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国民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亲共盛、反共衰的历史

作者:温元麟   来源:应急处突云服务  

中国国民党(Kuomintang of China,缩写KMT;亦可直译作“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由孙中山先生创立,其前身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1912年,同盟会联合4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

纵观国民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联共盛、反共衰的历史。

两次联共两次盛:

第一次联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通过长期革命的实践,找到并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国民党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1923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发表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在孙中山领导下,于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实现国共合作。随后,国民党在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上推翻了清朝政权。

第二次联共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1937年国共第二次实现合作,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威望达到了最高潮。

可惜的是,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心胸太狭窄,容不得共产党的存在,两度反共两度失败,而且一次比一次衰落。

第一次反共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为标志。然而,这次反共不仅没能消灭共产党,反而逼共产党人拿起了枪杆进行武装反抗,红军是越剿越多,若不是中共内部有王明路线等错误,假如中共早就由毛泽东领导,中国早就是红彤彤的天下。

第二次反共是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重新挑起内战。这次反共的结果,是共产党获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政府于1949年撤退至台湾,国民党中央党部也由大陆迁往台北,沦为中国台湾地区政党。而且,由于国民党没能及时真正地反思错误,接受共产党的主张,还受西方反华的蛊惑,最终失去了在台湾长期执政的地位。

总结与反思

国民党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党,其历史与中国现代化和政治改革的进程密切相关。虽然国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也面临了挑战和困难。国民党的兴衰历程,反映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迁,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教训。现在,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国民党只有真正痛定思痛,真正接受现实,与中国共产党联手积极推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国民党才会重新找到自己的前途,为中华民族大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23-11-23/8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