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教育部回应“中小学教材删除毛泽东鲁迅等作品”:严重失实

作者:   来源: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官网17日刊登声明称,近日,网上有人评论,教育部把选自有关丛书中毛泽东、鲁迅、雷锋、黄继光等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课文,从中小学教材中全部删除了。上述言论严重失实。

      声 明表示,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革命传统教育。据统计,现行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反映老一代革命家的篇目共115篇,其中有关毛主席的篇目37篇;有鲁迅作品 18篇;有反映狼牙山五壮士、江姐、黄继光、董存瑞、雷锋等革命英雄人物的选文多篇。上述篇目收录在不同版本语文教材中。

     声明说,欢迎社会各界对教材改进完善提出宝贵建议,坚决反对罔顾事实发表虚假和错误言论。

鲁迅仍是入选中小学教材篇目最多的作家

     据观察者网查询,近年来虽然时常有传言说中小学教材将减少鲁迅和革命英雄篇目,但大多数并没有得到官方的支持。

     2013年,有媒体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一语文课本中,唯一一篇鲁迅作品《风筝》被删除,引发舆论热议。但人教社辟谣称在初中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当中,仍选用了鲁迅的6篇文章,依然居作家之首位。

     据 上海《新闻晚报》当时报道,上海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用鲁迅的作品有7篇,鲁迅也成为现当代文学家中被选入教材的作品最多的一位作家。这7篇课文分别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故乡》、《社戏》、《自题小像》和《自嘲》。在上海初三语文教材中,还专门设了“走近鲁迅”的学习单元。

    “鲁 迅的作品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这是代表当时反对封建文化的一面旗帜,尤其是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这代表了一种先进文化。一旦删去鲁迅的文章,就割裂了一个 文化样式。”夏智分析,鲁迅对语言的运用也有很多独到之处,尤其是杂文,善于使用关联词语,体现了较强的逻辑性,改变了中国传统偏向感性文化的风向,并形 成了一种变革,趋向西方的理性文化。此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来看,鲁迅的作品也是典范。语言的寓意很丰富,文章非常厚重,读完令人回味无穷。

     “中 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部分中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表示,被选入教材的《社戏》、《从百草 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体现了孩童的天真,和当今的中学生应该没什么距离。对于部分难以理解的文章,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些引导、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文 章。“鲁迅是中国现当代非常重要的文学家,对社会问题看得非常深刻,作品中充满了责任心、同情心,非常值得当今的学生好好阅读、品味。”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y/2015-12-18/3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