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伟大长征出发地于都:“30万人共守一个天大的秘密”

作者:詹承东 严金平   来源:学习时报  

伟大长征出发地于都:“30万人共守一个天大的秘密”

詹承东 严金平

  5月20日下午,习近平到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看望老区群众。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8.6万人跨过于都河,从这里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开启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当年,整个中国的革命事业命悬一线,危在旦夕。是长征拯救了革命,是历史选择了于都。

一次抉择:中央红军主动长征。1933年9月,国民党集中优势兵力,并聘请了外国军事顾问团,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而中央苏区一方,则在“左”倾领导人的错误领导下,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使红军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在错误的军事思想指挥下,处于劣势的红军与敌人拼起了消耗,红军战士虽然浴血奋战,但第五次反“围剿”还是面临失败,中国革命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到了1934年4月至5月,广昌、会昌、建宁等地先后失守,中央苏区南北门户大开。面对国民党军的步步紧逼,红军只有主动撤出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才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重开革命新局面。然而,此时突围已不是一件易事。东线,敌东路军威逼中央根据地的东大门福建长汀;北线,敌北路军集中兵力加紧“围剿”,逐渐推进至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瑞金已成为敌人重点监视地域,红军主力根本无法在这些地方集结;西线,有大山和隘口阻隔,不利于大部队行动;惟有南线,红军与粤军陈济棠进行过秘密谈判,达成了“停战借道”协议,如果经过,不会有大的战事发生。因而,位于中央苏区西南角的于都,进入了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决策视野。

于都地处中央苏区西南角,是中央苏区的中心腹地,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相对中心的位置,距瑞金、兴国均为88公里,距宁都99公里。于都县城距离信丰、安远间的敌第一道封锁线较近,抄小路仅90公里。从于都出发,部队可以快速到达预定地点,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向西转移。当时,红军主力大都在兴国、宁都、石城、长汀一带作战,于都显然是前线部队快速撤离、集结的理想地域。并且,当时战火尚未烧到于都,中央红军集结于都相对安全。于都在反“围剿”中不是主战场,境内多为丘陵地带,既隐蔽又开阔,山水相连、民风淳朴,有利于大部队行动、宿营、隐蔽、休整。最重要的是,于都是中央苏区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赣南军区所在地,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大后方,政治、物质条件都很好。从政治条件看,红军在于都集结,能满足保密等政治需要;从物质条件看,于都相对周边县稻米充足,同时人口众多,可从人力、物力方面给中央红军以足够的补充。

一个秘密:30万于都人共同保守。1934年10月8日至17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以及红军主力部队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石城、长汀等地陆续抵达了于都县城,8.6万人的中央红军部队,在这里集结休整,并且还要不动声色地进行秘密转移,这对于当时拥有34万人口的小县城来说,压力非同小可。

根据红军回忆录,红军渡河是在10月份,当时于都河处于枯水期,平均水深为1到3米。所以,红军从于都的8个渡口出发时,有5个渡口是搭设浮桥。根据最新的研究,红军渡河的意图,其实也为敌人所知晓。他们料定红军会从西南方向突围,于是在沿途布下了重重封锁线。为了监控红军的动向,敌人的飞机也时常在于都上空盘旋。为使渡河行动不被敌军发现,所有行动只能在夜间秘密进行。从1934年10月17日夜间至20日,在4天的时间里,红军每天下午5点开始架设临时浮桥,通宵渡河后,第二天早上6点半之前又将浮桥拆除,反复拆搭有15次之多。为了不留痕迹,红军夜间渡河时,每个连队只配发4个火把,早上还要把河滩上的脚印清除掉。

在34万于都人民的紧密配合下,8.6万人的中央红军渡河时敌人竟毫无察觉。直到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敌人才知道红军已经向西南突围。这段历史被后世誉为“30万人共守一个天大的秘密”。

一双黄麻鞋:承载红军的牺牲精神。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陈列的藏品中,有一双绑着毛线球的草鞋。这双鞋是一位老红军的未婚妻为其编织的。这位于都老红军叫作谢志坚,在他跟随中央红军出发长征的前夕,他的未婚妻春秀送给了他一双鞋。鞋是由黄麻编织而成的,质地柔软,非常经久耐穿。

对他而言,这双鞋异常珍贵,所以在长征途中他不舍得穿。总共才穿过两次,但这两次意义非凡。第一次是在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时候。金沙江江岸的当地老百姓热情地欢送红军过江,不禁让他回想起于都贡江边乡亲们十送红军的场景,想起了春秀,于是他乐滋滋地穿上了它。另一次则是在强渡大渡河时,由于战斗非常激烈,随时有牺牲的危险。他当时想,就算是死了也不能和春秀亲手做的鞋分开,就这样他第二次穿上了它。幸运的是,在这次战斗中他没有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他带着这双鞋回来找春秀。令人唏嘘的是春秀在红军长征后不久,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

20世纪80年代,在他把鞋捐给纪念馆的前夕,他亲手把毛线球绑在鞋上,以缅怀自己的未婚妻。最让人动容的不是他们的爱情,而是他们为了国家、为了红军舍去相聚团圆,投身于革命中去。这种成全大我牺牲小我的精神,存在于每个红军战士的生命里。

一艘渔船:承载于都人民的红土情怀。“曾大爷捐寿材搭浮桥”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长征出发搭设浮桥时,能用的木材都用尽了,这时一位姓曾的老大爷将自己百年后用的棺材板也拿了出来……如今,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还陈列着搭浮桥用的门板、渔船,还有船篙。而其中的渔船和船篙,一样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1934年10月16日,正在于都河鲤鱼潭河段撒网捕鱼的李声仁几人被红军招呼到岸边,并被告知说:“我们有大批队伍要在晚上渡过河去打国民党反动派,想请你们帮忙渡河。”当听说是自己的队伍要渡过河去打“白狗子”,李声仁心里高兴极了,二话没说,当即答应下来。下午5时,李声仁和父兄等人就把十几条渔船撑到鲤鱼潭河段的北岸(也就是当年中央红军长征渡河出发的8个渡口之一,位于于都县罗坳镇的石尾渡口)。6时左右,红军分批依次登上了他们的渔船。李声仁和妻子同撑一条大渔船。他在船头撑,妻子在船尾撑。当时的于都河有600余米宽,且河水湍急,波涛汹涌,最深处有20多米。同时又在晚上,必须全神贯注,奋力撑船,稍不注意就会翻船。当他们把这支红军队伍全部送过河时,已是凌晨4时了。

第3天,又有一批红军队伍要渡河,李声仁和父兄等人从晚上7时开始,将一船又一船的红军官兵送过河去。当时,由于情况十分紧急,他们一直没有休息,直到早晨5时才把红军全部送完。虽然这时他们个个累得骨头像散了架似的,但他们心里却充满了自豪与喜悦。当时,他们也不知道渡送的是哪支红军队伍,后来才知道是红军中赫赫有名的左翼后卫红5军团第13师。红军渡河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就占领了于都,并开始疯狂地搜捕李声仁等送红军过河的船工。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他们只好远走他乡,常年隐姓埋名漂泊在江西泰和县、万安县、赣江十八滩一带。

(摘自2016年第10期《时代主人》)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9-06-04/56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