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郝贵生:如何认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

作者:郝贵生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1  

  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为《宣言》)内容极其丰富、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的基本观点,但关于其最主要的或者说核心思想,中国当前思想理论界的认识是不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阶级斗争思想,二是“两个必然”思想,三是“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思想,四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五是“全球化”思想。应该说,这几种观点都是《宣言》的基本思想,那么《宣言》的核心思想究竟是什么?究竟应该怎样认识上述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呢?

  一、《共产党宣言》阐发的基本观点及其内在逻辑联系

  认识《宣言》的核心思想首先必须认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内在联系。

  《宣言》一书的基本结构是七个序言、一个引言和四章内容。七个序言主要是《宣言》发表之后,在出版不同版本时,由马克思恩格斯合写或恩格斯单独所写,主要阐明《宣言》的基本思想、性质、任务,并认真回顾了《宣言》发表后的历史命运和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在肯定其基本原理的同时,对某些地方做了重要修改和补充,且指明了对待《宣言》的正确态度。引言简要说明了《宣言》写作的背景和目的。第一章、第二章内容是《宣言》全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观点主要是在这两章阐发的。第三章主要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解剖了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根源、阶级实质及其危害性,科学地分析、评价、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阐明了共产党人政治斗争的策略原理。那么《宣言》阐述了哪些基本观点呢?笔者认为,主要阐述了十大基本观点。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恩格斯在1883年谈到《宣言》的基本思想时说:“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第二章在批判社会生活中各种攻击、歪曲“共产主义”思想的错误言论时阐述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第二,阶级斗争的观点。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说:“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第一章第一句话就是:“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第三,全球化思想。“全球化”是近几十年来一些学者概括当今世界发展总特点时发明的一个新概念,意思是说,当今各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已经连接为一个整体并相互依赖。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并没有使用过“全球化”这个概念,但许多学者认为,《共产党宣言》已经阐发了这一思想,第一章在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时讲到:“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第四,“两个绝大多数”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并没有消灭阶级斗争,而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取代了封建社会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他们还论述了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特别指出无产阶级阶级斗争与以往阶级斗争的最大区别就是“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一思想简称为“两个绝大多数”思想,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思想。

  第五,“两个必然”思想。第一章在分别考察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过程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过程、特点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之后,在第一章的结尾中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两个必然”思想,即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无产阶级政党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不应该是自发的、分散的斗争,而应是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组织起来的斗争,也就是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的领导。所以本书第二章的标题就是“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因此这章一开始就指出了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纲领。《宣言》认为,共产党的性质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主要是:第一,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第二,坚持目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第三,由无产阶级中最先进的成员和最坚决的部分所组成;第四,由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所指导。共产党人的最低纲领是组织和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最高纲领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

  第七,“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思想。《宣言》引言部分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写作《宣言》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反驳欧洲反动势力对共产主义的恶毒攻击和歪曲,阐明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即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宣言》正是在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群众史观和“两个必然”思想之后,在第二章中科学地阐发了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并从七个方面反驳了欧洲反动势力对共产党人“消灭私有制”和“消灭私有观念”的歪曲、污蔑的错误言论。 第八,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恩格斯1883年在谈到《宣言》的基本思想时,在阐发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阶级斗争观点之后,紧接着说:“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第一章在谈到无产阶级斗争特点时说,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隐蔽的国内战争将爆发为公开的革命,无产阶级将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第二章在批驳欧洲反动势力对共产主义的责难之后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即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一是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逐步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二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是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四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联合体。

  第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角度阐述了社会发展的五个基本阶段。但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过程除表现为社会基本结构和构成因素的发展,还表现为人自身的发展变化。而且这两种变化是相辅相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就多次阐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宣言》中延续了他们的这一思想,在第二章结尾谈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第十,无产者联合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多次阐述无产者联合思想。《宣言》第一章在谈到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发展特点时就讲到,这种斗争由分散的个体的斗争发展到联合的组织起来的集体的斗争。全书又在第四章最后一段阐发了共产党人公开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之后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应该说,全书还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其他一些基本观点,如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批判拜金主义、资本主义制度掘墓人、自由观、雇佣劳动、教育、家庭观、国家观、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生产力等思想。全书的各种观点特别是基本观点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的。而主要逻辑关系就是一、二章之间的逻辑关系。《宣言》一书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之后写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最终目的是阐发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不是他们头脑的主观产物,也不是客观精神的启发和所谓理性原则推导的结果,归根结底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历史趋势所决定的。正是依据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原理,该书第一章重点考察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依据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和阶级斗争规律原理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因此该书前五个基本观点主要就是阐发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以及资本主义由产生、发展到灭亡的客观趋势。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在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之后,不是消极等待资本主义的灭亡,而是把无产阶级的追求目标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致起来,依靠自身的斗争,去促使资本主义的灭亡,由此产生了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理论及其纲领、手段、方法。这主要就是第二章阐发的重点。因此可以这样概括两章之间的关系:第一章是第二章的理论和客观依据,第二章是第一章必然的逻辑结论,也就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映的必然结果。

  二、如何评价流行的关于核心思想表述的几种观点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内在的基本逻辑联系,那么就较容易正确揭示其核心思想。人们之所以对《宣言》的核心思想认识不同,是因为人们选取的视角不同。据笔者观察,人们或是从客观规律性的角度,或是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认识其核心思想。 关于从客观规律性的角度认识《宣言》的核心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就有两种观点。其一是阶级斗争思想。如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的贯穿《宣言》的三个基本思想,即经济基础是社会政治、精神的基础;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导致阶级的最终消灭。这三点的核心是第二点。毛泽东1920年最初读《共产党宣言》时主要就是从这一角度认识和掌握《宣言》的核心思想的。其二是“两个必然”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说,《共产党宣言》的任务,就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以上两点表述不同,实质完全相同。前者是后者的哲学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近些年来,许多研究《宣言》的学者特别着重研究《宣言》的“全球化”思想。笔者也认为,虽然《宣言》中没有直接提出“全球化”概念,但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全球化”的特征却已经被揭示出来。而且这一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以及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及特征也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但是笔者发现,有些学者在研究《宣言》时过分强调“全球化”思想,甚至把其作为《宣言》的主要思想加以研究。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2001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一书,显然是突出了“全球化”思想,似乎“全球化”思想成为《宣言》的核心思想。这是笔者所不赞同的。

  还可以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认识《宣言》的核心思想。传统观点认为,《宣言》的核心就是“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正是从这一角度认识的。这一思想与从客观规律性的角度揭示的《宣言》的核心思想是阶级斗争和“两个必然”思想是完全一致的。“阶级斗争”和“两个必然”思想是“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思想的理论和客观依据,而“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思想则是“阶级斗争”和“两个必然”思想反映到共产党人的头脑中之后形成的实践内容和目标。它们之间是没有任何矛盾的。在这一问题上,思想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分歧。

  第一,从否定“消灭私有制”思想出发,根本否定《宣言》的理论价值。辛子陵2008年初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走出〈共产党宣言〉的误区》一文,之后又发表文章认为,《宣言》的根本错误就是提出了“消灭私有制”思想。他认为,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中的空想社会主义成分”,是《共产党宣言》带有的“历史局限性”、是基于“道德感情色彩”的“过激主张”。辛子陵的观点一方面说明他确实抓住了《共产党宣言》的要害问题、根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但由于他根本不懂得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导致他运用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理解《宣言》的核心思想特别是“消灭私有制”的思想,因此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如他认为“消灭私有制”的结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单纯“道德感情色彩”的产物。

  客观地说,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宣言》之前,其世界观、价值观、立场、感情确实已经彻底转移到工人阶级方面来,基于对资产阶级的愤恨和对无产阶级的同情、热爱确实是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写作《宣言》特别是阐述“两个必然”和“消灭私有制”思想的重要原因,但这不是主要或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说,《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进程的大量感性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提炼、概括、推理、归纳、综合的产物。辛子陵看不到马克思恩格斯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历史观的根本区别,只是抓住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状况的同情心,就主观武断地否定“消灭私有制”的科学结论,显然是错误的。再如,辛子陵认为,《宣言》一方面高度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又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而为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自相矛盾的。而且辛子陵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依据,借口苏联解体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曲折和错误,断定社会主义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资本主义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永恒现象。这说明,辛子陵根本不懂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把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的辩证的、历史的认识看作“自相矛盾”,甚至借口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曲折和反复性这种所谓“实践”事实根本否定《宣言》的科学结论,这难道不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思想吗?笔者专门写文批驳了辛子陵对《宣言》“消灭私有制”思想的歪曲和根本否定

  第二,歪曲“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思想。一是认为“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应该翻译为“扬弃私有制”和“两个扬弃”。理由是“德文”中的原词有“扬弃”的含义。这里翻译为“决裂”、“消灭”就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对资本主义“排斥一切”的理论依据。中央编译局的同志撰文讲,“消灭”、“决裂”的德文原词确实有“扬弃”的含义,但任何一种语言的一个词语都可能有多重含义,德文词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这里是着重揭示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对立,翻译为“消灭”与“决裂”完全是正确的。辩证法认为,任何否定都是扬弃,都是否定中包含肯定。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根本否定绝不是否定和排斥一切。实践中出现的错误倾向是对该思想的错误理解,而不能归结为翻译的错误。二是认为“消灭私有制”只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用劳动者的没有剥削的个人所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的剥削的私有制。这种理解也是错误的。《宣言》一再强调,共产党人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否定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阶级社会否定另一个阶级社会的所有制那样,只是用一种新的私有制取代旧的私有制,而是从根本上否定和消灭整个私有制,消灭阶级产生的经济根源,最终实现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把《宣言》中的“消灭私有制”思想歪曲为只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实质上就是根本否定了共产党人最终的追求目标和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偷换为资产阶级所接受的内容,是对《宣言》核心内容的根本背叛。三是认为《宣言》提出共产党人的“消灭私有制”思想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占有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首先做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正是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必然趋势,共产党人才把自己的奋斗目标界定在“消灭私有制”上,把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界定在“两个决裂”上。这一结论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状况完全相符。但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产党人“消灭私有制”的奋斗目标,绝不意味着私有制一个早晨就能够消灭,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但绝不能借此而否定这一结论的科学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也是人,不是神,他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揭示历史的发展趋势及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客观地讲,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之后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确实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没有预料到的新情况,但《宣言》发表后的160多年的人类历史尽管有许多曲折,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没有改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各国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没有改变。

  从主观能动性角度认识《宣言》的核心思想还有一种重要观点,就是把核心思想归结为第二章结尾中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其最主要代表人物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放教授。他于2008年9月22日在《北京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共产党宣言〉核心思想之我见》的文章。文中批驳了传统的把《宣言》的核心归结为“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的思想,其主要理由就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特定意义上把‘消灭私有制’概括为共产党人的理论的”。他说:“如果是从一般意义上说,我认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才真正是《宣言》的核心思想。以往由于我们未能领会或者不曾强调《宣言》的这个核心思想和精神实质,以致在实践中犯过重大错误,这是应该切实引为深刻教训的。”他还提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以及恩格斯在1894年1月9日跟两位意大利记者谈到未来社会的新思想时所说的:“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寻找一行您所要求的题词。马克思是当代唯一能够和伟大的佛罗伦萨人(即但丁——引者注)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者。但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这就是《宣言》中关于人的发展的那段话。学界还有一些学者赞同高放教授的观点,其理由也大同小异。笔者并不绝对反对把《宣言》核心思想归结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但反对以“人的发展”思想绝对排除“一个消灭,两个决裂”思想。实际上这是从主观能动性基础上又派生出的两个不同视角。我们知道,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改造的世界包括两个世界:一是外部世界,二就是作为主体的人自身。实践改造的这两个内容首先是有区别的,同时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一个消灭,两个决裂”就是改造外部世界(第二个决裂也有改造人自身的含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是改造人自身。两者须臾不可离开。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就阐发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改造外部世界“消灭私有制”活动需要改造人本身,促进人的发展。他说:“无论为了使这种共产主义意识普遍地产生还是为了实现事业本身,使人们普遍地发生变化是必需的。”“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

  其次,人的自我改造和全面发展也离不开改造外部世界即“消灭私有制”的实践活动。“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私有制下的共同体是虚幻的、冒充的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对少数个人来讲是自由的,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桎梏,是没有真正的自由和发展的。只有在消灭了私有制的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最后,“消灭私有制”过程与人的自我改造、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马克思恩格斯说,无产阶级“非常清楚地知道:只有改变了环境,他们才会不再是‘旧人’,因此他们一有机会就坚决地去改变这种环境。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现代的个人必须去消灭私有制,因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以致它们在私有制的统治下竟成了破坏力量,同时还因为阶级对立达到了极点。最后,我们曾指出,私有制和分工的消灭同时也就是个人在现代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所建立的基础上的联合。”不可避免的“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

  因此笔者的结论是,把《宣言》的核心思想归结为“一个消灭,两个决裂”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是正确的。传统观点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情况。但笔者反对高放教授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认为传统观点是“从特定意义上讲的”,而“人的发展”思想是从“一般意义上讲的”。这是错误的。二者都是从一般意义上讲的。不能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思想而否定“消灭私有制”是核心思想,离开共产党人“消灭私有制”、“两个决裂”的根本任务去奢谈什么“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质是把《宣言》中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歪曲为资产阶级学者可以接受的东西,用他们的所谓“普世价值”、“宪政”等理论解读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思想。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理论,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偏离或者背叛。这就是高放等人离开“一个消灭,两个决裂”高谈《宣言》的核心思想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质。

  三、认识《宣言》核心思想对我们的启发意义

  1.要从联系的、系统的观点认识《宣言》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观点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一版序言中讲:“希望读者也不要忽略我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实不仅读《反杜林论》如此,读任何书籍都是如此,特别是读作为第一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共产党宣言》更是如此。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中发现,很多学者读原著时,常常把原著的基本观点割裂开来,孤立地学习、研究。如读列宁的《辩证法十六要素》,许多辅导教材就按照原理体系把十六要素分解为辩证法的若干观点。我的大学老师也是这样教我的。直至20世纪80年代,我把辩证法十六要素放在列宁读黑格尔的《逻辑学》的整个体系及对黑格尔思想的具体解剖中才真正理解了列宁辩证法十六要素的真谛,就是如何在认识过程中达到“观察的客观性”,把握自在之物本身,而不是枝节之论。读《宣言》也是如此。

  有些辅导教材或教师讲解《宣言》时,也常常把《宣言》肢解为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不同程度地忽略《宣言》全书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的逻辑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书中的一般原理的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笔者认为,每一个基本原理在应用时,都不能割裂与其他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逻辑。如果对原理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只是抓住甚至夸大书中的某一原理,忽略或贬低其他基本原理,就会导致错误的实践结果。对《宣言》核心思想的认识也是这样。

  前边已经谈到,关于《宣言》核心思想的几种认识,我们都可以从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找到依据。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宣言》本身,从不同的视角揭示《宣言》的核心思想的。一般说来,人们大多从前三个方面理解《宣言》的核心思想,笔者已经揭示了其内在联系。而从人的发展角度认识《宣言》的核心思想,只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

  笔者认为,提出这一问题确实有积极意义,以往我们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程度不同地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和所有制的变革,忽略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笔者是赞同的,并解读为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但是我们非常遗憾地看到,尽管中央文件反复讲,理论界写了那么多的文章,但实践中却落实得不够。其重要原因就是离开了“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思想,在强化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状况下,谈何发展的目的是人民群众,发展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来享受?而理论界某些人大肆宣扬“人的发展”是《宣言》的核心思想,恰恰是离开了《宣言》的阶级斗争、“两个必然”、“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等基本思想。辛子陵甚至以恩格斯1894年的论述来论证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抛弃了《宣言》的其他基本思想。这种割裂《宣言》基本观点之间关系的做法不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而是偏离或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2.坚持《宣言》的核心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再次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丢掉灵魂,强调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在十八大后的多次讲话中也多次强调,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什么别的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曾经提出要努力做到“四个划清”,第一个即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篇公开问世的代表作,而《共产党宣言》的实质是共产主义宣言。我们的教科书一般都讲“共产主义”有三个含义即:共产主义是一种理论,是一种理想、制度,也是一种现实的运动。这种运动的实质就是以共产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消灭私有制”、实现“两个决裂”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现实的活动。同时共产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反过来说,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两个概念内涵、外延完全相同。

  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共产主义,坚持《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特别是核心思想,也就是坚持《宣言》的阶级斗争思想、“两个必然”思想、“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思想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思想,就必须承认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中国国内,仍然存在着两种经济政治制度、两种根本对立的意识形态的激烈的斗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胜谁负的斗争并没有真正解决。列宁说,只承认阶级斗争,不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我们队伍中相当多的人连阶级斗争理论和中国当今存在阶级斗争的客观事实都不承认,那他们还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者吗?近些年来,我们党内、国内围绕“两个必然”、“消灭私有制”、“两个决裂”的争论和交锋始终没有停止,直接或间接否定上述观点的思想相当猖獗。

  在人的发展问题上,究竟是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引导、教育和塑造人,还是用资本主义文化、封建文化塑造人?是否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认识中国当代社会思想领域的斗争?关于这些问题的争论也始终没有停止。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写的《宣言》的第一篇序言中说,不管25年来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宣言》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我们今天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管一个半世纪来世界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出现了多少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没有预料到的更多的新情况,实践仍然证明《宣言》的基本思想特别是核心思想仍然是正确的,仍然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仍然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研究、领会。(注释略)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编:《〈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汪亭友:《岂能如此曲解〈共产党宣言〉关于“消灭私有制”的思想——与董德刚先生商榷》,《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5期。

  [3] 高放:《〈共产党宣言〉核心思想之我见》,《北京日报》2008年9月22日。

  [4] 郝贵生:《〈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决裂”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5] 郝贵生:《也谈对〈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思想的理解——与耿步健先生商榷》,《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

  [7] 郝贵生、刘建平:《〈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是科学的结论——评辛子陵〈走出《共产党宣言》的误区〉一文的根本错误》,《理论学刊》2010年第9期。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zx/2014-04-30/2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