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大寨科学发展:从科学造田到科学种田

作者:李克勤   来源:济学  

大寨科学发展:从科学造田到科学种田

李克勤

大寨科学发展:从科学造田到科学种田

大寨村口依然矗立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标语

大寨位于虎头山的一个坡面上,村中间是一条沟。在人民政权建立前夕,全村有约800亩耕地,64户人家,190多口人。这些耕地如果平均占有的话,每户约合10多亩。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按照大寨展览馆提供的数字,当时全村约800亩土地,有60%,也就是大约480亩为1户地主和3户富农所占有;另有22%,即170多亩为12户中农所占有;而其余48户贫农、下中农一共才占有不到150亩耕地。

太行山区的耕地十分贫瘠,生产条件又极为简陋,粮食产量很低。1亩地1年能收获70公斤粮食就算不错了。广大农民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大寨人说他们过去有三穷、五多。三穷是:人穷,地穷,村子穷;五多是:当长工打短工的多,负债欠账的多,讨吃要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寻死上吊的多。后来使大寨闻名天下的陈永贵,他的母亲和姐姐就被卖掉,而他的父亲在万般无奈的境况下,就是上吊寻死的。由于人穷,大寨村的住宅也十分简陋。人们多在山沟的两边土坡上挖土窑居住。只有少数有钱的人家盖得起砖房或用石头垒起窑洞。

大寨穷也没有穷出名来,因为太行山深处的乡村普遍很穷,大寨并非特殊。

一、科学造田

从1953年到1963年,大寨人在陈永贵带领下,经过艰苦创业,改造七沟八梁一面坡,除了治沟治坡外,还把更多的力气花在改良土壤,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上。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寨人终于把耕地建成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成了闻名全国的“大寨田”。

大寨是北方干旱土石山区,山头是石山,山梁和山坡有较厚的土层。这里的年降雨量并不太少,每年在500毫米上下,主要问题是降雨量不均,集中在七八月。雨后往往形成山洪,很快下泻,形成洪涝灾害。梁地和坡地下雨存不住,不保水,不保土,也不保肥。除雨季外大沟小沟,都没有长流水,平时是干河沟,一片沙石,下大雨则山洪冲刷,沟边地也不能保收。要修水利工程,上流无水源,沟里没有长流水。修水库,蓄洪水灌溉,既没有合条件的库址,沟又窄水势又猛,很难拦蓄住水。要搞引水工程,近处既没有可靠的水源,而且虎头山上的梁地坡地扬程也很高,不易实现。

这里发展农业生产的唯一出路在于:提高耕地蓄水保墒的能力,提高耕地抗旱、抗涝水平。大寨的干部和群众,在实践摸索中认识到这一条,抓住了这一条,在治沟治坡的同时,改造农田,为把“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建设成高标准的“三保”(保水、保土、保肥)农田,苦干了10年。

陈永贵他们的具体干法是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搬山造田。

1、改坡地、梁地为梯田。梁地一般垒土唇,坡地和沟地垒石唇(当地的名词,意思是给耕地垒起一条下嘴唇,就是打一道比较高的地埂,远看好像一堵一堵的半人高的、一人高的土墙或石墙),里切外垫,起高垫低,年年耕,年年平,经过几年,改成了水平梯田。

2、闸山沟,节节打坝,拦洪淤地,把沙石沟变成了一层层的梯田。

第二步,改造良田。

1、实行深耕,加厚活土层,改良土壤。土层较薄的坡地,则担客土加厚。大寨耕地的活土层,普遍达到1尺以上。大寨的耕地,一般是黏土,也有一部分沙土。他们采取土搀沙,沙搀土的办法,相互调剂,改良土壤。此外,每年有40万斤左右的玉米秆沤肥还田,平均每亩约500斤。这方面大寨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煤多,社员做饭取暖都烧煤,而庄稼又以玉米为主,有大批秸秆可供还田。这不仅增施了肥料,而且大大增加了土壤中的腐殖质,使土壤变得很松软,团粒结构非常之好。1尺多厚的活土层,好比是1尺多厚的海绵,其中有无数的小水库,蓄水保墒的能力非常之高。所以有人称大寨的地叫“海绵田”。凡到过大寨的人,对此都有深刻印象,走进“大寨田”,活土层像海绵一样松软,一脚下去就陷得没了脚面。在其他地方,有些社队把土地平整一下,山坡地边垒了一道岸,就称建设成了“大寨田”。这完全是对“大寨田”的误解或歪曲,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大寨田”。

2、深耕、深刨。秋收以后,深耕,利用1尺多厚的活土层,储蓄冬季的雨雪,抗御春旱。玉米第一遍锄草时,实行“深刨法”。即不用锄头锄,而是在每株玉米根的旁边四五寸的地方,用镢头深刨6寸到8寸,在玉米行间和株间挖成一个一个的小鱼鳞坑。这样做,降雨前有利于蹲苗,降雨时则把雨水储蓄到土壤里面,既抗旱,又防涝。

大寨的耕地,经过这一套办法加工改造,保住了水,也就保住了土和肥,不致随水流失。并且大大提高了耕地蓄水保墒的能力,充分发挥土壤对于水分供应的调节作用,做到旱涝保收。1963年那样大的暴雨,除了被山洪冲毁、颗粒无收的20%以上的耕地以外,其余近80%的耕地,洪水很大,而涝害很轻,亩产量仍然稳定在700斤以上。

大寨的土地加工改造,的确下了苦功夫、硬功夫。从1953年到1963年,11年改土用工10万个(记入历年分配账的是8万多个工,还有20%的工按劳动力平摊了,未纳入分配)。平均每亩地用工120多个。男女整半劳动力平均,每年每人为土地的加工改造出工80多个,主要是利用冬闲季节,冒着风雪严寒苦干的。

“大寨田”是大寨人心血的结晶。

二、科学种田

“大寨田”的建设为实现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但要实现高产、稳产,还得靠种好管好,严格实行科学种田。

陈永贵领导大寨人因地制宜地综合运用农业生产“八字宪法”(即毛泽东提出的水、肥、土、种、密、保、管、工8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廖鲁言的调查报告归纳出,大寨的科学种田增产措施主要是:

1、增施肥料。主要抓农家肥。人畜粪尿利用的好,利用的净。社员家庭积肥,也是先集体地,后自留地,主要用于集体。化肥也不少,平均每亩地25斤氮肥和40多斤磷肥。更突出的是在沤肥方法上很有创造。例如,玉米秆的“速成沤肥法”:把玉米秆铡碎,拌水,而后再拌圈粪和土,堆起来,让它发酵,水、肥、秸秆要拌均匀,15天到20天就沤黑了,腐熟了。这种肥,现沤现施,肥效高,比头一年沤、第二年春季施的堆肥的肥效高,也更有利于改良土壤。

2、合理密植。大寨的耕地,山梁地多,地块很小,802亩有2900多块,平均每块只有2.8分。这也带来了一个好处。地块小,地边多,通风透光比较好,有利于合理密植。肥料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也为密植提供了条件。

3、充分利用土地,“四不专种”,“三不空”。大寨过去种植的比例是“三三制”,玉米占1/3,谷子占1/3,豆子、高粱、麻籽、瓜菜、小麦和马铃薯等合占1/3。扩种玉米首先就遇到了同社员生活多种需要的矛盾(这也是许多地方扩种玉米遇到抵触的原因之一),大寨经过试验,实行豆子、高粱、麻籽、瓜菜“四不专种”,在玉米地和谷子地里“带种”。玉米地带豆子,玉米地带高粱,谷子地里“三层楼”(高粱、谷子和小豆或绿豆),“高唇种瓜”,“矮唇种麻”,“墙根种高粱”。这4种作物,虽然没有专种的土地,但是产量并不比以前有专种地时减少,而且增多了。用这种“带种”的办法,解决了社员生活的多种需要,因此,可以腾出好地,扩种适宜当地条件,稳获高产的玉米。

3、“三不空”,就是地边、地头、地墙根都不空,种满种足。陈永贵说:“山地地块小,地边地头多,懒人种,1亩种成8分;勤快人种,1亩能顶12亩。”我们也算了一笔账,大寨大队的800余亩耕地,由于种满种足,做到“三不空”,加上靠地边的两行增加了密度,大约相当于多种了100—120亩土地。

4、玉米“三深种植法”。大寨种玉米,实行“三深”:深耕、深种、深刨。耕作层1尺多深,玉米锄草时深刨,前面已经说过了。深种、种3寸到4寸,比习惯种2寸多到3寸,加深半寸到一寸。由于种的较深,幼苗出土时间晚两三天;幼苗出土前,种子胚芽所含的养分大体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出土后开始一段,长相不好;但是,由于根扎的深,后劲大,拔节、抽穗以后,长得越来越壮,一直到玉米成熟,基部的叶片也不干黄枯死,结果产量就高。这是大寨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项很有科学价值的创造。

如果说科学造田是大寨的粗放式经营的话,那么科学种田就好似集约式经营了。

通过科学造田,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增加田地的绝对数,但是那毕竟是有限的。通过科学种田,就是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大寨人早在四十多年前,就是在科学发展了。

陈永贵是走的一条超前发展道路,这冒了一定风险,但是绝不是冒进,绝不是极“左”,要不然毛主席周总理怎么那么欣赏他们的做法,以至于要全国“农业学大寨”。

三、全国学大寨科学造田、科学种田的效果

“农业学大寨”,其主要内容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按照水利化、机械化要求,对土地进行升级改造。在各地人民公社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广大干部群众齐上阵,迅速掀起了一场持久的、大规模的以治山、治水、改土、修“大寨田”为主、全面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造落后的生产条件、大打农业翻身仗的的群众战争。

过来的人们都知道:过去农村的土地大多是荒凉脊薄的,不要说山区丘陵地区,就是平原也是坡洼起伏、高低不平的,很不规整。这就造成绝大部分耕地不能灌溉,当然也不能使用机械耕作。下雨时,水往低处流,出现高处旱、洼地涝,这就造成在正常雨量下也有旱、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好年景产量不过三百斤。很多地区盐碱现象严重,土地一片白茫茫,草木不生。这种状况正是在1960年代以后“农业学大寨”中根本改变的。

那真是一个艰苦卓绝、惊天动地的年代!人民公社社员千军万马齐上阵,县、社干部和群众一起奋战在田野,他们吃的是窝窝头、玉米粥,使用的是镢、铣、独轮车,硬是以手掘、肩抬、愚公移山的方式将土地搬了家,削高填洼,将每一片土地整平、把原来坡洼起伏、高低不平的耕地全部改造成了规则、水平、整齐划一的畦田。并结合修水库、建扬水站、修灌溉渠、打机井、治理盐碱、翻淤压沙等,建全了水利排灌系统等农田基本建设设施。这样不仅使耕地能够水浇,而且使雨水能够均匀地渗入地下、不能流失,大大避免了旱灾和涝灾。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化肥化和良种化,否则都是不可能的。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使大地变了模样,变成了目前这样到处畦田纵横、灌溉成网、绿树成行的图画。

到1978年全国灌溉面积达8亿亩,与1965年相比增长了70%。农业达到每人有一亩以上稳产高产田。同时还完成了2.6亿亩的除涝和6200万亩的治盐碱任务。全国修建水库达到八万多座,人工河渠增加了300多万公里,修配套机井220万眼,数量增长了935.89%。又由于支农工业的发展,到七十年代末农村机械化程度开始提高,农村用电开始普及,拖拉机、电动机、柴油机、脱粒机、粉碎机等机械和动力设备都进入广大农村,化肥也开始大量使用,一些科技良种普遍推广。使农业基础设施、生产条件大大改变。

“农业学大寨”带来的显著成果,就是粮食和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统计,从1963年到1970年代末,十六七年的时间内全国粮食产量都是持续增长,再无出现过减产、滑坡状况。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即使在“文革”时期,全国粮食生产也“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

仅从1965年至1978年来说,粮食产量就由19452万吨增至30475万吨,十多年间增长了56.7%,年均增长率是3.9%,大大超过了这以后的年均增长速度。197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642.3亿斤,全国人均占有粮食达到684斤,这超过了历史上最高水平!1979年全国猪牛羊肉产量1062.4万吨,比1957年增长266.59%。这说明到1970年代末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就已经解决,绝大多数人实现了温饱,从总体上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国粮食生产发展变化之大,这在迄今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是一种真正的奇迹。

所以,从求真与务实的角度讲,大寨的科学发展,从科学造田到科学种田,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大寨科学发展:从科学造田到科学种田

金秋的大寨虎头山层林尽染,景色迷人,这已经是举世闻名的人文景观了。

大寨是集体经济,有了一个稳定的集体文化,就是合作文化,而不是单干文化,大寨人最讲究自力更生,最善于独立自主。这些在市场经济里,也是具有先进性的,无疑也是具有超前性的,所以,当1990年代以后,郭凤莲回到大寨,大寨依然走在共同富裕之路的前列。

大寨合作文化,为什么具有如此强的生命力,这是个大课题,我们现在远远还没有搞明白,我们还需要深入去研究陈永贵,进而再去深入研究毛泽东、周恩来,深入研究当年主席和总理决策农业学大寨的深谋远虑。

大寨人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了的,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不仅是全面发展,而且是协调发展,变不可持续的发展,为可持续的发展,具有统筹规划特征的发展模式,毫无疑问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含义,他们科学造田与科学种田,更是科学发展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体现。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sn/2019-07-13/5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