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齐德学:抗美援朝的意义绝非一般

作者:齐德学   来源:历史中国  

抗美援朝的意义绝非一般

齐德学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侵略者懂得:中国“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这场战争称为“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但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学者诋毁、否定抗美援朝战争,认为毛泽东决策出兵抗美援朝是错误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失败的,所谓胜利不过是心理上的;中国在战争中的损失远远大于收获。

事实是这样的吗?

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是新中国成立刚满一周年,国家处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极端困难状态下被迫作出的。在这种情形下为什么我们还要决策出兵呢?

我认为决定性因素有三条。

其一,朝鲜方面的请求。这是直接因素。1950年10月1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和朝鲜政府通过中国驻朝鲜大使馆请求中国出兵援助,并由金日成和朴宪永联名致信毛泽东。信中介绍了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的有关情况,提出“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要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急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正因为朝鲜方面提出请求,中共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在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援助朝鲜问题,最终作出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

齐德学:抗美援朝的意义绝非一般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图为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资料图片

其二,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这是最核心、最本质的因素。一是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同时,命令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中共中央考虑可能会被迫与美国开战。二是保卫我国东北地区国防安全,维护东北地区经济建设。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东北地区安全。东北地区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地区,其经济恢复和建设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当时,中国的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东北的工业半数在南部,如果美军陈兵鸭绿江边,东北地区无法安定生产。三是维护中国社会稳定。美国出兵朝鲜后,国内反动势力立即活跃起来,活动明显猖獗。不将美国在朝鲜的气焰打下去,国内反动气焰就会更加嚣张,不利于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稳定。四是保障国家长远建设。如果美国侵占整个朝鲜,东北边防压力会急剧加大并长期保持高压状态,这将耗费大量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影响国家长远建设。

其三,军事准备因素。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具有敏锐的战略洞察力,早在朝鲜内战爆发不到两周、朝鲜人民军尚处于节节胜利的情况下,中国就组建了东北边防军进行备战。这为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援朝奠定了军事基础。

此外,意识形态、苏联方面的外交压力等因素,对中共中央的决策也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出兵抗美援朝,决定性的因素是为了支援朝鲜人民反抗美国侵略,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正所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那么,我们是否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从军事角度讲,是否达成战略目标,是衡量取胜与否的根本标准。出兵时,中共中央对出兵朝鲜的战略目标作出三种设定:一是在苏联出动空军的支援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协同朝鲜人民军,歼灭或驱逐朝鲜境内的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队,从而根本解决朝鲜问题。这是最理想的结果。二是在得不到苏联空军直接支援的情况下,由苏联提供武器装备,志愿军能够攻打除大、中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区,迫使美国知难而退,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三是美国对中国宣战,轰炸中国的大城市及工业基地,攻击中国沿海地带,支持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军队或美蒋联军进攻大陆;与此同时,由于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在战场上形成僵局,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是最不利的结果。中共中央的态度是以实现第二种可能为基点,力争第一种可能,力避第三种可能。为此,国内进行了各种部署和准备。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艰苦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协同朝鲜人民军,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三八线地区,一度打回到三七线,通过谈判实现了朝鲜停战,实现了出兵援朝的战略预期,是不折不扣的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阻遏了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战略企图,更为新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其伟大意义不可单纯以战争期间经济与军事上的得失计。

一是这场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人民共和国真正的世界大国地位。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写满了中华民族饱受列强侵略的屈辱与教训。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当时的世界并没有正视中国人民。在敌我实力差距极为悬殊的条件下,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震动了世人,不但美国而且整个世界,都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人民军队的国际威望,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一扫中国近代以来被动挨打的耻辱,使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打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时,大陆新解放区尚有一部分地区的基层政权没有建立,新生政权也亟待巩固。中国大陆的各种反动势力,气焰十分嚣张,大肆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围攻基层人民政权,扰乱社会秩序。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的同时,即以最大的决心,加速剿匪、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步伐,把剿匪、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工作作为与抗美援朝战争相联的中心工作,为支援战争,也为恢复国内建设提供稳固的社会基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并称为当时的“三大运动”。至1953 年底,基本肃清了反革命,剿灭了匪患,完成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的土地改革,从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安定了社会秩序,西藏也获得了和平解放,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三是打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晚清到民国,政府懦弱、民心涣散。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当时世界头号强国的军队,强烈地振奋了中国人民,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华人华侨纷纷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中国人民真正团结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聚拢成了有力的拳头。正如毛泽东所说:

【“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带有美国陆军官方性质的《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一书,在评论朝鲜战争时说:

【“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四是打出了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生产建设积极性,至1952年底,按时完成了原定的国民经济恢复计划,工农业生产全部恢复到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取得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第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更重要的是,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三八线,使中国赢得了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不仅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也为此后国家的全面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五是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局面。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人充分认识到,没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难以打赢现代化战争。“当了裤子也要买飞机”,是当时人民军队许多高级将领渴望实现军事现代化的心声。朝鲜战场上的实践刺激,使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在战争期间就有了突破性改善,特别是空军建设迅速发展起来。1950年8月,航空兵部队仅有1个混成旅共4个团110余架飞机,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的1953年底,发展到28个师共70个团,拥有各型飞机3000余架,并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形成了由各种航空兵组成的空中作战力量。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共中央将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作为建设的重点,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大大拉近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此外,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伊始,中央军委就在广东、福建沿海作出防范美军和国民党军联合登陆的军事部署,在上海到安东(丹东)的海岸线选择要点部署水雷和海岸炮。1954年开始在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构筑海岸国防工事。这些都改变了旧中国有海无防的局面。

齐德学:抗美援朝的意义绝非一般

1958年3月16日,志愿军首批归国部队到达辽宁丹东,受到祖国人民热烈欢迎    孟宪全 / 供图

六是打出了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回望历史,我们深刻领略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历史性决策的审时度势和高瞻远瞩;深刻认识到“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反抗侵略、保卫自身安全的保家卫国之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扬威、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之战,是世界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典范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永载史册。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20-06-16/6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