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重返红军血战现场
这是位于广西全州县凤凰镇的凤凰嘴湘江河段(6月2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巍峨雄伟的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湘江如一条丝带静静北去。
青山历历,碧水悠悠;湘江两岸,美丽如画。85年前,数万红军战士用鲜血与生命,突破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这是一场攸关红军生死存亡之役。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联名发出“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宣言,红军将士冒着枪林弹雨,用生命与鲜血打开一条通路。
这是红军长征出发后最壮烈之战。
重返红军血战现场,一草一木皆忠魂。
牺牲:赴汤蹈火谱史诗
人们在广西灌阳县的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参观(6月28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桂北灌阳新圩阻击战陈列馆,酷暑挡不住瞻仰者的热情,馆内摩肩接踵。
简陋的武器、朴素的军装、烈士的遗物……陈列品将人们的思绪拉到85年前。红军从湖南道县出发,强渡湘江时,30多万敌军已形成一个“口袋”,试图将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
为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工农红军奋不顾身,与装备优势巨大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四、十五团和军委炮兵营,在新圩阻击桂军进攻,受命“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持三天至四天”。红五师参谋长、红十四团团长以及副团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都壮烈牺牲。
红三军团第四师在界首光华铺打响阻击战。在同一天内,红十团团长沈述清和接任团长的杜中美相继牺牲。
红一军团第二师在脚山铺阻击湘军三个师。敌军的兵力越来越多,在十多架飞机掩护下,攻势越来越猛。五团政委、已身负重伤的易荡平,在敌人逼近时,要求警卫员对他开枪,警卫员不忍心,他夺过警卫员的枪,将子弹射向自己,宁死不当俘虏。
人们在广西灌阳县的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参观(6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中央红军以巨大代价杀开一条血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及直属机关得以顺利通过湘江。此役结束,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减为3万余人。
湘江沿岸仍保留着战场遗址,绿树丛中隐现昔日的战壕。在这里找到的红军遗骸,往往伤痕累累、残缺不全。沿途各种各样的红军墓,有的宏伟高大、有的只是一个小土堆;有的葬有将士骨骸,有的仅是衣冠冢;有的刻有英烈的名字,更多的是无名无姓。
据权威统计,红军在整个长征途中,共作战660余次。平均每行军一公里,就有三四名红军永远倒下。就这样,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长征这一“人类大无畏精神的史诗”。
信仰:不惜身死救天下
长征途中,红军普通士兵年龄不到20岁,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也只有25岁。
他们为什么不惜青春生命?在采访中,记者多次提出这个问题,回答高度一致——信仰。
人们在广西灌阳县的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内参观(6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红军赴汤蹈火、舍生忘死,最根本的是对理想信念有执着追求,他们立下了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而战斗。”湖南党史专家蒋元神说。
在道县一座纪念馆里,记录了陈树湘的人生轨迹。他出身于湖南一个贫苦佃农家庭,在毛泽东、何叔衡等共产党人影响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对党绝对忠诚,曾对战士说:“我们始终服从命令听指挥,指到哪里,打到哪里。”
湘江战役中,陈树湘率领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担任后卫任务,在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被敌人截断,鏖战到弹尽粮绝,因腹部中弹不幸被捕。
敌人抬着陈树湘向上级邀功领赏。趁敌不备,他从伤口处掏出自己的肠子,用力扯断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一些红军将领出身于殷实富足之家,但为了劳苦大众的利益,毅然“背叛自己的阶级”。出身湖南浏阳大户人家的易荡平原名汤世积,18岁加入共产党,为支持革命不惜变卖家产。中共浏东特委组建游击队时,他率先报名参加,并在宣誓会上宣布改姓换名。
“我要以荡平天下不平为己任,不消灭反动派,决不放下枪杆子!从今天起,正式改名易荡平。”易荡平牺牲时年仅26岁。
人们在广西灌阳县的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内参观(6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灭!
“正因为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将士身上爆发出了精神的伟大力量,战胜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苦难,付出了令人无法想象的牺牲,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兴安县红军长征史专家陈兴华说。
“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红军将士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他们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的最大动力。”通道县红军长征史研究专家胡群松说。
铭记:整装出发新征程
再走长征路,回望80多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更知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
人们在广西灌阳县的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内参观(6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八桂大地和三湘大地,昔日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很多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汝城县,记者见到了退休党员陈志坚,他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先烈们用生命和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共和国。他们的事迹,既是‘感恩教育’的生动样本,也是‘不忘初心’的经典教材。”
湖南桂东县寨前镇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的一个光荣名字。85年前,红军战略转移的先遣队——红六军团从这里出发,为长征探路冲锋。
黄汉尤的父亲是历史见证人,他常向儿子讲述当年的情景:河滩上站着许多年轻的红军,他们衣着简陋,很多人负伤,但个个精神抖擞。如今,75岁的黄汉尤一次次把红军故事讲给后人听。他感到,红军先遣队最值得学习的就是讲大局的牺牲精神,“前方的千难万险,都由探路队伍遇到、解决。”
“我想通过讲述当年红军故事,让大家记住,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走得再远,不能忘记曾走过的过去。”黄汉尤说。
这是位于广西兴安县的光华铺阻击战发生地(6月29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长征,永远在路上。初心,激励新征程。
“如今我们走新长征路,虽然没有了雪山草地,但一样要冲破各种艰难险阻,需要我们继续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胡群松说。
30多年前,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个有十一亿人口的民族,使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沿着红军的足迹,大力继承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新时代辉煌篇章!(参与采写:张瑞杰、柳王敏、黄浩铭、马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