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张文木:战略研究最要不得的是“麦克阿瑟气质”

作者:张文木   来源:张文木战略  

巴顿和麦克阿瑟,这两个人很像,往好处说是有个性,往坏处说是好表现,热衷于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与风头主义是对孪生子,其优点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但缺点也是最大限度地强化了个人主义对全局的破坏性。

比如,巴顿在战役上是把好手,但他打败德国法西斯后又要扩大战争,执着坚持利用纳粹残余再打倒苏联。这从战略上看就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且不说当时世界和平对美国多么重要,就说巴顿的反苏观点若转为行动,那美国就可能在与苏联冲突中失去已经确立的战后霸主地位。正因此,在反复规劝无效后,美国将巴顿召回,不久巴顿死于车祸。

再看麦克阿瑟,这个人的优点还是战役性的。此人善于剑走偏锋,性格上也比较爱出风头。1942年2月8日,艾森豪威尔在收到麦克阿瑟关于战略方针问题的一些建议后,在日记中写道:“他对我们这些年来的研究的想法令人诧异。他的谴责可能只对军校一年级学生有好处。”2月23日,他给麦克阿瑟的通电发出后,在日记中写道:“爱出风头可能毁掉了他(麦克阿瑟——笔者注)。”[1]1950年9月,仁川登陆使麦氏一举成名,但麦氏的战役性的优点也由此将大战刚结束后还未缓过神来的美国又推向新的战火。就在杜鲁门犹豫之际,麦氏的轻率结论又将美国引向灾难。1950年10月15日,杜鲁门飞往威克岛了解战场情况,麦克阿瑟以赵括式的轻率告诉总统,他相信对整个南北朝鲜进行的正式援助将在感恩节前结束;他希望能在圣诞节前把第八集团军撤到日本;他希望联合国能在新年第一天组织选举。军事占领一无所获。所有的占领都是失败[2]。麦氏完全不知道,就在他们谈话的前几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已进入朝鲜。麦克阿瑟的轻率导致美国在朝鲜战场大丢其丑。

事后看来,这种不顾国家命运只爱惜个人“羽毛”的所谓“英雄”,对于中国的发展是有害的,不值得鼓励。

具有“麦克阿瑟品质”的人才,在战役上往往可以创造奇迹,但在战略上的表现却常常幼稚可笑。[3]希特勒身上有太多的“麦克阿瑟气质”,以至他在战略上的弱智令斯大林即使在德国大兵压境的时候也不敢相信。罗斯福曾经当面对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说:“道格拉斯,我认为你是我们最出色的将军,但我觉得你将是我们最蹩脚的政治家。”[4]麦克阿瑟晚年也认识到这一点,他在回忆录中援引了罗斯福的这个评价来评价自己。如果希特勒在战后能够活下来,想必他会从麦克阿瑟——当然还有巴顿将军——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依赖奇谋而非战略大道是希特勒做出闪击苏联决定的思想基础,这种具有侠客品质的思想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剑走偏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速度取胜;与之相应的缺点就是因缺乏作战资源的持久供给而使部队没有耐性,不能持久攻坚。正如麦克阿瑟那著名的“仁川登陆”奇迹却铸定了美国在朝鲜战场上的耻辱一样,希特勒以闪电的速度横扫北欧并打败法国后,却用同样的“灭此朝食”的风格向苏联发起进攻并在对苏联的攻坚中遭遇了“滑铁卢”。

[1][美]罗伯特·H. 费雷尔著,陈子思等译《艾森豪威尔日记》,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68、71页。

[2]“我相信对整个南北朝鲜进行的正式援助将在感恩节前结束。北朝鲜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力量——只剩下约1.5万人——而那些我们没有消灭的力量将会随着冬季的来临被消灭。在我们的临时集中营里现在约有6万名战俘。十分不幸的是,他们正在北朝鲜追求一个无望的目标。他们有10万人作为补充兵员接受训练,这些人训练无素,领导无方,装备极差,但他们却十分固执,我讨厌去消灭他们。他们只是为了保全面子而战。东方人宁可死也不愿丢面子。我希望能在圣诞节前把第八集团军撤到日本。那将使重组的第五集团军由第二师、第三师和联合国分遣队组成。我希望联合国能在新年第一天组织选举。军事占领一无所获。所有的占领都是失败。(总统点头称是。)大选过后,我希望能撤出一切占领军。”《1950年10月15日威克岛会议纪要》,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1卷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88页。

[3]1942年2月8日艾森豪威尔在收到麦克阿瑟关于战略方针问题的一些建议后,在日记中写道:“他对我们这些年来的研究的想法令人诧异。他的谴责可能只对军校一年级学生有好处。”2月23日,他给麦克阿瑟的通电发出后,在日记中写道:“爱出风头可能毁掉他(麦克阿瑟)”。[美]罗伯特·H. 费雷尔著,陈子思等译《艾森豪威尔日记》,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68、71页。

[4]转引自[美]尼克松著,尤勰等译:《领导者》,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页。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s/2023-06-09/8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