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个论断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化虚无主义是文化领域长期存在的一种错误思潮,以娱乐化、非主流化甚至反智化的面目出现,企图动摇中华文化根基,瓦解文化自信,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虚无主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
文化虚无主义发端于近代,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主张全盘西化为主要特征,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虚无主义思潮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后期。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一场影响全国的“文化讨论热”,其中包含着“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一些人以“反思”为由,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已经夭亡了”“孕育不了新的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只有“愚昧和落后”,宣扬“欧洲中心论”,主张“全盘西化”。伴随电视片《河殇》的播出,文化虚无主义思潮进一步蔓延到思想界、史学界和文艺界。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末。
这一时期的文化虚无主义以“告别革命”论调为代表,出现了一批否定革命、否定中国近代历史的作品,集中表现为“革命虚无主义”。其核心话语是否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人们“告别革命”;宣称“革命”是“政治激进主义的话语”,是造成军阀混战和社会一切弊端的总根源。
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后的前10年。
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思想理论上的虚无主义,直接否定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其主要观点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经济上否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理论上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等。
第四阶段是进入21世纪后的第二个10年。
这一时期,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更加隐蔽,除直接否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论调外,在学术研究和影视文学作品中,出现了“高级黑”“低级红”现象。其主要方式是以违反常识和夸张的表现方法,抹黑与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有意曲解党的创新理论,割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各阶段成果;以“神化”的手法,灰化、黑化、矮化英雄人物等。
文化虚无主义的危害
文化虚无主义尽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但其思想根源始终是唯心史观,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在文化上的表现。历史唯心主义反映在文化上,就是否认文化的人民性、先进性、科学性、革命性,从而在思想理论领域制造混乱,对党和国家发展具有深度破坏作用。
宣扬“告别革命”,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一方面,一些人从理论上宣告和论证“告别革命”,认为“救亡压倒了启蒙”,辛亥革命搞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搞坏了,破坏了中国“以英美为师”、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选择等。
另一方面,一些文艺作品以创新或还原历史为借口,宣扬所谓“民国范儿”,把“民国”打扮成道德崇高、生活美好的世外桃源;以夸张方式虚构的“抗战戏”,则把我们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这些操作隐含着对社会主义中国的不满,透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否定。革命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特征,否定革命性,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躲避崇高”,带偏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价值导向。近些年,一些文艺作品塑造的人物,既没有崇高的灵魂,也没有正面的形象,充斥着负能量,如一些宫斗剧大肆渲染人性的丑恶,津津乐道不择手段的构陷、倾轧与权力斗争。在这些作品中,所宣扬的不是所谓“普世价值”,就是抽象的人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崇高的价值观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个人至上、极端个人主义。
消解主流意识形态,降低社会凝聚力。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以反“左”为名丑化共产党,诋毁社会主义,把新中国的历史写成“通向蛮荒的道路”;另一方面以呼唤改革、歌颂开放为名,渲染社会的黑暗,丑化劳动人民,夸大展示庸俗陋习、愚昧落后,鼓吹高消费,赞美暴发户等。这些无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民族传统美德起着不易觉察的消解和解构作用。
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的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抵制文化虚无主义是强化国家意识形态自觉、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方面,是开展新时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巩固文化阵地。文化建设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的战略定力。新时代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这种政治性集中体现在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上。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有利于坚持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有利于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供政治价值导向,规范人们的文化行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艺术情趣、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藏,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我们要以坚守、融合、创新的科学态度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要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
正面引导与批判相结合,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有效应对和抵制文化虚无主义,要关口前移,强化正面宣传教育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守好主流文化舆论阵地,扩大主流文化话语体系的影响力,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开展积极有效的批判、斗争,尤其是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同志,面对文化虚无主义思潮,要勇于担负起这一使命任务,旗帜鲜明地坚持真理,立场坚定地批驳谬误。
作者:王炳权,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前线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0年第8期,原标题“警惕文化虚无主义的内在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