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朝鲜《劳动新闻》:传扬着炽热国际主义义理的朝中友谊

作者:《劳动新闻》   来源:红色文化网  

 
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9月14日:


传扬着炽热国际主义义理的朝中友谊
(节译)

    恰逢伟大的金日成主席不朽着作《积极支援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一文发表65周年,朝鲜的军队和人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为加强和发展朝中友谊,倾注心血和努力的主席的光辉业绩。
    
    主席在主体34(1945)年9月15日发表的这篇着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不灭的贡献,使朝中友谊的基石愈加稳固,友好关系得以进一步向前发展。
    
    在欢迎最近再一次访问中国的伟大领导者金正日同志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表示,中国东北地区到处都留下了金日成主席同志革命的足迹,强调通过主席同志长久时间中的斗争取得了朝鲜的独立,也是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巨大贡献。
    
    金日成主席抗日革命二十多个年头,接着在祖国解放后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给予无私的支援,这崇高的国际主义义理是最真挚的同志间的感情,朝中友谊是无法割舍的、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巩固的关系。
    
    1945年8月日帝败亡之后,中国的蒋介石匪帮在与共产党和平谈判的背后与美帝勾结,企图占领中国东北地区。此时,主席毅然决然的支援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主席在历史性谈话《积极支援中国人的革命斗争》一文中一再强调加强朝中人民革命团结的重要性,严正阐明了以鲜血支援中国革命的革命立场。
    
    主席在谈话中指出,中国革命是亚洲人民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一环,维护好东北地区对促进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强调中国共产党占领这一地区对中国革命将发挥巨大作用。
    
    主席提出积极帮助组织武装队伍是当前的第一要务,同时要积极努力帮助中国同志在东北地区建立民主主义政权,组织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团体,加强民主力量的统一战线和朝中两国人民的团结。
    
    在艰苦的抗日革命斗争时期,在许多会议上多次阐明关于朝中两国革命者和两国人民战斗团结的主席思想和意图在这一着作发表后又上升到新的更高阶段。
    
    为了积极支援中国人的革命斗争,根据主席决定的措施,朝鲜人民革命军排除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干部和队员来到中国东北地区新的战区。
    
    东北地区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七大上提到的哪怕丧失掉现在所有的根据地、只要保住东北满中国革命就有希望的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关键地区。
    
    朝鲜人民革命军指挥官武装数万名朝鲜青年,组织起12万余人的泛军事组织,其中包括东北各地众多的朝鲜人武装队伍。
    
    除组织党组织、人民群众团体和统一民主阵线之外,在各地实施包括土地改革等诸多民主改革,镇压反革命势力,肃清日本溃散士兵和伪满洲国余党、土豪、土匪及其走狗,为东北解放打下有利基础。
    
    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在刚刚解放的困难处境下,利用南浦、罗津等朝鲜港口向中国共产党疏散或运输了大量物资和人员,支援了10万多件武器、弹药、炸药、药品和军服布料、鞋靴等庞大的军需物资。
    
    中国东北民主联军的指挥官周保中从1946年夏至1948年两年多实践中接收到朝鲜支援的物资达2000余车皮……金日成主席在中国东北解放战争的困难时期提出的战略战术参考和卓见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的一本书中介绍说,金日成主席的意见有着先见之明和科学的洞察力,给中国军队的军事作战帮了大忙……尊奉主席的领导,数十万朝鲜热血青年在四平、吉林、沈阳、长春等东北的战场上发扬无比的英雄气魄和牺牲精神立下赫赫战功。
    
    ……朝鲜人部队在中国关内参加解放战争立下英雄伟勋,从北京、天津,跨过长江,直到南端的海南岛,纵横数万里,处处盛开朝中友谊之花。
    
    中国领导人也饱含深情的说五星红旗上也浸染着朝鲜人的鲜血……中国革命者和人民敬仰称颂金日成同志是整整数十年高举“抗日援华”、“抗蒋援华”的旗帜,诚心诚意的帮助中国革命的伟大的国际主义者,是中国人民极为亲近的老朋友,为朝中友好的加强和发展竭尽努力。
    
    朝中两国军队和人民在中国东北地区一道经受住了抗日战争和中国解放战争的战火,接着在朝鲜中国解放战争中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并肩战斗英勇的与美帝斗争,叫美国遭受了其历史上第一次大惨败……主席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一同缔造的传统友好关系世代相传,不断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伟大领导者金正日同志在主席不朽着作《积极支援中国人的革命斗争》发表65周年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前线参战60周年之际的今年两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非正式访问,再一次向万邦表明朝中友谊是绝不会因为岁月变迁或世代更迭而有丝毫改变的。
    
    ……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5-01/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