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把拍摄红色电影当成使命——访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陈力

作者:牛梦笛   来源:光明日报  

把拍摄红色电影当成使命

——访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陈力

牛梦笛

res0903_attpic_brief.jpg

陈力(左一)在《守岛人》拍摄现场。 资料图片

【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②】

“一会儿是细雨蒙蒙,一会儿是狂风巨浪,一会儿天空又飘起了雪……”拍摄完电影《守岛人》,导演陈力仍时常回忆起在平潭岛上拍摄的场景。阴晴不定、瞬息万变的天气给电影拍摄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但也成就了电影的真实。这部取材于“人民楷模”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真实故事的电影《守岛人》,上映后票房突破1.34亿元,时至今日仍有观众走进电影院,重温王继才夫妇的守岛事迹,感受荡气回肠的家国情怀。

《守岛人》外景拍摄历时4个月,片中90%以上镜头都是实拍。拍摄过程中,主创团队每天搬着几十斤重的器材穿行在险滩礁石之间,同时还要应对海上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气候条件。“必须顶着暴风雨来拍,必须先拍岛上的戏。”陈力很坚决,“就是要让演员在风浪中去感受英雄守岛人的真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戏朴实、接地气。只有反反复复去深入生活,最终呈现的东西,才能打动观众。”正是对艺术求真务实的不懈追求,才成就了这样一批备受好评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血战湘江》《海棠依旧》《古田军号》《守岛人》……均出自陈力之手。

作为一名多次执导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导演,陈力直言:“拍革命历史题材,不是在图书馆翻翻历史资料就够了,要深入生活,深入那片发生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土地,脚上要沾泥。”为了拍《少年毛泽东》,她在韶山待了好几个月;为了拍《古田军号》,她走遍闽西大地;为了拍《守岛人》,她多次在风里雨里登上开山岛。走进真实场景,重温历史细节,挖掘关键素材是陈力的创作秘籍。

入行三十多年,陈力把拍摄红色题材电影当成了自己的信仰和使命,践行至今,不改初心。“红色电影需要我,这就是我的价值。”作为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陈力深感肩负的使命职责重大而光荣,“作为影视创作者,我们要用影像讲好历史,让今天的年轻人知道我们的来路和去路。”

10年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陈力执导了电影《湘江北去》。影片讲述了1918年青年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等一批热血青年投身时代洪流,为国家寻找出路的故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陈力执导了电视剧《海棠依旧》,该片用艺术手法对周总理的伟大情怀和人格魅力进行了新的发掘和呈现,感动了不少青年观众,这部作品也迅速在年轻人中破圈传播。2017年,陈力执导的《血战湘江》上映,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观影高潮。“震撼惨烈、热血沸腾”“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位女导演之手”……观影现场掌声雷动,赞美铺天盖地而来。

2019年,《古田军号》嘹亮“吹响”。该片取材自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历史,讲述了年轻的革命领袖带领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的非凡历程。为了再现革命先辈的真实人生,陈力多次深入革命老区采风。百般苦心凝结于创作,她最终以丰满细腻的表达成功地还原了历史。

今年,历时两年创作的《守岛人》终于完成制作并公映。至此,从讴歌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革命者,到表现新时代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奋斗者,陈力在不寻常的创作之路上努力探索。陈力说:“我想搭建一座与当代年轻人沟通的桥梁,把最真实的历史用艺术表现手段精准地表达出来,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本报记者 牛梦笛)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21-09-06/7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