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熊蕾:美国的舆论霸权是怎样建立的

作者:熊蕾    来源:红色文化网  

  美国的舆论霸权是怎样建立的

 

  熊蕾

 

  美国能成为冷战后的世界唯一霸主,舆论战是其战胜前苏联的有效武器之一。事实上,在很多方面,舆论战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

  让记者“嵌入”到参战部队

  在美国,专门从事心理战的组织和人员数量很难估计。公开的资料只提到美国军队的现役心理战部队——第四心理战大队,它的总部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布莱格堡。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末,就职于五角大楼的军队和文职人员有2.3万余人,其中专门做公关的就有5000余人。所谓公关人员,其实就是和心理战行动有关的舆论传播工作,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政治宣传工作和群工工作。

  除了军方的心理战部队和五角大楼的公关人员,新闻媒体也是美国全球舆论战的重要工具。美国政府主办的“美国之音”,是美国心理战行动的当然参与者。据西方媒体披露,美国有线电视网CNN与美国军方配合也很默契。第四心理战大队有一项专门的“业内培训”,就是在CNN进行的,由心理战部队选派军人到CNN总部,作为正常雇员参加新闻报道。

  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方让记者“嵌入”一些参战部队做报道,更收到了为这次战争大造正面舆论的积极效果。当时,他们把600多名记者嵌入美英联军中,调查表明,嵌入记者的新闻报道比非嵌入的报道更正面,说军方好话的更多,对军方人员传达出更大的信任感。

  综观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东部13州扩张到西海岸,夺走墨西哥2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把印第安人几乎赶尽杀绝,吞并太平洋中的岛国夏威夷,这短短两个多世纪的历史相当血腥。据统计,美国独立230年以来,发动过240次战争。所有这些侵略扩张行为,大都获得了美国媒体的舆论支持,都被媒体说得冠冕堂皇,充满正义。

  美国媒体对美国的一些政策也有批评,但是他们的批评,往往出自对国家利益的考虑两害相权取其轻。以当年的越战和后来的伊拉克战争为例,美国媒体出现批评的声音,大都是在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与美国大多数人的意愿相违背,越拖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越有害的时候才出现的。在战争顺风顺水的时候,媒体的批评声极少。

  五角大楼和好菜坞关系密切

  协助美国军方进行全球舆论战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是好莱坞。美国军方没有自己的电影制片厂,不像中国有八一电影制片厂,也没有我们那样齐整的部队文工团,但是,五角大楼和好莱坞的关系极其密切。

  据美国一位军事史学家披露,美国军方与好莱坞的合作关系已有100年的历史。军方与好莱坞互动,创作出700多部故事影片,包括不少我们熟悉的所谓的“好莱坞大片”,树立了众多生动的美国男女军人的正面形象。

  这些形象,从《巴顿将军》到《拯救大兵瑞恩》和《珍珠港》,无不张扬着一种颇具个性的英雄主义,而且似乎满足了不同时代美国官方的需要。比如,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好莱坞推出了一大批以越战为背景的银幕上的美军英雄,从《第一滴血》到《兰博》、《野战排》,不了解历史的人看了那些电影,还以为美国在越南打得多么漂亮,忘记了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不得不在1975年从越南撤军的结局。

  这些影片不仅能鼓舞美军的士气,也使美国公众从越南战败后的低迷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振奋了精神。20世纪9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社会呼风唤雨,而这时好莱坞又推出了《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等宣扬美国军人人道主义形象的影片。这些影片,很少政治说教,艺术感染力极强,对“树立有利于美国及盟国的形象”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对赢得2010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6项大奖的《拆弹部队》,美国国防部更是褒奖有加。奥斯卡奖刚颁发完,美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布莱思•惠特曼就出来说,《拆弹部队)证明了伊拉克战争中嵌入报道的积极作用,任何在战场上和美国士兵相处过一段时间的人,离开的时候,都会欣赏他们的训练有素和装备精良。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原创奖的《拆弹部队》的编剧,就是2004年嵌入驻伊美军某部的一位记者。

  此外,美国还借助外交、文化等各种手段在全球推行好莱坞电影,把一个国家是否进口、放映好莱坞影片作为这个国家是否开放、是否自由、是否民主的一个标志。

  危机时刻的舆论导向

  在全球舆论战方面,美国在两个方面很下工夫:一个是舆论导向,一个是方式方法。

  关于舆论导向,在美国,我们极少听到舆论导向的说法。但是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舆论,尤其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的舆论,是相当一致的,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

  如果分析一下美国新闻媒体,就不难发现,美国新闻报道的消息源,一半以上来自美国政府机构,其他则来自有权势的利益集团和企业。所以,承担舆论导向的主体,是美国的当权者。他们并不说让新闻媒体充当他们的喉舌,但是他们以提供新闻的方式,使他们的观点通过新闻媒体左右舆论,影响公众。

  这种舆论导向,在危机时刻尤其明显。在这种时刻,美国的高层官员往往亲自出马。有材料说,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国防部用l5种文字总共发了350万字的新闻稿,这也显示了美国军方引导舆论的力度。

  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非常重视影响舆论,经常在媒体上露面,解释政策。美国国防部网站公布了拉姆斯菲尔德2002年8月21日至9月19日期间参加的媒体活动,有接受不同电视网和通讯社记者的采访,也有一些会议、会见和演讲的消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不同电视网和媒体的采访,他是分别进行的。这样频繁的活动,想不对舆论产生影响,都办不到。

  关于美国的舆论导向,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他们的忧患报道。美国现在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人们普遍认为它的军事力量已经是世界之最,没有什么对手。可是美国媒体却常常报道说,美国空军的防御如何需要更多的经费来更新,增加情报、监控和侦察设备;美国军队对打城市战争如何毫无准备,缺乏成功地进行城市作战的能力,等等。这样的文章和分析,一方面提醒美国军人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如同“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他吃得再饱还是喊饿,喊的结果就是社会的关注,政府和国会都给拨款。美国的防御战线远远超出其疆界,达到欧洲、中东,可是还在大喊大叫他们的安全有问题,结果喊来了NMD,喊掉了束缚其手脚的《弹道导弹条约》。更为重要的是,此举还可以迷惑对手。

  比较一下美国受到打击之后媒体的措辞与我们在这种情况下的措辞,觉得很有意思。美国受到打击后,如“9•11”,毫不遮掩地说:美国愤怒!美国人被激怒了!而我们中国,遇到类似对台军售这样的事,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从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看,我们这种传播很少有效。告诉人家我的感情被伤害了,谁在乎?而从鼓舞士气的角度来看,表达一个国家的感情受到伤害更积极,还是表示一个国家愤怒了更积极?

  美国用舆论战击垮了前苏联

  关于舆论战的方式方法,美国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将心理战的原则浓缩三个英文单词:“说服、改变、影响。”他们把这三个词作为心理战的行动指南,写在心理战部队的徽标上。这个徽标中间的马头象征着特洛伊木马,意味着打入敌人心脏。美国军方的解释是,它代表“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行动和各种类型的战争中施加影响的能力”。闪电和剑表示速度和在任何地方实施打击的能力。

  “说服、改变、影响”的实例很多,比较典型的是苏联东欧的垮台。1989至1991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土崩瓦解,被西方学者称为“20世纪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和西方价值观的胜利。

  我们已经知道,心理战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敌人的思想和其领导人的意志”。从苏联东欧的垮台,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众多的因素中,领导人信念和意志的崩溃是决定性的因素。联想1950年4月14日,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向杜鲁门总统提交的那份《美国国家安全的目标与计划》报告,可以说,经过40年的较量,美国和几代苏联领导人打交道,终于在戈尔巴乔夫这一代获得了成功。

  之所以能在戈尔巴乔夫这一代获得成功,是因为在美国的对手中,信念和意志崩溃了的,已不是个别领导人,而是前苏联整个领导阶层,包括军队的领导阶层。

  (据《美国的逻辑:意识形态与内政外交》熊蕾/文)

  链接:美国掌管舆论战的“全球传播办公室”

  为了确保美国全球舆论战略的霸权地位,2003年1月21日,美国在原先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础上,新成立了一个“全球传播办公室”。

  事实上,从“9•11”事件之后,这个办公室便在酝酿之中,而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将美国形象更好地推销向全世界,防止误读信息和冲突,获取盟友支持,更好地向国际受众提供信息,而且也在于“研究新的方式直接影响穆斯林受众”。该办公室成立之后提交的第一份报告,就是《谎言工具:萨达姆的假情报和宣传1990-2003》。

  在伊拉克战争中,该办公室适时地煽动了一场媒体之战,统一和协调了从白宫、政府各部门到军方的口径,将美军侵入伊拉克的行为一致定义为“解放战争”,并且保证政府和军方系统能对“全球24小时的新闻播送”所提出的质疑和批评给予最及时的回应。说白了,成立这个传播办公室的目的:一是为了管控媒体;二是为了在国外发动舆论战,确保美国对国际舆论的主导权。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57期,摘自《新周报》)

 

  附文: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如何谋求舆论霸权

  http://www.pladaily.com.cn/item/xwycc/200305/txt/37.htm

  朱金平

  2003年春,由美英等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一次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战争。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一向标榜新闻舆论"自由、客观、公正"的美国主流媒体,却对美国政府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肆意蹂躏另一个主权国家的行为鲜有微辞。他们不但在世界一片反战的呼声中为美国发动战争摇旗呐喊,制造舆论,而且在战争打响后一味替美军行动涂脂抹粉,欺骗舆论,骗取民心。那么,美国主流媒体为什么会被政府和军方牵着鼻子走呢?其奥秘就在于美国政府对媒体采取了"制新闻传播权"的策略。

  所谓"制新闻传播权",就是指一个国家或集团对新闻传播权占绝对优势的控制和使用,从而在一定时空获得对舆论导向的主导地位,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得符合其政治目的的传播效果。其实质是舆论霸权。在对伊拉克战争的准备和实施阶段,美国政府在谋求舆论霸权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手段:

  1、修正法规,调控"第四权力"

  "第四权力",是美国新闻界的无冕之王们对媒体的自诩,它是相对立法、司法和行政这三大权力而言的。从表面上看,美国的媒体似乎真的很自由,但实际上却受着美国法律的严格制约。虽然美国的宪法上白纸黑字写有新闻自由,但美国的《宪法第一修正案》又限制了这种"自由"。而在《美国新闻管制训条》里更公然写道:"在未来战争中,军队必须战胜两个敌人,一个是军事战场上的敌人,一个是舆论战场上的敌人。后者包括本国和西方国家以及一切亲西方的无冕之王们。"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7年,美国刚刚向同盟国宣战,当时的总统威尔逊就下令成立"公共新闻委员会",负责发布关于战争的消息,充当政府与媒体间的联络员,以防止新闻媒体乱发战争消息,动摇民心和影响战争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美国又颁布了《美国报纸战时行为准则》,通过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将新闻媒介纳入了战争的轨道。在朝鲜战争期间,由于一些美国记者发表了对美国不利的消息和评论,"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于1951年颁布了一套更严格的新闻检查条令。正是这一条条禁令,把战时的美国媒体捆绑得动弹不得。

  越南战争期间的新闻媒体最终把美国政府搞得狼狈不堪的"教训",以及1982年英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中控制媒体的"经验",加上世界新闻事业日益发达的趋势,使美国政府想出种种理由,加强了对媒体的管制,限制了媒体的新闻自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使美国意识到信息战已成为一种新的战争形式,媒体不但要管制,而且要充分利用,使其成为战争的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

  在这次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的二月中旬,美国军方就出台了一种《战地记者手册》,给记者的采访和发稿权又作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并将此作为纪律,不得有违。开战前,设在卡塔尔的美军中央司令部对所有前来采访战事的记者宣布了"三不规定":一是不准问美军和英军的伤亡情况,二是不准问与目前的军事行动计划有关的问题,三是不准问与今后军事行动计划有关的问题。美国战前宣布的这些规定,是具有法律效用的,谁敢违抗?正是美国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权力对"第四权力"的强暴,才使得美国媒体在此次战争初期诞生出一个个谎言的畸形儿,谣言漫天飞。

  2、心理牵制,大念"国家利益"的紧箍咒

  应该说,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特别强烈,他们以自己是个美国公民而感到骄傲。但是,这种优越感也滋长了许多美国人骨子里的霸权心态,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在世界上说一不二。"9·11事件"给美国人包括美国的新闻人当头一棒,使他们赖以自豪的安全感与纽约曼哈顿岛那两栋100层高的摩天大厦一样,瞬间坍塌了。美国人的自尊心受到史无前例的伤害。就像一个目空一切的巨人,被一只小小的野蜂猛地蛰了一下眼睛,顿时陷入了疯狂境地,仿佛周围都是"狼来了",于是歇斯底里地伸胳膊踢腿,见谁可疑就扑打过去,甚至连自己的黑影子也要跺上两脚。

  美国的媒体在这种情形下,也失去应有的理性,自觉不自觉得陷入了民族主义的泥潭。而美国政府,正是抓住美国媒体人的这种心理,大念维护美国利益的"紧箍咒",鼓动媒体为美国发动"先发制人"的不道义的战争制造舆论。这使得美国主流媒体原有的一点新闻客观性,又被所谓的"国家利益"和"爱国主义"激情所淹没。

  就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吧,布什总统说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必须解除。然而,到目前为止,不要说联合国核监会没有查出什么来,美军占领巴格达后也没有发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另一个理由,是说伊拉克没有遵守联合国的有关决议,好像美国就是维护联合国决议的卫士。而恰恰是联合国安理会不同意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美国偏偏撇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宣战。美国的媒体在美国政府的制导和诱使下,也一再为美国发动战争的荒诞理由辩解。而对美军在伊拉克使用的各种当代最先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造成伊拉克平民,特别是妇女儿童的重大伤亡,美国媒体却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为了狭隘的"国家利益",他们按照美国政府的意志,不顾事实,妖魔化伊拉克,为美国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制造舆论。

  3、设置栏栅,对媒体亲疏有别

  不管美国的战时宣传纪律有多严,总有一些媒体想打擦边球;加上美国政府可以管得了本国的媒体,却难以管得住世界上其他国家主持正义的媒体舆论。对这样的媒体,美国政府和军方采取的方法是:选择他们认为友好的媒体前来采访;阻止他们认为不友好的媒体前来采访,不给他们获取真实消息的机会。这就像在所有媒体前设置了一道栏栅,顺我者则过,逆我者则停。

  在这次战争开打前,美国防部批准了671名记者随美英军队行动。在这些采访人员中,美英自己的记者占了很大的比例。仅"听话"的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一家就派了20多人。美国政府比较信赖的本国其他主流媒体,如美联社、福克斯新闻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都有大批人马上了前线。而外国媒体中,亲美国的赞成对伊拉克动武的日本有10人获准上前线,韩国也有3人跟美军同行。不赞成对伊动武的中国,仅有新华社一名记者获准随美军一起行动,且被放在"小鹰"号航空母舰上。而强烈反战的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的记者,就被另眼相待了。4月2日,总部设在日内瓦的欧洲广播联盟发表声明,抗议美军设在卡塔尔的司令部对未参加伊拉克战争的国家媒体的记者在伊拉克的采访活动设置障碍。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使这些媒体只能依赖第三方消息来源,或者"单方面"派人进入伊拉克采访。而这种采访手段也受到了限制,许多进入伊拉克采访的人被美英军扣留,并被强行遣送回科威特。

  反战的葡萄牙国家电视台两名记者,竟在美军控制的伊拉克南部区域采访时遭到美军的"非法拘留",度过了72小时梦魇般的生活。美军说他们是间谍,用枪指着他们的脑袋命令其躺在地下,并用脚踩他俩的头部和手部,使这两名记者受尽了虐待。为此,葡萄牙新闻协调委员会4月2日也发表一项声明,要求美国当局尊重葡萄牙记者在伊拉克战场进行正当采访的权力,停止对记者采取"非法的、凌辱的和随心所欲的行为"。

  4、欲擒故纵,安排记者嵌入军营

  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第一次安排600多名国内外记者到军营,与美英军人一起到战火纷飞的第一线采访。美国这么做,表面上是增强了战事的透明度,给了媒体以报道的选择权,实际上,这正是美国政府和军方采取的一种控制舆论的策略。

  试想,一个记者坐在美军或英军的一辆坦克车里,在他极有限的视野里,他看到的只能是美英部队在沙漠上一往无前推进的情景,只能是美英军队艰苦作战的生活,只能是这一方的炮火射向敌方的轰鸣,他们由此发出的报道也只能是对美英军队的赞扬。

  人是感情的动物,记者也不例外。当他们与前线军人同生死、共患难,或许还受到军人特殊保护时,怎么忍心揭露军方的失利和错误呢?即使有胆子写出来,稿件也不能不在军方严格的审查中被枪毙。

  新闻有局部的真实和全局的真实,有表象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嵌入军营前线的记者,在发回的电视图象中,是美军为了不伤害伊拉克民众而用坦克围着伊军占领的村庄迟迟不肯开火的镜头,是美英军人发给伊拉克难民救济食物的镜头,给人看到的是这支侵略军的"菩萨心肠"。而他们对美英军队的真实意图,对伊拉克平民大量伤亡的惨象毫无所知,他们从前线发出去的报道,只是局部的、表象的、片面的真实,并在客观上以此掩盖了这次战争本质的、全局的真实。因为他们"嵌入"在那样的环境中,只能作那样的"亲历式"报道。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全面、客观地反映这场战争,仅在一方的坦克或装甲车的视野里是绝对做不到的。

  事实说明,美国政府的这一策略已经达到目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一项调查表明:86%的美国人是从电视里了解伊拉克战争消息的,而安插在军队里的电视记者已经成为美国公众关于伊拉克战争消息的主要来源。

  5、挥舞大棒,封杀不利的声音

  美国政府和军方,为了获得对伊战争的绝对有利的舆论霸权,对一切不利于自己的舆论,不论是来自敌方的,还是他国的,或者是本国的,一律挥舞大棒,格杀勿论。

  伊拉克电视台是萨达姆总统用来痛击美国、鼓舞士气、争取民心的最强大的舆论工具,也是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可是,美军在战争的初期,没有按惯例对其轰炸,因为美方以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占领并利用它,没想到行动受阻,战争难以速战速决。因此,美方等不得了,在开战的第6天,开始轰炸伊拉克电视台,使其陷于瘫痪。在阿富汗战争中因报道独家新闻而声名鹊起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因要保持其舆论的独立性,在3月23日晚播放了美国5个战俘和美英军队士兵尸体的镜头,惹怒了美国,使纽约证券交易所在两天后宣布吊销"半岛"电视台两名记者的记者证。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驻巴格达的记者阿内特是一名资深记者,曾获得过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新闻奖"。然而,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因为他在接受伊拉克电视台采访时说,由于遭到伊拉克的抵抗,美国的初步作战计划已经失败。这显然得罪了美国总统和军方,不利于美国舆论。于是,在美国政府强大的压力下,NBC于4月1日将其开除。4月8日,攻入巴格达的美军,居然向住在巴勒斯坦饭店里的外国自由媒体的记者开枪射击,导致7人伤亡。鉴于美国政府和军方对不利舆论的强烈反感和严厉封杀,许多媒体为了自己的生存,只好保持沉默,屈从美国的舆论基调了。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舆论战战法

  ○杨堂珍

  舆论战,是指由政府和军队宣传机构控制、操纵、策划,利用各种舆论工具,以网、视、声、文、图等为武器,进行的旨在压制对手、赢得公众的较量。伊拉克战争,伴随高度发达的数字信息技术、攻势猛烈的军事火力打击,美英联军与伊拉克之间打起了空前激烈的宣传舆论战,媒体成了直接的战争工具,新闻成了锐利的作战武器。美国为发动战争并达成战争企图,全面启动国家舆论机器,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对伊实施了强劲舆论攻势,达到了一般军事打击达不到的效果,标志着舆论战战法的基本形成:

  1、充分的舆论战准备

  先期造势,形成有利的舆论势态。美利用一切外交机会,大肆宣称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生物化学武器,美国总统布什亲自到联合国宣传美国对伊政策;国务卿鲍威尔列举了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决议的证据,为推翻萨达姆政权大造舆论。战争前夕,美国防部已经为舆论战做好了准备,邀请世界各地新闻记者赴海湾采访,让他们成为美军的"义务宣传员"。

  成竹在胸,军队有专门的条例规定。美军的野战条令《信息作战》把海湾战争中的舆论战当作范例。美军在修改的《作战纲要》中,认为媒体报道的力量能对战略方向及军事行动的范围造成戏剧性的影响,专门设立了"战略影响办公室"(后改为全球宣传办公室),其目的就在于左右国际舆论。美军还专门制定了宣传心理作战条令,在这次战争中,就是依照条令有条不紊地进行舆论战工作。

  美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形成雄厚的舆论战物质基础。美国就舆论战进行了精心谋划,每年的国防年度财政专用于舆论战的经费年年剧增。美国的特种部队达4万人,其中包括一个现役心理战大队和3个后备心理战大队。美媒体不惜成本争报"战事",美国有线电视网拨款3000万美元,专门用于这次战争的报道。美军重金请来好莱坞专家搭建每日战况简报节目现场布景,以便达到最好的电视播出效果。

  2、明确的舆论战总体目标

  美国这次发动对伊战争的显性目标是更换伊政权,解除伊武装,在伊建立"民主"政权。隐性的目标是控制伊石油,增大美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发言权,进一步巩固美在中东取得的主导地位。美的舆论工具围绕战争目的,配合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展开了一系列先声夺人的舆论宣传工作。

  战前列数萨达姆的种种罪行,为发动伊拉克战争大造舆论。美把伊拉克列为"邪恶轴心"之首,认为萨达姆是恐怖主义的支持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制造者、自由世界民主和平的威胁者。对本国民众声称,美要尽到他们的职责,在"世界正义要求的广泛联盟"下,有决心和毅力反抗伊对和平的威胁。对伊群众宣传"我们必须发动一场军事运动,反对的将是统治你们国家的无法无天的人,而不是你们","当我们的联军剥夺萨达姆的权力之后,我们将向你们提供你们所需要的药品和食品",等等。

  战中配合军事行动,紧锣密鼓地进行舆论攻击。"斩首行动"后,美大肆宣传萨达姆已被炸死,当萨达姆在电视上露面后,又质疑其真实性。发布"高官阵亡说",散布至少炸死了伊3名最高级别官员的消息。地面战争开始后,利用舆论宣传挑拨萨达姆与其身边将领的关系,力图达到一般军事打击达不到的效果。其目的有3个:第一,瓦解伊军的士气。依照美的想法,一旦萨达姆及周围的核心人物被打死,伊政权和其军队将很快土崩瓦解,就可以达到速战速决的目标。通过大肆宣传伊领导人已被炸死,可以极大地削弱伊军民的斗志,促使他们不战而降。第二,在国际上造势,制造大局已定的印象,改变美面临的外交困境和反战压力,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第三,制造美军节节胜利的舆论,争取和动员国内的支持,并避免因伤亡而导致国内反战情绪的进一步增加。

  战后反复推销自己的"民主政治"和"人道主义",为自己战争的隐性目标辩护。战争结束后,美国总统布什说,要把伊拉克建成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成为"所有中东国家改革和进步的典型",任命美退役将军加纳为伊拉克"重建和人道主义援助办公室"负责人,组建战后伊拉克临时政府。加纳通过媒体,宣称美希望建立一个能"反映人民自由选举意愿的民主政府"。

  3、清晰的舆论战战略指导

  美国的舆论战战略是围绕其"倒萨攻伊"的军事战略展开的。他们认真分析伊拉克意识形态和文化特点,舆论攻势紧密配合战场作战,把有形战场和无形战场紧密结合,舆论宣传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融为一体,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围绕倒萨宗旨主动出击,动摇伊拉克的军心民心。

  美国的舆论战战略是围绕"正义之举"的政治导向展开的。美国始终以"正义者"自居,把自己标榜为"代表自由与和平的力量",是为"解放"伊拉克人民而战,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完全的"民主"、"自由"的化身。

  美英的舆论战战略是围绕"新作战样式"、"高新武器"的震撼作用展开的。美军大肆宣传"斩首行动"、"震慑与畏惧"、"空地一体战"等"新作战样式";不断展示现代化的信息武器、高精度真空炸弹、新式脉冲炸弹、温压弹、钻地弹等"高新武器";反复炫耀美国的军用卫星、"B-52"战略轰炸机、"夜鹰"F-117A隐形战斗机轰炸机和"U-2高空侦察机、无人侦察机等空中作战力量。

  4、灵活的舆论战战术

  美国在舆论战战术层面上考虑得非常周到。针对伊拉克高级军事指挥关于萨达姆的亲疏程度不同,采取分化瓦解的战术;通过"人道主义援助"的宣传,增加伊拉克平民对美国现行政策的理解与支持;通过所控制的舆论工具散布虚假消息迷惑对方,以降低伊军士气和作战能力。在战术细节上,美军注重分析作战对象的个性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舆论战术,大大提高了美军的作战效率和效果。一是针对伊拉克群众长期在萨达姆政权的高压统治下的惧怕心理,注意消除其对萨达姆的恐惧心理。美军不论攻入哪座城市,必然要焚毁萨达姆的画像,推翻或者炸掉萨达姆的雕像。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是要告诉伊拉克普通民众,萨达姆的统治已经结束,萨达姆政权已经完结。二是针对伊大多数人的民族感情,注意尊重其民族自尊心。美军规定坦克进入伊境内后,避免悬挂美国国旗和军旗,以避免加深伊拉克人对被占领的屈辱感。三是针对以青年军人的"易怒"特性,采取"激将法"。在进入巴格达的每支装甲部队中都加入了几辆安装有400瓦高音喇叭的"悍马"吉普车,在进入任何易被伏击的地段前,都不停地播放辱骂伊军人是胆小鬼的录音带。结果一些"萨达姆敢死队"的成员听到美军的挑衅广播,从隐蔽地点一拥而出,一边嘴里大骂美军,一边往前"捍卫自己的荣誉"。结果暴露在开阔的地带,成为美军坦克和步兵车极好的射击目标。四是针对美国人害怕亲人当俘虏的惧怕心理,为了争取本国人民对战争的支持,精心策划了被俘女兵林奇营救宣传工作。美国舆论大肆报道女兵林奇被营救的消息,用来展示美国人"关心每一个士兵的生命"的形象。

  5、先进的舆论战技术手段

  美国利用自己拥有领先技术的优势,在传统宣传手段的基础上,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如网络攻击、电视插播、遥控广播、信号模拟、声像合成等,构成了对伊舆论战技术手段上的绝对优势。

  美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大打网络舆论战,伊拉克被迫封锁全国邮件系统。早在开战之前,一场无声的战争早已通过因特网"打"到了伊拉克的后方,迫使伊拉克用其有限的网络技术,封锁了电子邮件系统,被动地阻止美国发出的信息。

  美采用智能化、拟人化和超感官的技术手段,干扰和破坏伊的舆论宣传渠道。美军对伊拉克新闻媒体随时进行电子干扰和插播,以其先进的技术手段阻止伊卫视的正常宣传活动。在遭受重创的巴格达,能够通过家庭或者社区的小型发电机接受电视节目的伊拉克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只能借助收音机收听英国BBC广播公司、美国萨瓦电台或者蒙特卡罗电台的阿拉伯语节目来了解发生在他们国家的事情。

  美还积极使用"物理攻击"摧毁伊拉克的舆论工具。美国开始以"文明战争"、"媒体自由"、"不伤害平民"的姿态出现,没有对电台、电视台进行轰炸。但当舆论战遇到挫折(俘虏事件和阿帕奇事件)时,美军视伊和伊境外的媒体为"眼中钉"、"肉中刺",立即用武力"拔除"。4月8日,"伊拉克战争新闻中心"---各国记者聚集的巴格达巴勒斯坦饭店遭到美军坦克炮击。及时向全世界直播巴格达真实状况的半岛电视台和阿布扎比电视台驻巴格达办事处遭到了"精确误炸"。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也因大楼遇袭中断了节目的正常播出。

  6、严格的舆论管制

  "约法三章",严格纪律。布什曾表示,在这场战争中,"即使是成功的秘密行动,也要守口如瓶"。媒体称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封锁消息的行家"。在卡塔尔美军中央司令部采访的所有记者必须遵守美军定下的"三不准"规定:即不准问美军和英军的伤亡情况;不准问与目前的军事行动有关的问题;不准问与今后军事行动计划有关的问题。美还为战地记者订立了4条规则:①获准随军采访的记者可以与部队一起行动,但在作战部队里没有记者的"固定位置",不得自由活动。②由于"现场转播"作战情况可能让美军伤亡人员的家属在媒体上看到亲人的死伤,违反国防部通知家属后再公布姓名、身份的老规矩,因此是否可以现场播报伤亡情况,必须由国防部决定。③战斗开始的时间、地点以及战斗结果,不能详报。战斗正在进行的时候,不得报道有关军队的作战行动、调动和部署的具体消息。④在作战环境中使用电子设备,必须请示部队指挥官。指挥官可以出于作战安全的需要,限制电子通信设备的使用。

  严格执行,封杀新闻。对于不听从美国政府劝告,敢于说真话的新闻记者,他们立即给予惩罚。仅3月31日一天,就有两名战地记者遭到美军的"封杀":报道越南战争而出名的,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资深记者彼得·阿内特,因接受伊拉克国家电视台采访,发表了美国第一阶段计划已经"失败"的意见而被解雇。另一家电视台的战地记者热拉尔多·瑞弗拉,只因将地图摊在地上看,就被扣上泄露美军所处位置的罪名而遭驱逐。

  伊拉克战争可以说是既打了一场军事、政治仗,也打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舆论战。伊拉克战争中,双方唇枪舌剑展开激烈的舆论对攻,标志着舆论战已经走上了战争的前台,昭示着现代战争对舆论权的争夺已经成为贯穿战争全程的对抗焦点。战时政治工作夺取和控制舆论权,构建己优敌劣的舆论态势将是必然的选择。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aq/2013-05-01/2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