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在资本“发国难财”方面,共存远比清零高效!

作者:子午   来源:子夜呐喊  

一面是某外省宣布社会面清零继而全面解封;一面是他省报告的外省外溢阳性仍旧此起彼伏、某外省全面解封次日就疑似小规模反弹——这清零,靠得住吗?

先是咬定绝不封,然后就是毫无准备地突然静态,而且是拉稀一样的两三个月,继而又一步到位全面放开,市民狂欢、小区聚餐,这是要整哪样?

自己清零做的拉跨——核酸检测靠不住、保供问题频频出……抓了几只小虾米,大鱼一条没逮住,反过来账全算到清零头上,于是,被彻底勾了起来:

你们只是淅淅沥沥、三三两两地一周静态我们损失的可是整个春天

你们死的只是不到六百个老人和基础病人,我们都快饿死了;

新冠之外就没有其他疾病了吗?

我也得了怎么没死?连小号流感都算不上,专家说了,炎症反应弱于流感’”

美国死了一百万?假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否认发布过美国死亡数据

防疫影响经济,不能一直防疫

不能刻舟求剑

“run越南”……

美国华盛顿敲钟1000下,他们不管;

越南自今年1月以来,已经因感染死亡一万多人,他们不管;

总人口少于上海的台湾,现在稳定地每日死一百多,他们不管;

倒是他们一再鄙视的朝鲜,反倒成了他们吹捧的对象,发热是不是就是感染,他们也不管;

两年前大肆制造恐慌气氛、宣扬失败主义的是他们,今天一副无所畏惧的依然是他们;

……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从这个角度讲,共存派已经赢了。

现在流行一个说法,核酸检测大发国难财,矛头普遍对准了核酸检测手段本身。

把核酸检测外包给私人资本企业,钱花了却样本造假、拿到假阴阳,当然是发国难财;

偷懒不去着力防输入,在没有病毒流行的地方搞大规模常态化核酸,还让老百姓自己买单,当然也是发国难财……

但是,如果还打算动态清零,还打算保护老人和基础病人的话,能彻底废掉核酸筛查吗?

某些核酸检测企业和搞权钱交易的官员发国难财这个不假,但要说这就算大发国难财,那格局未免太小了点儿。

且不说让老百姓自费常态化核酸被全网痛骂还没成为全国通行的做法,即便成了,混采价格已经被降到每人次3.5元,撑死也就千亿(人民币)级的市场,这能叫大发

给你们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大发国难财:

2022523日,《财富》发布2022年美国500强排行榜;上榜门槛从去年的53.7亿美元上升为63.9亿美元——穷人或是病或是死,或是缺勤或是失业,影响富人发财吗?

得益于2021年欧美奉行的取消防控政策,老百姓几乎挨个感染一边,很多人还反复感染。死的不算,没死的总得治吧?总得一针一针地接茬儿打疫苗吧?

于是:

Modena靠着疫苗和口服药,营收上涨22倍,首次上榜美国财富500强;

推出人民的希望的吉利德净利润涨了近50倍;

就连本来就家大业大的辉瑞,也凭借新冠药物和疫苗营收翻倍,排名上涨34位;

前五大巨头除了辉瑞,强生、艾伯维、默克、百时美施贵宝凭借抗体药物、检测试剂或疫苗等营收,也继续保持强劲的上涨势头。

当中国的灭活疫苗被政府压到每剂20元(人民币)的价格时,早已赚的盆满钵满的美国mRNA疫苗继续维持在20美元以上的采购价,并以更高的价格销往亚非拉;

笔者印象中,特朗普数次拨出公帑资助药企巨头研发疫苗,最多的一次大约80亿美元,临到头美国政府还在大笔地花纳税人的钱向辉瑞、Modena采购;研发要花钱这个我们不否认,但赚了这么多早就回本了吧,为何价格依旧坚挺?

与核酸发国难财的千亿(人民币)级市场比起来,这可是万亿(美元)级的超级大市场!

而且与合理的核酸检测只需要在病毒出现时局部进行不同的是,这个超级大市场才是真正常态化的。

只要共存了,会死老人和基础病人的事先放一边,只要病毒变异不停止,只要大流行不被阻断,市场需求就永不枯竭:接下来还有第四针、第五针、第六针,以及针对变异毒株的第N针;默克口服药一个疗程成本17美元,美国政府却花712美元采购,辉瑞紧跟其后,推出了530美元一个疗程的新药,而且已经被以2300元的价格引入中国……

什么叫大发国难财?这才真正能被称之为。这才是共存派拼命鼓吹共存、故意做砸清零、鼓吹需要更好的疫苗和口服药的真正动机。

那些借助清零,靠核酸和疫苗发国难财以及囤积居奇、高价倒卖物资的家伙当然应该被揭露、被批判;但与共存派背后的跨国医药资本巨头比起来,他们发国难财的本事就显得太低能、太低效了。

关于这些话题,笔者已经很疲惫,今后也不打算多谈了,只想提醒大家:

新冠之外的确还有其他病,比病毒流行更恐怖、危害性更大的乃是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病毒;

随着未来病毒变异的走向以及经济危机的反向压力传导,无论是理性地选择继续动态清零抑或是逐步放开,对底层劳动人民伤害最小的模式,永远离不开群众的主导与参与、离不开真正的公有制,否则选择任何一种模式对底层来讲,都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aq/2022-06-02/75726.html