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付金才:必须警惕冯天瑜教授批秦的现实指向

作者:付金才   来源:新法家网站  

必须警惕冯天瑜教授批秦的现实指向

付金才

一、冯天瑜对秦始皇和秦朝的强烈抨击

在《“史剧”与“史观”》一文,冯天瑜对秦始皇和秦朝给出了其个人的主观评价,由此暴露了其错误的立场与荒谬的观点。在此文中,教授说秦始皇是杀人如麻的独夫民贼绝世君、中国历史上的空前大屠夫,百家争鸣的断送者;说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国家制度属于国专制君主政治,而国专制君主政治是一部绞肉机绞肉机一词被教授用了三次);说秦代确立的专制君主集权政治传延两千年并不断强化……君主专制集权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近代转型的重大惰因”,“秦的大一统,于民于国带来的灾难并不低于利益。

秦始皇是不是绝世君?有没有杀人如麻?是不是空前大屠夫?当代考古成果已经给予了否定(详见《湖北古墓出土失传古籍,颠覆秦国历史,终还“君”秦始皇清白》一文)。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国家是不是绞肉机?是不是阻碍中国社会近代转型的重大惰因?中华文明可持续的历史与现实早已给出了结论。那么,教授无视历史与事实,全面否定秦始皇和秦朝的历史地位与历史贡献,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他的目的是通过否定我国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来颠覆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正确史观。

二、部编中学历史教科书对秦始皇和秦朝的描述与肯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部编初中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这样介绍秦始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640.webp (10).jpg

第9课为使得教学生动,还列举秦始皇不分籍贯出身、广招贤能的事例: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640.webp (11).jpg

关于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第9课说: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640.webp (12).jpg

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第9课说:“秦实行大一统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640.webp (13).jpg

第9课也对秦朝地方郡县制做了介绍,“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640.webp (14).jpg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初步建立》中,又是如何描述秦始皇和秦朝的呢?第三课说“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360截图20210128002551482.jpg

第3课专门介绍了嬴政采纳李斯的建议,重用外来人才的事实:韩国派遣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嬴政采纳郑国建议后,发觉这是韩国的阴谋,于是下令驱逐所有其他诸侯国的人。为此,李斯上《谏逐客书》,改变了嬴政的主张,网罗了天下英才。

360截图20210128002626913.jpg

关于秦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第3课还说,“秦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等,“秦朝确立的这套政治体制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至为深远。”

360截图20210128002713514.jpg

第3课也有这样的话,“秦朝的统一奠定以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空前统一的国家政权,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360截图20210128002744895.jpg

第3课还以学习聚焦栏目的形式专门明确秦朝统一的意义:“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利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360截图20210128002816903.jpg

 

我们不厌其烦地将初中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罗列出来,读者只要浏览一下就会发现教授文中的秦始皇和秦朝政治制度,与教科书截然相反。学生、老师、家长最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学习。

中国当下的网民主要是青壮年。中学生及其老师和家长所占网民比例甚高。教授《史剧与史观》一文首发在论衡微信公众号上,从1月2日1月14日,阅读量多达6.7万。读者中的师生和家长不禁疑惑:同样是秦始皇和秦朝,部编教科书与教授的观点之间怎么有如此之大的差别?究竟谁对谁错?

三、教授《史剧与史观》的危害

1、教授一文不利于中学教学和知识传播

教授领着政府工资、头顶政府头衔、又是大学教授、又是博士导师。作为这类主流人物,其文章和观点一旦发表并广为传播,则对中学师生和家长的影响不可低估,对历史学科正常教学的干扰不可小视。

如果秦始皇是独夫民贼,怎么会广用天下贤能、接受李斯建议?如果几代秦王皆奉商鞅的残民、弱民、穷民、愚民之政策,怎么可能吏治清明?如果秦的大一统,于民于国带来的灾难并不低于利益,怎么会有以后历史上中华民族的辉煌?如果中央集权体制是绞肉机,怎么可能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交往、交流、交融?

教授传播与中国历史教科书相对立的错误史观,对秦始皇和秦朝制度的极力污名化,其现实的文化指向和政治指向是什么?这才是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地方。

2、教授一文不利于培养青年一代正确的历史观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青年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离不开正确的历史观。

假如这位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人物是绝世暴君、杀人如麻、空前大屠夫,中央集权制度是绞肉机、是阻碍中国社会近代转型的重大惰因,那么,现代人就没有必要对秦始皇及其建立的政治制度充满历史的情怀,同样也没有必要对这个拥有如此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制度精神的伟大国家充满现实的情怀。冯教授的文章不是鼓励国家统一、不是培养家国情怀,而是主张分裂、维持割据。这在台独势力异常嚣张的时候,不能不让人产生政治上的联想。

郡县制是中央集权政府直接管理地方的基本模式,而在教授笔下,秦国的统一,某种程度上是野蛮战胜文明,破坏性极大,汉初贾谊、晁错等人雄文生动展现了秦统过程中对繁荣的六国经济文化的毁灭性破坏。从战国中期到秦统一的百年间,人口锐减至三分之一,邯郸、大梁、郢都等繁华都市毁灭殆尽。教授并没有详细阐述上述史料来源及其准确性。但是,年轻一代特别是学校师生读了这位处于主流地位的教授的文章,很可能会对秦国的统一与郡县制产生重大疑惑:国家需要统一吗?维持分裂与割据是不是更好?建立郡县制有必要吗?

错误的历史观不仅会动摇青年一代对国家统一观念的认同,而且会动摇他们对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制度的认同。

3、教授一文不利于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018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审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时,再次强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四个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两个维护是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的地位。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事关一个民族的精神独立与国运兴衰。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根本,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其他自信。一切以偏概全甚至颠倒黑白的立场与观点,都属于破坏民族文化根基、摧毁文化自信的行为。

历史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歪曲历史、以偏概全、丑化重要历史人物、妖魔化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创新,本质上属于瓦解民族的文化根基,旨在摧毁民族的文化自信。欲亡其国,先亡其史。亡其史的具体方法是把优秀历史人物妖魔化,比如,把政治家丑化为独夫民贼和阴谋家,把军事家丑化为屠夫,把中央集权制度丑化为绞肉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终将重复历史的悲剧。

历史观点总是服务于现实生活的。教授也不例外。教授极力抨击秦朝和秦始皇,其现实目的是宣扬和主张什么样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制度呢?教授说的很清楚:这就是劝君少颂秦始皇,民治定比君治强。这一定比用词已经主观、执著甚至臆想到枉顾历史与现实的程度了。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21-01-28/67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