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深圳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的讲话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 仲大军
2005年11月23日
一、以有形产品换无形产品的贸易不可长期持续,
中国产品不能长期处于低利润的一端
中国为什么要强调自主创新?主要由这样两个严峻的事实决定着的:即中国难以持续地和长久地以有形的实物资源交换发达国家无形的知识和技术资源。第二,在有形与无形产品的交换过程中,无形产品的利润率大大高于有形产品。中国如果长期处在有形产品的生产阶段,便在国际分工中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国民财富便很难有实质性地增加。
大家知道,中国目前已经被国际分工分配到一个初级工业品制造加工的生产地位,这种国家主要是给国际市场提供资源类和简单的机械加工类产品。在与外国的贸易交往中,这类国家往往需要付出大量有形的实物资源来换取发达国家的知识和技术产品。而物质产品往往需要消耗本国实实在在的物质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如果中国长期陷入这样一种国际分工角色,那么本国的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很快便会消耗殆尽。
最终世界将出现这样一种局面:以知识换实物的发达国家将生活在清山绿水的环境中,而以实物换知识的国家最终将出现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发展难以持续。
因此,中国不能盲目地夸大国际分工的好处,任何一种制度和原理都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国际分工也是如此,既有优点,也有弊端。一旦某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被国际分工定格到一个工业制造加工的位置,那么这个国家将长久地从事简单的生产制造工作,既不能从国家贸易交换中获得高利润,也会因资源透支而导致不可持续发展。
当前的国际分工对中国已经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举一个数字便可以看出,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目前都已达到10万亿美元以上的程度,但是,美国的年钢铁生产量从来没有超过1.5亿吨。而我们国家,目前的GDP以美元计算仅仅只有1.5万亿美元,而每年消耗的钢铁量已经超过了3亿吨,至于煤炭、水泥、木材、铜、铝等有色金属的消耗量都已达到占世界总消耗量1/3的程度。
所以,中国今天的经济模型是一个大量消耗基础能源、实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模型。这种发展模式看来在短期内发展速度很快,但从长远看,不仅难以为继,并且隐藏着较大的危机。
二、中国是人口大国,应尽量以本国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换取外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走上了这么一条道路,反思起来主要是与追求快速增长的发展思路有关。为了快速致富,为了追求以GDP为标志的政绩,不少地方政府都采取了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法。但是,中国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可以交换的东西只有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于是,快速发展便成了快速的掠夺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并且,我们国家的资源和环境是有限的。今天消耗得越多,明天便会越快地出现资源枯竭和能源危机。
特别是,一种国际分工一旦形成,便可能使社会生活和劳动分工出现一定的固化现象,中国人便会习惯地长久地从事简单的加工制造生产,知识生产便会成为发达国家的专利。这对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中国成了物质产品的主要生产国,而不是人力资源的生产国。
目前,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主要的财富资源。发达国家的财富量主要以人力资源为标志。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人力资源不得不靠出口实物资源来交换知识产品。如果发展中国家长期被固化在物质生产的分工领域,那么,这个国家的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将长期呈现薄弱现象。因此,改变被西方经济学国际分工理论定格的命运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中国人面前。中国应尽量快速转换目前的这种发展模式和贸易模式,尽快地从以廉价劳动力贸易为主转换成一定程度的用知识和技术换取外部的实物资源。
三、中国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需要哪些方面来配合?
我国政府提出自主创新这一发展口号具有深远和重要的意义,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和理解。
1,自主创新的人文内涵。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首先需要有一套自主的人文体系来加以保障。如果一个国家在思想和精神上偏离了自主的意识,那将会出现盲目崇拜和空虚迷茫的社会现象。中国社会由于前些年极左思潮的耽误,的确与世界先进拉开了很大距离。在贫困落后的局面当中,整个社会一度失去了自尊和自主,这一阶段中国的表现就是拿来主义。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仅靠拿来主义是不够的。
在今后这一历史阶段,中国要纠正早期一些盲目和迷信,端正心态和认识。例如,有人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全靠对外开放,全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是中国付出了多大的物质代价才换来的!国外的技术、知识和资本到中国来决不是无偿做奉献的,是中国靠出口了排山倒海般的实物资源才换回来的。在这20多年里,中国的实物资源遭到了巨大的消耗,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整个经济成就是建立在巨大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之上的。如果仅看到了西方技术和资本的作用,忘记了本国资源的消耗,那就把功劳记错地方了。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要鉴别西方哪些是好的东西,哪些是有付作用的,不能全盘照搬,从精神面貌上要有一种民族精神,不服输的精神。即使是落后,也不能丢掉人格尊严,也不能忘记表现自己的特色。
说到底,自主精神表现的是人民的一种精神面貌,是在发达国家面前做技术和知识的亡国奴?还是发奋图强,搞出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产品,最终追上世界先进?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有个性的民族。这个个性就尊严。如果今天在强调自主创新的时候,不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便使自主创新缺少了一种精神的因素。
2,自主创新的实质是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因此,中国要制定一个自主发展的战略方针。
在发展过程中,当自己的力量不够时,可以尽量借助外部的力量。但这种借助是有限度的,不能走到完全依赖全部力量的地步。不能走极端,不能从当年完全的独立自主闭关锁国,一下子走到完全依赖的程度。今天的中国,政府和企业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何借助外力?招商引资要达到什么程度?出卖产权要出卖到什么程度?外资参与要参与到什么程度?说到底,全球化要化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都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新问题,我们要有远见,不要等到发现问题了再去纠正。
的确,从发展程度上看,中国今天与发达国家还拉着较大的差距。在知识、技术、资金和经验方面,仍然处在一个饥渴的状态,中国仍然需要加速与外部实现融合。但在这一场融合过程中,要防止失掉了自我,最后受控和受制于人。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其实质是一场发达国家的财富兼并收购过程,中国今天要搞明白:要以一种什么状态生活和生存?是在外人主宰下生活,还是独立自主的生产和生活?
因此,自主创新的实质是将发展落在什么谁的力量基础之上,是放在跨国公司的力量基础之上,还是本民族企业的力量基础之上?要分清内外力量的作用,要把握好自己的身份地位,把握好自主于开放的关系,从而制定出一个立足于自我的自主发展方针。
3,自主创新的思想制度保障----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企业联合合作、公有制和私有制,
目前,中国的宇宙飞船可以上天,但飞机却上不天,汽车70%的品牌是外国品牌。这种现象不能不反映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发展道路出现的问题。要想自主创新,首先要有制度和思想方面的保障,还要有组织的保障。那么,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是什么?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这个国家的经济业态应该是什么样子?
先来谈组织保障。要搞自主创新,必须创造条件,象神舟太空飞船这样的大项目,必须要靠大的组织单位来进行。象汽车和芯片一类产品也需要一定的组织规模。因此,中国的今后还要发挥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作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和思想,必须要有团结协作和合作的思想。
当然,在发挥组织的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和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发挥小型企业和个人的作用。小的产品和个人可以力所能及的产品,可以放手发扬个人的研发精神,通过大批个体私营企业去创新发展。但对待那些大的科技攻关,要依靠大企业和国家的力量来集体攻关。
总之,中国要按自己的国情办事,要适当地发扬集体主义的精神,不能从当年的极左时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下子走向极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没有合作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中国企业的追赶便缺乏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中国的企业要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于一身,既能让每个员工自由的创新,又能发挥出团结合作的团队力量。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要学会联合与合作。
4,自主创新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关系----适当放弃GDP至上的目标
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还需要整个国家的宏观层面和宏观政策来相配合。譬如,这个国家的消费模式,是一味进口,消费外国产品,还是尽量消费本国产品?国家在对外政策上采取哪些保护性的措施?如果不适当地保护本国市场,便不利于本国自主产品的发展和成长。在这方面,如果完全敞开大门,毫无节制地引进和进口外部产品,便会将本国的研发创新和产品窒息在襁褓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已经有很多这样惨痛的经验教训了。飞机制造业就是一个例子。
当然,除了在进出口方面要适当的保护本国幼稚产业政策,还要耐得住性子,控制住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步伐。凡是自主创新发展的国家,其增长速度在一定阶段都可能没有那么快,都可能不能满足某些长官的主观意志。在这个时候,如果政府一味追求速度,便可能出现过分依赖外力,对本国经济拔苗助长的现象。
总起来看,自主创新这一新的发展观与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全体中国人民要耐得住性子,把握好自我,凝神静气,全神贯注地实现好这一重大的历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