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邋遢道人
这些年来,关于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个题目又热起来,不仅网上争论,还有一些专著论述。由于这个题目起着提纲挈领作用,致使评价抗战期间的一些具体事件时更是越说越说不到一起,围观者往往会觉得双方观点都太绝对了。
贫道就这个问题也谈一些看法。
八十年代开始正面介绍国民党抗战情况,很多人说:
【“以前只知道共产党抗战,国民党不抗战。现在才知道国民党不仅抗战,而且打得比八路军还勇猛”;“国军抗日是‘正面战场’,是主力军领导力量,八路军只会在敌后骚扰日军”。】
以至于有“八路军抗战总计打死几百个日本人”的说法,当然这是烫当年国民党那套“八路军游而不击”,“三分作战七分发展”剩饭。
持这种看法的人要么年轻,要么忘性比较大。其实共产党从来没有“国民党不抗战”的提法。标准说法是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当然,解放后大陆没有一部反映“正面战场”的作品,从小看的除了《沙家浜》就是《地道战》,国民党的形象就是刁德一胡传魁。但大陆毕竟八十年代就放映了《血战台儿庄》,台湾至今没有一部反映八路军抗战的作品。
国共在抗战中究竟谁优谁劣谁主谁次,争论起来似乎没有个标准。用谁牺牲的军人多肯定不行,用谁消灭的日伪军多来衡量也不合适,这大概是大家说不到一起的根本原因。
贫道这里尝试提出一个标准,就是“谁能把日本赶出中国”。
虽然大家都知道,日本最终主要是被苏美两国军队打败的,国共两军没起到关键作用,这似乎让贫道的这个指标无从说起。但是贫道以为,实际战争结局并不影响对“谁能够”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假定日军没有袭击珍珠岛,美军始终没参战;或者苏美两军也没直接对日作战,而是用“代理人战争”方式物资支援了国军,在基本依靠中国国内力量情况下,探讨谁的资源和方法有可能把日本赶出去。由于国共双方在八年抗战中的各自拥有的战争资源和选择的战略战术都展现得很清楚,因此进行这样的分析是有意义的。
贫道认为:中共拥有的战争资源和选择的战略战术能够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国民党拥有的战争资源尤其是战略战术是没有可能把日本人赶回老家的。贫道从下面几个角度做些分析。
(一)哪里是正面战场
前面说到,共产党说国军在抗战中是“正面战场”,八路军是“敌后战场”。从实际情况看,确实是国军打了大大小小全部会战,牺牲的军人最多,也许打死的日军也更多(包括缅甸战场),应该国军是抗战的主力,或者是国军主导了抗战。
这个分析是以一次战役中,从部队在“战线”的位置划分任务的。双方军队正面对峙,在战线一边与敌军直接对峙的部队叫“正面”,绕到敌后进行袭扰的叫“敌后”。分析一场战役这样说没错,但对一场战争尤其是两国之间战争来讲来说就不周延。
两国之间的战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不以征服对方为目的,如边境冲突、军事干预别国内政;用武力迫使别国赔款、割让主权等;另外一种是征服性质的战争,包括直接吞并或占领后间接实现统治是一种。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以征服统治为目的和不包含这一目的的战争从战争双方的作战目的到作战样式都有非常大的差别。抗日战争是中日两国之间一次生死较量,因此先要搞清楚属于哪一种。
两国间战争一方(或双方)不以征服对方为目的,而是打赢对方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利益,作战基本样式是“会战”(双方主力决战)。但是,试图武力吞并或通过傀儡统治另一国(全部或部分国土)的战争就要分两个阶段和作战样式。第一阶段是“会战”(消灭对方主力),第二部分是“治安战”(镇压占领地的反抗)。因为只有实现对占领地的完全统治才算达成战争目的。
抗日战争属于什么战争呢?当然属于后面一种。虽然现在资料显示日本并不是按照一套事先预定的战略步骤实施了侵华战争,但日本通过战争吞并中国国土(应该不是全部)的目标始终是清晰的。我们现在说是日本的侵华战争,那是日本没打赢。其实这是本是一场灭国之战。如果日本能成功的将华北和华东达到“满洲国”治理水平,除了蒋介石投降,结局肯定是吞并整个中国。
从这个角度看,八年抗战,第一年是会战阶段,后面七年都是治安战(“治安战”是单方,可以叫“治安攻防战”或者“治安-反治安战”)。
南京会战结束,日军已经占领华北华东最发达地区,继续用会战方式吃掉国军全部主力风险很大。因此,1938年2月16日(七七事变后7个月)日本大本营就制订“不再扩大战争范围”的方针。此后的武汉会战是为了深入中部腹地,威逼蒋介石投降以结束对华战争。1939年4月《汪平(沼)协定》达成,汪伪政府建都南京。此后日军对鄂西和湘中的进攻,以及威逼英法切断滇越、滇缅交通,都是为了迫降。这样,起码武汉会战是两种作战样式的分水岭。
因此,假如问8年抗战主要打的是什么样式的战争,应该说主要打的是“治安攻防战”。
把武汉会战作为抗战分界线早已有之,标准说法是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相持阶段是按抗日战争会以“战略退却-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发展给出的。贫道以为,除了一方太弱,大部分战争大小都有过反复,战争肯定包括防守-相持阶段,只是弱的一方究竟是“防守-相持-投降”还是“防守-相持-反攻-胜利”两个走向罢了。这种分法对提升抗战信心有作用,但真正实现“相持-反攻”还要找到打赢日本的资源和方法才行。而找到打赢的方法,不能沉浸在对“反攻”的期待中,而是要认清所谓“相持”打的是什么战争,这种战争要依靠什么资源,用什么方法才能打赢。毛泽东在《论持久战》里只在最后用到这个术语,而前面全在分析抗日战争的性质、特点、战略战术的选择。
把武汉会战之后的抗战,也就是抗战的大部分时间里的战争看成“治安攻防战”,战争的“正面”就不在鄂西-湘中一线,而是在整个日占区,即华北、华东甚至东北三省。如果非要画出个“线”,那就是各个乡村与市镇之间、山地与平原之间、交通线与交通线两侧之间的那条纠缠在一起的“战线”。
那么,湘中和鄂西(没把中日在浙、赣、粤的对持算进去,因为这条线双方兵力都不多)国军与日军野战部队对持的战争算什么呢?贫道以为这条战线更像“准边境战”。日军起码会把这条线作为巩固和消化掉华北和华东前的“准边境线”。而国军除了希望对方不再攻击,收复失地的安排起码当时没有过。实际情况是,一直到天皇发诏书投降,一直是日军蚕食国民政府防线(也包括1944年国军损失五六十万,丢掉4个省会146座城市的“豫湘桂战役”)。国军始终处于防守,所谓“收复失地”,无非是1945年日军太平洋战争失败后对闽、赣、桂、鄂零星地块收缩的结果。按俄罗斯人的说法:“国境线就是停战线”。由于蒋介石始终没同意“议和”,也就没有“停战协议”,因此是“准国境线”。哪天双方谈判了,日方肯定往后退,停战线就成了国境线。其实,如果几十年不能收复,最后的战线稳定了也相当于国境线。
贫道把治安攻防战作为抗战的主要战场和正面战场,是从两个方面说的。
首先,日本大本营虽然蠢,也不会像蠢得像博尔顿,把中国当钉子,自己当锤子,找到把钉子钉下去的快感。日本侵华的《大陆政策》是筹划了100年的国策,目的就是一步步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变成日本的殖民地。要实现这个目的,一方面要扩充军力,打赢会战,一方面要有一套完善的殖民政策使占领区变成殖民地。侵吞朝鲜是直接统治,侵占东北是傀儡政府,南下华北华东又是傀儡政府。由于殖民和掠夺是占领中国的唯一目的,因此把占领区变成治安良好,民众服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区域,从占领区攫取财富要大于维持战争的消耗,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这里,最主要的就是被征服者不再武力反抗,因此镇压反抗,维持治安是关键。而要阻止天皇这个美梦,在不可能通过会战打赢日军时,唯一的作战样式就是“反治安战”,就是游击战,就是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有什么孬招使什么孬招。目标简单明确:把让日占区搞成天天死人,驻军人心惶惶,经济凋敝,政治动荡,日军攫取的财富抵不上消耗的战争资源,被迫放弃不可控地区,目的就达到了。
其次,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前后(基本代表这一时期驻军)在关内的陆军兵力署为:中国派遣军62万左右,其中华北方面军(第1、12、43军)约20万;华中华南(第13、6军、23军)约20万;华中第六方面军(第11、20军)20多万。这里真正与与“边界战”相关的只有华中第六方面军20多万,其余40万主要任务是对付八路军、新四军和部分国军游击部队。必须注意,这一时期日军在中国东北还有68万关东军,主要任务也不是野战而是保障治安(当然也有防备苏军作用)。也就是说,抗战中期在华日军大致在130万左右,其中80%以上是在打治安战。这还没算完全属于治安军的100多万伪军。
站在战争目的达成和破坏其达成角度看,抗日战争主要是一场治安攻防战而不是主力部队的会战。由于治安攻防战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打的,因此是共军担负了抗战的主要任务。
(二)《论持久战》核心价值是揭示了赢得胜利的战略方向
记得前些时候还有究竟谁先提出持久战的争论,白崇禧那个同性恋儿子跑到大陆到处做报告,说持久战不是毛泽东发明的,是他爹最早说的。其实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书开篇提到速胜伦后就写到:
【“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
《论持久战》之所以伟大,是她回答了整个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包括“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 ,“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等问题。把“持久战”作为书名,无非是从这个话题出发更容易引起共鸣(会战失败,悲观情绪弥漫)。而全书最有价值的,是预见并揭示了几个月后就到来的“治安攻防战”的特点,中国军队只有依靠什么才能取胜,只有采用什么战法才能取胜。而整个抗战史正是按照毛的预计发展的。
《论持久战》原本是讲演稿,全文分38个部分,前10部分用问答方式,后面28个是正面叙述。有些内容和次序不像著作结构。但表达的逻辑是很清楚的。
下面我们从新的角度,即抗日战争转入(毛主席在写论持久战时是预计即将转入)治安攻防战后,中日双方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中国军队打胜这场战争的正确策略和作战方法。
被占领一方打赢治安攻防战有一下几个条件:
首先,要有相对广阔的国土、人口和复杂的地形,有长期周旋的条件。《论持久战》专门分析了这一点。
【“阿比西尼亚为什么灭亡了呢?第一,它不但是弱国,而且是小国。”“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
其次,治安攻防战是非常残酷和艰苦的,政府能够不投降(哪怕跑国外),最主要的是民众能够不屈服。如果上下都认输了结局就是亡国。《论持久战》分析了中国不会认输。在政治力量方面,
【“其一,共产党,这是领导人民抗日的可靠力量。又其一,国民党,因其是依靠英美的,英美不叫它投降,它也就不会投降。又其一,别的党派,大多数是反对妥协、拥护抗战的。”】
长期不屈服,敢于牺牲反抗的民众是反治安一方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毛分析到:
【“今天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国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了已经觉悟或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有了共产党,有了政治上进步的军队即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红军”。】
毛泽东并未看中战争中其他资源,而是认为“兵民乃胜利之本”,指出“此时我们的任务,在于动员全国民众,齐心一致,绝不动摇地坚持战争,把统一战线扩大和巩固起来”。
第三,要认清治安攻防战中敌方的目的以制定相应的战略。毛认为:“此阶段内,敌之企图是保守占领地,以组织伪政府的欺骗办法据之为己有,而从中国人民身上尽量搜括东西”,因此要在“敌后空虚……有一个普遍的发展,建立许多根据地……威胁到敌人占领地的保守”(保守即“治安”的意思)。
第四,打赢治安攻防战只能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
【“此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除正面防御部队外,我军将大量地转入敌后,比较地分散配置,依托一切敌人未占区域,配合民众武装,向敌人占领地作广泛的和猛烈的游击战争,并尽可能地调动敌人于运动战中消灭之,如同现在山西的榜样。”】
第五,对于游击战要达成的目标,《论持久战》说:
【“游击战争能够胜利,做得好,可能使敌只能保守占领地三分之一左右的区域,三分之二左右仍然是我们的,这就是敌人的大失败,中国的大胜利。”】
治安攻防战与会战在很多方面几乎是相反的,比如,在会战中,强大的一方是攻势,弱小一方处守势。但在治安攻防战中,弱势一方处于攻势,强势一方处于守势。因为占领军胜负的指标是维护好治安,守护是常态,扫荡则不是。游击队是相反的破坏治安,只有主动骚扰才是有效作战,因此骚扰破坏是常态,藏起来的时候少。游击战的规则是因此,占领军无论扫荡还是防备袭击,都属于治安不良状态,都是失败。由于无法达成治安只好收缩,使实际占领区逐步减少。对中国来讲就是“收复失地”。
毛泽东把游击战的进攻策略说得很具体:
【“整个敌人占领地将分为三种地区:第一种是敌人的根据地,第二种是游击战争的根据地,第三种是双方争夺的游击区。”】
八路军完全按照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设计的战略战术取得以下成果:
1938年秋日军占领华北400多个县,根据日本编纂的《华北治安》统计,1941年治安区(我称敌占区)占10%,准治安区(拉锯区)40%,未治安区(游击区)50%。
1944年秋,这400个县中,治安良好区只剩7个县(1.4%),67%的县属于游击区,31.6%的县已无日军部署,完全由抗日民族政府控制,成为八路军的根据地。晋冀鲁豫三分之一国已经光复,日军在98.6%县域的治安攻防战中已经失败。
《论持久战》并不是抚慰悲观者和焦躁者的心灵鸡汤,而是一部兵书,是一部能把日本赶出中国《宝典》。
(三)打赢治安攻防战就能“把日本人赶出中国”?
说到这里估计果粉就忍不住了——光靠游击战就能把日本赶出中国?日军投降时在关内还有105万军队,比1941年还多!就凭小米加步枪的100万土八路能把日本“赶出”中国?
现在流行一句话是“公知坏,果粉傻”。果粉本质上不坏,只是缺少很多常识。
游击队一定要把占领军主力消灭占领军才会走吗?游击队一定要比占领军人数多很多占领军才会滚蛋吗?治安攻防战不是会战,不在于是否能把占领军主力打个落花流水才能赶走他们,而是让侵略者被占领土长期得不到便宜,眼看投入的资源远大于攫取的利益且越来越严重,扭转无望,自然会撤走。
美军为首20万联军在2001年几个月就消灭了5万左右塔利班光脚汉,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到现在18年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府只统治阿富汗一半的土地和人口,其中相当地方还属于割据状态。其余都是塔利班的“解放区”。现在大家都知道,美军哭着闹着要与塔利班谈判,塔利班一边答应谈,一边对美军和政府军的袭击愈演愈烈。是不是现在塔利班壮大了,军队比美军多了,武器也先进不少,美国打不过了?显然不是,至今美军在阿富汗还有12000人的军队,其他国家军队还有5000人,加上美国政府雇佣的数千拿着枪炮的“公司”人员,总计有25000人的武装部队。面对多少塔利班呢?约2万人。2.5万装备世界最强火力的军队打不过2万赤脚大仙?不是打不过,是打不起了。
到2018年,美国在阿富汗直接军费投入9000亿美元,间接投入2万亿美元,总计花费约3万亿美元。现在让美国继续每年投入2018年军费的6.5%的400-500亿美元维持一场明摆着打不赢的治安攻防战,打得下去吗?美军如果撤出阿富汗了,是自己高高兴兴走的,还是被塔利班赶走的呢?恐怕只能说是赶走的。
其实美军在伊拉克也是被对方(虽然不是萨达姆而是宗教极端组织)“赶走”的。到2008年奥巴马宣布从撤军时美军还有4万正规军,加上其他外国武装有6万以上。2012年撤走,两年后伊拉克极端武装就卷土重来,与当年6月攻占北部重镇,两个月后逼近首都巴格达。如果不是伊朗出兵帮忙还麻烦呢。也就是说,奥巴马决定从伊拉克撤军时治安战并没打赢,表面安定下面汹涌。
无论阿富汗塔利班还是伊拉克基地组织和反抗军干了些啥让美国大兵不得不走了呢?美国大兵死伤过多受不了了?根本不是!费卢杰被攻克前确实美军每周都有伤亡,此后根本美军想尽减少伤亡的办法,最后死伤数量迅速下降了。阿富汗更是,这些年平均一个月打死一个美军就不错。而且伊拉克抵抗军大多是逊尼派的,到处炸的清真寺都是什叶派的,每月几百人有几个是美军和政府军?绝大部分是自己的老百姓。问题在于,每个月死几百老百姓,一次自杀式袭击集市上能有成百人伤亡,很多老人和妇女儿童,电视上血忽淋拉的,治安很好么?
从奥巴马到特朗普都要撤军,就是治安战打不赢不得不撤的。撤军就叫被赶走。有人计算过,两场战争总计花费约5-7万亿美元,把一个本来已经傲视天下的美国打得捉襟见肘顾东不顾西才撤的。在2005年前后伊拉克和阿富汗被彻底征服,两个傀儡政府都听美国的话,把国家治理的平平安安,美国能是今天这个样子么?正是美国治安攻防战被打个落花流水才有今天全世界看美国笑话的条件!还敢笑话反治安战吗?严格讲,反治安战不见得就是游击战。像伊拉克阿富汗的抵抗组织玩得招数都属于不要脸的——杀自己老百姓!但杀老百姓也能把敌人赶出国门,见识了吧!
回头看中国抗战。
1938年至1942年,侵华日军组织的千人以上的扫荡共152次,万人以上的大扫荡共27次;每名日本兵平均21天就要参加一次较大规模的扫荡,其中,1942年扫荡最为频繁,每名日本兵平均每半个月要参加一次。1938年华北日军28万,八路军16万。到1944年日军剩20万。八路军105万。1938年最后400个县城三分之一交给了八路军,整个华北完全符合治安良好的只有京津唐3市加7个县。日军局面比阿富汗的美军都惨。一个数字很有意思,八路军在8年华北打了99847场战斗——差153不够10万。8年每天折腾出34件破坏活动来,谁也受不了!
中国军队之所以没能按论持久战分析的开始用运动战打击日军,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八路军从1940年第一次反共高潮开始后就没得到任何外援,苏联因与日本有协议不能提供,美军物资都给国军了。所以装备水平一直到1945年也不足以进行会战。另一个更重要,蒋介石积极反共的政策使国共两军维持不冲突就不错了,不可能组织对互相信任积极配合的运动战。贫道以为,假如蒋介石不早早在1940年就翻脸,双方尝试配合打一些小的运动战,提供给八路军4-5个旅的美军装备,到1945年足以让日军龟缩在平津唐三个城市出不来。
所以说,蒋介石“积极反共”就是“消极抗战”。之所以没说蒋介石“破坏抗战”,是因为蒋介石毕竟没有投降。在治安攻防战中,蒋介石只要没有投降,哪怕把四川丢了退到西康,就是对抗战最大的贡献。
(四)共产党的本钱是什么
前面提到,不同的战争需要依仗的资源不同。对于治安攻防战,毛泽东看重的资源是民众,“兵民乃胜利之本”。“我们的任务,在于动员全国民众,齐心一致,绝不动摇地坚持战争”。也就是说,动员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在残酷的镇压中“绝不动摇地坚持战争”,才是打赢治安攻防战的最大本钱。如果华北农民发动不起来,或者日军三光政策一搞就不干了,这仗就没法儿打。问题在于,农民并不是自觉的阶级,怎么能让他们“绝不动摇地坚持战争”呢?这才是治安攻防战的诀窍。
再回头看看伊拉克和阿富汗就想通了。
塔利班为什么怎么镇压也不投降呢?因为他们愚昧?——愚昧的民族被奴役数百年的多了去了!
塔利班之所以不会投降,因为他们有信仰,圣战死了上天堂。你可说这是迷信,但没有点儿迷信还真打不了这种仗。理性思考,就算有道德约束,也存在“不为五斗米折腰”,有遇见“五万斗米”怎么样的问题。有了不计算个人利益的信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占领军就麻烦了,因为不能把老百姓都杀完。
特朗普为什么不敢打伊朗?他会想:伊拉克信阿拉,但有两个民族两个教派分成三拨;阿富汗都是逊尼派,但大的部落好几个。伊朗一个民族,一个宗教,信仰坚定,还八千万人口——惹不起的!
中共是一批有信仰的人组成的,而且都年轻。以贫道看,抗战中那些人功劳最大呢?应该是在前线以自己的勇敢和牺牲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的共产党员们。这群年轻人无论男女视死如归前赴后继,他们无论是扛枪的还是唱歌的,一起成为支撑中国抗战的顶梁柱。这个本钱只有八路军有,国军没有。
不是每个牺牲者都一样价值的——这让贫道想起《八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