和矿产资源丰富,又没有封建制度的障碍,于是移民 大量涌入,使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还要提到的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都在欧洲进行,而不是在美国领土上进行,美 国不仅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反而可以通过与交战国做生意而大发战争财。这又是它 得天独厚的一个条件,是苏联所不能比拟的。
尽管如此,由于苏联的发展速度超过美国,其与美国的差距还是缩小了。事实 上,苏联由于社会制度优越于美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科学技术的一些领域,比如 航天领域,已经赶上和超过了美国。苏联在1957年就把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一下 子就把美国甩到了后面。后来在载人飞行、建立空间站等方面也是走在美国前面的。 这难道不是赶上?
论者说,“一场以消灭私有制为结局的革命,一种以排斥先进生产力为特征的社 会制度,无论以什么堂皇的名义,都是没有前途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私有制和资产 阶级,无论遭到多大误解,无论怎样被妖魔化,最终都会被人类认同,脱离原始共产 主义社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文明,走向更高生活水平的平等和正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 代表先进生产力,是不能消灭的,消灭了还得请回来。这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的失败留给后世的最根本的教训。”
这是最典型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社会由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进入私有 制社会之后难道就不再向前发展了,就永远是私有制了?当资本主义社会代替了封建制 了?我们 说,私有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历史上曾经是进步的,曾经推动过生产力的发 展,马克思也曾经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它不可能永远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在今 天,它已经暴露了那么多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已经对其作了那么多的分析与批判,论者一概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却拿着一些叛徒和败类的陈词滥调大肆宣扬,其实是很 可悲的。
论者讥笑列宁用加班加点、不领工资的办法来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 率,是毫无道理的。我们知道,1918年夏,14个国家对苏联发动了武装干涉,而国内 的白卫分子也里应外合进行叛乱,妄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新生的苏维埃处 于四面被围的极端困难的境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7日的《真理报》发表了一 篇题为《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共产主义星期六)》的文章,其中讲到铁路分局许多 共产党员职工走上了前线,但是大多数人不能离开重要岗位,于是莫斯科—喀山铁路 分局的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提出了一个建议:从自己的休息时间里每天多工作一小 时,在星期六这天进行六小时体力劳动。这一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列宁看了此文 后,认为“这篇文章很重要”,于是写了《伟大的创举》一文,充分肯定了这件事。
我们要问:在战争的情况下,在苏维埃危急的情况下,难道不应该这样吗?我们刚刚 经历了一场大灾,许多人都不分分内分外,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地工作,这样一些英 雄行为,难道也错了吗?论者用讥笑的态度对待列宁,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感情?
问题还在于,列宁赞扬铁路职工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是针对当时特殊的 情况说的,并非用它来赶超资本主义。这本来是很清楚的。当然,这样的精神是可贵 的,列宁希望用这样的精神来考验党员,这不仅对于完成一定的具体任务是有意义 的,对于保证党的先锋队的性质也是有意义的,又何错之有?。
至于论者用东西德来说明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优越,也毫无道理。诚然,东德有 不少人曾经越过柏林墙逃到西德,但是,仅从这件事就说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结 论是下得太早了。我们比较东西德,很快就会发现,两个德国的基础是大不一样的。
西德的面积是东德的两倍多,人口是东德的三倍多。更重要的是,西德的自然资源比 东德丰富,工业基础也比东德发达得多。像鲁尔、萨尔这样的开采业和重工业中心都 在西德。鲁尔曾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在西德战后起飞中曾经发挥了 重要作用。萨尔也是重要的煤炭和钢铁工业基地,在西德的经济中也发挥着重要作 用。相形之下,东德就缺少这样的资源和重工业基础。问题还在于,尽管西德的基础 比东德要好,但是,东德的经济增长速度却并不落后于西德,而且比西德增长得更 快。统计数字表明,东德1980年的工业是1950年的94倍,西德1980年的工业只是 1950年的53倍,哪个快哪个慢还不清楚吗?
或问:既然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那东德的人为什么要逃到西德去呢?这个 问题其实也不难回答。最主要的是戈尔巴乔夫之流大肆诋毁社会主义,把人们的思想 搞乱了,把苏联和东欧国家引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当然,有些人真的到了西德,也并 不就认为西德比东德好。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包括东德在内的许多原社会主义国 家的人民都强烈地怀念社会主义时代的生活,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请勿亵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来,苏联也好,中国也好,东欧也好,他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正确的东西到了论者那里全部变成了错误,而且是“根本错误”。在他看来, 只有走资本主义道路才是正确的,因为据说,“私有制和资产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 是不能消灭的,消灭了还得请回来。这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留给后世的 最根本的教训。”在这里,他的面目已经暴露无疑。但是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他在 讲了这些话以后,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又说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共产党宣 言》的继承和发展”。在讲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根本错误的以后,现在又 来讲“对《共产党宣言》的继承和发展”,难道他不感到这中间存在根本矛盾吗?
在我看来,这样的矛盾,早在论者一伙以前的言论里就已经非常清楚地表现了出 来:他们一方面把马克思、恩格斯奉为“正统”,同时又对马克思主义的叛徒大加赞 赏,把他们统统作为“正统”对待;而与此同时,对举世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真 正传人,则一个个加以妖魔化,说他们是“布朗基主义者”,“最大的修正主义 者”,“暴力社会主义者”。但是,论者在过去的文章里毕竟还不敢否定马克思恩格 斯。现在不同了。他的胆子更大了。他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羞羞答答地否定马克思恩格 斯了,——他现在不仅是公开地宣称《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思 想”,“包含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存在什么“误区”,而且还公开地批判《宣 言》提出的“消灭私有制”这一基本思想,认为马恩“要消灭私有制,消灭资产阶 级,结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一定要用暴力。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社会主义 革命,由此成为一种打着解放工人阶级的旗帜摧毁先进生产力的暴力社会主义运
动。”论者如此疯狂地攻击马克思、恩格斯,攻击《共产党宣言》,这在建国以来的 历史上恐怕是很少有的。
可能他自己也感到这样做是太过分了,于是在最后又假惺惺地说什么“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对《共产党宣言》的继承和发展。”这是企图掩盖自己的反社会主义的 真实意图。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 则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我们要大喝一声:请勿亵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问:
如果连《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都否定了,哪里谈得上什么“对《共产党宣言》的 继承和发展”呢?
《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年来,有多少人反对过它,已经无法计算,但是结果如 何呢?它已经成为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人民的经典,而它的主要作者马克思还 被人推举为“千年思想巨人”,受到世人的尊崇,而那些反对它的人呢,却不过是历 史上匆匆逝去的过客而已,早已被人们遗忘。这就是历史对《共产党宣言》,对科学 社会主义所做出的最公正的评价。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中华魂网
http://www.1921.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