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毛选”搜索指数翻三倍,这代年轻人是怎么了?
红色纪年
百度指数统计的是某个词汇在百度上的搜索量,能够告诉用户一段时间内的涨跌态势以及相关的新闻舆论变化,关注这些词的网民是什么年龄、分布在哪里。
我浏览知乎网站,无意间见一条跟帖里让自己搜一下“毛选”这两个字的百度指数。我还真搜了,令人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2020年疫情之后,“毛选”百度搜索指数翻了三倍。
如下图所示:从2011年1月到2017年12月,“毛选”的百度指数变化不明显,徘徊在200-300之间;
从2018年开始至2019年年底,数值开始增长,大体在400-500之间。
变化最明显的是2020年1月27日之后到6月底之前,数值猛涨至1200-1300之间,6月至今虽有下降,也保持在1000以上。
从200-300涨至1000以上,2020年“毛选”的百度指数比2018年之前翻了三番。
那么,都是什么人在搜索呢?百度同时给出的“人群画像”数据表明,19岁以下的占21%,20-29岁的占了57%,30-49岁的占了21%,50岁以上只占了不到0.7%。
这就是说,搜索“毛选”关键词的用户中,29岁以下年轻人占了接近80%!
无独有偶,今年互联网上出现的许多现象都表明,年轻一代对毛泽东的看法正在摆脱历史教科书的束缚,毛泽东热正在这个人群中悄然兴起:
2020年,清华大学发布的上年图书馆借阅排行榜来No.1,竟然就是《毛泽东选集》!
2020年上半年,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站知乎上,一条提问收到了6000多个回答,超过7成的跟帖认为最伟大的中国人是毛主席!
下半年,还是知乎上,用户们评选出毛主席延安时期打着补丁的照片是心中最霸气的一张图片;
2020年,西安打工人高唱《国际歌》和《社会主义好》,视频上传B站,点击量过百万,连续几天热度排名第一;
2020年,年轻人的新潮流竟然是读毛选,我见过的一篇文章就收集到多张年轻人在地铁车厢、候车室等场所读《毛选》的照片。
2020年,面对国际国内形势,面对自身的打工人处境,面对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压力,面对“云中马”口中的“996”“福报论”,中国的年轻人开始重新认识毛主席,甚至包括高中生在内。
一位2003年出生的高中生,在知乎上响应另一位作者发起的“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征文,谈了自己对毛主席认识的转变。
他说,受教科书影响,他曾经对毛主席感到不满,认为要不是他,中国能早点开放,会发展得更好。
后来,他跟着父母从赣南的农村到了珠三角城市的城郊上学,看到同学们住着精装修的房子,而他家是租房子住,这让他开始意识到了贫富差距;
上了高中后,朋友圈里同学们晒出各种美食和娱乐活动,穿着各种名牌,好些人每周都去上补习班(有些还是名校一对一),他被更大的贫富差距震撼到了。
今年疫情的时候,他的推送里出现了很多左*翼视频,开始了解到那些政治书上没有的东西,感觉自己开始清楚到什么是“阶级”,什么是“资本”,什么是“剩余价值”,开始看到这个世界更多的不公。
这时,他转变了对毛泽东的看法,认为毛泽东是群众的毛泽东,是一个有温度的毛泽东。
他甚至颇有见地地写道:
“我意识到他的确是人民的代表,人民的公仆,我开始买来毛选阅读,同时还阅读一些左翼的书籍,这是我思想的第三次转变”,“我不希望……出现群众远离了他,而不是他远离了群众这种本不应出现的现象。”
他的帖子引来170多条跟帖,很多跟帖表明了自己也刚刚经历了和作者有着一样的思想转变,不少同样是00后。
这位00后用略显稚嫩的文笔,写下了自己真实心路。是贫富差距的现实教育,是互联网的发达,也是毛泽东在历史天空中留下那一道亮光,让他走出魔障,最终走向了对毛泽东的正确认识。
他的例子,正是无数青年转变对毛泽东思想认识的写照。正是一个又一个这样的高中生、大学生、大学毕业生们,才撑起了百度指数的翻倍,才促使出现了前文罗列的现象。
这位高中生理解得很对,毛泽东的确是人民的代表。毛泽东的力量来自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尤其是穷苦人民。
只要剥削和压迫没有消失,毛泽东思想的威力就持续存在。黑暗越深,毛泽东就越被千百万次的呼唤。
魑魅魍魉、妖魔鬼怪对毛泽东持续了几十年的歪曲、淡化、抹黑,也阻挡不了青年人再次醒悟过来。
毛泽东代表了人民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他的贡献和磨难、他呕心沥血创造出的那个辉煌年代,一经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中,就必然成为中国一切后继的仁人志士的最好参照系。
——谨以此文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