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吴冷西:毛主席主持撰写《九评》经过

作者:吴冷西   来源:红色文化网  

  (摘自吴冷西著《十年论战》第15章)

  1964年5月15日至6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原定会议议程为讨论第三个五年计划和农村工作。

  在会议过程中,中央政治局常委5月27日在毛主席住处开会,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的讨论,决定把第三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放在建立第三线国防工业基地(按照我国地理状况和战略构想,中央大致规定:国防第一线为沿海边疆地区,第二线为京广路沿线中部地区,第三线为云、贵、川、陕、甘、宁、青等腹部地区);并决定在改进常规武器的同时,着重加紧研制核武器和导弹。这就是要加强战备。常委会还专门讨论了农村“四清”运动,正式决定在农村展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就是加强战备和反修防修双管齐下。

  毛主席在会议上指出,这两大问题是从同赫鲁晓夫的多年斗争中引起的。毛主席在常委会上指出,从赫鲁晓夫大反华的趋势看,我们要考虑到万一他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强抵抗武装入侵的准备。同时,赫鲁晓夫从苏共“20大”以来的行径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会产生修正主义,甚至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因此,我们必须在我们党内、国内反修防修。

  毛主席还提出,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对苏共中央《公开信》的评论,要认真总结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经验教训。他接着询问《九评》写得怎样。我回答正在写,已经反复修改多次,还不满意。毛主席说,不要紧,要认真分析,充分论证,使人驳不倒,不要匆忙,但要抓紧。

  毛主席说,《九评》总结苏修的教训时,可以考虑:第一,从十月革命讲起,说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首次变为实践;第二,分析苏联社会状况,分析其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第三,剖析苏共领导集团的变化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第四,批驳全民党、全民国家的谬论,这是赫鲁晓夫篡改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核心;第五,论证赫鲁晓夫搞的是假共产主义。

  根据毛主席的意见,写作班子又对《九评》稿子作了比较大的修改。

  在工作会议后期,6月8日,毛主席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除常委和中央一些有关同志外,还有各大区中央局第一书记参加。毛主席在谈到从中央到省一级党委的第一把手要抓军事时,又提出赫鲁晓夫是惯于搞政变的人。他说,赫鲁晓夫上台以来搞了五次政变,一次又一次把同他意见不同的人打下去。先搞掉贝利亚,接着又搞掉所谓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反党集团”,接着又搞掉朱可夫,还有伏罗希洛夫、布尔加宁等一批人,都被他打下去了。这个教训值得重视。

  毛主席接着又问及《九评》写好了没有。小平同志回答说,秀才们苦得很,改了一次又一次,快成形了,还需要再作些修改。毛主席说,丑媳妇不要怕见公婆,梳妆打扮好了才出来,披头散发也可以。只要大致可以,就拿出来请大家议论修改。小平同志说,再修改一次就可以拿到起草小组上讨论,讨论后再修改就可以送主席、少奇同志、总理审查。

  6月底,我们将修改了多次的《九评》稿子送给小平同志。小平同志第二天到钓鱼台来,主持起草小组全体会议讨论。讨论的时候逐段地边读、边议、边修改。7月初印出了修改稿,送给毛主席、少奇同志和周总理。

  7月5日起,毛主席召开几次会议讨论《九评》修改稿,也是逐段边讨论边修改,而且他自己也动笔修改。(少奇同志和周总理因事在外,没有参加这些会议。)毛主席在会上提出修改的意见,或者他自己动笔修改。主要有以下几点:

  毛主席说,在讲到苏共领导集团一步一步走向修正主义时,还要补充说明苏联共产党、苏联人民的伟大业绩和功勋。毛主席强调,列宁缔造的苏联共产党和伟大的苏联人民,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表现了开天辟地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战胜白匪军和十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中,表现了艰苦卓绝的英雄气概;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斗争中,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光辉成就;在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中,是赢得了拯救人类伟大胜利的主力军。

  毛主席说,除了这些要讲以外,还要讲到,甚至在赫鲁晓夫集团的统治下,苏联共产党的广大党员和苏联人民,是不满赫鲁晓夫为非作歹的,莫洛托夫等人只是反抗的冰山之巅。

  毛主席说,必须明确表达我们坚决相信列宁创造的苏联共产党的绝大多数和苏联人民中间的绝大多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在文章结尾时还要重复这个意思。我们历数了赫鲁晓夫的错误,还要对广大苏联共产党人和苏联人民寄予厚望。

  根据毛主席的这个思想,我们对原来起草的稿子做了补充。在《九评》的最后部分补写了一大段:“伟大的苏联人民的历史功勋照耀千秋万代,绝不会因为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的背叛而失掉光彩。苏联广大的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广大的苏联共产党人,终将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而走向共产主义。”

  毛主席还强调阐述民主和专政的关系,要求我们在讲到全民国家问题时,要讲清楚民主的阶级性。毛主席亲自作了修改,增加了一段:“有资产阶级的民主,就没有无产阶级的民主,有无产阶级的民主,就没有资产阶级的民主,一个消灭另一个,只能如此,不能妥协。更多地、更彻底地消灭掉资产阶级的民主,无产阶级的民主就会大为扩张,这种情况在资产阶级看来,就叫做这个国家没有民主。实际上这是兴无产阶级民主,灭资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的民主兴起来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就被灭掉了。”

  《九评》最后一段讲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教训。毛主席强调,在这一段里要指出,一切新生事物,无产阶级专政也一样,都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曲折的过程,中间有成功,也有失败。他说,我们现在讲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教训,既要看到那种遭受到资产阶级武装镇压和失败的无产阶级专政,像巴黎公社、匈牙利苏维埃那时的样子,又要看到另一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复辟,而这是更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更值得引起我们警惕的危险,这就是和平演变。毛主席说,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在苏联搞和平演变,是向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我们中国在内,向所有共产党包括我们中国共产党在内,敲响了警钟。帝国主义对我们第一代、第二代大概没有指望了,但他们寄希望于第三代、第四代和平演变,杜勒斯辈就是这么公开说的。因此我们要准备后事,要培养革命接班人。后来,我们根据毛主席6月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这一段作了比较大的修改,列举了他提出的革命接班人应具备的条件。

  毛主席还说,分析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形成的原因时,着重讲内因,列宁、斯大林领导时,外部情况比赫鲁晓夫时代严峻得多,但都顶住了。赫鲁晓夫受内外因素相互影响,发生了质变,外因(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政策)通过内因(新资产阶级分子的产生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腐蚀)起作用。特殊地说这又同赫鲁晓夫本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有关。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这些原因要在《九评》中逐一加以分析,使人有一个系统的清晰的概念。

  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我们又对《九评》从头到尾作了通改,主要是事实与论证的衔接和文字的修饰。毛主席看过这些修改以后,又把文章的标题改了。我们原来用的标题不是这样。我们用过好几个标题,曾用过《赫鲁晓夫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赫鲁晓夫的历史教训》等。最后,毛主席把标题改成为《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经过这么一改,就突出了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全世界革命史上,以至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重要的教训。这样一个题目,使人立即感到文章的宏大气派、理论光彩、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此外,小平同志也要求我们对毛主席最近两年来关于反修防修问题的论述加以系统整理,写入《九评》中去。因此我们在毛主席主持会议讨论之后,又作了一番修改。其中主要的是把这几年毛主席关于反修防修的论述,系统地归纳为15条。

  《九评》最后定稿是7月12日,是由毛主席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大家在会上逐段议论并修改。

  在这次定稿过程中,毛主席对新增加的15条中的第二条又做了修改,这一条基本上是他自己重新改写的。

  他改写后的全文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单有在经济战线上、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够的,并且是不巩固的,必须还有一个政治战线上和一个思想战线上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在政治思想领域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斗争,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几十年内是不行的,需要一百年到几百年的时间才能成功。在时间问题上,与其准备短些,宁可准备长些;在工作问题上,与其看得容易些,宁可看得困难些。这样想、这样做,较为有益,而较少受害。如果对于这种形势认识不足,或者根本不认识,那就要犯绝大的错误。”

  在这次定稿会议上,其他中央同志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在文字上也有多处修改。最后,中央政治局正式通过。两天以后(7月14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距中共中央《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发表刚好一年零一个月。

  《九评》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社会主义社会和无产阶级专政。文章从理论上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社会遗留下来的痕迹。从这个命题出发,理论上说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因此需要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部分是讲苏联存在着敌对阶级和阶级斗争。文章列举了很多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赫鲁晓夫掌握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权以后,推行了一系列的修正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助长了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在苏联重新尖锐起来。

  第三部分是讲苏联的特权阶层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这里主要阐明,由于赫鲁晓夫实行修正主义路线,现在在苏联的新资产阶级分子不仅在数量上空前的增长,而且在社会地位上也有了根本的变化。在赫鲁晓夫上台之前,他们在苏联社会上并不占统治地位,而在赫鲁晓夫上台之后,随着赫鲁晓夫逐步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新资产阶级分子在苏联党、政、经济、文化等部门占据了统治的地位,形成了苏联社会上的特权阶层。这个特权阶层,就是苏联资产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的主要社会基础。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就是这个特权阶层的政治代表。文章说,由于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伟大的苏联人民用血汗创立的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正面临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第四部分是驳斥所谓的全民国家。文章着重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结合现实情况,阐述只要阶级还存在,国家不可能是超阶级的,不可能是全民的道理。文章指出,如果阶级不存在、全民一致了,国家也就消亡了,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消亡了,无产阶级民主也就消亡了。

  第五部分是驳斥所谓的全民党。文章对赫鲁晓夫集团列举的苏共是全民党的四条理由逐条加以驳斥。文章指出,如果像赫鲁晓夫集团所宣传的那样,苏联党之所以变成为全民党,是由于苏联党代表全民的利益,是由于苏联全体人民接受了共产主义的目标,是由于苏共的队伍是由工人、集体农民和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组成的,是由于苏联党的活动是采取民主的方式、是符合全民性质的。文章说,如果这四条理由是正确的,那么,苏联共产党从它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称为全民党了。可见这些理由没有一条是站得住脚的。文章指出,苏共当前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全民党的问题,而是苏联共产党面临着从无产阶级政党蜕化为资产阶级政党,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蜕化为修正主义政党的严重危险。

  第六部分是讲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文章做了各方面的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赫鲁晓夫所说的共产主义,实质上就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一个变种。

  文章最后一部分是讲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教训。这部分着重是讲在前面已经提到的毛主席关于要防止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论述,一共归纳为15条:

  第一条,必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立统一的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文章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处理的方法也不同。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这两类矛盾,就不能够正确地处理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条,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毛主席在这一条中增加了前面说过的那一大段文字。

  文章指出,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才能够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

  第三条,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专政。这个专政是对反动派进行专政,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这种民主,是任何资产阶级国家所不能有的最广大的民主。

  第四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

  第五条,不论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或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必须解决依靠谁、争取谁、反对谁的问题。

  第六条,必须在城市和乡村中普遍地、反复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七条,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地、普遍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

  第八条,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两种形式。

  第九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我们要经过文化革命,经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革命实践,建立一支广大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第十条,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

  第十一条,绝不要实行少数人的高薪制度。

  第十二条,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武装部队,必须永远置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

  第十三条,人民公安机关,必须永远置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第十四条,在对外政策方面,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必须真正实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和全世界无产者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政策,援助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

  第十五条,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必须同无产阶级专政一起存在,在一切部门中都必须实行党委领导的制度。党必须保持和发展它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持和发扬它的生气勃勃的革命风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反对修正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和反对一切机会主义的斗争。

  文章在讲完这15条以后,全文抄录毛主席的一段话:“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如果不这样办,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马克思主义的党就一定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党,变成法西斯党。整个中国就要改变颜色了。”

  接着,《九评》还论述毛主席提出的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并列举了接班人的条件。

  《九评》最后说,苏联人民和社会主义各国人民、全世界革命人民,必须从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背叛中吸取有益的教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反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斗争中,已经变得,并将继续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强大。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前途,从来抱着革命乐观主义的态度。我们坚决相信,无产阶级专政的光辉、社会主义的光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必将普照苏维埃的大地,无产阶级必将赢得整个世界,共产主义必将在地球上获得完全的、彻底的、最后的胜利。

  以上15条是在当时激烈的公开论战中间提出来的。虽然其中某些观点还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总的来看,毛主席的这些观点是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特别是他提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谁战胜谁的问题要一百年到几百年才能解决。他还提到,在这中间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防止和平演变。如果我们不注意反修防修,那么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这些观点有着深远意义。

  当然,这些观点中,有的是他在谈到中国会不会改变颜色的问题时提出来的。他当时对中国的形势估计得过分严重,囿于“以阶级斗争为纲”,这种“左”的观点后来导致“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路线错误。但是,他提出的怎么样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怎么样反修防修,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等问题,都是根据苏共“20大”以来,而且不仅是苏共“20大”以来,还包括斯大林时期的经验教训提出来的。

  如果说在1956年毛主席根据苏共“20大”、苏波关系、匈牙利事件的教训,主持写出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那么,可以说这次发表的《九评》,即《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这篇文章,是1956年以来的反修斗争中积累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是第三篇论无产阶级专政历史经验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不仅包含了前两篇文章的观点,而且加以发展了。特别是跟苏共公开论战开始以后,赫鲁晓夫沿着修正主义的道路越走越远,总结怎么样防止和平演变这个重大问题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这篇文章挖了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根,揭了他的底,在国际上震动很大。从积极意义上讲,它在全世界共产党人面前,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面前,提出了怎么样防修,怎么样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怎么样防止社会主义和平演变成为资本主义这么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发表以后的第二天,7月15日,毛主席在他家里又召开一次常委会。在会上谈到《九评》的问题时,毛主席说,《九评》发表以后,他又看了一遍。里边讲到社会主义社会里边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反复的。但是不能说这个斗争越来越尖锐,不能像斯大林过去曾经提的那样。而应该看到,这个斗争是高一阵低一阵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有时又比较缓和,总之是波浪式的。这一点应该明白。

  毛主席在会上除了谈到《九评》以外,还问《十评》怎么样,为召开兄弟党会议准备的那个纲领草案怎么样。我回答说,正在起草。《十评》比较难,纲领也比较难,牵涉的问题比较多。毛主席说,你们反正是蚂蚁啃骨头,要啃,要想办法把这两篇东西搞好。《十评》要准备发表。那个纲领草案要准备跟兄弟党商量,在商量之前,我们要拿出一个草稿来。

  小平同志还提出,除了上述两个稿子外,秀才们还在起草对苏共中央6月15日来信的复信。恐怕首先要把复信写出来,因为苏共来信已有一个月了。毛主席也同意先把复信写出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6-05/2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